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村的兵灾纪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三僚村的兵灾纪录,第1张

三僚村自唐末杨公定居以来,代代名师云集,华厦巨屋,蔚然可观。从清代三僚村二姓族谱中古村图,可以略窥一二。三僚村庄建筑的破坏,主要是清初以来的三次兵灾 就是村口的罗经石,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三僚村仍保留了不少古代风水建筑作品,如章罡土、七星池、龟蛇会、石拱桥、虎形祠、狗形祠、蛇形猫眼祠、靠壁天井侧面祠、石仙宫等以及大量宋、元、明、清古墓如人形山、海螺形古墓群、卧虎形墓、猛虎跳墙形墓、寅时葬而卯时发、凤形墓等典型的明清墓葬风格。

据曾氏古族谱《僚溪文丛》记载,“八景”乃当年杨公亲自命名,他对弟子曾公说:“僚溪虽僻,而山水尤佳,乘兴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盘遨独石谗岩,赏南林之晚翠, 观东谷之朝云,览西山之晚照,听北浦之渔歌,临汾水龙潭而寄遐思, 卧盘龙珠石以悟玄奥,耕南亩以滋食,吸龙泉而烹茶,余生得无穷之乐,可谓知足,而死无憾矣” 唐朝末年风水大师杨救贫定居三僚授徒传业开始,三僚产生了许多风水先生,踏勘风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园,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风水学说的形势一派,在江西、广东、福建乃至东南亚一带具有广泛影响,在潮汕一带犹负盛名。宋朝以来,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其中出名的地师有宋朝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在当地留下大量的建筑风水,三僚人称之为“七廖下潮汕”,至今在三僚仍然有“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随着潮汕人不断拓展海外的生存空间,三僚的风水声名远播港台和东南亚一带。当然,最为三僚人感到骄傲的,应属明朝廖均卿等三僚地师勘择的明十三陵。即便如此,在地师们世代居住的三僚村,也留下了他们许许多多的风水实践杰作。

2013年9月,中国风水家协会命名三僚村为“中国十大风水宝地”,中国风协主席高占全授牌。第三届中国风水文化节将在这里举行。 三僚村每年有四次庙会,为菩萨唱戏酬神。三僚在七十年代以前,村内自己有戏班,八十年代后,戏班解散了,便从外地请戏班唱戏,唱戏时村民呼朋引友观看,热闹非凡。三僚庙会情况大致如下:

杨公戏:旧历正月,是风水先生为答谢杨救贫祖师保佑他们一年中生意兴隆举行的娱乐活动,唱戏时间一般为十几天,最多可达一个多月,取决于风水先生还愿资金多寡情况。曾氏、廖氏杨公庙会的时间、地点都不一致,故杨公庙会在三僚的时间很长。但是乡村唱戏往往在下午四点才开始,表演到深夜,游客不容易遇到

福主戏:福主是村庄的坊神,三僚曾氏、廖氏的坊神不一致。廖氏的福主戏在旧历二月,曾氏的福主戏在旧历十月,福主戏时间长短也取决于化缘情况,一般可以达到10天左右

真君戏:真君即许旌扬,水神,民间称其为许真君,每年农历八月是旱季,唱真君戏有求水神保佑下雨的意思,时间大约是十天

华陀戏:三僚村供奉药神华陀,每年四月,为华陀唱戏还愿,感谢他保佑村民身体健康

此外,三僚还有一些地方神明,如关帝、老官、三太子等,过去每年在固定时间会为他们举行庙会,但已经渐渐少了,只剩下上述四种比较正常进行。虽然庙会仍每年照常进行,但赴庙会的信徒、观众渐渐稀少了 三僚村的宗教文化比较丰富,庵堂庙宇比较多,现有大小祠庙10余座,其中有专人住守的有6处,有和尚2名、斋公(未出家的守庙人)3名、尼姑3名、童子6人(其中童男5人,童女1人),合计宗教人员14人。现将三僚村内的主要祠庙和供奉的菩萨介绍如下:

曾氏杨公祠:位于三僚村诚真希望小学旁,新建。二进,前厅供奉着樟木雕刻的杨公和曾公真身像,后厅供奉曾氏村的坊神三尊。房屋为砖混结构,殿宇式,单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门面为花岗岩雕刻,由广东何益波先生捐建。前殿墙上镶有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为三僚曾氏历史上的国师、明师和皇帝的诏书等史料。曾氏杨公祠是游客到三僚的主要参观点,有专人管理。相传风水先生出师的罗盘,要放在杨公祠的神案上供奉才有灵气,故每年有大量风水先生到杨公祠内祭祀供奉

廖氏杨公祠:位于三僚廖屋村内,旧屋重修,殿宇式建筑,占地约80平方米,墙上悬挂着木质的廖屋历代国师、明师匾。供奉杨公、廖公、廖氏福主、老官、华陀等五尊菩萨。杨公和廖公菩萨都是近10年内新雕刻而成,体积较小。以碑坊代替门,香客可以自由出入,没有专人管理,由于往来不方便等原因,香火逊于曾氏杨公祠

东华寺:位于三僚村石下村小组境内,距圩街5华里。东华寺原址在庙子岭上,毁于民国年间,1985年恢复时,虽然沿用了寺名,但却是在山下一处普通民房内立香火,土木结构,坐东朝西,供奉佛教的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大殿有一副对联曰:“油来释伽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 老诞李尔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中”,东华寺地处偏僻,游人甚少

北斗庵:位于三僚村后龙山竹背村小组的范围内,一进村即可以看见山顶一片毛竹林中露出的红瓦白墙,但距三僚圩约有五华里的距离。古寺因“文革”荒芜,1991年5月重修,外门楣写着“北斗寺”三个大字,内门楣则是“清风明月”四字。大殿有两副对联:佛可以成但要放下屠刀去 福亦能赐必须把出善心来。寺内供奉的是佛教如来、观音、弥勒等佛像,驻寺的是一位老年女尼。三僚村有一句赞叹村里四大特色的歇后语:“北斗庵的钟——响。”钟声可以震荡十里三僚

南箕寺:位于三僚圩南面5里廖屋的一个山坳里,因为山坳地形如筲箕而得名。相传宋代已有小寺,的寺庙乃清代咸丰年间建,初时为尼姑庵堂,后演变为佛寺。1987年重修。为一殿三间。周围没有人家,比较僻静,有水田数丘,守庙人以耕田为主

西竺寺:位于三僚村西边通往黄岭的山道旁边,与九尾杉隔一段田相望。原寺毁于“文革”,2003年冬天重修,也是一殿三间,砖木结构。供奉佛教诸菩萨,有一位居士驻守。相传西竺寺过去殿宇宏伟,香火鼎盛

