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首次采用古今对照的地图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中国历史首次采用古今对照的地图是什么,第1张

中国历史首次采用古今对照的地图是海内华夷图。

海内华夷图的相关简介如下:

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绘制。此图是按照晋代裴秀六体方法编绘,比例是一寸折百里,用不同的颜色注记地名:“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图的中国部分本于《禹贡》,外国部分本于班固的《汉书》,是一幅中国及邻近地区的中外大地图。

贾耽自年轻时“注意地理”,又逢安史之乱,边疆多事,领土丧失,所以他经常怀念国家领土的完整,留心边疆及域外地理所绘地图颇能纠正旧籍疏谬,内容丰富,多至数百国。原图已佚,仅存仿制的《华夷图》及《禹迹图》。

贾耽是唐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他一生先后采用裴秀制图法,撰成《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陇古山南国》、《贞元十道录》、《皇华四达记》及《吐蕃黄河录》等。

他在55岁时组织画工绘制《海内华夷图》,花了1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巨幅唐代中国全图。这是继裴秀之后我国又一伟大的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幅图是古今对照,双色绘画的。

谭其骧画的中国历史地图,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的权威,被各大中学教材使用。不过,他的地图只能算是政治地图,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地图。因为谭版的历史地图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于世,例如他把元朝的地图画到了北冰洋沿岸,将唐朝的地图画到了咸海一带,据说是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才这么画的。

谭其骧版本的秦朝地图

不过,许多人恐怕不知道,谭其骧的地图除了有“地图开疆”,还有“地图缩疆”。他的部分地图会可以不将有些地区划入版图,以此来表明所谓的“国际友谊”,其中越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谭其骧的秦朝和明朝版图上,都没有画入越南,这是十分巧妙的事情。

根据谭版改编的秦朝郡县地图(西南地区客观了,象郡没有变)

首先来说秦朝的版图。越南北部在先秦时期是骆越,属于百越之一。秦朝灭百越后,在这里设置了象郡。象郡位于哪里?宋代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百粤故地》记述:“交趾,象郡也。汉武帝……离象郡为三, 日交趾、九真、日南。”越南历史上第一部史书《大越史记》记载:“汉略越地分为九郡……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秦代皆属象郡。”也就是汉武帝灭南越后,将过去秦朝的象郡拆分为了交趾、九真、日南三个郡。这一点,中国古籍和越南古籍都是一致认可的。

南越九郡分布地图

其中交趾郡就是今天越南的河内,这一点在历史上也并无争议。九真郡位于越南中部,而日南郡的位置最为模糊。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朝疆域最南端是“北向户”,所谓“北向户”,《汉书·地理志注》“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开北户以向日者。”也就是当地的日光可以从北照进屋子,也称为“日南”,也就是当今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那么具体纬度是什么地方呢?《水经注》提供了信息“区粟建八尺表,日影度南八寸,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故以名郡。”根据天文推算,大约在北纬16度左右,在越南的顺化位置。也因为如此,汉朝灭南越之后,在越南中部一带设置了日南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日南郡, 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可见,秦朝的疆域最南部能够到达顺化。

然而谭其骧却把象郡的位置画到了广西的凭祥,这实际上就是向越南示好。越南从法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后,其民族主义高涨。越南的历史学家不愿意承认曾经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越南历史学家陶维英荒唐地宣称:“象郡即今广西省西部和可能加上贵州南部的一部分地区”,谭其骧居然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言论。当然,中国还有其他人的地图,比较客观,日本和西方的许多秦朝地图也把越南北部画入了版图。

1955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

我们再来说说明朝的版图。谭其骧选择的明朝版图的时间是1433年,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时间点。因为在这一年,东北的奴儿干都司还存在,但是在越南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却已经被撤销了,就可以直接不画越南了。实际上,交趾布政司(1407—1428)和奴儿干都司(1411—1434)存在的时间基本是重合的,都是永乐年间,代表明朝疆域的顶峰。

谭版的明朝版图

一般画明朝版图,如果有奴儿干都司就必然有交趾布政使司,日本和西方的明朝地图也是这么画的。然而谭其骧画的这幅地图,就苦心孤诣地选择了一个最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永乐皇帝已经去世,交趾也丢了,说巅峰也不巅峰。在这幅地图时间的第二年,奴儿干都司也撤销了。

