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人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如何培养人才,第1张

 我们要把培养人才放到战略高度上来对待,不但要做好近期人才的培养工作,也要作好长期的人才储备工作,为公司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人才竞争优势。因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不是我们公司为实现项目管理而采取的权益之计,而是一个需要持久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下面为大家带来如何培养人才,快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人才1

 培养人才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是训练课程的方式,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利用训练课程把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员工分享,同时进行有效的训练,以便于他们发挥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种是教导。

 教导就是说员工的部门经理必须是他的导师。我们要求经理能够对员工不同的表现有不同方式的指导,而且我们认为导师并不限于他所在的部门内,我们鼓励员工寻求外部导师,不仅包含部门以外的,也包含公司以外的。

 最后一种是岗位锻炼。

 我们认为派给员工适当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职岗位训练。比如说我们谈到培养国际人才,如果这样的人老是放在中国,没有机会接触到全球的环境,当然也很难培养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送到国外一两年积累经验再回来这样对他是有好处的。

 培训必须有制度、有计划、有系统,像大学培训一样必须要有一级、两级、三级,根据员工不同的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培训。

 比如说第一次担任经理我们更关注的是让他了解作为一个经理应该做哪些工作,怎样领导一个团队完成工作;往上提拔更关注训练课程,利用计算机做一个模拟环境,这个模拟环境和惠普商业环境差不多,参加培训的经理每天做出产品开发、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等等方面的模拟训练,最后用平衡记分卡来评估。这是经理们思考、决策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课程。虽然方式不同,但重要的是有制度、有规划,按照他的级别、时间给予训练,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从教导方面来看,经理必须学会因材施教。

 对于意愿和能力都很低的人,经理有必要对他提出警告;反过来那些工作意愿非常强,工作能力也非常高的员工,经理只要扮演一个咨询的角色就可以了。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他充分发挥。但是对于高意愿低能力的人就需要给他重点培训;对高能力低意愿的人必须给予耐心辅导,工作、家庭是否碰到什么困难,我们的经理要会做思想工作。这是训练经理人员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导师的框架。

 教导不能仅限于内部,必须积极利用外部资源。

 我们认为要成为高素质领导必须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领导力发展中心,这个中心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各界成功人士来惠普对话,比如从前任上海市市长到GE总裁,从著名演员、导演到科学家都到惠普发展中心来论道,这对培训员工有很大的影响,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成功以及如何成功。

如何培养人才2

 首先,要用伯乐的眼光,从万千匹奔马中识别出千里马。

 也就是说选拔人才要善于取优劣汰:一要善于识别剔除表里不一、华而不实的“朽才”;二要善于识别剔除品质恶劣有才无德、投机钻营的“鬼才”;三是要善于识别剔除乔装打扮、逢迎拍马、心术不正的“怪才”;四要善于识别剔除趋炎附势、只有说功而无做功、以权谋私的“庸才”;总之,要从人的本质上识别真正的振兴家装事业的有用人才,当然,对人才也不能求全责备,而要看根正苗壮能培养成才方可使用。

 其次,要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小树成材需土壤、阳光、水分、肥料及时间,人要成才需知识灌输、道德情操培养、能力锻炼、实践中丰富经验及艰难曲折的考验。人才的培养要在德与才两方面同时并举。在“德”方面,要教育培养人才忠于公司,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斗志;在“才”这方面,要丰富人才的智慧,并在实践中锻炼人的才干,增加人才处理各种纷繁复杂事务的能力和经验。

 第三,公司作为一部正常运转的机器,需要各种各样的零部件方能组成。

 这个比喻说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培养使用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财务人才、测量试验人才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才,才能保证企业“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经得起风浪考验。实践表明,金无足赤、人无全才。那么,全才就靠各种专业人才群体的优势互补。

 第四,人才使用要注重人才年龄结构、专业技能结构的搭配,方能保证企业管理后继有人。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市场的广阔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为年轻人在企业界一展身手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企业人才结构要中、青搭配,专业技能结构要管理型、技能型、开拓型搭配,方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着力培养开发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要在观念上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做好人才工作,就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3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大力培养包括项目管理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要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在项目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必须看到,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应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包括项目管理人才在内的人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第六,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工作机制。

