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的做法大全家常菜图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8收藏

紫甘蓝的做法大全家常菜图片,第1张

NO1沙拉紫甘蓝

准备食材如下:紫甘蓝300克,食盐1茶匙,白醋1汤匙,橄榄油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紫甘蓝洗净,切成丝,加盐腌制,倒掉水,加入白醋,橄榄油,加盐,帕马臣奶酪拌匀即可。

NO2凉拌紫甘蓝

准备食材如下:黄瓜1根,紫甘蓝半棵,白芝麻少许,生抽15毫升,香油1小匙,白糖1大匙

具体做法如下:把黄瓜和紫甘蓝洗净,切成细丝,把所有调料和蔬菜丝拌均,腌制15分钟即可!

NO3紫甘蓝水饺

准备食材如下:猪肉馅100克,紫甘蓝250克,面粉300克,黑木耳5朵,食盐2茶匙,葱少许,料酒1汤勺,生抽1汤匙,香油2汤匙,水适量,白胡椒1茶匙,姜粉1茶匙,五香粉1茶匙,花椒粉少许

具体做法如下:肉馅内放入1茶匙盐、白胡椒粉、姜粉、五香粉、葱花搅拌均匀,放入生抽、料酒、鸡汁拌匀。调入花椒水边加水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制成水打馅,紫甘蓝去老皮切碎末备用,干木耳泡发后切成碎末,和紫甘蓝碎、肉馅混合均匀。用盐调味后,加入香油制成紫甘蓝饺子馅,面粉用清水揉成面团。面团搓成细条,切下等大的剂子,擀成饺子皮。皮中放上饺子馅包制成饺子,按照相同步骤,包制好左右的饺子胚,锅中加足量的水,下饺子煮熟即可!

NO4紫甘蓝拌豆丝

准备食材如下:紫甘蓝150克,豆腐皮50克,色拉油1茶匙,食盐1茶匙,葱1根,蒜5瓣,花椒适量,干辣椒适量,白醋1汤匙,白糖少许

具体做法如下:紫甘蓝一叶一叶掰开,放到水里泡半小时,豆腐皮洗净,切成丝,紫甘蓝洗净切细丝,切的越细越好(拌起来容易入味),豆腐丝和紫甘蓝收到一起,开火,稍有,把花椒炸香捞出,葱末和干辣椒放到油里,炸香,炸好的葱油凉温,泼在豆腐丝上,放蒜末、白醋、白糖和盐搅拌均匀即可!

NO5清炒紫甘蓝

准备食材如下:紫甘蓝1个,干辣椒3个,生抽1茶匙,食盐1茶匙,鸡精05茶匙,植物油1汤匙

具体做法如下:紫甘蓝掰开后,用淡盐水浸泡片刻,洗净后,切成细丝,沥干水分,炒锅烧热后,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干辣椒,煸香后捞出不要,放入紫甘蓝大火翻炒,迅速翻炒均匀;调入生抽,翻炒均匀后,调入食盐,调入鸡精;翻拌均匀后,关火起锅!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省)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前清时期的端午习俗,可以王瑛曾的《重修凤山县志》(十七六四年)卷三附录中的记述为代表: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熏之,用楮钱送于路旁,名日送蚊。门楣悬蒲艾兼插禾稗,谓可避蚊蚋;榕一枝,谓老而弥健。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馈遗。好事者于海口浅处,用钱或布为标,三皮渔般争相夺取,胜者鸣锣喝采,号日斗龙舟。午为小儿女结五采缕,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日神炼。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插艾、榕能使身体强健。俗话说“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私塾里的学生,照例要在端什节送红包给先生作谢礼,先生则以一把扇子作为回礼。

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年)记载,丧期中的家庭,端午节不包粽子,而是由亲友赠送,称之为“送节”。丧家则以糖做为回礼。而农家把称为“福金”的金纸来在竹竿上,插在间,据说可以防害而获丰收。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有作“咸茶”的习俗,就是用盐来腌紫苏叶和蕃石榴叶,据说可以当药茶,清除一切毒气。