观音寺:位于三僚村排上小组的金凤山下观音岩前,曾用寺名金凤寺,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寺殿堂分为上下二幢,下幢为清代建筑,原驻女尼。上幢为新建,用殿堂将观音岩洞口盖住,现住和尚。新年还新建了戏台和观音殿,观音寺供奉佛教如来、观音等菩萨神像,相传观音像求子甚灵,香火较为旺盛。观音寺前有简易村道通到祖背水库大坝上,长15公里

水阁寺:位于三僚圩北侧河边,原寺建筑宏伟,民国年间被火焚毁,在原址旁边修复。一殿式,寺内供奉的是坊神、水神,无人驻守

关帝庙:位于三僚曾屋土围内,一殿式小庙,供奉关公菩萨

真君祠:位于三僚村石下村小组境内,楼阁式小庙,没有专人驻守,供奉许真君像,每年夏秋之季,村民要抬许真君像游村求雨 三僚村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风水文化村,村内有大量的风水建筑。但由于民国8年、民国34年的战火和“文革”的破坏,对村内的风水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现存风水建筑数量有限,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发掘、整理甚至去恢复。三僚村现存的风水建筑主要分为祠堂、陵墓及其他一些建筑,我们将其中主要建筑分类介绍:

祠堂:三僚村二大姓氏的宗祠,都已被毁,廖氏宗祠正在恢复。房派小祠大部分存在。三僚的祠堂不拘格局大小,在风水角度都进行了认真的讲究,大多数可以成为风水术的教材

我们将其中一些典型作一个简介:

1、兰溪堂: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又名侧面虎形,壬山丙向,天井水出丁口,丁向开院门。祠前有一个反弓刀形水池。祠建于明朝中叶,原来三房俱发,人丁兴旺,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动了朝向,丁财忽衰,几乎绝了二房,在清嘉庆年间再修时,特意立了禁碑,不许后代再改朝向

2、蛇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是曾氏一个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后龙是一条蜿蜒的山梁,祠堂正好座落在山梁落穴处。祠堂后坡用石块摆成蛇鳞形,状如蛇颈。祠堂院门开在右侧,门口有一堵墙挡着,绕道而入,是一道狭长的曲廊。院墙不高,但院内一堵照墙很高,把祠堂大门挡得很严实。院内祠堂门前开了一口半月池。整个祠堂造型低矮、曲仄。到处都不对称,院子一边大小,房子一边大小,连房沿都是一边大小,屋后的墙角都是一边方一边圆。堂内香炉摆法也怪,神案上一个香炉,神案下一座香炉。这座精心设计而处处别扭的祠堂确实耐人寻味。这是一个下山蛇形,壬山丙向兼亥巳,穴点在蛇的七寸,院门丙方正是蛇口,壬山丙向兼子

相传做这个祠堂的地理先生姓廖,是他们的母舅。用罗盘分金,共五房,其母问兄长, 那一房好?当时回答说都好。晚上,私下告知其姐妹说,好在二房,差在四房。其母要兄长改变风水,因为四房孝顺,二房忤逆。后来其兄通过改变房子结构,做成蛇形,让风水好四房绝二房。后来二房发现了蹊跷,向舅舅求情,舅舅点拨他在地下放一个香炉祭祖,二房于是也可以看见天光,后代不至于绝香烟

3、维庆堂(狗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大门甲山庚向兼卯酉,侧门壬山丙向兼子午。整个房屋按照狗的特征进行设计,门大,窗大,祠内的神案牌位不是安在祠中间,而是安在祠内北边角落,祠的后门也不是开在后面,而是开在房子的前侧,开在狗耳的位置上,祠的前面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狗食盆。狗形祠属曾氏三房

4、若文堂:位于三僚老圩南面曾氏老屋,属曾氏三房的房厅,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下天井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挂壁天井大门未开,只在屋角开一侧门,据说开大门会绝长房,不开大门开侧门,房房皆利。长房很盛,有800多丁,祠堂是明朝时曾乔世做的,叫“翻肚鲤鱼形”。这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这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因为一打雷,鲤鱼便产卵。祠堂是坤艮兼辛乙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午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如果开门朝不了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国师曾罗三、曾永章都是出在这个祠堂

5、九鳅落窠: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个房厅,厅主乔新公。相传按九鳅落窠形设计坤山艮向兼申壬,人丁兴旺,九鳅落窠,意思是建在盛产泥鳅的水田里。后来,另一房建乌鸦落阳堂制煞它,因为乌鸦喜欢飞到田里吃泥鳅,乔新公在堂后建了一个鸟铳形,对付屋后的乌鸦

6、乌鸦落阳: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个房厅,建于乾隆癸酉年,堂主是庄阳公。相传因为“九鳅落窠”祠建成后,人丁非常兴旺,故庄阳公建祠时,按“鸟鸦落阳”设计了这个房厅,此堂为丁山癸向,为了克制前面“九鳅落窠”堂,设计了这个乌鸦泊田的形状,在祠内安放了一个踏米的舂,每天一上一下地踏米,像乌鸦低头啄食泥鳅的形状。民国三十四年被火烧毁

陵墓:三僚村坟墓比较多,宋明时代的古墓数量也很大,其中不乏风水讲究的精品

1、侧面虎形:位于三僚村阳背垴枫树下,是宋代曾姓的玉屏公(又叫吾道公)之墓,他是文辿公第18代,相传虎形墓这个位置,属另一房所有,墓对面建了三房的狗形祠后。人丁兴旺,对吾道公一房压力很大,吾道公用自己的生命换到这个位置,造了虎形墓,压倒了狗形祠。 墓碑文如下:“宋十八世祖曾玉屏太公墓, 葬阳坳枫树下骑龙穴虎形申山寅向庚甲,庚寅分金。皇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五月吉日重修。(联曰)石淳觉春仙榻暖,佳城不夜来灯辉。”虎形墓是卧虎,这个虎形用心良苦,因为是伏地虎,两只人工的虎目很大,可谓虎视眈眈,但只是看住山坡下的狗形,并不咬狗。也咬不住狗,俗话说寅公进村食豕,先问犬公,因为狗形祠亦是同宗

2、廖伯渊婆太墓(猛虎跳墙形):廖姓在阳背垴的虎形墓,叫猛虎跳墙。阳背垴本来是曾姓人的祖坟山。廖姓久就打算在这里找块地建坟,分点风水。后来二房有一个女儿嫁到曾家,在春节带菜回娘家时,她用地契包鸡腿回去。几年后,廖姓在这里做成了一个虎形墓。以后廖姓二房人丁发展到几千人。主要在分布在下廖和寨脑。墓壬山丙向正针,共有十一块墓碑,墓过罡刻有“屏山水带、秀挹清环”横联,另有两幅柱联:位妥仍昭穆 神安福子孙;德泽绵长光日月 灵机变化会风云。主碑碑文:“祖妣生殁藏内葬本处阳坳上虎形正针壬山丙向缝针丁亥丁巳分金”

