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地理学专诸如《山海经》《水经注》多多少少有些荒诞的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7收藏

古典地理学专诸如《山海经》《水经注》多多少少有些荒诞的记载?,第1张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全书共计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五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共工撞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前人认为出于禹、伯益之手,经西汉刘向、刘歆校书,才形成现在的书籍。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普遍认为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所以说《山海经》有一定的神话传说,会有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水经注》则是真实记载我国水利的地理著作。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措,使得大量史书毁失殆尽,而且当时除了法家以外的大师,其他人也被追杀,百家争鸣的现状被打破,文化繁荣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其他学说的门声和创始人受到抓捕和残害,儒家首当其冲,法家一家独大,古书就越来越少。

秦朝前期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各学说达到了繁荣的鼎盛时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秦朝一定能达到文化的鼎盛时期。但不幸的是,受韩非子的影响,秦始皇和丞相李斯,开始逐渐接受法家的学说。认为只有实行严峻的刑罚,才能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办事效率,真正的让国家发展起来。

丞相李斯本来就是严刑峻法的追随者,法家的学说又与他不谋而合,秦始皇受丞相李斯的影响,在国家内施行严厉的刑罚,百姓们虽然深受其害,但是国家的军事实力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秦始皇一直有灭掉六国的雄心壮志,在法家学说的帮助下,他成功的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

统一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对法家学说更加推崇,而李斯看到了这个机会,他向皇帝进言,为了更好地统一学说,是大秦帝国更加团结,应该进行焚书坑儒,独尊法家学说传播法家文化。也因此,很多宝贵的史书和大家死在这次焚书坑儒的行动中,各家的学说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到后世流传下来,关于秦朝的古书越来越少,给后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诞生于商朝初年(约公元前1600年)的孤竹国是今冀东地区第一个地方政权,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它的出现标志着今冀东大地已从蒙昧和野蛮状态中苏醒,从原始社会跨进了文明的门槛。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距今约3600多年。

关于“孤竹”一名,亦作“觚竹”,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甲骨卜辞有关竹氏的活动,有40多条纪录。在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和辽宁西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有的器身上铸有“孤竹”铭文。孤竹国的历史记载还散见于《国语》、《管子》、《韩非子》、《史记》等古籍。

目前学术界对孤竹国名有几种解释:一是“孤竹”亦写作“觚竹”,“觚”是青铜制的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二者反映了这个诸侯国的贵族生活和文化发展水平。二是根据《急就篇》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所记,认为“觚”和“竹”同为书写用物。三是北方地不产竹,“孤竹”就是竹子稀少的地方。第四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孤竹”是一根竹子,代表男性的根,是一个坚挺的男性阳具。它是氏族图腾。

关于孤竹国建国的时间,据《史记·伯夷列传》注引《索隐》所记:“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是为孤竹侯国。殷墟甲骨卜辞文中称“竹侯”。时在商汤建立商朝之初,一说是商汤十八年(待考),约公元前1600年。

关于孤竹国灭亡的时间有三种说法。一说根据《春秋》和《国语·齐语》所记,春秋时北方山戎(即后世鲜卑)侵燕,燕告急于第一个当上中原霸主的齐桓公,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齐桓公这次北伐,打垮了山戎,使其北退;同时击溃了令支,斩孤竹君侯之首。时在齐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二说根据《管子》所记:大约在四年之后(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令支)”,彻底征服了山戎与孤竹、令支。山戎献金(铜)表示归服,孤竹国和令支国从此消亡。三说根据《卢龙县志》所记: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国将肥子安置于孤竹地,建肥子国,从此史籍不见孤竹国记载。学术界关于孤竹国灭亡的时间一般采取第一种说法,即公元前664年为齐桓公所灭。其实这次齐桓公斩孤竹国君,孤竹国并没有灭亡。《管子》记述的时间公元前660年,孤竹国才亡。此后孤竹乃成为地名,纳入燕国的疆土。孤竹人分别融入山戎或燕人群体,其活动踪迹继续留在华夏的历史上约千年之久。

大致说来,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孤竹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立国到灭亡存在约94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554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在北方的重要诸侯国;后386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660年)是周朝的异姓诸侯国,处于燕国控制之下,政治地位下降。

孤竹国与商朝王室的关系相当密切,原因有三:

其一,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同为子姓,同是东北夷的一支。

其二,姻亲关系。

其三,边境安全的需要。

三千年前,今河北省东北部属孤竹国。孤竹,是怎样一个国家因史料阙如,所知甚少。本文试对历史上的孤竹国谈些粗浅看法。 疆域·都城 孤竹,又写作觚竹。《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四荒,意思是四方边远的国家,觚竹作为北方边远国家的代称,是个较大的方国。 孤竹国的疆域,史书勾画了轮廓:南一“孤竹古城在卢龙城南十二里”(《括地志》);北——“兴中府,古孤竹国”(《辽史·地理志》),兴中府即辽宁朝阳市。近年来,考古发现提供了佐证:辽宁喀喇沁左旗蒙古族自治县的北洞村出土的铜窑铸有“孤竹”铭文,这个县和尚沟商墓出土金钏和卢龙阚各庄商墓出土的金钏十分相似。朝阳魏营子遗址出土了夹砂红陶绳纹鬲(口沿有堆纹花边),卢龙双望遗址也出土了这种陶鬲。这些地下发现的器物,印证了从朝阳到卢龙广阔地区同属孤竹。现在辽宁省葫芦岛有个孤竹营子村,这个村名可能出于附会,但总会与历史上的孤竹有些因缘。综上述,可以约略得知:北起朝阳,南到海,东到大凌河,西到滦河中下游都属过孤竹国。 孤竹国都城在哪里因当时生产为游牧与农耕兼作,很可能迁移过多次。文献记载:“辽西郡令支县(按:令支在今迁安东一有孤竹城”(《汉书·地理志》),“孤竹古城在卢龙城南十二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这个孤竹城或许是商末到春秋时的孤竹国都城,具体地点不详,但总可约略说明今卢龙县一带是孤竹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心。传国千年 孤竹国君,与商王朝皇室同姓,墨胎氏,传说为商汤王十八所封,属于同姓“内服”诸侯,担任商朝的“亚”职,辅弼王朝施政。 孤竹方国与商王朝关系密切,虽史籍佚于记载,但为考古发现所证实。 近年来,孤竹国畛域内多处出土商代铜器。辽宁喀左县出土了一件商代早期的大鼎;朝阳收集了一件弦纹鼎,是商代中期的典型铜器;内蒙哲里木盟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弦纹佤,时代相当殷商安阳前期;河北省卢龙县抄道沟出土了商代晚期一批小型铜器;卢龙县阚各庄出土了饕餮纹鼎,乳钉纹簋等,也属于商代晚期。上述铜器的发现,说明孤竹及其附近地方是商王朝政令所及的地区。 周灭商以后,孤竹为周的方国。到春秋时,孤竹主要势力范围局限于今燕山以南卢龙一带。公元前650年,齐桓公“北伐山戎,剃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国语·齐语》)。孤竹传国千年,至此灭亡。 《韩非子·说林》说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留下了“老马识途”的成语。传说齐桓公“迷惑失道”的地方,距卢龙很近。叫迷谷(在滦河西,今属滦县

古典地理学专诸如《山海经》《水经注》多多少少有些荒诞的记载?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全书共计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五卷。内容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