日治时代的屏东县佳冬乡,还有在端午节这天打石战的习俗。石战在佳冬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几天,众人纷纷拳擦掌,准备打场硬仗。石战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男人在“前线”掷石作战。妇女则在后方负责运送石头。单况泪烈时,动辄造成伤亡。战胜的一方可至战败的村子大肆吃喝一番。战败的村民则落荒而逃。若不幸被对方俘虏了,会被强迫脱裤处罚,当众羞辱一番。这项奇特的习俗,据说可保一整年好运,所以佳冬人乐此不疲。但是因为石战常造成严重的伤亡,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再的禁止,遂在日治末期逐渐式微。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剑井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神奇无比。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没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井中仔细观看,还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影。而看见剑影的人,这一年一定无灾厄。

划龙舟,台湾称为“扒龙船”。据《民俗台湾》一卷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赛过龙,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台中南屯的头店,自清朝中叶,就有在开春后,穿木醒穿山甲的习俗。光复后,这个习俗固定在每年的端什节举行。犁头店在清朝,是台中最繁荣的地区,据说,这是因为当地位居穿七甲穴的缘故。所以,当地居民每年端午都会穿上木屐,来回重踏地面,以期用巨大的声响震醒穿山甲。目前,这项习俗已改采趣味竞赛的型式。由四个人自组一队,穿上两条长木皮钉成的环木屐竞走。卡卡的木屐声,确也震醒了犁头店居民们怀旧的情绪。

在节日食俗方面,台湾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长。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台式的粽子制法分为南北两种。北部作法是米漏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君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将米蒸熟后再用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使人味。也有人宜接用油将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馅后蒸食。南部的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漏泡后加肉馅,以绿竹叶包裹,水煮至熟透。因为制作方式有别,所以南北两地的粽子也风味各异。北部的粽子有浓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则带有淡淡的竹叶清春,各特色。料的内容则有猪肉、香菇、虾米、花生、咸蛋黄、红葱头、栗子、蚝干等,随个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也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吃子固然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因长豆形状像蛇)。吃茄子则可预防蚊子咬(茄子客语叫做“吊菜”,而“咬”,土音为“ㄉ一ㄠ”,取其谐音)。

客家人包粽子还分碱粽及咸粽。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带鱼肉质细嫩、刺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带鱼的做法很多,红烧、糖醋、油炸等等,五香口味是家人都喜欢的口味,佐酒、配饭都是很好的选择。

材料

主料:带鱼500g;

辅料:八角1个、花椒10粒、红辣椒2个、香叶2片、生姜3片、大蒜2瓣、黄酒2汤匙、盐适量、生抽25g、老抽5g、白糖1小勺、五香粉1小勺、色拉油适量、玉米淀粉2大勺

五香带鱼

1

带鱼1条清洗干净,切小段,鱼身两面划一字刀,沥干水分,加适量黄酒、盐、姜丝拌匀腌制15分钟。

2

平盘中加入两大勺玉米淀粉,使鱼身两面粘一层薄薄干淀粉。

3

做好所有,放在盘中备用。

4

煎至带鱼一面金黄后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后盛出。

5

准备好香料。大蒜粉两半,葱切片。

6

锅中留底油,爆香所有香料。

7

加入老抽、生抽、黄酒1小勺、盐、白糖调味,加入适量清水煮开。

8

逐块放入带鱼,小火煮十分钟。

9

翻面再煮十分钟,拣出所有调料,撒适量五香粉,大火收汁,煮至汤汁粘稠,使每一块鱼被汤汁包裹即成。

10

成品图。

小贴士

1、鱼身两面沾一层干淀粉,可防止粘锅,也可使汤汁变粘稠。 2、煎鱼时油烫再放入,烫油会使鱼表面迅速变焦,也不会粘锅。 3、最后几分钟大火收汁要看好,以免烧焦。

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具体做法,详细介绍以下:

1、肉棕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2、红枣粽子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枣粽子并不是很难啦。最大差别:枣子温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颗粒,然后与滤干的糯米混匀,至于调料方面,喜欢甜的可放些糖

3、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4、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5、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6、咸香鸡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

(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7、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莲子4粒、虾米10克、绿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叶1张、干竹叶6片、干碱草2条。