3、海螺形墓:三僚塘里曾姓的祖坟叫海螺形,在虎形墓上面,面朝廖屋,后来重修时,先生哄他们用石灰砌墓,便把海螺毒死了。塘里曾氏便衰了,迁到了县城附近,人比较少了。海螺形有八个墓,摘录其中三个碑文如下: 一、“葬在阳坳上海螺形乾山巽向,高祖考广尊府君墓, 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嗣孙胜、原、未重修。”二、“高祖妣李氏孺人之墓,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三、“宋祖考贵运府君之墓,葬本里阳坳上海螺形,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重修”

4、文辿婆太墓:位于三僚阳背垴最高处,听别人介绍说这个墓是“人形”,但墓碑上说明是“旗形”。这墓是唐末时建,是曾氏第一个墓,多次重修,后代非常兴旺。碑文:“唐故妣曾公文辿、母谢、朱老孺人之坟”“葬阳坳上旗形酉山卯向”

5、太监墓:位于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曾氏下砂的毛竹林里,坐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僚居民有“先有陈刘沈,后有高曾廖。”的说法。沈姓过去就是大姓,人多势众,曾姓来了之后,就在沈姓的祠堂旁边(蜈蚣形) 做个下沙(一道山梁),做了三年,沈姓人一个晚上就把它刨掉了。明代初年曾从政成为朝廷的国师,请来了皇帝的圣旨,重新修筑了下沙,(关闭了沈氏的生方) 沈姓人后来迁走了。其中一个皇家太监死在三僚,三僚曾氏将其葬在下砂上,墓仍存。碑文如下:

“明钦差力士官黄公讳榜之墓。太史从政公再召入京都, 旋卒,上命力士官黄公护柩回籍,公囗囗吾地,因葬此焉。曾姓合族立石 道光五年孟冬 吉日重修”

从碑文看,是因为皇帝第二次召曾从政上京相地,不幸亡故, 皇帝派太监送灵柩返乡。太监死在三僚,葬在三僚。三僚曾姓有意将太监葬在砂手上,借钦差墓防止沈姓再平砂手的意图也很明显

6、龟形墓: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北麓的公路边,墓前用水泥浇铸了两只龟前爪,正好在水田里,龟态昂然。据碑文载,原墓为清代同治年间建,巳山亥向兼丙壬分金,癸酉年重修(1993年)五月重修时改为巳兼巽。墓主系皇清待赠拟谥“忠良敦朴”的曾毓伦老大人,附葬有儿子传伯。墓上横幅是“江山永固”

7、罗三公墓:位于三僚圩前公路左侧的大松树下。明万历年间建墓。清代前已经四次重修。碑载:“皇明万历祖父母记载家谱葬三僚鱼土嵊寅山申向兼甲庚地肖鱼形。皇明23世祖妣考 公邦旻字罗三太公 母钟、温氏太婆 老府君之坟墓”。三僚村有个“罗三公修南京,从政公修北京”的说法,是风水国师墓

8、鹅形墓:位于三僚曾氏下砂上方的一株大枫树下,为曾氏十世祖曾朴斋和夫人钟氏合葬墓,后来22世、24世亦附葬于此,碑上说明是:“本村砂树脑鹅形亥山巳向”。整个形状象是一只张翅欲飞的鹅,两边砂手环抱如鹅两翅,穴位点在鹅屁股上,这是鹅起飞时,屁股必定上跷,故这是正穴。来龙软了一点,所以栽了一株大枫树,这树象征鹅头

9、廖均卿墓:三僚最有名的国师墓,是廖均卿墓,1982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廖均卿墓相传是天葬,找不到墓穴。落葬时,其亲属和工匠抬至其生前择定的岭背猛虎下山形附近,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大家慌忙四散避雨,不一会风停雨歇,大家出来一看,棺柩已失,山坡上已经隆起了七个坟堆,竟不知那一个是真穴。这个地方在梅窖镇黄岭村,与三僚村一岭之隔,为下山虎形,望碑在虎形的头顶,7个土堆正好是虎嘴的位置,实际上陡坡上突起的7块石头,很象虎牙

10、廖文政墓:位于梅窖镇店山村老爷山眠犬形,与三僚村一山之隔。墓藏在一个小山窝内,整个地形象一只卧地狗,所以地名就叫眠犬形。墓在犬形的腹部。明代隆庆四年建墓,清代康熙55年和同治6年重修,乾山巽向。横梁上书 “太史世家”,碑文曰“明敕授钦天监承旨郎廖考东山公太 妣张氏婆 妣钟氏何氏婆 之墓”,碑右上角是“皇明隆庆四年庚午岁腊月”,碑左下角是:“皇清康熙五十五年丙午岁夏月觳旦 同治六年十一月吉日 ”

11、凤形墓: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坑冲,子山午向兼癸丁。此墓又名寅葬卯发、寅葬卯绝墓,墓形为凤,墓穴点在凤尾,为明代三僚著名风水师廖歧山亲建祖墓。相传,廖歧山做墓时,断言点中穴位后,全家当日将有灭门之祸,但如果弃家远遁,当日即可大发。廖歧山寅时做墓后,即从家里的后窗跳出远遁,其兄弟等人不信,当日卯时应验,屋塌人亡。廖歧山逃至外地后,大发

其他风水建筑:

三僚村在祠堂陵墓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风水建筑

1、曾氏下砂:位于三僚圩北面河边,沿山梁人工加筑的一道土坝,高约2米,宽约3米,长约50米。曾氏下砂的修筑,是明代曾氏与沈氏争夺生存空间的建筑,砂手护住曾姓祠堂的下方,不让生气冲走。但修筑下砂,却在沈姓的上方,挡住了他们的生方,故发生了争执。曾氏借助的皇室的权威修筑了下砂,并将太监黄榜的墓葬在砂手上,制煞了三僚沈氏

2、龟蛇把水口:位于三僚圩侧河边,三僚河水在此绕圩而流,曾氏在此人工堆积了一个圆土堆,一个长条形土堆,象征龟形和蛇形,让龟蛇保护水口

3、出土蜈蚣: 出土蜈蚣是三僚后龙山的别称,由杨救贫的铃记“出土蜈蚣艮寅向”得名。明代以前,三僚沈姓的后龙即出土蜈蚣,曾氏在与沈氏争夺风水时,正对着蜈蚣建了一个石拱桥,是个弓形,在桥头建了一座水阁,为箭形,用于破出土蜈蚣的建筑

