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少数民族不属于中华民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少数民族不属于中华民族?,第1张

我觉得少数民族说自己的历史背景不是中华民族,这一点要是说真的话,还是得从历史背景说起,这个背景从最开始的统一全国说起。

民族的由来

首先,国家的形成是由人民造成的。二是文化。在原始社会,一群人可以在一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永远是一个家庭和一个家庭。部落长大了,不同的人也会参加。在成千上万的世界大小国家中,有些人特别注意的血缘,那血浓于水,接受某些民族的外来人口是不容易的;重视文化,只要外来者接受我们的文化,我们欢迎他们参加,不排斥。在中华民族形成之初,它是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复合体。在这之后,它也表现出了第一重文化的特点,而不是血缘关系。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别看都是小政权,那些可是既有汉族政权又有完全少数民族政权,有先少数后汉族又有先汉族后少数,犬牙交错混乱不堪,你说南宋人是中国人,辽金元人不是中国人,那么当时辽金元统治下的你们汉族人难道不是中国人吗,不能因为说因为辽金元残暴所以不是中国人。他们也是厉害的少数民族。

文化的聚集

中华文明包含了汉文化和其它非汉族文化,你非要狡辩说非汉文化在加入进来之后才是中华文化,没加以前不是中华文化。汉文化和非汉文化加起来才叫中华文化!你只能说岷江不是通天河,金人不是宋人,汉文化不是非汉文化,而不是岷江不是长江,金人不是中国人,非汉文化不是中国文化!

总结:那些认为少数民族不是中华民族的人你们好好学习历史吧。

是因为这个古籍记载的东西颠覆了如今考古界或者说整个史学界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这36万册古籍全是秦简,记载的是秦朝的历史。专家们是在湖南的一个小镇中发现的这些古籍,这个湖南小镇叫做里耶,所以这个里耶小镇又被称为秦朝秦简的故乡。

发现这些古籍的经历也蛮好玩的,当时有一群专家来到里耶考古,在这里发现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紧接着,他们又发现了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历史就没有那么长了,但是也有着上千年的岁月。在这个古老的井中,专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的古籍,有36万册之巨,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

经过鉴定,发现这些东西是秦朝的,古籍就是秦简。但是当专家解读了秦简上的东西后却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秦简记载的似乎不同于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从出土的秦简和兵器来看,这里曾经是秦楚大战的战场之一。而楚怀王是一名宠信奸臣的昏庸皇帝,所以楚国的战斗力其实比不上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即使如此,秦楚之战也是整整打了一年才结束。

这一批秦简解开了很多历史的谜题,给我国研究秦朝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在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是怎样生存、发展并进行文化交流的。还有就是,在秦楚战争结束后,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等等一系列重大史实。因为这些秦简记载的东西,让专家们发现了秦朝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专家们都觉得相当不可思议,这也侧面反映出,读史书也要辩证地读。

彝族,过去是奉以祖先崇拜为主的多神崇拜,该族的巫师叫毕摩,因为他们在保存和传播宗教及民族文化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因而被神化了。该族的神话传说中,提到远古时天地有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因天上有六个月亮,七个太阳,天官派毕摩下凡,用马桑枝与铁茎草扫除了宇宙的孽障。第二次是风暴肆虐,也是毕摩下凡拯救了人间。第三次洪水泛滥,天官派了三个毕摩携带经书下凡。他们各骑黄牛一头,经书便拴在牛角上。经过汪洋大水时,经书被浸湿了。经书放在青树叶上晒,被沾破了一半,所以彝文经书不全了。另有一说是被老鹰抓破了一半。因此,经书便被视为“天书”。这里所说的“天书”,便是彝族古老文化集大成的彝经。其中最著名的彝经典籍《西南彝志“,原名的意译是”影形及清浊二气“。全书共37万余彝文文字,在黔西北水西地区发现,是目前所见到记载彝族古史和文化最全面的书。该书开篇便是创世神话。

纳西族的2400多种,其中大神有220多个,善神60多个,恶神60多个,一般神90多个,女神20多个,胜利神120多个。此外,还有雷神、山神、护法手摩卡神半人、神化的巫师东巴等等。有神便有神的故事。可见东已经中保存神话之丰富。纳西族有学者说,东巴文学的主体是神话。东巴神话与东巴祭礼互相依存。虚幻的色彩,想象的魅力,信仰的忠诚,迷茫的氛围,构成了一个人神相依、人神相通了人神难分、神为人形的神秘世界。后人正是通过这个五色绚丽的神界,窥视那逝去久远的古代社会。