(2)咸蛋黄1粒、胡椒粉少许、芋头30克、排骨、肥肉约100克;五香粉、葱油、味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发起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个半小时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葱油、味精、盐来腌味。芋头切块炸过,备用。

(2)将肥肉切块用五香粉腌味约30分钟。排骨切块用黑醋、酱油、盐、味精、面粉腌过备用。

(3)将荷叶对撕,粗面朝下,铺上3片竹叶,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莲子、虾米、栗子、咸蛋黄、肥肉、排骨、芋头、绿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将另外3片竹叶盖上。

(4)将荷叶左右两侧对摺抓紧,再前后对摺抓紧包成四角形,用碱草包紧打结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时即可上桌。

15种轻松做出表皮酥脆的茄盒,外焦里嫩,鲜香适口

一、浇汁糖醋茄盒

食材

紫长茄500克、猪前腿肉300克、生姜适量、葱适量、鸡蛋1个、油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黑胡椒粉适量、啤酒100ml、淀粉50克、糯米粉50克、白糖适量、白醋适量、番茄汁适量。

做法

1、将肉切成小块,再剁成肉泥。

2、肉泥里加入葱姜末,然后用生抽、食盐、黑胡椒粉调味,再加生粉、食油搅至上劲。

3、茄子在3mm处切一刀,不要切断,然后再等距切一刀切断成一个茄夹。

4、切好的茄夹用盐水泡着以免发黑。

5、取一个茄夹,酿入调好味的肉馅,依次酿好所有的茄盒。

6、糯米粉、淀粉、鸡蛋、啤酒调成面糊。

7、将茄盒一个个在面糊里打个滚挂上糊。

8、炒锅倒入足够的油量,加热后将茄盒一个个夹进去炸至两面金黄。

9、炸好的茄盒捞起,油再次加热,倒入茄盒再炸一次捞起摆入碟中

10、白醋、白糖、茄汁调成糖醋汁,锅里留底油,倒入糖醋汁加热。

11、待糖醋汁煮到粘稠时关火,淋在摆好的茄盒上即可。

二、经典炸茄盒

食材

茄子适量、肉末适量、面粉适量、葱适量、姜适量、盐适量、胡椒粉适量。

做法

1、蛋清,肉末,葱姜 混合,加盐胡椒粉搅拌均匀。

2、茄子切成蛤蟆嘴,就是一片中间切一刀不断。

3、面粉,水,蛋黄,混合搅拌成酸奶的浓度,或者再浓一点也可,只是不要比酸奶稀。

4、茄子塞上肉泥备用,入油锅炸金黄即可。

三、炸茄盒

食材

茄子1根、五花肉末适量、葱适量、姜适量、酥炸粉1小碗、啤酒半瓶、盐1小勺、生抽2大勺、白胡椒粉1小勺、五香粉1小勺、花生油3大勺、香油1小勺、料酒1小勺。

做法

1、主料:茄子1根、五花肉沫适量配料:葱、姜各适量、鸡蛋2枚、酥炸粉1小碗调料:啤酒半瓶、盐1小勺、生抽2大勺、白胡椒粉1小勺、五香粉1小勺、花生油3大勺、香油1小勺、料酒1小勺。

2、鸡蛋打入酥炸粉中,用啤酒调成糊状备用。

3、五花肉馅中加入盐1小勺、生抽2大勺、白胡椒粉1小勺、五香粉1小勺、花生油3大勺、香油1小勺、料酒1小勺、葱花、姜末搅拌均匀备用。

4、茄子切成15cm厚的段,每段再从中间剖开但不断开。

5、用筷子夹进适量的肉馅在茄盒里。

6、将夹入肉馅的茄盒放入糊中,让茄盒均匀沾满糊汁。

7、锅中烧热油,油温180度时,小心地下入茄盒炸制、将茄盒炸至两面金黄时即可出锅。

四、糖醋浇汁茄盒

食材

长茄子300g、肉馅200g、啤酒150ml、糯米粉50g、淀粉50g、小油菜适量、生抽适量、葱适量、姜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食用油适量、糖适量、醋适量。