4、章罡土和七星池:位于三僚廖屋村北无蚊祠后面,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堆,高约2米,厚约3米,宽约20米,把一条从山谷里涌来的溪流分成二半,一条流入村内,经七处水池曲折流入村前小河,另一条从村边绕流入村前小河。建在明代初年,由国师廖信厚主持修筑,目的是化解本村后龙座山山煞水煞,使廖姓后代人丁兴旺。其做法是“文公无蚊祠”、“月洲堂”为轴,在白虎方按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在无蚊祠后龙构筑章罡土、由北而南开挖“天乙池(土)”、“犁头池(火)”、“墨池(木)”、“曲尺池(木)”、“砚池(水)”、“半月池(金)”、“太乙池(土)”,七池以小溪相连贯通,自太乙池起,逆水而上至章罡土;同时,先后在廖屋村内开挖了一百零八口塘,七星池如人的七窍能通气聚气,对应一百零八口塘,恰似人体全身上一百零八个穴位,使之血脉畅通 三僚廖姓人引以自豪的是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的廖均卿,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已 被后人称之为“十三陵”,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廖均卿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至老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我拍下了这形如猛虎下山、蕴蒇着很多奥秘的古代墓穴

1984年廖均卿墓被确定为兴国县文物保护单位,在三僚有好多座造型各异的古墓,相传杨筠松创造了72种阴宅墓葬法,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造型,诸如“凤形”、“龟形”“蛇形”、“蛤蟆形”。我们眼界大开地看见了“虎形”的墓穴就犹如一只老虎卧在山头,两尊副碑如两只竖立的耳朵,墓碑诚如张开的大嘴俯视着山下的村落,位于村口的“鲤鱼形”墓穴是给明万历皇帝选了阴宅风水的曾邦旻的墓地,墓前的参天古树犹如鲤鱼的两根胡须,可惜的是,左边的那棵树在大练钢铁的年代给毁了。

三僚村引以骄傲的是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的曾从政,曾从政因为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了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枢还乡荣葬,只可惜我们没有发现曾从政的墓地,倒看见了护送其灵枢回乡的太监黄榜的墓址,三僚的开基祖先是曾文讪,这位杨筠松的首席弟子为了却师父心愿而制煞了赣州府督卢光稠的历史掌故不但广为流传还载被入了赣州府志。 三僚村东南方的山峰均为石灰岩层,有二处岩洞较为著名,即观音岩、吸石洞

1、观音岩:位于三僚村排上村小组尾部,位于观音寺后,观音寺上殿的神案之后,即为观音岩洞口,高约2米,宽不足1米,行人可以很方便地出入。入洞10余米处,洞分两岔,一处略为宽敞,象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设有菩萨和神案,有香火祭祀。另一岔洞向下延伸,已被人工用泥土堵塞,未能探明深浅。相传里面还有洞穴,穴内有天然石佛。兴国县1985年印刷的地名志中,在山洞节里,有单独的条目介绍观音岩洞

观音岩又名石仙宫,相传洞内宽阔有河,可以通往宁都赖村,杨救贫曾在洞内修仙悟道,著书立说。五十年代初剿匪时,三僚乡政府组织民工进行了封填

2、吸石洞: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峰西麓半坡中,兴国县道光四年出版的县地图中,就标明了这个洞的存在。洞外有二块巨石掩蔽,巨石间有一道不足一米的石缝曲折相通,外面不易发现洞口。洞口很宽敞,高宽都在三至五米左右,下洞有人工修建的台阶十余级,入洞后有上百平方米的厅堂,然后分成若干个可以进入的岔道。这些岔道曲折相通,吸石洞虽然不如太平岩宽大,但也是幽静深远。在洞内没有找到地下溪河,石燕极多,鸟粪遍地,把钟乳石柱都蒙上了一层黑色。三僚村如果作旅游开发,这个洞和罗经石一起还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

三僚曾昭辉1个儿子。

曾茂泉,字宪填,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人,祖传堪舆大师,是形势派风水祖师杨筠松首座弟子——地仙曾公文辿第三十八代嫡系传人,曾氏三房澜溪堂子孙,明师曾昭辉先生儿子。曾茂泉出生于风水世家,幼承庭训,自幼研习祖传堪舆之术,师承其父明师曾昭辉先生。曾茂泉悟性迅捷,自小背诵各种风水口决、断章,观星体,识山情,寻龙点穴,山情裁剪、依局定形、补山扶龙、房份补救、三元不败理、进神水法、内堂布局作法,熟记杨公《青囊奥语》、《撼龙经》、《疑龙经》、《天玉经》、《杨公倒葬十二法》,精通《杨公开门放水决》、《杨公登穴房份妙决》、《杨公不登山》、《赖公催官起向篇》曾公文辿之《三元九运挨星法》与《些子挨星法》、《八分歌》明朝嘉靖国师曾邦旻之《二十四山房份救败法》等。(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三僚曾志顺看风水水平很高。

根据今日头条资料,千百年以来三僚曾氏各代风水师断风水和做风水,效果灵验之准确深受各界人士佩服。

风水学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影响深远的古文化。

网站首页

走进兴国

信息公开

网上办事

公众参与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一日游

发布:网站管理员 稿源:县旅游局

主要景点:罗经石、曾氏砂手和太监墓、风水大观园、包裹石、蛇形祠、狗形祠

游览兴国,您将探索一个美丽神秘的风水圣地;走进三僚,您将感受风水文化的奥秘!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境内,景区连接319国道和泉(州)南(宁)高速公路,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67公里,赣州黄金机场和井冈山机场150公里,交通便利。

三僚村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水文化,被海内外易学界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风水文化发祥地”。风水祖师杨筠松(名益,号救贫),携弟子曾文辿、廖金精隐居三僚著书立说,创立中国赣派风水文化理论体系,三僚曾、廖二姓师承杨公奇术并发扬光大。从此,中国风水文化传播海内外。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明师迭出,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就达36人,享誉世界。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宫、长城清东陵等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景区内至今保存了大量的风水作品,如龟蛇相会、曾氏砂手、蛇形祠、虎形墓、七星池等,是中国风水文化保存最为完好、风水作品最为集中的古村落,成为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

2007年,三僚风水文化景区荣获了“江西乡村游十大旅游景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2008年6月,三僚风水文化正式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三僚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三僚风水文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风水作品:三僚的主要风水作品有罗经吸石、龟蛇相会、鱼袋砂手、太监墓、风水大观园、包裹石、蛇形祠、狗形祠、虎形墓、古墓群、曾氏杨公祠、廖氏杨公祠、万方祠、七星池、九尾杉等,他们就是一本三僚风水文化的百科全书。

杨筠松风水真正传人 三僚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自唐代以来,杨筠松率弟子曾文{、廖r等人在三僚著书立说,聚徒传艺,创立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风水流派――形势派。

三僚廖氏三房由銮公,三传,廖r,廖邦传至第32代廖香葵(廖金财),为人谦虚,德艺双馨,三僚廖氏无出其右。

杨筠松风水类书籍哪里有杨 1378338 :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称杨救贫窦州士于唐文宗太八死于唐光化三