 坚持把人才培训摆在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发挥单位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企业、加快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人才协调管理和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更多地培训各类急需的人才,尤其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要加强发现、培养、使用和吸引的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和聘请专家和有关技术人员对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培训,开办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授课,另外要对重点人员给予适当的待遇以及其他方面的规定和办法,防止人才流失。人才的培训与应用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希望公司党委要把专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开发与培训放在重要议事日程。

 第七,要作好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

 做好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白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中最为突出一点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将在创新的层面上展开,而企业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人都是创新的主体,优秀人才的竞争成了成败的关键所在。

 做好人才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重外轻内。

 对引进人才厚爱偏爱,待遇从优解决,而对本单位原有的人才则又是一种标准。工作上,只注重发挥外来人才的作用,不注意调动内部人才的积极性,在有意无意之中冷落了本单位原有的人才,久而久之,相互之间关系紧张,矛盾丛生。

 二是重引轻培。

 对引进人才热情高、劲头足,舍得花重金去挖人才,对培养本公司的人才兴趣不大,总是强调客观困难,不是以培为主,以引为辅,从提高单位整体技术素质着眼,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重才轻德。

 重文凭,重职称,而对政治素质、思想品德考察不够。结果导致有些人常在个人待遇上斤斤计较,稍不满意就闹情绪,甚至一走了之,使用人单位在经济上、工作上受到损失。

 四是重“理”轻“文”或者重“文”轻“理”。

 不少单位对经营管理类的人才重视不够,而对工程技术类人才比较重视。有的缺少管理意识,没有把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有的是缺乏容人的气度“武大郎开店”,害怕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影响自己的“位置”。有时候容易形成以个人好恶来取舍“人才”。

 五是重高轻初。

 有的主管、领导不懂得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应是高、中、初级各类人才按一定比例配置的群体,但他只对高中级人才厚爱有加,另眼相看。形成人才断层,或者变相资助高中级人才的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情绪。

 六是重用轻管。

 有的人一提关心人才、重视人才,想到的就是物质激励,而在其他需求和发展上关心、爱护则不够,管理薄弱,也可能产生副作用,给单位造成不良损失和后果。所以,在用好人才的同时也同样管理好。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一个好的人才梯队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因此,如何注重人才的培养成了现代企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要重视人才的发掘和选拔

企业不仅要招聘优秀的人才,更要关注以怎样的方式将其留下。为此,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招聘计划,并设立有效的评估标准,确保对于每个职位都能找到适合的候选人。同时,还要自下而上地发掘内部潜在的优秀人才,并通过公平的竞争机制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公司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公司应该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其提供合适的上升通道。

三、要注重人才的激励和保留

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提供福利待遇、优秀员工表彰、职业晋升制度等措施来激励员工,在大环境中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员工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回应员工的要求和解决员工的困难,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

四、要重视人才的创新和发展

企业要开放心态,倾听员工的创意和想法,并在合适的情况下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规划。公司还应该建设良好的创新团队和平台,吸引有才华的人才加入和忠诚地服务公司,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合理的岗位配置和评估机制、有效的人才流动管理等措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行业的顶尖及一流人才不断涌现。

总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并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发掘和选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注重人才的激励和保留、重视人才的创新和发展,并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越来越多的古籍向公众开放,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

1、古籍数字化简介

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或古籍内容的再现和加工,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是古籍整理的一部分,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

2、古籍保护的类型

古籍保护主要有两种:一是原生性保护,二是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对古籍进行修复、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之目的。

3、古籍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趋势

按数字图书馆模式对古籍数字化进行组织;建立古籍整理的自动完成集成系统;检索系统和支持系统研究将成为重点;国家对数字化古籍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古籍数字化项目的国际性合作将是未来发展的目标。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一、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

古籍档案数字化可以将珍贵的古代文献和书籍转化为数字形式,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保护。数字化可以减少原始文献的使用和磨损,从而降低文献的损坏和丢失的风险,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方便公众获取和使用