做法

1、肉馅加入盐 生抽 葱姜 蛋清 鸡精再加上少许的淀粉搅拌均匀。

2、将长茄子切成数圆茄饼,并从中间横切一下,但仍要让上下两片切片相连,不要切断。

3、把适量的馅放入数个切成上下两半的茄饼中,逐个全部做完

4、淀粉和糯米粉1:1的比例加入适量的啤酒调成糊。

5、将切好的茄饼均匀沾满面糊,下入六成热的油里炸制。

6、中小火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沥油。

7、取一碗加入糖 醋 鸡精 水 淀粉勾兑成糖醋汁。

8、锅中留底油爆香葱碎,倒入糖醋汁烧开至粘稠。

9、加入几颗小油菜翻拌均匀,将糖醋汁浇到炸好的茄盒上即可。

五、香煎茄盒

食材

茄子2根、肉馅150克、鸡蛋1个、泰式辣椒酱适量、面粉适量、淀粉适量、姜末适量、胡椒粉适量、料酒适量、蚝油适量、油盐适量。

做法

1、在肉馅中加入适量的姜末、盐、胡椒粉、料酒、蚝油等调味料, 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腌制几分钟;

2、将茄子切成片, 其中两片一连不要切断;

3、将切好的两片茄子中间抹上一层生粉,将调制好的肉馅酿入其中;

4、淀粉和面粉按1:1混合, 加入一个鸡蛋和适量的盐;

5、再加入水调成稀稠适度的面糊,再里面加入几滴油;

6、烧热电饼铛, 在饼铛的底部刷层油;

7、将准备好的茄盒放入面糊中滚一下, 让面糊将茄盒裹住;

8、将裹了面糊的茄盒放入电饼铛中,将茄盒煎至两面金黄;

9、拿出来摆好盘, 再在茄盒表面上淋上一层泰式辣椒酱,端上桌了。

六、泰式甜辣茄盒

食材

长茄1个、肉馅100g、泰式甜辣酱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料酒适量、葱姜适量、清水适量、干淀粉适量、面粉适量、鸡蛋1个、啤酒适量。

做法

1、茄子洗净,顶刀切成茄盒:第一刀不要切段,第二刀切段;

2、加入少许盐,将茄盒腌制5分钟左右;

3、肉馅中加入酱油、料酒、盐、葱姜末、1小勺干淀粉、1小勺清水;

4、顺同一方向搅拌均匀成茄盒馅;

5、取等量的面粉和干淀粉,加入鸡蛋、少许盐和适量啤酒(水也行),调成酥炸糊,静置片刻待用。

6、将肉馅加入茄盒中,夹好的茄盒先均匀粘裹一层干面粉;

7、拖上酥炸糊,入5、6成热的油锅中炸制,炸至两面定型捞出;

8、锅中油继续加热至7、8成热时,下入炸过的茄盒复炸,至两面金黄酥脆;

9、捞出沥油,摆盘,浇上甜辣酱即可。

七、蚝油蒜香茄盒

食材

茄子150g、猪肉末100g、油适量、盐2g、葱花5g、姜末5g、蒜末10g、蚝油15g、鲜酱油2g、鸡蛋1个、玉米淀粉33g、鸡精1g、白胡椒粉1g、料酒2g。

做法

1、肉末中放入2g盐、5g葱花、5g姜末、1g白胡椒粉、3g玉米淀粉和1g鸡精。

2、兑少许水,顺时针搅拌均匀备用。

3、茄子切成连刀两片(如图),里面抹上少许淀粉。

4、夹入肉馅,依次做好备用。

5、兑料汁:碗中调入15g蚝油、2g鲜酱油、2g料酒和50g清水拌匀备用。

6、一个鸡蛋打散和玉米淀粉,先将带馅的茄盒在蛋液中滚一圈,再裹上一层淀粉。

7、放入热油中,中小火炸熟,且两面金黄捞出。

8、锅中留适量底油,中小火将蒜末煸出香味,倒入步骤8中的调料汁。

9、待料汁开锅后转小火,慢慢倒入水淀粉,并用锅铲不停的搅拌。

10、勾兑到稀稠度正好即可,然后将料汁浇到茄盒上,撒些葱花点缀即可!