注:古窦州今广东信宜

风水书籍哪本最好 《周易》咯

这是基本的,必须得看。虽然穷毕生海力也难得其精髓,对与一般人来说无异于天书中的天书,但是涉猎一下,有些概念是必须的。

初学者的话,

推荐《阳宅十书》《葬书》

正宗风水书有那些 现在的就很多,什么《家居风水》、《风水之道》等,

古代明著也很多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堪舆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堪舆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铅弹子地学正义金弹子地里元珠/(明)刘基注

玉弹子地里元枢/(清)张凤藻注

堪舆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赣州风水秘传 无名氏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堪舆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堪舆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堪舆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堪舆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堪舆 阳宅爱>>

风水书籍有哪些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易经》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从古流传下来对此书的一个评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它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且深邃的经典巨著,它包罗万象,其中亦有对未来事态的发展的预测,最早的风水便是从这本书里演变而来。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二:《青囊经》

在风水当中,堪舆是重中之重,比如选择一个好的风水宝地,这便需要用堪舆的手段来寻找,而《青囊经》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也是首部理气堪舆的经典巨著,为学习风水必看的经典,后一些古名人也是据此书而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风水书籍。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三:《撼龙经》

此书亦是属堪舆一脉,乃是风水地形脉络方面的权威圣典,它也被称作是最极至的中国古代测绘学代表,古代许多皇帝找的风水师,选择龙脉时便是依此来挑选。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四:《葬经》

《葬经》是中华古代术数奇书,也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其作者郭璞亦是受后世代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东晋后历代中国风水的鼻祖。《葬经》从阴阳到五行等方面,都开辟了风水历史上的一个先河,也算是万经之首。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地理正宗》

杨筠松等人著作。上卷为搜集整理的阳宅典籍及注解,如《黄帝宅经》、《阳宅十书》等;中卷为阴宅典籍,历代风水宗师存留下来的理论著述及注解;下卷为针对风水的历代檄文,如王充、嵇康、胡翰等人的辩论与对答。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发微论》

《发微论》・一卷〔通行本〕 宋蔡元定撰,从辩证的角度讲解了风水的理论精髓,只有一定风水基础的人才能感觉到内容全面,思想深邃,于事无所不究,义理洞见田原,奥义精妙,融会贯通。此书可称的上是风水理论的“心经”。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唐代杨筠松・著 。共六章:认太极、分两仪、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玉尺经》

作元刘秉忠撰,明代刘基作注解。为风水实践的玉尺经“三赋”――《造微赋》、《逐吉赋》、《天机赋》是选择、衡量风水好坏的标准。所以《玉尺经》“三赋”的内容是精微至妙的正统风水文化。

最有名气的风水书是那一本 古代风水书籍《黄帝宅经》是一本最早的住宅性风水学书籍 还有,就是杨筠松所著写的《八宅明镜》,晋朝徐之镆所著《罗经顶门针》,明朝王道亨的《罗经透解》。

有没有看风水的书籍 《宅经》阙名

《葬书》晋郭璞

《撼龙经》唐杨筠松

《疑龙经》唐杨筠松

《葬法倒杖》唐杨筠松

《青囊奥语》唐杨筠松

《青囊序》唐曾文{ 《网水罗盘逐层详解》白鹤鸣

次看实用方面:

《沈氏玄空学》白鹤鸣点注

《玄空紫白诀精解》白鹤鸣点注

《旺宅化煞22法》宋韶光

《家居风水20诀》宋韶光

《家居风水小锦囊》宋韶光

《风水掌相100问》宋韶光

《风水与人居环境》、《阳宅十书》、《地理大全》等

《现代住宅风水》 作 者黄一真

《玄空学》《八宅法》《《增删卜易》 《地理小补》《宅经》《金锁玉关》

过路阴阳》 (河北大剧院拐角处有几个建筑书店,里面很多建筑各种各种书。也有现代住宅风水的,自己找去昂。(注:河北大剧院在河北科技大学对面)

杨筠松的风水对联 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 ,据杨筠松国师记载,大门张贴此对联风水好。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明・嘉靖董天锡编撰《赣州府志・人物志》)。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三僚人非常愿意跟外人介绍杨救贫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据说曾文{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在宁都的赖村,曾文{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原来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和廖姓开基祖先廖r)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如今为“三僚”)。曾文{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三十八代官职显”。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 四局水法及高压四大局乃木火金水四局。如死帝旺向水出本库虽通窍,生冠过前会旺衰通本库正房房兴旺,切忌下砂高。倘若下砂高丁财亦薄,休囚,二子平三子必败大福悠。二十四山高压宅墓主绝房份,如壬山甲高克长子戌高次子绝辰高三子败。无论水口合局而且分金坐度怎么好,如有此高峰必绝。 杨救贫一生致力于风水之术,扶危济困,晚年却不幸为政客所害。在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已经衰微,诸侯称霸。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他早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请杨救贫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将其母改葬。在答谢杨救贫的宴席上,卢光稠问杨救贫还有天子地否?杨救贫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毒。杨救贫察觉后,立刻带着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药口坝,便毒性发作,杨救贫问弟子曾文{此处何地,曾文{说是药口,杨救贫叹道: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临死之前告诉曾文{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曾文{不解,询问其中的奥妙。杨救贫解释道,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凿井,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了卢光稠。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

什么风水学的书好? 一般是博览群书。

简单介绍几本就够你学的了:

《黄帝宅经》、《太乙神数》、《山海经》

《奇门遁甲》、《河图》、《洛书》、《太乙》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青乌子《葬经》,东晋郭璞《葬书》

《古今图书集成》,《周公解梦》原文,

鬼谷子《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唐杨筠松《青囊奥语》、《撼龙经》,

《洪范九畴》,《周髀算经》

失传的几本书,你要找到最好:《勘舆金匮》、北魏殷绍《四序勘舆》、《宫宅地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隋书经籍志》

敦煌藏书《宅经》

清高见南《相宅经纂》

我建议你还是先从地边摊上卖的风水学书看起(虽然很多虚假内容),入门还是可以的。由浅入深,再最后看以上的书籍。

为什么风水行业的祖师是杨筠松 根据约定俗成,成为一个行业的祖师爷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某种技艺的发明创造者。

(二)对一行业的形成,有过重大贡献的人。

(三)某位历史名人,曾做过某种行业。

(四)某为神灵与某一行业有关。

距今才一千一百年左右的杨公怎样脱颖而出成了风水界的祖师爷了呢?对照上述条件就不言而喻了:杨救贫对于风水行业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杨救贫是从皇宫进入民间的两栖风水师。杨救贫以前的郭璞、袁天罡等,以后的刘伯温等,都是皇宫的国师,他们基本上都是只为皇帝服务,与杨救贫同时从皇宫出走、并且是杨顶头上司邱延翰,进入民间后,也只是混迹于官宦亦即同仁之间,很少为民造福,只有杨救贫自黄巢起义后从皇宫走出以后的数十年一直的民间为民服务。