通过数字化,古籍文献和书籍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开发布,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并使用文献和书籍。数字化形式也提供了更好的搜索和索引功能,让读者可以更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

三、促进学术研究

数字化的古籍文献和书籍可以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历史、文化、语言、社会等方面。同时,数字化也提供了更好的方式来存储和共享学术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四、推动文化交流

数字化的古籍文献和书籍可以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途径。数字化可以消除时空限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精髓,推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发展。

摘要: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想要了解华夏民族两千年的文化历史,除了翻阅各种史料古籍,还可以通过各种文物。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很多大学专门设立了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来培养技术人才,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什么?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什么

核心课程:文物保护法概论、文物学、中国通史、文物保护修复理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绘图、摄影等。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掌握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相关的基本知识,具备应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的能力,从事社会文化部门和文博行业文物修复与保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大学

1、保定学院

2、赤峰学院

3、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4、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5、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6、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7、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8、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9、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10、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11、西安思源学院

12、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13、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14、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15、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16、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17、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18、太原理工大学

19、景德镇学院

20、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21、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22、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23、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4、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5、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26、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7、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28、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29、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30、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31、河北东方学院

32、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33、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34、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古建维修等专业机构,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业前景

文物修复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现在文物修复师人员缺乏,但是要入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见到成效,所以想找一份好工作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物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而中国仍停留在抢救性保护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文物修复师的缺乏。

古典文献(古籍修复)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献修复和古籍保护的技术、方法,能从事古籍整理、文献保护、古籍数字化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图书馆学基础、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基础、古籍版本鉴定、古籍修复、古籍保护、文物保护技术、文物摄影、书画鉴赏、书画装裱、古籍数字化、书法篆刻、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相关文化教育单位从事古籍整理、文献保护、古籍数字化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每一盏用风电点亮的路灯,每一款印有碳标签的饮料,每一辆用电池驱动的网约车,每一场无需往来奔波的线上会议,就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微火,悄悄提醒人们,“碳”经济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两年的时光过去了,“碳”话题已出圈,“双碳”的内涵、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开始被慢慢理解,但也还有很多未知待解。

参照国际经验,中国当下提出双碳目标是不是为时过早?全国各地发展阶段不同,实现碳中和可有先后?“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下,双碳之路和能源安全如何协同?双碳之路上,生活成本会更高吗?

聚焦“碳”话题下的国际背景、地方路线、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和民生就业,我们提出十个热门问题,邀请业内学者热议。

1、宏观经济看双碳

放眼国际,发达国家碳达峰,多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需求减少,碳排放量增速的自然回落。碳达峰时,人均GDP一般在2万-25万美元,如美国彼时人均GDP已达到六万多美元,欧盟的一些国家达到四五万美元,日韩也超过三万美元。而中国2021年的人均GDP刚刚达到12万美元,为何在这个阶段就提出双碳目标?

欧盟通过的碳关税,亦称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可谓“碳壁垒”,初始覆盖行业仅为电力、钢铁、水泥、铝、化肥五个行业,并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欧盟将进一步考虑是否扩大行业范围。这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问题一: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是自然达峰,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有哪些条件作为支撑?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有的甚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启动之前就已经达峰。但是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碳达峰进程,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高位平台波动期,多峰凸起,而不是线性单峰。例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处于碳排放高位,但直到2005年后,才进入波动下降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碳达峰,可能不是单一峰,而是多峰,不必因出现排放波动而强行关停,损害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但我们要尽量压低峰值、缩短高位平台期。

但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基于一个时间段而非一个时间点的条件。2010年,政府文件还没有提出“低碳经济”这个词,因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又是以煤炭为主导,谈低碳是奢侈的。2020年提出“碳中和”,最主要的动力是我们有了颠覆性的技术突破。

现有的技术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改良性技术,可以提高能效,比如煤电技术改良,从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碳排放从450克/度电下降到270克/度电。第二类是颠覆性技术,例如光伏发电成本在10年间下降了近90%。