修改后的明朝版图

从谭其骧的秦朝版图和明朝版图就可以看出,他的版图用不得。因为他的版图有很多不尊重历史的地方,十分不客观,不是多就是缺。作为历史研究者,因为尽量尊重历史,而不是乱改历史。

(1)张骞(2分)

(2)①问:西域都护府(2分);②问:巩固和加强了内地与西北地区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疆域(2分);

(3)①问:丝绸之路(2分);②问: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图一中汉武帝派去西域的使者是张骞,他先后三次出使西域。

(2)第二题是第一题的延伸,判断出张骞出使西域后,自然能联想到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及其作用。

(3)第三题是第二题的进一步延伸,西域归属汉朝政府后,逐渐出现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这是欧亚大陆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文化的交流自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不仅精辟地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而且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的内容,以及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较前又有所进步。当时构筑城池,兴修水利,开凿运河、灌渠等的需要,促进了测量技术和数学方法的发展,地图绘制开始建立在实地丈量的基础上。《周髀算经》记载:“凡为此图,以丈为尺,以尺为寸,以寸为分。分一千里凡用缯方八尺一寸;今用缯方四尺五分,分为二千里。”《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窍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说明当时的地图不仅明确了按比例缩小的法则,而且主要用缯(丝织品)制图,形成中国古代地图的东方特色。

《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表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和主权。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可见秦汉两代都很重视地图,把它用作统治的工具。此时地图的品种逐渐增加,按其内容,已有类似于行政区划图、军阵图、、域外地理图等各种专用地图。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地图(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作品,反映了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测绘的光辉成就。这几幅地图都没有注明图名、比例尺和图例,其中两幅现在分别称之为地形图、驻军图。地形图长宽各96厘米,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均用统一的图例。山脉采用水平的山形线,并附加晕线表示山体的范围和走向。著名的九嶷山还加了鱼鳞般的陡崖符号。河流上游粗,下游细,弯曲自然,生动、准确地描绘出30多条支流构成的水系轮廓。其中 9条标注了名称。图中共80多个居民点,符号分两级:县级8个用方框表示,乡里级74个用圆圈表示,名称注在框内。道路20多条用实线表示,区分实线和虚线。地形图中心部分的水系和县级居民地的地理位置,同现代1:17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轮廓相近似(图3[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的复原图])。驻军图上,除一般河流、山脉、道路和居民点作为地理底图表示外,另用红、黑色方框或三角形符号着重表示驻军的布置。反映了当时中国彩墨缯绘地图的工艺水平。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是世界地图史上罕见的一大发现,联系到秦代、汉初疆域的开拓,县邑的增设,以及许多工程的宏伟规模,绘制出这样精美的地图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 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心──埃及,地图的测绘是从尼罗河流域土地丈量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希腊、罗马时代,注意力转向了地中海航海地图的测绘。埃及的几何学和地理知识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国,测量经纬度,研究,编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的地图,成为西方地图测绘的主流。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之后,科学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地图测绘一度出现繁荣。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最先测量了地球曲率和周长,并绘制出以经纬线为坐标的地图,包括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的地图。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编著了8卷《地理学指南》,其中6卷用于记载8000个经纬度。他第一个设计了圆锥投影和用经纬网格绘制地图。附在书内的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区域图,佚失数百年之后,1475年从阿拉伯文献中辗转译印,到1740年共刊印50版之多。这些地图堪称当时西方的划时代作品。

