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园动漫里提及的国文课,是日文还是汉文?
日文。
日本人最先的字就是学习我们中国的,日本古代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日本人自有历史开始,为了要增加语言的丰富,曾取用了许多中国的字音,此外如朝鲜及西欧的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语言亦对于日本的语言多少做过些贡献。
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前者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后者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明治期间曾出现过罗马字拼写法,但不是主要文字。
现在绝大多数的语言学家都认同“日本在汉字传入之前本无文字“这一观点。
自前岛密逾1866年提倡废止汉字到今年将近130 年,百余年来汉字仍未在日文中废掉,后来鉴于 850字的教育汉字无法用以表达日常的文章,日本政府遂发表《常用汉字表》,规定常用汉字1850字,但日本的国语审议会后来又建议改为常用汉字1945字,由此可见汉字目前在日本还有其根深蒂固的力量。
所以说么日本人从小就学汉语很正常的,但他们教科书的国文课绝对教的是自己的日语,只是其中夹杂着许多类似汉字的内容罢了。
日本岛最近也是在三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活的遗迹了。当时处于石器时代。日本学者把旧石器文化(包括中石器)叫做“先绳纹文化”或“无土器文化”。日本旧石器文化分为前期和后期,大约3万年以前的为前期,占多数;3万年至1万年前的为后期,数较少。前期旧石器以打制的原始石核石器、手斧和砍砸器为代表。后期旧石器以打制的石片石器为主,其变迁次序为刀形器在前,尖状器在后。此外还有刮削器和雕刻器等石片石器。日本的远古人类,会打击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狩猎和采集。当时人们居住在洞穴里。至中石器时代后期,住在竖穴式屋中。火可能已被人们利用。在静冈县休场遗址和上野遗址中,发现了列石成圆形的遗址。有人推定为炉址。那么,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呢?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是远古时代从中国、朝鲜半岛等一些地区过去的,因为日本语在语法结构、音韵组织方面具有蒙古语和朝鲜语的一些共同特点。
从文字方面来看,最起码在公元3世纪的邪马台国时代,日本就已经有懂汉字、甚至能写表文的人了。但正式把文字和儒学传到日本的则是在应神天皇时期,这位文化使者就是传说中百济国的王仁。王仁是百济国派去的,他随身带了《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这十一卷书籍均为中国典籍。现在学术界对是否有王仁其人尚存争议,但在王仁之前很早的时候,朝鲜半岛的乐浪郡就居住着王姓汉人豪族,百济国建立后,人们用中国汉人担任文化教育方面的职务是完全可能的。而当时,日本对百济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把这些有文化的汉人从百济接到日本是非常正常的事。我想,就算‘王仁’这个人不一定真的存在,但他这样的文化传播者应该还是有其很多的。
说到邪马台国,就不得不说说卑弥呼女王和壹与女王。邪马台国出现在日本九州北部,其领土约以博多湾为中心的100公里之内,是当时日本岛上的众多国家之一。公元238年6月卑弥呼女王派遣大夫难升米、副使都市牛利等官员携带男奴4名、女奴6名及斑布2匹2丈作为供品,从北九州海滨乘船前往中国。
大化改新效仿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其内容主要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内容。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这次改革虽然不是很彻底,但是其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说到东渡,我想中国人知道最多的应该是徐福渡日吧!据说徐福东带去了3000(这个数字不一,也有些地方记载不是三千人)童男童女,按此说法再加上百工以及船夫,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3000。按照一条戈船能载3百人计算,至少需要十余艘,按照一条大翼船载1百人计算,则需要三十余艘。这些船在海上不可能连在一起,随着对马暖流、风向等的影响,应该有些船被打翻沉入海底,有些漂到了其他地方,有些则到了日本。就像蒲公英一样,这些人应该最终在好几个地方登陆了,而不可能只是到了日本。
有关秦人东渡日本的记录在日本的古籍中略有记载,比如《日本书纪》钦明元年载“八月,······召集秦人、汉人等诸蕃投化者,安置国郡,编贯户籍。秦人户数总七千五十三户”。这些人中应该包括了在日本出生的秦人后裔。
除了直接到日本的中国人,还有人是从朝鲜半岛渡日的,尤其是公元前108年,汉朝在朝鲜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后,汉人迁居朝鲜半岛者日益增多,其中不少工匠通过半岛南端前往日本,而日本也有意识地派人到半岛去招收汉工匠。《日本书纪》雄略纪中就记载:雄略大王派欢因知利与弟君等,一同前往新罗、百济等国,让半岛诸国贡献‘巧者’(即工匠)。最后从百济带回‘手末才伎’。百济所贡的这些工匠,很多都是汉工匠及其子孙,其中不乏中国和百济混血后的后代。
