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伯希和的人物年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保罗·伯希和的人物年表,第1张

1878年5月28日在巴黎诞生。曾就读巴黎斯坦尼斯学院。毕业后入法兰西学院师从汉学家沙畹 (Édouard Chavannes)和印度学家烈维(Sylvain Levi)。

1899年被选为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的寄宿生。

1900年法兰西学院为拓展法国学人对远东诸国文化之研究,将原有的法属安南考古团改组为法国国立远东学院,总部设在河内,研究范围起自印度、中亚、东北亚、东南亚到东亚诸国的古今各种学问,1956年该院迁至巴黎。伯希和就任职于这个学院。

1901 年,年仅22 岁的伯希和受聘为远东学校教授,在集中研究印度支那乃至整个东南亚历史地理的同时,潜心汉籍目录版本的检讨,开始尝试使用历史语音学的比较考证法来研究用汉语转写的外国人名地名,并关注中国的外来宗教和异教派别,以后又钻研中国佛教的起源与道教的关系,由此注意到中国与印度、西域的联系。其成果很快为汉学界所瞩目。

1902年伯希和第三次到中国考察,收罗大批书籍和雕刻艺术品。

1903年伯希和将元周达观著《真腊风土记》翻译成法文并加注释在巴黎出版。

1900-1903年间,伯希和三次受该校派遣前往中国考察,收集了大量古物古籍,并与收藏保存者如左宗棠的后人等有所接触。

1904年离越南回国。同年在巴黎发表《交广印度两道考》。

1905年,斯坦因(Sir Aurel stein)中亚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人欧洲后,1906 年伯希和受法国金石和古文字科学院及亚细亚学会的委派,进行中亚考察。

1906年6月15日,伯希和与军医Louis Vaillant和摄影师Charles Nouette一起从巴黎出发前往中亚探险。3人乘火车经莫斯科和塔什干进入了中国的领地新疆。探险队8月末到达喀什,在俄罗斯总领事馆逗留了一阵子。中国的官员对伯希和流畅的中文感到吃惊,并为探险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便。探险队离开喀什,第一站到达了图木舒克村,然后前往库车。

1907年探险队在库车发现了用婆罗米文书写的久已失传语言的文件。这些失传语言后来被伯希和的老师烈维译解为乙种吐火罗语。探险队在同年9月先行到达乌鲁木齐,伯希和到焉耆调查,10月抵达乌鲁木齐。伯希和在乌鲁木齐获得澜国公赠送的沙州千佛洞写本一卷。

1908年2月,为了查阅敦煌出土的法华经古抄本,探险队到达敦煌。英国的探险家斯坦因在前一年(即1907年)已经从敦煌的莫高窟窃取约七千余卷古文书。伯希和与保护莫高窟的王道人谈判进入藏经洞的事项。这里伯希和流畅的中文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伯希和经过3周调查了藏经洞的文件,并选出最有价值的文件约二千余卷。伯希和与王道人谈判,计划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后同意以500两银子(约90英镑)的价钱把这些文物卖给伯希和。因为斯坦因不懂中文,他带走的文件中有很多没有价值的东西,相反通晓包括中文在内的13国语言的伯希和选出的文件全都是绝品,其中也包括新发现的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国传》。同年伯希和在《法兰西远东学院学报》发表《敦煌藏经洞访问记》。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直隶总督端方和一些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等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中国学界的注意。伯希和发表《中国艺术和考古新视野》向欧洲介绍罗振玉、王国维的研究成果。

探险队一行于1909年10月24日回到了巴黎。不过伯希和意外地受到了远东学院的同事们激烈的指责,说探险队浪费公款并带回了伪造的文件。他们认为英国的斯坦因已经拿走了敦煌所有的文献。后来斯坦因于1912年出版了《探险旅行记》,宣布还有大量的文件被留在敦煌,对伯希和的疑惑才消释了。此后,伯希和发表了《敦煌千佛洞》等多部论文,对汉学带来很大的影响。

1911年法兰西学院聘请伯希和主讲中亚历史考古学讲座,奠定其汉学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伯希和曾参加战役。

1916年奉派至北京法国使馆任陆军武官次官。

1921年被选为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院士。这是其汉学事业的鼎盛期。1921年5月当选为法兰西金石金美文科学院院士。其后20余年,除研究讲学外,还负责主编欧洲的主要汉学杂志《通报》。

1923年任《通报》主编。

1927年在《通报》发表《纪念王国维》。

1933年发表长篇论文《十五世纪初年中国人的伟大航海上旅行》。

1934年发表《吐火罗语与库车语》 。

1935年出任法国亚细亚学会主席。

1939年,被聘为中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1945年在巴黎死于癌症。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古瑟有弦五十条。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思读去声,因律诗不得一连出现三个平声。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

简析:

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 史记·封禅书 》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 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 。望帝的传说见《 寰宇记》说 :“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 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 ”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 ”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 ,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应该是《道藏》吧,如果是的话应该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部书的总称,是道教经籍的总集。

  以下是在网上找到的解释:

  道藏

  简介

  道藏(拼音:zàng)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有某些学者认为他是模仿的佛教的大藏经而创制的。事实上,南北朝时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大大早于最早的佛教《大藏经》的编辑。现存最早的道藏是明朝的版本,原来收藏在北京的白云观,现在由北京图书馆收藏。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开元道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完整的道藏。

  内容

  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有关医药养生之书 ,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等等。

  编纂历史

  魏晋以后,道书日增,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遐览》已着录道书六百多卷。 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按 「三洞」分类,编《三洞经书目录》,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 后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 纂《玉纬七部经书目》。 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 和《太上众经目》。到唐玄宗时已有3744卷。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开元(公元713 — 741)时,令史崇玄等四十余人撰《一切道经音义》。 在此基础上,又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所藏,纂修成《道藏》,目曰《三洞琼纲 》,总计3744卷(一说五千七百卷,一说七千三百卷),称《开元道藏》。《开元道藏》的编纂体例采取三洞分类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天宝七年( 748 )诏令传写,以广流布。至唐末五代,毁於兵火 。

  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重修《道藏》。宋真宗自己信仰道教,并用6年时间编成《宝文统录》4359卷。张君房奉命主编修了《大宋天宫宝藏》,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并首次在福州闽县刻板印刷,称作《万寿道藏》或《政和万寿道藏》。后他又派道士张君房增编道藏4565卷,并采用千字文编号,天禧三年(1019年)编成7部,称《大宋天宫宝藏》。宋徽宗崇宁年间增至5387卷,称为《崇宁重校道藏》。政和年间又增补至5481卷,并雕版印刷,称《政和万寿道藏》,此为道藏的木刻本的开始。

  金朝章宗时,编刻《大金玄都宝藏》,共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编刻《大元玄都宝藏》共计七千八百余卷。这些《道藏》 历经兵火和元代的焚经,早已不存。现存者为明正 统十年(1445)刊行的《正统道藏》及万历三十五 年(1607)张国祥缉印的《万历续道藏》。

  现存之《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英宗正统九年又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主编成《续道藏》。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装成五百一十二函,每函依《千字文》顺序编号,经板十二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块。《道藏》中的各种典籍,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1996年起,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是以明代正、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历经数载,终于在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

  分类

  道藏中的各种典籍,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三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四辅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十二类 :本文类 、神符类 、玉诀类 、灵图类 、谱录类 、戒律类 、威仪类 、方法类 、众术类 、记传类、赞颂类 、章表类

小说家,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书大多失传。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一书,“小说家从官流;说起街语,道听途说也是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小说家做的事情主要是记录民间街谈巷议,上报上级。但小说家虽自成体系,却被视为外行,所以有“十之八九”的说法。

百家争鸣——小说家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小说家,收集民间传说和评论,调查民情风俗。云:“小说家流,惟官遮。”说起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也是造出来的。

小说家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以圣贤为师,以史为书,以诗为诗,以言谏,以医者道,以学者道,以庶人谤。在孟春的时候,我偏爱木铎民谣,我去省里观察人们的诗歌,以了解风俗。对了就对了,丢了就换。如果你是通过道听途说听到的,你将永远无法完成这门学科。

作为百家争鸣的小说家之一,根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一书,“小说家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当官;说起街语,道听途说也是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小说家做的事情主要是记录民间街谈巷议,上报上级。但小说家虽自成体系,却被视为外行,所以有“十之八九”的说法。

小说家可以代表平民社会的四种风俗。但因为它的路径,不被世人所重视,最终被毁灭。

代表性人物

早期:

西汉河南洛阳人。他的大部分事迹已经失传。据史记、汉志记载,虞楚在汉武帝时,担任炼丹侍郎,骑着马,穿着黄衣,被封为黄衣使者。郊祀志年发表:“罗阳峪小学以方寺咒匈奴大宛。

余虽然出身西汉,但他对小说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小说的编撰上。据张衡西京赋载:“小说九百篇,原出自于楚。”可见余楚在小说改编中的地位。

余的第一批作品是虞初周说,内容是他的小说汇编,近千类,不是汇编。但卷帙浩繁,特别容易丢失,所以他的书死得早。

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小说家写的很多书今天都失传了,所以很难考证他们的理论。班固写汉书艺文志时,摘录了现在失传的古籍七略的记载,将十五部作品归入“小说家”名下,并以自己的理解加以注释。它们是:

书名号班固与唐侍郎颜师古,志注释

二十七条很肤浅,好像很依赖。

后人所加十九篇

七十六篇关于他们的周

古代历史学家的57个笔记

伊尹说六篇见鬻子说。其言浅薄,但此如其事,似乎也是因之。

十一篇叫文瑶,不是古体。

十八篇孙青岛宋子,其词为黄老矣

三天乙指唐,所有讲的人都靠它。

生日四十篇。

梁武帝时的十八篇。

武帝时二十五篇。石鼓说,刘向周考云:“饶,齐人,不知其姓。汉武帝总要写一本书,取名青史子。”

应劭的一篇文章说,道教也是,善于养生,又不是岁末。

七篇文章,郭襄,生于宣帝。

943河南人,汉武帝任炼丹侍郎时,封为黄车使者。应少:他的理论是基于师旷。石鼓说,春秋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务成子九百篇小说,原出自于楚。

第139卷

根据以上,十五部作品被列为小说家,共一千三百八十章。

萧萧大漠风·乌鲁木齐之旅·阜康天池·瑶池仙境

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县境内,坐落于北天山东段主峰博格达峰西北部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28平方公里,水深平均40米,最深处可达105米。

天池古称“瑶池”。“天池”一名来自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新疆都统明亮所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碑文,为天镜、神池之意。四周雪峰环绕,云杉参天。湖面如飞镜悬天,湖水绿如碧玉。天池的日出壮丽辉煌,天池的夜景更是朦胧醉人。置身天池,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

环绕天池的群山,还是资源丰富的百宝山,最有名的当然数生长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线”以上的雪莲。雪莲有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的功效,是与人参、灵芝齐名的珍贵药材,被人誉为“高山玫瑰”。

天池由来

天池属于冰碛湖泊,是我国已知的最大冰川终碛堰塞湖。据古地理学家考证:大约二百万年前,地球为大片冰雪覆盖,博格达峰的山岳冰川在这一时期不断扩展开来,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渐渐在海拔1850米的冰川末端,积起一道200多米的大坝。后来气候转暖,冰川消退,使潴水成湖。然而,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却有一个美妙的传说:西王母原是天帝之母,名叫德金巴乌。她除天帝一子以外还有七个女儿,即人们常说的七仙女。一次,七仙女变作七只天鹅到人间来游玩,被博格达山峰的美景所陶醉。回去后要求母亲给她们在博格达山下修一个洗澡池,让她们每天去那儿洗澡。出于对女儿们的疼爱,德金巴乌命雷神雨神造就了一个神湖、神池,这就是今天的天池。

新疆阜康天池

天池在唐宋以前一直被称作“海子”(无名湖泊的泛称),唐宋以后才赋予其名;曾有瑶池、冰池、龙湫、龙潭、神池诸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新疆都统明亮率骑从攀登博格达山,找到这座高山湖泊,并凿渠引水下山,灌溉农田。他在《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中记述过此事,并有“见神池浩淼,如天境浮空”句,他取“天境”、“神池”之意简化为“天池”。“天池”之名由此传开。

穆天子会见西王母

仙府何须天上寻,人间仙宫在天池。传说瑶池乃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西王母神话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据《穆天子传》记载,西周第五代国主周穆王姬满,于在位的第十七年,命御者造父,驾八匹骏马拉的车子,率六师西巡天下,曾在瑶池会见了西王母。欢宴之间应酬唱和,西王母对穆王致欢迎词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王答谢说:“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西王母后来被演绎为王母娘娘。民间相传王母娘娘与穆天子在天山之巅相会,结下深情。玉皇大帝知道后,逼王母娘娘返回天宫。二人依依不舍,抱头哭别,泪水汇成天池。二人由于久久站着哭泣,化作比肩而立的雪山——博格达峰。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为天山第二高峰。山上积雪终年不化,有“雪海”之称。

不过,按古籍所载,瑶池一般传说是在昆仑山。但今日的天池风光,无论从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景观来说,皆足以令人想起传说中的瑶池。人们宁信天池即穆天子会见西王母的瑶池,以一睹仙境为快。

瑶池咏

文人墨客的诗章往往把瑶池幻化为美丽的遐想。往前追溯,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离骚》、《九章》里早就对瑶台作过描绘;更多的唐代诗人借助这一题材,抒情言志。如陈子昂在《感遇诗三十八首》中咏瑶池:《瑶池仙境》古诗句出处: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李白的《清平调》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贺则有《马诗二十三首》,中云:“忽忆穆天子,驱车上玉山”;“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李颀的《王母歌》道:“武皇斋戒承华殿,端拱须臾王母见。霓旌照耀麒麟车,羽盖淋漓孔雀扇”。储光羲的《田家杂兴》曰:“君见西王母,千载美容颜。”李商隐有《瑶池》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件。我看了一个纪录片,清楚记得里面说在此之前,金缕玉衣是传说中的东西,没有人知道完整的是什么样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