除了硬技术之外,软技术也很重要,也就是制度刚性的规范和引导。中国很早就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客观上要求我们把碳排放最高的煤炭消耗降下来。而且,中国已经进入中上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零碳发展是机遇所在,也是对气候风险的化解,碳达峰属于全球要协力推进落实的巴黎协定目标,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国际共识也形成一种外在的倒逼动因,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有推动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需要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目前已作出碳中和承诺的国家覆盖了全球2/3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围绕双碳的科技与产业创新是未来全球竞争高地,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掘未来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产业机遇。

对中国而言,双碳战略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例,跟欧美日韩相比,中国的内燃机技术和燃油车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低,但在双碳目标下,国内汽车行业低碳转型,电气化成为重要方向,电动车锂电池等技术不断积累,得到广泛认可。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融入电动车领域,未来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我们应该抓住窗口期,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把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尽快出口到需要的市场中去。

当前,低碳已在国际贸易规则中逐渐成为重要因素,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低碳要素纳入贸易规则应该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问题二:绿色产业全球竞争加剧,尤其是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争夺已白热化。欧盟设立了碳边境条件机制,未来“碳壁垒”是否会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

CBAM确实会对国际贸易尤其是高碳产品出口大国造成影响,在国际政策谈判中议价能力有限的小型经济体也可能会遭遇风险。

我们预计,“十四五”后期,碳排放配额价格将持续上升,以欧盟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例,预计上升到100元/吨-200元/吨。一方面,部分欧盟跨国企业可能会重新衡量在国外设厂的综合成本,调节工厂分布和业务布局,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到我们的企业;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加快转型,支持发展低碳技术和数字经济,密切关注和抵御碳关税等“碳壁垒”对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带来进一步的冲击,实现稳增长。

2、双碳之路的地区差异

纵览国内各地,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差异大,大多数地区都处于碳达峰的路上,有些已公开承诺要率先达峰。如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期间碳排放要稳中有降;上海明确提出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江苏、福建、广东、天津、海南、青海和西藏也都提出了率先达峰。“3060”的共同目标下,各地如何分阶段抵达、协同发展?

问题三:中国各地差异较大,各地的双碳路线图有何差异?可能存在一套适应各地的指标体系吗?

地方分解目标的方法依据的往往是历史指标,而碳中和目标要考虑到未来近四十年的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不管用哪种指标体系,都容易存在不足,对一些地区不公平。因此要有创新的思路,避免简单层层分解。

地方制定双碳目标不能做成数学题,现在有些地方就是简单算一算各项数据,预测一下未来经济和能耗增速,再考虑下能源结构,大数上框一框,往往不精准。2010年以来,中国不少试点城市正式提出过在2020年前及2025年前碳达峰的目标,但现在看来都在根据新形势做新的调整,应该考虑“回头看”。

地方目标的分解落实机制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自上而下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应按照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大体分为碳排放已经基本稳定的地区、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以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这三类来梯次有序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

自下而上要坚持系统思维,考虑地方除了控碳降碳之外的其他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多目标决策,要精准施策,比如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给予一定的排放空间以供发展;地方转型中可能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工人失业等社会问题,要有公正转型的政策保障;能源转型中短期内可能出现供需矛盾等,要做好预警和应对。

总之,变革就会有利益调整,要做到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上”与“下”要充分沟通和协调,因为顶层设计聚焦宏观共性问题,可能无法考虑到地方的实际,而地方有时着眼微观工作,一些全局性问题又很难考虑周全。

另一方面,除了规划目标的分解和落实,还要灵活运用激励约束政策,比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货币支持工具以及市场机制,降低全社会减排的成本和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周期,要多做激励的“加法”,谨慎做约束的“减法”,踩刹车也要用“点刹”而不是“急刹”。

问题四:双碳之路上,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中国每年进口约7亿吨原油,花费约2万亿人民币,这一数字占GDP的2%,财政收入的10%,要实现零碳经济,必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这是双碳目标提出的最主要背景。