2、是杨救贫将风水术推向巅峰,且自成体系。杨救贫是最全面的风水师,这不但得益于他有皇宫秘笈,更由于他的艰苦实践。山山水水在杨公面前都是活脱脱的生物。杨公从山峦形势中体会到了它们的情势、语言,悟得了理气的精髓,人们将杨公这一套风水学说定义为“杨公风水”。

3、杨公在学术传承上遵循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将风水学说发扬光大。获得杨公亲传的徒弟最少有三个,他们是曾文{、刘江东、廖r(金精),其中廖金精是风水世家,在拜杨公之前就有很扎实的功底(不同版本杨公徒弟的数量不一,但都经不起推敲)。杨救贫的再传弟子甚多,不要说曾文{再传赖布衣系下和杨公二徒刘江东系下,单就兴国三僚,曾文{、廖r师从杨公之后,堪舆之术代代相传,名家辈出,有历朝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36人。

3、杨公的风水着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杨以前的除郭璞留下《葬书》外,余很少见,就是有,也在上层,民间无法窥视。而杨公有《疑龙经》、《憾龙经》、《三龙经》、《黑囊经》、《正龙子经》、《都天宝照经》、《青囊奥语》、《青囊序》、《立锥赋》、《天玉经》等风水经典传世。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传世之宝(其中可能有托名的,无从考证)。

4、杨公及弟子不辞劳苦,足迹遍布赣州和周边地区,如遇吉壤或图或记,留有大量的玄奥《钳记》,以待有缘、有福之人。

如游丰城留下的“钳记”:桐槽大地,邋邋遢遢,炎脚注金头,却似牛轭。帝前后殿,贵人前席,日月I门,龙虎持戟,有人葬者,王侯两国,百年已后,富贵方得,若间发迹先须江北。”

三僚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曾凡坤先生是中国形势派风水祖师杨筠松首座弟子——三僚开山祖师曾文辿的嫡系传人。更是当代三僚风水名家的中流砥柱,影响力可见一斑。

先前由于年纪尚浅,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三僚秘不外传的分金

接触几个三僚风水先生,都众口一词:坐度分金不会教的。为此,我再次重返三僚,认真测量几坐古墓及祠堂的坐度,看看能否发现其奥妙。

1、曾氏杨公祠,大门有铁皮包住,门框也有铁管,左右屋角也量不准,有铁。最后在神位后墙测的:周天2955度,戌兼辛,大门估测辛戌缝中,即天盘辛(渐卦)收暌卦水,去水中乎卦。来脉无法测,龙从坤申而下,脱脉,落平地结作。

2、曾氏清初墓,坐周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结作,右水自坤申来,出左巽巳而去,来脉壬兼亥而下,田里跌断,再起小泡而结坐,吐穴。据本地介绍。此墓葬下发丁多

3、曾氏墓,清代中叶葬,碑上写乾兼亥,周天323度,缝中,右水到左,右地盘丁水,出地盘甲水,出文贵,发丁,离主而发

4、蛇形祠,金蛇上树形,是廖炳名师点。正门坐周天346度,壬兼子,内墙坐341度,壬兼亥,门楼坐354度,子兼壬,在巳方147度方位开巷口,再横过右前方丁方墙外立门楼,院内水塘。

5、曾氏虎形幕,骑龙穴,坐周天2435度,申兼庚,来龙小过卦(辛),外堂水口出寅,面前水塘,左水在近,右水在远,交于外堂。是个大发丁的墓

这些实例,供大家分析。

又:

4例蛇形祠,右水坤申来倒左,外堂出乙辰,院内围墙高,只能看见丙午峰,巽峰,。门楼子山,右水倒左,出巽,地盘。

第5例,虎形墓,骑龙穴,墓碑有些前倾,我认真地量了碑下面的底座石,2435度,同时还有一位先生也测的是2435度,墓后脑上,还立有一块望碑,也是2435度墓左上角与右上角,安了一对眼睛墓堂内没有放水孔,墓圈外沿,左右各有一个不明显的出水凹左是癸,右是乙,天盘

每度五行,是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360爻里面的天机线,而不是384爻。记得陈梦国先生在《中国风水绝学》里提到“俗传64小卦”,为何说:'俗传”?可见话里有玄机。

咏都天按:

地理、风水,不管你懂不懂、承认不承认它都存在。但堪舆、行地理、做风水却是一门技术。既然是技术,则一定有普通的非专业人士不知道的具“技术含量”的有“诀窍”或有“奥秘”的东东存在,当然也同时存在技术水平高低的问题。。。

或曰:别吓唬人。给我龙真穴的四象齐备藏风聚气的好地方,我保证随便都能做好!什么开山立向、定基行墙、安门放水。。。葬金、竖碑。。。统统骗人!我敢说:非也。偶尔做得好,那是你运气好,所谓“人行鸿运,放屁都香”;当你不走运的时候去做做去试试看?不把你弄得焦头烂额难以收拾才怪!。。。

可以学习、实践、研讨,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懂!

咏都天真懂了?答曰:非也。在书上、在网上。。。大家都懂的东西,我可能多数都懂得;但书外、网外。。。各个真行家不肯言的东东,我也不懂!

前段某日,本地一白发苍苍的执业老风水师,自言曾经是从三僚去来的,一生不怎么走运没做过多少出名案例,因此收入不多,所以自身被世人看作“寒酸”度日者。。。我咏都天与他因缘并肩坐在一起,在具体谈论到某一些阴阳宅风水案例的时候,他所断“某例分金坐度必是!”让末学大开眼界!然后又茫茫然昏昏然朦朦然如痴如醉然。。。!问他,他答:师传的;你。。。这局必是此线度方合!无它!。。。哦哦!!!