居住在我国东北边境的鄂温克族,自称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善于狞猎、驯鹿,仍有熊图腾崇拜的残余。他们猎到熊以后,有一系列的崇拜仪式和禁忌,先将熊的头和骨、五脏等用桦树条或干草包好,挂在树上,进行风葬,然后向其敬烟、叩拜、做哀哭状,意思是对祖先的悼念,求得熊图腾的宽恕。

为什么鄂温克人会把熊视为祖先呢,他们的神话传说是这样解释的:有一个猎人进山打猎的时候,突然被一只母熊抓住了。母熊把他带进山洞,强迫猎人与她成婚。猎人被迫元奈,便在山洞里和母熊共同生活了几年,直到他们生了一只小熊。后来猎人乘机从山洞中逃了出来。母熊发现猎人逃走了。便抱着小熊追赶就把小熊当场撕成两半,一半抛向猎人,一半留在身边。留在身边的成了后来的熊,抛给猎人的就是后来的鄂温克人。这当然很荒诞,哪有熊会变人的,这便是他们远古祖先图腾观念的反映。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同源,“原是一个古老部落的两个亲近的分支” ②,因此这两个民族流传着完全相同的关于熊祖先的神话,鄂伦春还有一系列复杂的猎熊祭熊的仪式,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怕他们认为有灵性的熊对猎人与分食熊肉的人进行报复。风葬时,还要唱一首风葬的歌,歌词的内容,其中隐含这样的意思:不是我们打死了你,而是你的寿命到了,自己死去的。他们称雄熊为祖父、舅舅,称雌熊为祖母③。鄂温克与鄂伦春的熊祖先神话,属于比较单纯的动物图腾神话,没有与后世的其它传说故事相混在一起。西南少数民族此类神话更不鲜见。怒族传说,他们的始祖是蛇与蜂交配所生,藏族说猴子与岩妖交配才有了人类。彝族崇拜的动物有虎、鹿、猴、水牛、绵羊、岩羊、猪子、熊、鼠、鹰、自鸡、绿斑鸠鸟等等。西双版纳的勤纳的克木人,直至80年代初,还保留着完整的图腾制度,形式相当原始。克木人对所信奉的图腾动物,不捕不吃,连摸一摸都认为是不敬。

小麻雀氏族的图腾神话说:有一男子守旱谷地。谷子成熟了,各种鸟都飞来吃。他一天到晚,边敲竹筒边大声喊叫驱逐雀鸟。一天中午,天气闷热,他就用刀来削黄瓜吃。正用刀口往嘴里送黄瓜时,突然一群小米雀来吃谷子,他慌忙大声吼叫着赶雀,刀子将嘴划开,人死了。从此,小米雀就成了这户子孙的姓氏①。

傣族的泼水节神话传说,既与宗教信仰有关,也与傣族人民居位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有关,人们选择当地旱季与网季交替的季节欢度节日,意味人们要进入耕耘的农忙时节。同时,民间也流传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其中最古老的传说保存在一部长篇史诗《巴达麻嘎捧尚罗》①中。该史诗的整理本汉译文约13000行左右。

史诗保存了傣族古老的庞大的神系世界。其中历法神捧麻远冉狂傲无礼,天王玛哈捧使其闭目睡倒10万年。想不到此神的七个女儿与第三层天神帕雅英相勾结。七个女儿为了帕雅英的主后,使用七个姐妹的头发所作的弓,割下了父亲的头颅,闯下了大祸。神们为了救活捧麻远冉,只好到森林里砍下了大象的头为他安上,此神从此便成为象首之神。