LZ如果有时间希望你能找一本名叫《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的书来看看,里面对日本奈良时代以及之前的中日交流史有很详尽的介绍。
只能说有部分日本人的先祖是古代的中国人。并不是全体日本人都是古代中国人的后裔。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利用DNA技术和其他考古及人类学手段对此展开了研究,现代日本人构成分为三部分:
本土土著,这一部分并非是指现代日本的阿伊努少数民族。而是远古时代从今阿尔泰山,蒙古和西伯利亚通古斯河谷等地渡海在日本本州岛北部登陆的,这一部分日本人血型以AB型为主,且阴性AB型高达40%,从DNA排序上和中国的满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等满洲地区少数民族相似度为89%。从到达日本的时间上,这部分是最早到达的,最早可推至2万前。
南方海洋移民,这一部分和东南亚等海岛地区的马来和爪哇民族相似度仅为32%,但是出乎意料地和大洋洲的波利尼西亚人则高达92%。主要集中区域是日本四国岛,本州岛东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可以认定是在距今1万年前从太平洋中部泛海而来。
大陆及半岛移民,这一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今日朝鲜半岛民族契合度达90%,可以认定为是古代朝鲜半岛居民渡海迁移到日本九州岛和本州岛西部。时间最早可到七千年前。另一部分和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居民吻合度为87%,最早抵达的时间大致为距今2500年前,大致为中国战国至秦汉前期。
上述三部分从构成来分,本土和大陆移民各占约40%,海洋移民约占20%。从时间来看,本土土著最早,其次是海洋移民,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南方沿海移民到达最晚。
扩展资料:
日本人基本信息:
东亚日本的基本居民。主体为大和族。另在北海道有2万5千多阿伊努族人。属蒙古人种 东亚类型。使用日语,语言系属未定,多数学者认为属独立的日本语系。受汉语影响极大。以东京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广。信仰比较普遍,流行多种宗教 。
大乘佛教自6世纪经朝鲜传入后,迅速普及全国。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维新以后曾被定为国教,全国城乡皆有神社。同时受到明朝儒教、阳明学的深刻影响。很多人都有神、佛并重的双重信仰,或同时兼信几种宗教。一般在生育、婚姻、节庆等现实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仪式;对丧葬、祭祀、法事等方面则遵照佛教信仰。民间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于16世纪40年代传入日本,信徒约占全国人口1%。此外还有新兴宗教二、三百种。
民族由来的其他传言: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参考资料:
日本人——
为何日本能收藏这些中国古代名画?其中离不开这位日本学者9次到中国考察之功
为什么日本藏有大量中国古代名画,
或许你会想到,
可能跟列强掠夺、
古董商收购有关,
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
东京国立博物馆
实际上,最早流入日本的中国画,
并非都是经典名作,
在20世纪之前日本藏的
中国画还相当空缺。
如果没有日本学者的研究和指导,
也不会让日本人重新认识中国画,
并再度掀起收藏热潮。
其中内藤湖南的贡献最为突出。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画展厅
“
那么日本最早都爱收藏哪类中国画?
内藤湖南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
日本人喜欢中国画那是相当久远,
早在宋元时,
他们就专挑那些有禅宗味道的
南宋绘画收藏,
比如曾在中国不入流的牧溪作品,
就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牧溪《松猿图》
还有马远和夏圭两位画家,
都曾一度影响日本水墨画的发展。
这些作品多数被日僧和幕府等权利者收藏,
大多悬挂于富有禅宗味道的茶室之中。
夏圭作品
终于有一天日本人突然发现,
他们所喜爱的这类绘画
只是中国宋元绘画小支流,
日本收藏的中国画还相当匮乏,
在这一点上,
内藤湖南早已心知肚明。
内藤湖南
内藤湖南最初只是中国汉学的研究学者,
他在考察日本奈良时,
感受到中国唐朝文化对其的影响,
由此开启了他对中国美术的兴趣。
后来他的家中一场大火,
将他精心收藏十几年的
中国文化书籍化为乌有,
于是他才决心到中国考察重新收集。
日本奈良药师寺的唐代风格建筑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正面临战乱,
一些前朝皇族和各官员们为了
谋取权利和解决经济困顿,
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库藏书画,
潜心研究中国绘画的内藤湖南,
在中国考察期间,