化石能源只是在有化石能源储量的地方,地下有油有煤才可以开采,但是零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跟化石能源不一样,零碳能源哪都有风,哪儿都有光,而且每家每户都可以有自己的光,所以每家每户都可以利用太阳光伏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成为一个零碳单元或零碳经济体。而且风光、水储能有很长的产业链,资本累积率相对很低,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可惠及普通老百姓,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实现碳中和必须依靠区域协同,自扫门前雪是不现实的。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巨无霸城市,已经没有空间可以搞可再生能源,它们实现碳达峰没有任何问题,但没有实现碳中和的条件,而中国的西部地区,西北、西南有丰富的水能、生物质能。

简言之,西部在中国区域协调低碳发展中承担着产业转移及西电东送的双重功能,需要放大并强化其作用,将西北定位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基地及智能化重型产业基地,将西南水电丰富区域定位为高耗能信息产业基地及可再生能源电力调峰基地;分区域、分步走建设近零碳城市,在西部积极推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建设,在东部、中部试点100%新能源城市建设,完善并积极采用“基于自然的近零碳城市解决方案”;在人口向大都市、城市群转移的大背景下,打破传统的“融合式+集中式”城市及产业布局模式,降低近零碳城市的建设难度。

3、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安全

发达国家的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比日益缩小,煤电厂拆除退出情况普遍。而中国的传统能源禀赋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电装机占全球一半以上,煤电系统非常年轻且有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大宗能源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欧盟委员会提出“RE Power EU”方案,欲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中国的煤炭产业结构如何优化,能源安全如何保障,是常议常新的话题。

问题五:中国油气主要依靠进口,目前的能源结构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如何理解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是矛盾的吗?

能源安全可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障能源供应,平稳有序,不要今天停电、明天停水、后天停气;另一方面是保障能源经济性,要保证能源用得起,有新闻报道西方很多国家油价和电价上涨后,民众只好少开空调、暖气。

国际形势影响能源价格波动,中国在应对这次波动时要打一场综合战。首先要认识到能源价格上涨会使传统的加工贸易利润下降,这就更不能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于这一问题,从长远看还是要追求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最后,还是要坚持推进能源低碳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虽然在能源转型的过渡阶段,可能存在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但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并不是矛盾的,不能因为电灯可能会断电,就捧着煤油灯不敢开电灯,只要把电灯搞得越来越好就是了。风电、光伏、水电、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是非垄断型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问题六:目前中国煤电机组平均在役年限仅12年,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40年以上。实现“碳中和”是否意味着大量煤电资产提前“搁浅”?如何认识煤电的作用?

作为减碳主力的电力行业,必然要更早达峰。现在的思路是通过煤电转型,发挥容量和灵活服务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快速淘汰。实际上,和“十三五”相比,“十四五”对煤电机组措辞不再那么强硬,不是简单的直接关停,而是凸显了煤电机组的应急备用功能。

因此,核心问题是要营造积极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让这些存量的煤电机组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少发电时提供灵活服务,在需要发电时平稳高效运转,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开到最大负荷,不至于出现拉闸限电。

国内用电需求、煤炭消费还在持续增长,表面原因是经济社会需求上涨带动,究其根源则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需求变化的敏感表现,在非化石能源增量不足以支撑新增用能需求之前,煤炭消费量会随着用能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若大量煤电资产提前“搁浅”,将给现在的电力供应保障带来压力,不利于民生和经济发展。

过去四五年间,煤电行业平均亏损率在50%-60%,煤电资产从金融风险来说是“垃圾资产”,但是对于民生来说很重要,应获得合理的补偿,让其“活下去”。补偿形式可以是一笔直接的备用费,也可以是根据本息、折旧、运行成本和发电量计算出来的容量补偿。

提前“搁浅”、拆除退出并不合适。现阶段需要立足煤炭,需要认识到庞大煤电机组能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可靠性助力能源清洁转型。

煤电机组要进行灵活性改造,逐渐下调利用小时数,给可再生能源留出空间。发电小时数下降后,为了维持发电机组稳定运行,要进行技术改造。等风电和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时,煤电只是作为能源供应安全的保障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极端气候。我们做过预计,到2060年碳中和之前,风电和光伏大概能占中国能源结构的65%-70%。