咏都天按 之2:

三僚蛇形祠是公认的体现风水内堂作法精妙的案例。

子午通先生所测量的数据、曾真君超版提供的数据、与下面藏风得水网发表的数据虽然大同小异,但也有出入——

兴国县三僚村曾氏蛇形祠考证实录转帖自 藏风得水

坐山:周天3445°,地盘壬,72穿山正,60透地龙丙子,人盘分针己亥,天盘分针癸亥,盈缩60龙丙子,宿度危月燕16°。

少祖星:周天3315°,地盘亥,高大屏帐。

来龙:周天3315°,地盘亥,72穿山己亥,60透地龙辛亥,峡宽20米。

入首:周天341°,地盘壬,72穿山癸亥,60透地龙甲子,状如金星。

主房:

测定三僚村曾氏蛇形祠砂水

坐山:周天3445°,地盘壬,72穿山正,60透地龙丙子,人盘分针己亥,天盘分针癸亥,盈缩60龙丙子,宿度危月燕16°。

朝向: 周天1645°,地盘丙,72穿山正,60透地龙壬午,人盘分针己巳,天盘分针己巳,盈缩60龙癸巳,宿度翼火蛇1°。

厅堂正中神台上放置一祭祖香炉,神台下地面上放置一祭祖香炉。

天井放水:丁方。

院内挖一池塘。再从午至巽围一段弧形照壁,遮住院门,并与院墙构成一弧形通道,状如蛇洞。

巷道气口:周天143°,天盘巽;

院门:位置周天184°,天盘午。

坐山:周天351°,地盘壬山兼子,72穿山甲子,60透地龙戊子,人盘分针癸亥,天盘分针己亥,盈缩60龙庚子,宿度危月燕10°。

朝向:周天171°,地盘丙向兼午,72穿山庚午,60透地龙甲午,人盘分针癸巳,天盘分针丁巳,盈缩60龙丙午,宿度张月鹿12°。

朝应砂:

周天144°,人盘巳,廿八宿轸水蚓,尖秀;

周天176°,人盘午,廿八宿张月鹿,尖远;

朝应水:

左去水天盘丁方;

右来水天盘未方

请欣赏:

据说,三合也分派种种、且有真有假;

即使同一局所谓水口定四大局、同一“山”、同一“分金”即72龙。。。只要不同“度”,往往五行就不同,局也就不同哩。。。分于此合;分于彼不合。。。

哪位听说过“度度五行”?真有其事吗?而且不是“三元明师盘线”书上所说的那种哦?

红衣剑客:

2,曾氏清初墓,坐周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结作,右水自坤申来,出左巽巳而去,来脉壬兼亥而下,田里跌断,再起小泡而结坐,吐穴。据本地介绍。此墓葬下发丁多

一、子午通测量蛇形洞的数据:

4,蛇形祠,金蛇上树形,是廖炳名师点。正门坐周天346度,壬兼子,内墙坐341度,壬兼亥,门楼坐354度,子兼壬,在巳方147度方位开巷口,再横过右前方丁方墙外立门楼,院内水塘。

  二、曾真君超版提供蛇形洞的数据:

承志堂,地址坐落在三僚村敦叙堂之后,右方上舍,兰溪堂之右侧,立壬山向兼子午,正针,危宿十五度(木都),即周天345,5度。壬龙入首,午方开门(午方开申),午门危宿10度,辛水来出巳口,立寅山申向(门楼方向)。

藏风得水测量蛇形洞的数据:

坐山:周天3445°,地盘壬,72穿山正,60透地龙丙子,人盘分针己亥,天盘分针癸亥,盈缩60龙丙子,宿度危月燕16°少祖星:周天3315°,来龙:周天3315,入首:周天341°,天井放水:丁方。院内挖一池塘。再从午至巽围一段弧形照壁,遮住院门,并与院墙构成一弧形通道,状如蛇洞。

巷道气口:周天143°,

院门:位置周天184°[坐山:周天351°,朝向: 周天171°,地盘丙向兼午,] 左去水天盘丁方;

右来水天盘未方

曾真君提供的:经典的“内堂裁剪救败做法”之三僚作品

曾氏祠堂之“承志堂”,风水之称之“蛇形祠”,又名叫“金蛇挂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三僚风水文化村曾氏总祠(敦叙堂)西北角背坑头的山坡上,“蛇形祠”(承志堂)是依着三僚山形蜈蚣爪子之中的一条爪子来布局的,这条爪子也就是风水家说的蛇形,单独看这条爪子弯弯曲曲就象一条下山的蛇。这座“承志堂”则建在蛇的七寸处建立的祠堂,祠堂左右各按了一扇长条形的窗户犹如蛇的眼睛。曾氏蛇形祠的整个构思都体现风水术中对房分的控制,江南古建筑风格。

《兴国三僚武城郡曾氏族谱》记载,“蛇形祠”(承志堂)此宅建于明朝嘉靖间,因其地到头结处尖削如犁头火嘴,内堂直流,故取用截,作法用斩,前开深池,池处作照壁以制明堂泄露,花台作金水体,于龙身入首一节作翼以补先天之不足。“蛇形祠”(承志堂)供奉的是文辿公第二十六代孙石桥公,石桥公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宏善,字肖谷,生有五子。五兄弟“周知人有住宅而栖,祖应有家庙以宿。肖谷太祖为斯,将祖父分得遗业背坑头旧宅于嘉靖年间改建为石桥翁祠,定名承志堂,地址坐落在三僚村敦叙堂之后,右方上舍,兰溪堂之右侧,立壬山向兼子午,正针,危宿十五度(木都),壬龙入首,午方开门(午方开申),午门危宿10度,辛水来出巳口,立寅山申向(门楼方向)。昌字厅,上下两堂,中一天井,土木结构,规模偏小,粉刷绘画,甚为美观,大门前建有一半月金星水池,左建有数间相连的矮房,为左之砂护,与平房相衔接,砌一围墙,往右延伸至照墙正面外一米许,为走道,围墙末端开一门楼,正面沿池弦弧形建一照墙,接右围墙,前有笔架山朝拱,水秀山青,后有玄武天然屏障,花台如金龟下山之势,作法绝妙。左有龟蛇堵口,右有山水弯环,龙脉起伏,宛若金蛇渡江,故象肖为“金蛇挂树”。

伫立在祠堂前,但见四周群山环绕、山峦起伏、绵亘不绝,座座山峰由西向东缓缓倾斜,自然形成了一个山村小盆地,盆地中,阴、阳两条溪水披珠带玉,宛如一对孪生兄妹从右边的峡谷里飘然而来,一路上滋润着这方水土,这方生灵。

“蛇形祠”(承志堂)上那条蛇,长而不细,粗而不肿,体态轻盈,摆折自如,不慌不忙,从容潇洒地自北向南匍匐而下,快到山脚时,突然停下了脚步,抬起头,张开嘴巴,吐着信子,这正是卜则巍先生《雪心赋》中的活龙活蛇一一"所贵者活龙活蛇,所贱者死锹死鳝"。

杨公(筠松)仙师在《撼龙经》、《疑龙经》中说"文曲之形蛇形样,若作*邪如撒网,此星柔顺最高情,形神恰似生膳样","文曲来平里作,高处亦是掌心落"。

 “且如龙形有几样,近水近山随物象,如蛇如虎各有,形若真时可想”。“蛇有耳角与腹肠,鼻颡如何却福昌”。

 “蛇形祠”(承志堂)坐北向南右水倒左,左后墙角砌成圆形,栽植树,挖池塘,都是为了避煞,消煞,左廊庇比右廊庞短,是为了出煞,蓄水池和墙外弯曲的通道是进一步突出“蛇”的活灵活现。

