什么时候出现阿拉伯数字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什么时候出现阿拉伯数字的,第1张

1、在数学史上,阿拉伯数字被称作“印度-阿拉伯数字”。它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12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印度数码早在公元8世纪初叶就传到中国,但没有流行开来。直到20世纪初,随着近代数学在中国的兴起,阿拉伯数字才被广泛地使用。 2、我国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至迟于春秋鲁桓公时已有九九,成书于春秋战国间的《管子》,书中提到“安戏作九九之数以应天道”。在战国时代,九九口诀已经相当流行,诸子著作如《荀子》等已把乘法口诀的文句作为科学上的论证来引用了。 3、中国古代会计制度经历了文字叙述式到定式表达式、从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演变过程。单式簿记经历了从三柱结算法到四柱结算法的沿革,而复式簿记则经历了从龙门账法到四脚账法的演进。具体见下面这篇文章: 中国古代的会计制度的沿革 我国会计制度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沿革过程。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早的会计制度。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则均起源于西周,其含义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管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春秋以至秦汉,在会计原则、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发展。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战国时期,中国还出现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包含“会计”方面的内容,如在会计簿书真实性和保管方面,规定会计簿书如果丢失、错讹,与被盗数额同罪;在会计凭证和印鉴方面,规定券契(当时的原始凭证)如有伪造、更改等情,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瞒者,根据情节轻重判刑;在仓储保管方面,规定对于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度量衡方面,规定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秦汉时期,中国在记账方法上已超越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建立起另一种形式的“单式记账法”,即以“入、出”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它以“入-出=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柱结算法”,又称为“入出(或收付)记账法”。西汉时采用的由郡国向朝廷呈报财务收支簿——“上计簿”可视为“会计报告”的滥觞。南北朝时期,苏绰创造“朱出墨入记账法”,规定以红记出、以墨记入。 唐宋时期,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推进。首先,产生了《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会计录》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元和国计簿》和《太和国计簿》分别为唐人李吉甫、韦处厚所撰,收录了唐代人口、赋役、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统计资料,按照国家财政收入项目分别记载其收入数字。《会计录》为宋人所编,是一种按照国家规定的财计体制和财政收支项目归类整理,并加以会计分析的经济文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会计、统计经济资料部分,包括户籍计账方面的资料和当年财政收支的实际数额;二是会计、统计经济资料的分析比较部分,也可称为会计分析部分。其次,创立了“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上期结余)、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和实在(本期结存)四个栏目。这种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作用;可以说,“四柱结算法”的发明把我国的簿记发展提到一个较为科学的高度。四柱结算法中四柱平衡关系形成了会计上的方程式,这不仅成为我国传统的中式记账法(中式簿记)的一个特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沿用下来。 最后,在宋代建立了我国会计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政府会计组织——“三司会计司”,总核天下财赋收入,提高了会计机构的地位;同时,随着人们对账簿的认识,宋代产生并流行着一些有关账簿的专门用语。此外,“簿记”一词作为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亦已见于宋代的文献中。宋代的会计凭证可分为收入与支出两类,皆有正副两联,凭证和账簿都作为重要档案一起由专吏负责长期保存。 元代承袭旧制,在会计方面无大发展。至明代,政府颇重会计报表,要求按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四柱编报,报表逐级汇总上报,国家对报表有统一的编报格式和上报日期。明代代表性会计著作是《万历会计录》,按旧额、见额、岁入、岁出汇录了人户、田粮、军饷、俸禄及各种税收和交通运输等统计资料,编排井然有序,数据先后可循,并突出了财政收支项目的对比关系,便于分析研究。 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记账法——“龙门账法”。此帐法是山西人傅山根据唐宋以来“四柱结算法”原理设计出的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其要点是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四者的关系是:该十进=存十缴,或进一缴=存一该。也就是说,结帐时“进”大于“缴”或“存”大于“该”即为赢利。傅山将这种双轨计算盈亏,并检查账目平衡关系的会计方法,形象地称为“合龙门”,“龙门账”因此而得名。“龙门账”的诞生标志着中式簿记由单式记帐向复式记账的转变。到了清代,会计制度又有新的突破,即在“龙门帐”的基础上设计发明了“四脚账法”。四脚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是:注重经济业务的收方(即来方)和付方(即去方)的账务处理,不论现金收付事项或非现金收付事项(转账事项)都在账簿上记录两笔,即记入“来账”,又记入“去账”,而且来账和去账所记金额必须相等,否则说明账务处理有误。这种账法的基本原理已与西式复式记账法相同。清末,随着西式会计的引入,中式会计趋于衰落。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会计制度经历了文字叙述式到定式表达式、从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演变过程。单式簿记经历了从三柱结算法到四柱结算法的沿革,而复式簿记则经历了从龙门账法到四脚账法的演进。