七个女儿因犯了杀神父之罪,被赶下天层,她们轮流抱着神首赎罪。七女轮流抱,一人抱头,其余六人不断泼水,免成火灾。要一直泼到神头不再喷火,七女的罪才算赎清。这是傣族著名的关于泼水节的早期内容。随着小乘佛教由印度传入傣族地区,泼水节传说的内容便有了改变,将这一天说成是佛的生日,又叫”浴佛节“。据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在河里洗了一次澡,精神爽快,身体感觉甚佳,才得彻底觉悟而成佛。佛徒为效法佛祖,也希望经过洗浴后成佛,故佛寺中这天要举行浴佛的盛典,并相互泼水。其实这是晚出的。现代人过泼水节,多是相互嬉戏,相互祝福,已没有多少宗教色彩。自从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男性祖先取代了女性祖先的地位。在生产、经济和生活,以至宗教领域里,男性都取而代之,唯有一件事,是男性永远也取代不了的,即生育后代。然而繁衍后代关系到一个族的生存兴衰,伟大而神圣,。男性为了争得这最后一块地盘,认为男子跟女子一样,不需要异性,同样能生育子女,因此中外神话都有男人生孩子的传说,还产生了相应的风俗。13至14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这样写过他在云南地区的见闻:“这地方的人,流行一种奇异的习惯。孕妇一经分娩,就马上起床,把婴儿洗干净包好后,交给他的丈夫,丈夫立即坐在床上,接替她的位置,一担负起护理婴儿的责任,共须看护40天。孩子一生下后,一会儿,这一家的亲戚、朋友都来向他道喜。而她的妻子则照常料理家务,送饮食到床头给丈夫吃,并在身旁边哺乳。”这正是男子企图争夺生育权的心理在风俗上的表现。由此可见,两性之间曾经有过争夺生育权的斗争。

这种有趣的社会现象在中国防神话传说里有生动的反映。高山族是这样解释人类诞生的:一块巨石裂开,从中走出一个男子。海波奔涌,海涛奔向竹林,一根大竹突然裂开,从叫L跳出了一位男子。这两个兴趣相投,形影不离,在睡梦中彼此的膝头相互摩擦了一下,一人右膝生出了一个男孩,另一人的左膝生下了一个女孩。这一男一女,便是雅美人的祖先。牙美人,分布于台湾岛东南70公里的兰屿岛上击1977年统计,人口约2500人。他们这一神话的内容很古老,所谓两膝相擦生孩子的男神,实际是两个不同氏族的象征。也就是说,以巨石为主图腾的氏族与另一个以大竹为图腾的氏族的后代实行外婚制。按生理特点,应是一男一女的结合生育后代,然后他们的后代再相配。因为到父系社会以后,女神一变而为男神,所以成了两位男神结合生子女的奇谈。

阿布卡赫赫经过千难万劫,虽然暂时打败了她的对手恶神耶鲁里,也还是改变不了历史的命运。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代,这位女天神本身竟逐渐转化成了男天神,改称为阿布卡恩都里。从此,他是宇宙之主,享受人间的祭祀。此神已有专横独断的特点,酷似英雄时期的部落首领。

看来,神间确实是人界的折射,男神夺女神之权多么不容易,达到六亲不认,你死我活的程度。战斗惊心动魄,对战败者的制裁严酷无情,与古巴比伦神话中的儿杀母,希腊神话中的子除父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对天象进行解释时,加以人格化塑造了各种形象。其中,尤以太阳神话和月亮神话最绚丽多彩。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崇拜太阳,都有自己的太阳神。从总体上看,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不过中国古籍中留下的太阳神已经不是原始形态,大都是人格化了的男性神灵。他们或俊美,或威严,无一不光辉四射,是温煦、热烈和明亮的源泉。请看楚人的太阳神多么气派:嗷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车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咎兮高驼翔①,杳冥冥兮以东行!(《楚辞·九歌·东君》〉

这位太阳神从东方的扶桑树升起,骑着马儿慢慢前行,使皎皎的夜晚转为明亮。这位太阳神,驾龙车啊乘风雷,上面载着的云旗就像弯弯曲曲的长蛇。这位太阳神,青云为衣,白云为裳,放出的光芒就像射天狼(星〉的锐箭。这位太阳神自称要举起弓来除掉灾星天狼再下降,要引来北斗(星〉,以便共酌名酒桂浆。那时将挽起缰绳,高高地飞翔,穿过那冥冥之境再回到东方。作为自然神灵,人们认为太阳神从东到西是从天空越过的,然后又从西到东穿行于冥冥地底返回东方,就像我们感觉上的太阳似乎总是从水面升起,又沉入水下。作为人格化了的太阳神,驾驭着风雷星云,为人间驱邪恶,除黑暗,是一位仪表非凡的善神。楚人崇拜太阳神,已无不同意见都是女神喜爱和的儿子。羲和给太阳儿子在甘渊中洗澡,主管儿子们的出入。太阳乘着六条龙的车子时,羲和还给太阳驾车。这些基本情节分散地载入了《山海经》。太阳之母喜爱和显然是企图用模仿巫术掌握太阳之女巫的神化。