八、鱼香茄盒

食材

茄子240克、鸡蛋2个、面粉45克、清水20克、啤酒20克、大蒜3瓣、糖5克、淀粉适量、猪肉泥180克、蚝油1大勺、酱油1大勺、料酒1大勺、盐适量、香葱15克。

做法

1、将猪肉泥里加入蚝油和酱油各一大勺拌匀。

2、加入大蒜碎和料酒,加入盐和5克糖拌匀。

3、加入淀粉顺一个方向搅上劲儿,加入香葱碎拌匀。

4、茄子洗净切成茄夹,中间塞入调好的肉馅。

5、开始准备面糊,将鸡蛋打散,倒入面粉拌匀。

6、加入清水和啤酒,拌入盐调成面糊。

7、把夹好馅的茄盒表面裹上一层面糊,放油锅里炸至两面金黄。

8、另取碗开始调鱼香汁,倒入酱油和香醋。(鱼香汁材料:自制剁椒酱2大勺、淀粉适量、香醋1大勺、酱油1大勺、糖10克、盐适量、大蒜3瓣)

9、加入10克糖和适量盐。

10、倒入水淀粉调成汁备用,另起锅热少许油,爆香大蒜末。

11、倒入自制剁椒酱炒匀,倒入调好的酱汁,大火煮至浓稠。

12、把煮好的鱼香汁淋在炸好的茄盒上摆盘上桌啦!

九、酥炸茄盒

食材

猪腿肉100g、长茄子1个、低粉50g、香菜1根、葱1大段、花椒粉适量、生抽1勺、鸡蛋1个、盐2勺。

做法

1、猪肉加葱和香菜剁成泥。

2、加盐,生抽,地瓜淀粉和花椒粉剁匀。

3、茄子洗净去皮,茄子切半厘米厚的片。

4、盆内磕入鸡蛋,加低粉,少量水搅拌成糊。

5、叫盐和五香粉继续搅拌。

6、两片茄子中间夹上肉馅。

7、锅内放油烧热。

8、茄盒放粉糊均匀挂糊。

9、油七成热时投入挂糊的茄盒,两面炸金黄即可。

十、炸茄盒

食材

猪肉馅2两、长茄子一根、鸡蛋一个、面粉适量、淀粉适量、啤酒适量、油适量、椒盐适量。

做法

1、调肉馅,将肉馅所需材料放入,顺着一个方向搅匀,腌10分钟。

2、准备茄子,洗净去皮,切片,大概15cm厚。

3、将切好的厚片,中间划一刀,可不用切断。

4、调炸糊:取适量面粉和淀粉(1:1),加入鸡蛋搅匀无颗粒,再加入啤酒调浓稠度。

5、两片茄子中间夹上肉馅,夹好肉馅的茄子两面沾少量面粉。

6、裹上面粉炸糊。

7、油温大概67成热时,放入挂好炸糊的茄盒。

8、炸至两面金黄即可,捞出控油装盘,蘸取椒盐食用或直接吃。

十一、香炸茄盒

食材

长茄子2个、肉馅适量、葱适量、姜适量、生抽适量、盐适量、花生油适量。

做法

1、肉馅加入姜,盐,生抽拌匀。

2、再加葱和花生油拌匀,茄盒的馅料做好了。

3、把茄子洗净,切成夹层的片,加入肉馅。

4、把1勺淀粉和2勺面粉1个鸡蛋和适量水搅拌均匀成面糊。

5、把茄盒放到面糊里裹匀。

6、锅里放入花生油,烧到5成热。

7、放入茄盒炸制,炸到金**捞出控油。

十二、炸茄盒

食材

肉馅150g、姜4g、小葱2根、酱油2茶匙、花椒粉1/4茶匙、食盐1/2茶匙、鸡精1/4茶匙、淀粉1/2茶匙、茄子1根、鸡蛋1个、面粉50g、红薯淀粉50g、水适量。