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

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毛卡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着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国王)曼苏尔。曼苏尔十分珍爱这部书,下令翻译家将它译为阿拉伯文。译本取名《信德欣德》。这部着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由此,印度数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采纳。

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放弃了他们原来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而广泛采用印度数字,并且在实践中还对印度数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于书写。这就是数字的由来。

扩展资料:

数字文化: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脏、五色等和5有关的物质外,还有很多和12有关的。

如12生肖、12时辰、12个月……这种思想在麻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数。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1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

中国网-我们最熟知的阿拉伯数字 原来是这样产生的

-数字

41 句号 411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 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句。 例如: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例如: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43 叹号 431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例如: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A)你给我出去! B)停止射击! 4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4 逗号 441 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45 顿号 451 顿号的形式为“、”。 4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6 分号 461 分号的形式为“;”。 4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47 冒号 471 冒号的形式为“:”。 472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473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474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75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476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号 481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例如: A)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483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484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例如: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85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9 括号 491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 492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例如: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410 破折号 4101 破折号的形式为“——”。 4102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例如:A)迈进金**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4103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 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4104 声音延长,像声词后用破折号。 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4105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1 省略号 411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4113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4114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例如:“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12 着重号 4121 着重号的形式为“”。 4122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 例如: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413 连接号 4131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长度)、半字线“-”(占半个字的长度)和浪纹“~”(占一个字的长度)。 413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例如: A)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一洛二氏溶液(Ringer Locke solution),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4133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连接号,表示起止。 例如:A)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梨园乡种植的巨风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4134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例如: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135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例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414 间隔号 4141 间隔号的形式为“”。 4142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4143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15 书名号 4151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 4152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例如: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4153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416 专名号 4161 专名号的形式为“——”。 4162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 例如:司马相如者,汉 蜀郡 成都人也,字长卿。 4163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例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 标点符号的位置 5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2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3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54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6 直行文稿和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6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6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63 引号改用双引号“ ”和单引号“ ” 64 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的字的左侧。

[编辑本段]英文标点符号

句点:英国英语(BrE):Full Stop;美国英语(AmE):Period,“ ” 问号:Question Mark,“ ” 感叹号:Exclamation Mark,“ ! ” 逗号:Comma,“ , ” 冒号:Colon,“ : ” 省略号:Ellipsis (众数:Ellipses),“ ” 分号:Semicolon,“ ; ” 连字符:Hyphen,“ - ” 连接号:En Dash,“ – ” 破折号:Em Dash,“ — ” 括号:Parentheses,小括号(圆括号)“ ( ) ”(parenthesis; round brackets);中括号“ [ ] ”(a square bracket);大括号“ { } ”(brackets; braces) 引号:Quotation Marks, 双引号“ " ”(quote);单引号“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缩写及所有格符号:Apostrophe,“ ' ”

清朝西学传入后才用阿拉伯数字。

古人用的数字不会特别大,十百千万亿兆本来是指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遇大数时,亿可以指10^8(现在的用法),兆可以指10^9(10亿)。比10亿大的数很少用,可以临时用万、亿相叠表示,计算中也可以直接用算筹画出来(相当于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被引入我国,大约在13至14世纪,由于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筹码”的数字,书写起来更方便,因此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普及。本世纪初,随着国外数学成果在我国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的使用才慢慢开始,阿拉伯数字在我国的普及和使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流中最常用的数字。此外,公元500年左右,随着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兴起与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在网格中记录了这些数字。如果第一个网格中有一个符号,比如1的点,那么第二个网格中的相同点表示10,而第三个网格中的点代表100。

这样,不仅数字符号本身,而且它们所处的顺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印度学者引入了零符号。可以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古老祖先。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先进的数学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在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在阿拉伯的巴格达被捕,被迫教当地人新的数学符号和系统,以及印度的计算方法(我们现在使用的方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方法简单方便,其优势远远超过其他计算方法,阿拉伯学者愿意学习这种先进的知识,商人愿意用这种方法做生意,所以三国时期并没有阿拉伯数字。

什么时候出现阿拉伯数字的

1、在数学史上,阿拉伯数字被称作“印度-阿拉伯数字”。它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12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