公元300年到1300年左右,欧洲深受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压迫,神学代替了科学,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当时的地图只是辗转抄袭、粗略荒谬的作品。T- O型宗教环宇图千篇一律:耶路撒冷居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构成“T”字形,分隔着欧、亚、非3洲。这些绘制在羊皮上的地图既无投影,又无比例,除了宗教艺术的装饰之外,科学上毫无价值,这个时期是西方地图史上漫长的黑暗时代。 中国西晋时的地图学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测绘地图的理论、体例和他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制图必须遵守的几项原则──“”。同时他在门客京相的协助下,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前者具有历史沿革地图的性质,后者则是计里画方的实验样品,即将缯八十匹的中国全图缩编为方丈挂图。裴秀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并且影响远及朝鲜和日本。唐、宋两代,地图曾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和行政管理、外交和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官府制图事业盛极一时,但大都因循抄袭,科学上无所建树。惟唐代的独创一格,他编制的《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开创了边疆险要地图的先例。他运用朱、墨二色绘图的传统技法,表示地图内容的历史沿革。他的另一杰作《海内华夷图》流传达500年之久。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的原图虽没有流传下来,但西安碑林中仍保存有1136年上石的禹迹图(图4a[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和《华夷图》(图4b[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的石刻。碑上刻有“唐贾魏公图所载,凡数百余国,今取其著闻者载之”的文字。可以看出《华夷图》渊源于贾图。西安碑林这两幅石刻地图,不仅是保存下来的反映裴秀以来计里画方的地图实物,反映了宋代已能对长江、黄河水系精确测绘,已具有对边疆邻邦的丰富地理知识;而且两图刻于同一石块的正反两面,彼此上下颠倒,可用于拓印。以后又不断涌现优秀的地图作品。如宋代的税安礼编有《地理指掌图》;元代的经过10年游历考证,汇编了长宽各七尺的《舆地图》,成为明、清两代地图的范本;明代的又以《舆地图》为基础增补改编成《广舆图》。1541~1579年间《广舆图》增订刊印七次,1799年还重刊一次。自明嘉靖至清初的地图,大多数与《广舆图》有关。著名的陈祖绶的《显皇职方地图》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都是以《广舆图》为基础编制的。

我国古代元明阶段的地图勾勒,在《历代舆地图》中能够见到。舆地图,是体现中国及东亚我国古时候刻画我国领土的地图,针对科学研究那时候的地理、历史时间、文化艺术拥有 关键的功效。

中国地图发展趋势博大精深。古地图的发展趋势大致经历了初始地图、传统式地图和评测地图三个环节。初始地图是人类社会前期发生的简单地图,并未解决绘画和神话故事,传说故事中国最开始的初始地图是夏禹时的“九鼎图”。汉朝发生了制图学基础理论——裴秀的“制图六体”,随后进入了品牌形象怎么画和计里画方的传统式绘图环节。万历十年(1582)后,利玛窦等西方国家传道士陆续赴华,产生了地图投射和经纬精确测量等绘图方式 。清朝在全国各地机构了规模性的地理坐标精确测量和三角测量,使中国地图学拥有新发展。

《历代舆地图》是以《大清一统舆图》为背景图,与此同时参考多位学者作品中的地图,它把从春秋时期至明朝凡常见于《左传》《战国策》等秦汉时期汉中华民族经典著作及史书地理志的能考地名大全基本上列入地图,还用黑体字就历史大事件和地名大全的变化充注表明,对历代地理志的讹误开展撤销案件。地图用灰黑色表明古地名,用鲜红色表明今地名大全,古往今来对比,让人一目了然。直至21世纪70时代中后期《历代舆地图》仍是中国历史时间地图中最重要、最全方位、富有学术价值的一种。谭其骧称《历代舆地图》为历史时间地图制作有史以来的里程碑式。

《历代舆地图》由传统式历史沿革地理学的大成者、清朝专家学者杨守敬主编,制作了自秋春至明朝的历代领土政区,并加上山川局势,历代史书地理志中的县级以上地名大全基本上收尽,并制作了一级政区的界限,是历年来历史时间地图中最详备的一种。

本标准图集分总平面图和分固两一部分。总平面图即(历代舆地历史沿革保险的好处图),共71幅。分图则依时期和所据原材料多方面文章标题,自秋春至明朝共45幅,包含春秋列国图、东汉领土图、明地理志图等。本标准图集是以清朝评测的4大清国一统舆酚为定本制作的。古今地名以朱墨二色印刷。淡墨为古地名,朱色为今地名大全。解放初期,以前有构想按当代地图模版翻印《历代舆地图》但因为在其中不正确较多,最终决策再次编纂一部历史时间地图集,也就是之后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朝疆域图

初唐时期

盛唐时期

(河东之战)

755年动乱后,唐朝疆土丧失很多,特别是东北和西域地区。

晚唐时期

         不是吧知友,地址错误。。。

中国历史首次采用古今对照的地图是什么

中国历史首次采用古今对照的地图是海内华夷图。海内华夷图的相关简介如下: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绘制。此图是按照晋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