此外,煤电转型的核心问题还是煤价与电价联动,只有这两者之间可以联动,转型才能公平。所以政府应尽快完善煤价与电价可以比较顺畅联动的价格制度设计。

问题七:碳中和后,我们还需要化石能源吗?煤化工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中国的主体能源。所以我们不仅依然需要化石能源,而且需要建设一个清洁高效坚强稳定的能源系统,兼顾能源安全与产业链竞争力,降低油气等战略性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

煤化工企业也依然会存在,但是这些企业要投入人员和资金至碳中和的技术革新,降低碳排放和碳捕获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以维持社会稳定,避免大规模下岗潮,用市场化补偿、政策性引导等方式促进煤炭行业公平的绿色转型。

展望未来,氢能是未来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与建筑等高碳排放部门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实现深度脱碳。目前氢能利用尚处于初级状态,产量小而且主要用作工业原料,例如石油炼制、合成甲醇等。氢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最终核心技术水平将决定产业链整体发展的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关键环节的研发投入,提高产业链整体的技术水平

4、双碳与普通人

双碳话题已经出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论是否被充分理解,投资、挖人、订单……纷至沓来。乱象也接踵而来,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3月通报了数据造假、核查不规范等案例。碳标签、碳普惠……通往3060的减碳之路,既依赖能源经济的转型变革,也关乎衣食住行。双碳和公众有怎样的关系,是增加消费成本,还是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问题八:实现双碳目标会不会带来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影响到消费品和老百姓的钱袋子?

根据我们的研究,虽然短期来看能源价格可能会有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当可再生能源真正替代了化石能源后,能源价格会下降。

一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的资源总量都是有限的,随着使用量增加,边际成本将逐渐上升。而太阳能、风能是丰富且免费的,技术不断进步,未来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会继续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化石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和相对垄断性,能源价格并不总是合理的利润价格,而往往是消费方的最大支付能力价格。例如2021年的煤炭价格远超开采成本,石油的价格可以在20美元/桶-100多美元/桶之间波动。而可再生能源分布相对均衡,且没人可以垄断它们,市场价格会更加合理。

关于老百姓的钱袋子,举个例子,中国北方地区,过去农民家里一边烧着煤,一边漏着风,屋里不仅不暖和,用煤量还很多,一个冬天能烧几吨煤。实行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改造后,短期内居民的取暖成本上升了,但从长期来看,建筑节能改造等手段让取暖成本下降了,目前北方的一些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里,采暖用能仅是使用化石能源的20%。

问题九:双碳目标影响深远,有哪些产业、技术和行业值得年轻人关注?

绿色产业或者说可持续发展行业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不论是在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年轻人都有很多大展身手的机会。

最直观的,储能、锂电池或者是新能源行业增长态势不错,那么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包括光伏等产业都考虑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市场,所以也相应会需要很多人才。

能源转型的产业链和生态里有很多活跃的投资热点,比如绿证、碳排放权CCER、绿色证券、微型电网、分布式小型项目、技术改造升级。

间接来看,以年轻人经常接触的快消品行业为例,特别关注转型升级,在产品绿色采购、包装、设计等领域,要求融入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面对消费者有更不一样的卖点,同时公司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这三个领域也会涌现出一批工作机会,比如说ESG的评级评价、外部咨询、宣传培训等。

问题十:如何看待碳捕捉、地球工程等科技的应用前景?我们能依赖技术进步一劳永逸解决气候问题吗?

高质量实现碳中和,又不影响经济增长、不降低目前的生活品质,科技创新几乎是唯一的路径。但是碳捕捉、地球工程就是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但这类技术创新属于末端处理,与源头创新要相互补充。目前,这类技术成本较高,很多还处在示范阶段,没有走完全生命周期,也应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技术创新跟政策激励直接相关,200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的补贴政策造就了风电、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补贴、双积分交易等政策也推动了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扩张。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的技术也需要一定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重大技术的研发、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如国外采取的45Q政策。

技术创新往往是诸多因素叠加推动的,比如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商业环境、产业政策、财税机制等,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赛跑”,技术进步背后是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

如何培养人才

 我们要把培养人才放到战略高度上来对待,不但要做好近期人才的培养工作,也要作好长期的人才储备工作,为公司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创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