中国上古神话说月亮的母亲是常羲,为月亮驾车的是望舒。古人还用月亮的死而复生来解释月亮的圆缺。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关系密切,有的民族把月亮和太阳称为一对,把它们看作是一块儿的,或者是兄妹,或者是夫妻。

尽管星辰对人的影响不如太阳那么大,那么直接,然而太阳、月亮在天空只有二个,而星星却多得数也数不清。又因为星象的变化,有时跟人事的变化发生巧合,使古人又得出了许多非科学的认识,对星辰赋与各种神秘的解释,把有的星说成是神所在之地,或有的星本身便是神。星界同时是神界,星神观便是这么出现的。民间风俗中的福、禄、寿三神,最早便出自星辰崇拜,叫司命之神、司禄之神、司寿之神。楚辞《九歌》的《大司命》与《少司命》便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司命神的祷词再创作的。司命,即掌管人的生命。司命,又是星名与神名,此种神在天神中地位不是很高,只对主要天神起辅助作用,可是在屋神中地位很突出,常跟人间打交道,若发现人间有过错,便向天帝打报告,根据情节的轻重,酌情减去寿命三天或300天。

数以百计的少数民族的史诗,其中有的已将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系统化。傣族史诗《巴达麻嘎捧尚罗》(即《创让之神训,开篇所述是茫茫太空,只有滚动的烟雾和升腾的气浪,加上呼啸的大风和晃荡的大水从气浪中诞生了太空巨神英叭(即气浪或光被之神〉。此神的母亲是气浪,父亲是大风。后来,水中又出现了一条水神鱼。巨神英叭用自己身上的污垢捏成了一个大果(即地球〉和一只大象。天分16层,英叭所创造的神分别住在16层天上,组成了庞大的神系。神造的人相婚配,繁殖的人越来越多,在绿蛇的引流下吃了神界的疾病果,从此人便有了死亡,而蛇只蜕皮,却因为生陆文艰苦,人们也存在某些离奇的幻想。比如瑶族神话说,古代的谷粒曾经有葫芦那么大,一-颗米重几两,不需要播种,它们自生自长,成熟以后,使顺着大道小道滚进各家各户的粮仓。因此大家都不愁吃,逐渐懒起来。谷神一气之下,回到天上去了。人们费尽周折,把谷神重新请回地上,可大谷子都变成了小谷子。

除了对谷神的崇拜,在母系氏族图腾制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因为碰上某种大幸运,或遭受到某种意外的不幸,恰恰与某种植物发生了偶然的联系,这种植物便有可能成为图腾。如《维吾尔史略》曾讲了一个树祖的故事:在士拉和色楞格两河汇流的忽木阙术地方,有两棵连枝树,两树之间有一小土堆,土堆渐大,内有五室,每室坐一婴儿,当地人认为是天赐小儿,待他们长大以后,大家推举其中最小最聪明的那个当领袖。树之子把部落:治理得很兴旺。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观后感</b>

  典藏阅览部第一党小组组织组内党员观看了“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迹保护成果展”。整个展览带给我的不仅是古籍知识的提高,对新疆历史的学习和民俗的了解,还有心灵的震撼,和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的骄傲。

  本次展览对新疆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队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的320件展品参与了展出,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2000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登22种类型,展示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且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该展览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多达20余家。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了600年。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存世的汉文和各个民族文字古籍藏量异常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极少开展,且由于基础薄弱,仍存在古籍保存条件差、修复手段落后、经费紧缺、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严重匮乏、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古籍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之下,新疆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启动后,新疆维护尔自治区认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国家古籍普查整体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64部古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也入选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在古籍保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华古籍这一纪录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正规科学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的祖国有着有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各类古籍便是这些文明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保护的不仅是古籍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史。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古籍保护工作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和一名***员,看到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如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心中倍感温暖,这个展览也再一次深深激发了我爱党敬业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秉承图书馆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发挥***员的先进性,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在“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中,少数民族古籍珍品讲述了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

旧抄文本《东巴舞谱》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记录了34种东巴舞蹈的仪式和跳法。东巴文是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文字,由象形符号、表音符号和附加符号构成,以象形符号为主。从左向右书写。多年来,民族古籍工作者挖掘整理了大批东巴文古籍,使民族文化精髓得以传承。

八思巴文是元朝时通行的蒙古文,八思巴文是1269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创造的拼音文字,它用于拼写蒙古语、汉语、藏语等文字,通行了大约有100多年的时间。八思巴文有41个基本字母,它自上而下书写,行款自左往右。