做法

1、肉馅中放入姜末,加入花椒粉、食盐、酱油、淀粉、少许鸡精、葱花。

2、充分搅拌均匀至肉馅上劲。

3、将茄子清洗干净切片,每两片底端连接在一起,填上肉馅。

4、鸡蛋磕入碗中打散,倒入面粉和红薯淀粉(比例1:1)。

5、加少许水搅匀,调成半流动的面糊。放入少许食盐调味。

6、放入茄盒,裹上面糊。

7、锅中加油、烧热。放入茄盒,小火煎炸。

8、茄盒定型以后翻面,煎炸至两面金黄酥脆即可。

十三、炸茄盒

食材

圆茄子适量、牛肉糜适量、糖适量、鸡蛋适量、泡打粉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胡椒粉适量、葱花适量、盐适量、面糊适量、面粉适量、淀粉适量、味精适量。

做法

1、牛肉糜,加料酒、生抽、胡椒粉、鸡蛋1个、葱花、盐,搅拌上劲,腌制1小时。

2、面糊,面粉2大杯,淀粉2勺,泡打粉1勺(泡打粉别放太多,否则炸出来的食物味道发苦),鸡蛋1个,盐、味精、少量糖,加水搅拌均匀。

3、胖茄子2个,把茄子斜切,一刀断一刀不断,成夹子形。把肉酱夹入茄子夹里。

4、把茄盒浸入面糊中,上下翻动几下,让茄盒浸透在面粉中。油烧旺,7成热,下茄盒,然后转成中小火,油炸。

5、出锅啦,加入泡打粉的茄盒,外脆里嫩,圆圆鼓鼓,好Q呀。沾点喜欢的酱料,我们沾的是蛋奶酱,那味道,真是没的说。

十四、酿辣椒和炸茄盒

食材

肉馅600克、辣椒3个、茄子1个、葱1段、鸡蛋3个、面粉少许、盐适量、鸡精适量、油500克。

做法

1、拌肉馅 葱花 鸡精少许 油 一个鸡蛋。

2、辣椒中间切开 把里面的籽去掉。

3、茄子切成15里面左右 不要切透 要连接一点。

4、拌好的肉馅分别放到辣椒里 和茄子中间夹层。

5、面粉少量 打个鸡蛋进去 拌成粘稠状 要裹到茄子外面的。

6、锅里倒入适量油 烧热 把准备好的辣椒放里 大概10分钟 变色了 皮软了 就好了。

7、茄子的炸法和辣椒一样 不过我切的茄子有点厚 所以炸的时间长一点。

十五、炸茄盒

食材

猪里脊150g、北豆腐100g、姜3片、长茄子2根、鸡蛋1个、低筋面粉1个、香油一勺、料酒一勺、六月鲜酱油2勺、冰啤酒100ml、小苏打1克、盐1勺。

做法

1、将猪里脊剁成肉馅状,姜片切沫,倒入酱油2勺,料酒1勺,香油1勺,搅拌后,腌制15分钟。

2、将豆腐用手抓碎,放入腌好的肉末中,搅拌均匀备用。

3、长茄子用水洗净,去头去尾,切一刀后,隔相同距离再切第二刀,但不要切断。

4、在切好的茄子盒中,夹入肉馅。

5、非常关键的一步:把小苏打倒入低筋面粉中,倒入1勺盐,再放入一个鸡蛋,倒入冰啤酒搅拌成粘稠糊状。

6、锅中倒入油,烧热8成热,将茄盒裹上面糊炸成1分钟左右,双面金黄后捞出。

一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粽子的南北风味:

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三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然后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级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如没有竹叶,苇叶也行。每边三片苇叶,折成斗形。

陈皮咸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陈皮咸肉条250克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改用陈皮咸肉条。

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换成陈皮牛肉。

咸鸭蛋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鸭蛋黄5个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锅煮1小时后,移文火煮10分钟即好。

腊肉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腊肉丁250克白砂糖2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馅心改为腊肉即可。

腊肠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时间均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将馅心换成腊肠丁即可。

叉烧肉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叉烧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猪油25克白糖1汤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马啼丁50克葱结、姜片适量。