“蛇形祠”祠堂后人工堆砌的七级土坡名为“花台”,风水里意为聚气。花台自然与周边环境衔接,颇像曲形卧着的蛇。建筑和自然之间一切都讲究形势,依据花台上的两棵巨大的古樟树,“蛇形”祠堂被称为“金蛇挂树”。

这是一座独具匠心,院子围墙转了好几道弯的建筑物。“蛇形祠”(承志堂)的院门和祠堂大门的方向成对角形,其门楼朝向显得与众不同,开在侧面的院门是被设计者设计成了这条下山蛇的嘴。“蛇形祠”(承志堂)除门前有一口人工开挖的半圆形池塘,左右还各有一口池塘。在这座已没有人住的院子里,三口池塘里都蓄着一池清水,池水和祠堂后的两棵参天大树(古樟树,又称阴阳树)构成了一道乡村美丽的凤景。

跨进院门,弯弯曲曲的小道形似一条巨大的蟒蛇从月形池塘旁顺着高大的照壁蜿蜒而来。

祠堂外的院墙之所以被砖石围出弯曲的形状,是因为风水里讲究“曲则聚气养气”。祠堂门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深约两米,祠堂左右厢房的深度也不对称,左窄右宽,大厅前的油平则显得较为狭窄。厅的中央有两个香炉,高的放在神台上,低的放于地面上。天井雨檐前高后低,日光无法照到神台上的香炉,但如果蹲下看地上的香炉,则刚好面对天井看见日光。

左后墙角是圆的,左边大樟树旁从上而下有一排不方不圆的池塘,左边廊屁比右边短,大门前的蓄水池既深又大,池前的围墙高得把堂内的正面视线挡住,墙外的通道出路弯弯曲曲。整个祠堂依蛇形所建,二进祖堂定格在蛇的七寸,门楼正好坐在蛇口,因此,门楼左右两侧又建成八字式围墙,似一条正在张开嘴巴的巨蛇,向前方发出信息。

 “蛇形祠”(承志堂)左宽右窄,出路建墙通照璧左出为了救老四而制二房;不开中门而外再开一门如蛇形口,也立此变公位。蛇形祠的池塘前的照壁中间高两边低,原来这排高低不一的照壁除了有藏风聚气的功能,同样是为了控制二房。客家人都有祭祖宗祭天地的风俗,祭祀时人一般是站着焚香的,而二房的位置站着祭祖宗祭天地时就被中间高出一截的照壁遮住了眼前的朝应峰和天空,这暗寓着二房没有出头之日,而大放,大房、三房,四房通过内祠堂门正对着的照壁则可以看见广阔的远山和天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天井的麻条石上也会有文章可做,代表二房的那个方位的一块麻条石,比天井突出了几个公分,其位置是设计的让屋檐水刚好滴在这条石头之上,是惩罚二房的淋头水。祠堂前与众不同地立了四根柱子,这是以柱子定四方,而屋顶还是方正的来控制房子以上种种布局的不方正来避凶,也即前面说过的左后屋角的圆弧形,左前屋角的一角突出形。

记载当年建祠的时候,建祠时有五兄弟,这座祠堂由五兄弟共同建造。据说是五兄弟的父亲有一天在这里放牛,习习凉风吹来,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梦见了一条蛇。一觉醒来,已是天黑时分,便赶牛回家。晚上便与妻子聊起下午做的梦,觉得是个好兆头。他妻子娘家在三僚廖姓,哥哥是个风水名师,便商议请他来相这块地的风水,经过一番勘测,发现这个地方为下岭蛇形,前方朝山砂水也十分好,适宜建祠堂。

父亲商议由五兄弟共同出资建造,谁知老二突然变卦,诡称家庭困难,无力出资。原来曾姓人人都会看风水,二房在建祠地址考察后,认为此地朝山砂水最利于他,祠堂无论怎么做,都有利于他。于是索性耍起小聪明,不出钱,坐享其成。

老大老三老五忠厚老实,二儿子特别不孝人奸刁狂妄又懂风水,而老四则十分孝顺。“蛇形祠”(承志堂)的风水大师是房主的母舅(明朝三僚风水明师廖炳)设计的,主针的地师是明朝明师廖炳为了房房兴盛,为了给这个不孝之子一点颜色看看。妹妹说二房忤逆、一、三、五房孝顺而四房特别孝顺,但该地形势对四房不利,要求兄长在做风水时帮帮她,是由明朝明师廖炳择址立向的,廖炳在这幢房子的布局中弄了多处玄关,看热闹的游客是很难看出内中奥妙的,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种种的怪异布局。由于风水先生采取了以上种种措施,房子一做好后老二还真的开始衰败。二儿子求舅舅救救他。这个舅舅说只要你知错改过从今以后孝敬父母,我倒是留了一手,只是你以后不能站着祭祀,只能在香炉处跪着祭祀,就让围堵挡作堂内的正面视线(因朱雀山清奇秀丽,二房朝与案),但又要他延续乔火,所以神案下增设一香案,让老二跪着上香拜祖,这样就能从照壁上看见应朝应峰和天空就能步步高升。当地人说,此后二房的子孙后裔都是跪在地下祭祖宗,这样就可以看见天空,看见门外的峰峦。因此也就延续了香火。

内祠堂有三扇大门,前后左右还配有厢房。天井屋檐外侧高、内侧低,祠堂的四个屋角,右后方即八卦中的坎卦位置的这个屋角为什么违反常规地是一个45度的圆角。原本这座祠堂是会旺二房的,现在却人为地处处在对二房起着惩罚的作用。还有在房子的左侧为什么又与这栋房子极不相称地突出了一段屋角,原来这又是在风水布局中要制煞二房救四房。

祠堂有一院墙,大门后建一照壁,向右穿行一小巷,才能进入祠堂,犹如穿行在蛇洞之中。在照壁与祠堂之间挖了一半月形池塘,与一般所见的祠堂相比,池塘地势深陷。祠堂左右厢房也不对称,左窄右宽,而且墙也不在一水平线上,右边的要凸出二十公分,后边墙角也是一圆一方。走进祠堂,细心的人会发现,在祠堂的正中央摆放着两个香炉,一个置于高高的案台,另一个却匍伏在地下。站在香炉的位置,从天井观望远处的案山,同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天井的屋檐前高后低,站着看不见远处的案山,蹲下反而能够看见。

在祠堂的左边,还有四个小厢房,在左边的院墙外,连开了七口池塘,据说这是为了保全四房而设立的。祠堂建好之后,五兄弟的母亲来到祠堂一看,发现这座祠堂对于四房也颇为不利,因为四房非常孝顺自己的双亲。登上一级台阶,祠堂檐廊左深25米,右深22米,房祠三门二进,左门为“孝悌”,右门为“仁义”,中为和合大门,门厅为木质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