认识了不少中国大藏家。
1 内藤湖南造访端方府邸
端方是清末的重要大臣,
其家族都曾为满清皇帝效过力,
而他在为官之时能关注书画收藏,
主要是因为多年前,
盛昱等藏家说他不懂书画,
没资格与他们探讨的一句玩笑话。
于是他才励志三年后要成为书画藏家。
端方
他在书画方面的收藏大多来自
收购、友人赠送和交换所得,
能够在地摊中识得真品,
才是藏家真正的能耐,
端方在鉴定这方面很有实力,
他曾在长沙的古董店中以极低的
价格买了郭溪的《溪山秋霁图》。
郭溪《溪山秋霁图》 局部,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晚清的私家收藏兴盛,
加之端方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所以不长时间,
他就收藏了大量书画名作。
端方旧照
1910年,内藤湖南等人造访了端方府邸,
见到了郭溪《溪山秋霁图》为首的
许多令人惊讶的杰作,
这些都是在日本不曾见过的作品,
这个时候他才对中国绘画眼界大开。
董源 《寒林重汀图》端方收藏 现藏于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回到日本后,
内藤把这次见闻告诉了大阪朝日新闻
的社长,他也开始转而关注中国美术。
日本东亚美术期刊《国华》杂志,
随后拜访了端方、完颜景贤和罗振玉,
鉴赏他们收藏的古画。
这些媒体的报道也让
很多日本人再度重视起中国绘画。
2 内藤湖南与罗振玉的交往
之前小编撰文介绍过罗振玉,
他靠开古董店起家,
后来成为甲骨文等方面的研究学者,
所藏古籍文献及名家书画颇多。
罗振玉
内藤与罗振玉的交往,
起初也是因为互为学者的关系,
他曾借阅过罗振玉的宋代古籍,
并帮其转让给日本藏家。
内藤湖南(右一)与罗振玉(右三)等,他们都曾是住友家族的顾问
1911年后,罗振玉前往日本,
也是在内藤湖南的帮助下实现的,
在日本,罗与内藤的住所比邻,
除了学术交流,
罗的中国绘画收藏被内藤深深吸引,
并常给他介绍日本知名大买主。
内藤湖南与友人信札
3 内藤与完颜景贤的交往
完颜景贤是民国初期北京
最有名的书画碑帖藏家,
他与端方等人常有往来,
曾有端方收藏的书画约40多幅,
多数是他们二人交换所得。
李成《读碑窠石图》 曾被完颜景贤收藏
关于他的收藏数量虽尚未明确,
但大多藏家都给予高度评价,
张伯驹称他是清末民初首屈一指的藏家,
王季迁认为凡是完颜景贤
藏印的书画都是宝贵的。
在端方、盛昱的作品售卖时,
完颜曾继承他们不少旧藏。
苏轼《寒食帖》 完颜景贤曾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910年,内藤拜访端方府邸时,
也顺道拜访了完颜景贤。
而他看到完颜的大量书画,
还是在1917年,
为捐助天津水灾而举办
的京师书画展览会上,
完颜景贤拿出了珍品参展,
当时内藤就认为完颜的藏品
是参展诸家中最好的。
完颜景贤 著 三虞堂书画目二卷
4 内藤湖南成为藏家的顾问
内藤湖南九次赴中国考察,
给他带来了不少收获,
除了对中国经典古代绘画的再认识,
他还写了一部《中国绘画史》,
其中收录了不少未
流入日本的中国绘画作品。
其实,日本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至今在日语中也有不少的汉字,就连现在他们传统的文化中,还是可以看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子,其实中国汉字传入日本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三世纪。
经过考古学家们对历史古物的研究,在大概战国末年到汉朝初的时候,中国文化便已经开始向日本传播了,在日本的许多地方曾经发现了形状十分似中国古钟的日本古董,出土了许多代表着中国早期文化的古物,这便表明中国文化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日本得到传播了,自然而然汉字肯定也会在日本得到发展。
所以我认为汉字传到日本应该是在汉朝时期,说不定也有可能在此之前,而且曾经有一枚刻有汉字的金印章在日本的福冈县出土,据说这个是在东汉时期,日本使者到中国来朝贡的时候,当时的皇帝赐给位使者的金印章,所以我认为至少在此之前,汉字肯定是已经在日本得到传播了。
尤其是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不当时不仅仅是日本,周围的许多国家都纷纷派使者前来中国学习,不仅仅是汉字,我们的服饰,书法,围棋等等许多东西都被他们借鉴去了,日本当时皇宫和中国建的构造都大致相同。
但是曾经有一次,中国的汉字地位在日本得到了威胁,在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疯狂地学习西方文化,当时日本政府被美国所控制,美国要求日本进行一些改造,要废除汉字原因是汉字太难学了,日本人如果坚持汉字的话,是无法接受好的教育的,所以就想要让他们使用更为简单的拼音。
这样可以更容易操控他们的思想,他们之间来往的内容也比较容易把控,因为日本人之间来往的书信美国人看不懂,但是美国人的要求被日本政府强烈地拒绝了,他们认为汉字是日本文化的根基,绝对不能废除除汉字。
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有一本中国古籍上就记载到中国日本人已经来到中国了,我认为这个时候就极有可能已经接触到了汉字,但是我觉得在日本人派使者来到中国的汉朝,我认为就很有可能已经学习使用汉语了。
日本校园动漫里提及的国文课,是日文还是汉文?
本文2023-10-31 23:23: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