制法:用猪油把葱结、姜片炒香,除去葱姜,依次放入叉烧肉丁、冬菇丁、马蹄丁、白糖、适量腌叉烧肉的酱油,炒30秒钟,勾芡,淋上订油、即成粽馅。将两片竹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夹在糯米绿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锅码紧,放冷水与粽齐,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若用高压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鲜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猪肉末100克嫩笋丝25克精制淀粉1汤匙葱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许猪油(或素油)、精盐、白砂糖适量。

制法:用猪油煸炒猪肉末,出香味时放入小蚝、葱花、姜末、白糖、精盐、炒1分钟,放白胡椒粉,炒匀后,勾芡,即成粽馅。

包法与煮制时间与叉烧肉粽相同。干小蚝须用冷水发3小时左右。

以上的9种咸粽,吃时可蘸红酱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制过的糯米1公斤绿豆沙或乌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250克精盐、糖桂花适量。

制法:将豆沙用猪油炒匀炒透,加糖(绿豆沙加白砂糖,乌豆沙加土制红糖,亦叫板糖),出锅后放点糖桂花。将两片苇叶折成斗形,填进糯米,豆沙馅,上面再盖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装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开2/3)生猪油100克白砂糖250克盐少许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与煮制时间同果仁桂花粽。

四与粽子有关的文章:

1粽子食趣 笑说厨娘藕复松

又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

“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的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具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过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爱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气氛。今天告诉你就着粽子喝茶,配对了茶,粽子味道会更好呢。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超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腻的粽子适合重口味的茶水,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和超甜、超油的粽子比起来,咸甜的口味比较清爽,喝乌龙茶是不错的考虑。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不如绿茶来得生涩,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思古幽情。清淡的粽子:如赤豆、白粽子等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品。在一壶玫瑰花茶里加一颗酸梅,就能衬出玫瑰的香气,还能带出淡淡的甜味,此时再咀嚼清淡不腻的粽子感觉特别好。玫瑰花茶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抹茶的儿茶素则具有抗癌抗老的效果,以上两者都适合重视健康的养生族。以上绿茶、红茶、花茶系列,在南京华联商厦一楼食品柜均有销售,端午节期间,购各种茶叶均有一定幅度的折扣。(文/晓燕)

3吃粽子与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向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托梦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大家又问他:"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说:"有办法,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因为水族都归龙王管,到时候,鼓角齐鸣,桨桡翻动,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

从此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

椒盐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据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诗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涣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

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人们借古色古午的粽子发思古之幽情。粽子,实际上已溶入了中国文化的情趣。

我国各地的粽子异彩纷呈,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且各有名气,如象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广东的碱水粽、烧鸭粽、椰茸粽、四川的椒盐粽子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四川粽子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已有相当水平。那时曾宦游四川的诗人陆游,在其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川味粽子。不仅有“白白粢筒美”的赞誉,在其《剑南诗稿》中也有“端午数日间,更约为解粽”之句。据清末的《成都通览成都之小儿咒语》里就有:“肚皮痛,打鼓送,捡颗米,包个粽,吃了二回再痛”的记载,可见成都人很早就喜欢吃粽子。

成都的粽子品种较多,但尤以“椒盐粽子”风味突出。成都市新津县张月英,其空世代制作粽子、叶儿粑等小吃。她制作的椒盐粽子工艺考察、滋润爽口、软糯清香、口感舒适、味道质朴而鲜美,为一方名食。1987年4月在成都市个体小食、名工艺、名产品评展会上,获“名小吃”奖;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评展会上,获“传统奖”;同年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迎亚运美食节献艺,受到中外顾客欢迎;1990年12月,张月英制作的椒盐粽子、洗沙叶儿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本地、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但你知道吗,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

不过,在古代,粽子可是称为角黍。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

棕子的名称也经过很多变化,西晋周处《风土记》说,端午节用菰叶裹黍米栗枣,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紫甘蓝的做法大全家常菜图片

NO1沙拉紫甘蓝准备食材如下:紫甘蓝300克,食盐1茶匙,白醋1汤匙,橄榄油适量具体做法如下:紫甘蓝洗净,切成丝,加盐腌制,倒掉水,加入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