我国通过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整理、研究等工作的实施,八思巴文、东巴文等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古籍原件被选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项目。

都是民族的瑰宝,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让文化传承下去。

在古代中国,唐朝以开放的民族政策著称,唐的高级军事将领中少数民族的比例极其高,这些人有的母国为唐所灭却对唐朝忠心耿耿,甚至有不止一位大将想为唐朝皇帝殉葬。

在现代的韩国拍的美化朝鲜半岛抗击唐军的**中,李世民身边的突厥,铁勒等著名将领成为抢眼的存在,这从侧面可以证明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力量的吸纳,军事人才的使用,在东北亚是现象级的存在。贯穿了整个唐朝的战争史,少数民族将领出现在了所有的历史碎片中。

阿史纳社尔,契荜何力在初唐光芒万丈,高仙芝,哥舒翰为玄宗开疆拓土,粟特人安禄山,突厥人史思明和契丹人李光弼,铁勒人仆固怀恩,为了唐王朝的社稷拼死厮杀,如此多的少数民族将领集中出现在一个封建王朝,他们的勇猛和智谋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一.初唐那些被太宗的风采折服的少数民族将领们

1.唐太宗的驸马--阿史纳社尔

突厥,北方的强大王朝,在很长的时间内甚至对中原的汉人王朝呈现了压制的态势,然而,随着东西突厥的分裂,铁勒,回纥等民族的崛起,突厥渐渐的式微,阿史纳社尔做为东突厥的王子,被薛延陀击败,全部归附了唐朝。

李世民对突厥部落的处理,充满了顶级政治家的智慧和眼光,他拒绝了魏征原地安置突厥部落的建议,将他们内迁到可以管控的地带,并且大量吸纳突厥贵族作为唐军的中高级军官。

贞观百骑,俱为北方胡人骁勇善战之人,突厥带刀酋长,在唐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阿史纳社尔感受到了李世民对他们的尊重,在对薛延陀和高句丽的战争中,突厥骑兵做为重要的力量,在几乎所有的战役中都表现出色,娶了衡阳公主的突厥王子,更是击破西北敌国龟兹的大功臣,阿史纳社尔积功为毕国公。

他对太宗的忠诚充满了北方民族那种热烈和真挚,唐太宗死的时候,一心为皇帝殉葬,高宗亲自劝阻才拦住了这个突厥王子,唐朝忠臣。

2.契荜何力--完美的铁勒元帅

契荜何力是北方铁勒族的可汗,他归降太宗后,就成为了李世民最锋利的尖刀之一, 他的一生比起突厥王子坎坷了一些,被部落手下绑着去了薛延陀的帅帐,让他在唐朝和薛延陀之间摆明立场。

胡人刚直,不懂得虚与委蛇的套路,契荜何力拔刀砍下自己的左耳朵,表示自己就喜欢李世民的格局,这样居然没有被薛延陀的大汗当场斩杀,可见这位也是冥冥中的天选之子。

李世民也对得起这位铁勒硬汉,用公主的和亲换回了这位爱将,随后铁勒人因为熟悉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和政治风格,用公主吊住薛延陀,引得真珠可汗郁郁而终。

契子何力随后在征讨高句丽和土谷浑的战斗中大展神威,铁勒骑兵可能就是韩国**中那支凶蛮可怕的唐朝骑兵的原型,他后来安抚造反的同族,最终在辽东的拉锯战中,给高句丽不断放血,最终消灭了这个中原王朝东北方最大的隐患政权。

二.安史之乱前的少数民族高光时刻

1.高仙芝和哥舒翰,兴也玄宗,败也玄宗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但是对灭母国的唐王朝却没有什么仇恨,他长得帅,武艺高强,民族成分也迎合了唐朝选拔干部的标准,所以在军中升迁的很快,做到了唐朝西部战区的一把手。

由高句丽人率领的汉族,突厥,和一众中亚民族,在西域掀起了腥风血雨,他本人好战不怀柔,激进的政策给唐朝的西部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然后这个高句丽将领就代表唐朝和阿拉伯人在怛罗斯狠狠的碰撞了一下,这个在中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由少数民族将领主导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哥舒翰是突骑施族,与王忠嗣一起是唐朝对抗吐蕃一线的重要将领,他的事迹在去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已经为广大读者熟知,对石堡城的夺取产生的巨大伤亡,在剧中为安西将兵所诟病,然而从战略上来讲,此地确实是为将帅必须考虑的战略支点。

