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华的书画艺术欣赏
文化是祖国兴盛之根、民族精神之魂、政党建设之帜,一句话,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艺术是文化具体体现,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反映。文化艺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同时也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的文化艺术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时,才有她的顽强生命力。
艺术是一种不断向上发展、永无止境的特殊事物。每一个书画家都以追求独立的艺术形象并感染社会和得到社会认可作为艺术上的追求目标,这就是书画家艺术风格问题。书画艺术风格,表现为书画家具有个性的特殊艺术形象,也可以称之为特殊“字象或画象”。具体表现在书画家在技法上的特殊创造或特殊习惯性的技法运用,从而使笔画线条和字形结构产生出特殊的艺术表现效果。书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临摹学习别人到自成一体或风格的过程,是个人艺术追求升华的结果,是书画家审美意识的能动选择,并受到社会意识的强烈影响。艺术风格的确立,最终影响到书画家的艺术品位和地位。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凝聚着数千年文明的积淀和民族审美意识的追求,堪称国粹。“字如其人”、“画如其性”,两者完美地结合就构成了社会法则—人性的光辉。由汉字书写而升华为书画艺术,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字里行间所包涵的美学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中国书画都是“写意”与“写心”相结合的艺术。它不光依赖技巧,更依赖学识和胸怀。赵培华副教授的书画艺术就是积淀于此,他为人朴实敦厚,治学严谨,不尚浮华,心平气和,不求速成,在书画方面始终追求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努力形成自己的书画风格,把书画艺术与欣赏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以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他的书画写意都是在正奇、虚实之间寻求艺术平衡点,这种书画风格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媒体、同行们的认可和肯定。
赵培华副教授书画作品,无论在视角上还是从立意上,都能紧紧与独到的书画风格融为一体,与自然、社会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天道酬勤”之功,又有“上善若水”之道,也只有细细观察和揣摩赵培华副教授作品时,才会领略到其中的奥秘和震撼!说明
首先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也称字画。
书法和绘画的区别从字面意思理解,前者意思为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后者意思为画画。两者具体区别在于:
1,首先颜色的差别,书法大多以黑色体现出来,也就是墨,而绘画颜色种类繁多,一般和参照物颜色相同,也可根据画家所表达的概念及意思着色。
2,完成一幅作品的工具不相同,书法的工具大多为毛笔,而绘画的工具可以是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
3,艺术内容不同,书法的内容一定是健康向上的,比如唐诗宋词,对联格言等等。而绘画的内容则多种多样,可以是参照物,也可以为画家想表达的思想。
4,艺术形式的不同,书法发展历史悠久,到现在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显得更加严谨。而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在类型上也多种多样,更能体现出画家在其中所蕴含的想法。
扩展资料:
中国绘画史
中国的绘画工艺十分古老,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
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照这么说中国工艺也十分古老,也可称之史前绘画。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由于上层社会对绘事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
这一时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_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中国,绘画的真实性在12世纪宋朝时已发展到高峰,尤以郭熙的早春图为写实主义的巅峰,以后就开始转向主观情趣的抒发,自王维被盛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文人画悠久的传统便延续至今。又自北宋後,中国绘画渐趋注重笔墨情趣的形式主义,举例而言文徵明的画即意不在山水的描绘,而是藉由山水来堆砌各种运笔的手法。
到15世纪的明朝末年,清朝初期时,画家已经开始向表现自我方向转化,不注重客观世界的描绘,而是,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都有很强的自我风格,而不再计较再现自然的真实性。
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学士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采、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书画
-书法
-绘画
新手玩篆刻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手,别被刻刀刻着喽。除了自己的手需要特别注意外,还需要提防着某宝上的各种新手篆刻套装和石料套装。这些个新手套装和石料套装不是说不好,如果你要是仅仅想体验一下这个篆刻的话,这些套装是个好选择,相对便宜,东西还全。但是想要认真玩下去的话,那这些套装就太鸡肋了。
在回答的最下面我推荐了一百多册篆刻书籍你可以看一下,在最上面这张篆刻图的右下角可获得这些所有篆刻书籍
刚开始学篆刻,你得配一把好刀。刀分钨钢和白钢。钨钢刀硬,不容易磨损,但是它也脆,一些磕碰就可能导致刀刃崩碎掉,刀刃坏了之后还不好磨,因为它太硬了。白钢刀相对较软,容易磨损,但它韧性好,磕碰大多也就是导致卷刃,而且白钢刀因为它软,所以好磨刀。还有就是白钢刀一般比钨钢刀便宜。我接触钨钢刀多一点,白钢刀接触少,不了解,所以我只能推荐钨钢刀。钨钢刀就选最普通的永字刀,不用那么花里胡哨的,一般买个八毫米的或者六毫米的就行,也可以配个三毫米或者两毫米的来清底或刻一些细朱文。一般永字刀两把最多七十块钱,不摔的话用几年没啥问题。
石头的话买青田石或者红石就行,我推荐青田石,因为青田石便宜好刻。店铺去淘宝搜“青田金石坊”(我没拿钱)。我经常在这个店买石头,价格便宜,石头质量也好。
然后就是印泥,印泥的话可以先买个便宜的,“双维”就可以,便宜实惠(我也没拿钱)。后期可以买点好的,比如上海西泠的印泥。
最后就是印谱,这是个重点,刚开始买个汉印印谱就行,淘宝上也就一二十块钱就能买到了。汉印入门要多临,后期深入学习也要临,有名的浙派,海派,皖派,京派都跟汉印脱不了干系。
最后的最后,就是记得多写篆字,毕竟“印从书出”,篆字写多了对于印面布局和篆字使用作用很大。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比如连史纸(盖印花用的),转印纸(把印文转到石头上用的),鬃毛刷(拓边款用的),小楷笔,墨汁啥的。
估计刚开始买工具大概需要一两百块钱,前期投入较多,但后期花费绝对很少,注意,千万别买淘宝上的各种新手套装,把所有工具分开买。(我没有拿钱宣传,也没有拿钱当水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提供帮助。
注意看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 峄山碑pdf
│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 张遴骏道德经pdf
│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 战国文字编pdf
│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 西泠四家印谱pdf
│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 金意庵篆刻pdf
│ 汉玉印精选(正)jpg
│ 汉瓦当精品doc
│ 汉私印pdf
│ 汪关印谱pdf
│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 沙孟海印学史pdf
│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 古玺汇编pdf
│ 古玺鉴赏150例pdf
│ 古肖形印臆释pdf
│ 古陶文汇编pdf
│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 篆刻技法图典pdf
│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 篆刻针度pdf
│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 方介堪篆《心经》pdf
│ 大千印留pdf
│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 安持精舍印冣djvu
│ 宝子碑pdf
│ 封泥汇编-福庵pdf
│ 将军印100方rar
│ 履盦三代朱迹pdf
│ 篆刻印史编年txt
│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 玉印集存pdf
│ 玉印(反)jpg
│ 玉印(正)jpg
│ 王福庵pdf
│ 王福庵印存pdf
│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 古玺文编pdf
│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 罗福颐印选pdf
│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 西夏官印汇考pdf
│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 福庵印缀pdf
│ 秦印文字汇编pdf
│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 甘氏集古印正pdf
│ 印面pdf
│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 古图形玺印汇pdf
│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 图释古汉字pdf
│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 金文大字典pdf
│ 金文编(四版)pdf
│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 篆书章法pdf
│ 篆刻doc
│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 篆刻入门pdf
│ 篆刻刀法常识pdf
│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 鸟虫印精选(反)jpg
│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赵培华的书画艺术欣赏
本文2023-10-31 23:16: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