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什么?
戏曲
戏曲(traditional opera)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
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
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
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
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艺术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
”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
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
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
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
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
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
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全国戏曲的种类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如下
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秦汉时期的音乐剧和祭祀仪式。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元以后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变革和演进,以下是中国戏曲的主要发展阶段:
1古代戏曲公元前战国时期至公元6世纪
公元前战国时期至公元前汉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戏曲形式,如秦汉时期的音乐剧和祭祀仪式;南北朝时期,发展了"杂剧",结合了歌唱、舞蹈、演技和杂技的元素。
2唐宋元明戏曲公元7世纪至14世纪
唐代公元7世纪至9世纪是中国戏曲的繁荣时期,形成了曲艺,包括弹词、说唱和评话等形式;宋代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出现了"越剧"、"南戏"等剧种;元代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引入了蒙元文化的影响,发展了"元曲",以及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的"京剧"。
3明清戏曲14世纪至20世纪
明代14世纪至17世纪时期,各种剧种蓬勃发展,包括"昆曲"、"豫剧"和"黄梅戏"等;清代17世纪至20世纪继续丰富了中国戏曲的剧种,"京剧"在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一。
4近现代戏曲20世纪至今
20世纪初,中国戏曲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新形式如"话剧"和"**"的出现对传统戏曲产生了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艺术受到了政策的影响和引导,各种戏曲剧团得到了扶持和发展;当代中国戏曲继续保持活力,不仅传统剧种得到继承和发展,还出现了新的戏曲形式和风格。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约有三百六十多种,著名的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川剧、皮影戏等等。尤以京剧流行最广,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
中国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戏曲的分类有多种方式,按表演形式和内容,可分为秧歌戏、花鼓戏、花灯戏、二人台等;按流行地域可分为北方剧种和南方剧种;按声腔系统可分为昆腔系、皮黄腔系、梆子腔系、高腔系和各地方戏剧等。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妆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1
京剧,曾经称为平剧,是中国国粹。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最早是在公元1790年,清朝乾隆年间出现,在民国才得以繁荣。伴奏乐器使用的是二胡(胡琴)和锣鼓等,在唱腔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布景道具基本都是写意的(虚拟),角色方面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唱、念、做、打,史上杰出的人物代表有梅兰芳、谭鑫培、程长庚等。
2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国外称为“东方咏叹调”。其中要提到河南卫视的栏目,颇为大家喜爱。唱腔方面极具感染,铿锵有力。角色主要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六大名旦。《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红灯记》、《香魂女》这些经典曲目堪称经典!
3
评剧,也称“蹦蹦戏”,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评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剧伴奏乐器,武场有板鼓、梆子、锣、镲等;文场有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琵琶、笛、笙等。代表人物有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等。《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剧颇为有名。
4
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浙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以唱为主,题材主要是才子佳人,布景是写意、写实和虚实三种。伴奏乐器使用的是二胡和鼓板、三弦等。越剧唱腔的特点是婉转和抒情,角色方面主要分为小生、小旦、老生、小丑四类,代表人物有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和戚雅仙。《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颇为有名。
5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曲目流传甚广。黄梅戏的唱腔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角色方面主要分为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伴奏乐器使用二胡、琵琶、竹笛、扬琴、唢呐等。代表人物有,周珊 ,严凤英 ,黄新德 ,韩再芬 ,马兰等。
中国戏曲剧种介绍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而演变出来的西皮为
中国的“戏种”有豫剧、评剧、黄梅戏、越剧、京剧。
1、豫剧:
豫剧,发源于中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与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2、评剧: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3、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4、越剧: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5、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戏曲是什么?
本文2023-11-01 01:37: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