哥舒翰和其余胡人将领不太相同的是,大量的卷入了安史之乱前的政治斗争,他和杨国忠的联手,招致了安禄山巨大的猜忌,这可能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潼关,这所长安最坚固的庇护之关,成为了高仙芝和哥舒翰殒命的地方,李隆基已经不能做基本的政治判断了,安禄山可能让他对所有的将领,汉人的胡人的都产生了巨大的猜忌。

封常清的谗言,唐玄宗的微操,高仙芝的慷慨激昂,哥舒翰的嚎哭,成为了唐朝从盛世转向衰败的一个个窗口,胡人将领主导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安禄山与史思明,经典的反面教材

安史之乱对后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胡人不可信,甚至武将都不可信,在后来皇帝的脑海中,成为了戒律一般的存在,虽然唐朝的衰败更可能是由于财政收入的锐减和军事征召制度的破产引起的,然而粟特人安禄山和突厥人史思明,成为了唐王朝衰败更易理解的理由。

安禄山作为了一个肥胖的,没有家世加持的少数民族青年,发迹的过程是极其励志的,市场黑恶势力积攒的第一桶金和底层磨练出来的情商,居然在唐朝的高层政治圈中如此的实用,是让人惊异的。

和那些大都贵族军功出身的少数民族将领不同,安禄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政治动物,他用胡人的习俗来解释的一些啼笑皆非的行为,成功的挠中了唐玄宗的痒点。这么人畜无害的,朴实到甚至可笑的,不受少数民族部落贵族挟持和汉人寒门接受的将领,简直是天生的唐帝国东北守护者,唐朝很快就自食其果了。

突厥人史思明则是北方胡人军事思想的继承者,他幼年经历坎坷,为人果决狡猾,领兵后往往不过分约束军队,以屠城劫掠作为士兵的福利,他的手下是安史之乱中叛军战斗力较为强悍的那一部分。

三.唐朝的少数民族将领,兴起与衰亡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标本

1.唐朝重用少数民族将领的深层次原因

唐朝皇族本身的血统,就有胡人血脉的存在,对少数民族将领的器重,是关陇贵族统治艺术的体现。隋唐北方混乱,各民族互相攻伐,唐朝大量的使用少数民族将领,大大的提高了王朝在地方的号召力,提高了北方边区民众的凝聚力,同时也是最省时省力开疆拓土的统治技巧。

汉人的门阀盘根错节,唐王朝更愿意将汉人官僚的方向集中在文官的方面,武将中根据人口比例,国家政策明显偏重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将领总的来说是功大于过

唐太宗时期的阿史纳社尔和契荜何力,基本和李世民能做到君臣同心,他们的部众和唐军一起,将北方,从高句丽到土谷浑全部政治版图都重新塑造了一遍,从文明的角度来看,这是功在千秋的伟业,他基本确立了华夏民族对北方巨大地域的统治,扭转了魏晋以来汉人在北方式微的局面。

唐玄宗时期对于信任的滥用,判断力的严重下降,造成了灾害性的后果,这其中是有偶然的因素的,杨国忠假如不是逼得太紧,政治智慧狡诈却缺乏远虑的安禄山,可能是要等到李隆基死后才动手的。

同时安史之乱的主要平定者,从李光弼到仆固怀恩,也都是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后来都受到了深深的猜忌,唐肃宗已经没有盛唐时的自信了,他的衰弱被所有的武将,汉族的和少数民族的看在眼里,不要忘记,灭唐的朱温是汉族人,而另一个实权派李克用,沙陀族猛将至少表面上一直是尊敬唐王朝的。

结语:

从太宗到玄宗,大量的少数民族将领出现是唐朝固有国策造成的,在军事上皇族更愿意依赖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但从政治上来讲,这样的安排是巧妙和有成效的。

大量的突厥人,铁勒人在对抗别的异民族王朝的战争中,坚定的站在了汉族阵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唐王朝稳定的控制北方的一支决定性的力量,功劳非凡。少数民族将领的过集中在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身上,然而这样一个草根无赖出身的人能取得如此高的地位,皇帝难道不是最主要的责任人吗?

事实证明,大量贵族酋长出身的少数民族将领都被牢牢的捆绑在了唐王朝的战车上,他们是华夏文明能够整合中原北方的决定性力量,他们本身在战斗中也成为了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