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花的别名
曼陀罗花不是牵牛花
曼陀罗花简介
[编辑本段]
曼陀罗(Darura stramonium Linn)
曼陀罗花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 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是极为确切的。
曼陀罗花药用价值
[编辑本段]
气味
(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
1 、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2 、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3 、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4 、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曼陀罗花起源
[编辑本段]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
《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有缘。曼陀罗像宫廷里那些摘官嫔风影事一样扑朔迷离。八月开花,九月采实。品花家称它为恶客,大概是因为游移不定的曼陀罗可以突然生长在别处的缘故。《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曼陀罗的来历: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而道家的秘籍却记载,北斗星有叫曼陀罗使者的,手执此花。曼陀罗花的梵语是Mandarava, 关于它的颜色,说法十分不一。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作为密宗的神秘图案,曼陀罗显示出了它的复杂性。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的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
曼陀罗花语
[编辑本段]
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
曼陀罗花:光、暗界共有花种,仅生长于阴寒之地。
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粉色曼陀罗——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曼陀罗花药用历史
[编辑本段]
曼陀罗(Darura stramonium Linn)
麻醉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列子汤问》记载:战国名医扁鹊曾用“毒酒”将鲁国公扈、赵齐婴二人“迷死三日”,给他们做“剖胸探心”手术。这里的“毒酒”无疑是指麻醉药。 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在民间“迷药”的基础之上,研制出名叫“麻沸散”的麻醉药,应用于全身及头颅手术。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于内,针药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知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肠煎洗,除去疾症,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平复。”
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应用麻醉药作全身大手术的记载。 以上所提到的麻醉药,其主要成份可能都是曼陀罗,但实际上,在宋代以前的古籍中,从未提到“曼陀罗”一词,只是在后来的医书和小说中才有关于以曼陀罗为原材料制造麻醉剂或蒙汗药的论述。
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钧《岭南代答》记载:“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毒害人)草也。盗贼采,干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趋。”
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记载了内服麻醉药方“睡圣散”,书中写道:“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此方由山茄花(曼陀罗)、火麻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一服后即昏睡。”
元代外科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用“草乌散”作整骨麻醉,书中写道:“服后若麻不得,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少些与服。” 明代魏浚《峤陵记》记载:“予官农部河南司时,曹长(治理狱事的官员)陵龙君,理曹事毕,遗吏承印还寓,吏途遇一人,云当赴曹谍者(去曹部告状的人),引去他处,饮以酒,吏即昏迷,若及觉,印为次去矣。数日,捕得盗者,予偕往讯之,对云:用风茄(曼陀罗)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乃罢。”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针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花记载:“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此,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另外,李时针还写道:“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清代《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杞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之出,为设酒宴,饮以曼陀罗,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
此外,脍炙人口、为人熟知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中有一段说的是,吴用、刘唐、阮氏兄弟等人在黄泥岗把蒙汗药偷偷放入水酒,麻翻了青面兽杨志和挑生辰纲的14个军士,智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太师的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 以上这些记载、论述都充分说明,曼陀罗花就是制造麻醉剂、蒙汗药的主要成份。 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是极为确切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剂重放异彩,经过20多万例临床实践,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并被收入各国的麻醉专著之中,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特别要谨防为不法分子所妄用。 曼陀罗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
曼佗罗——诱惑性极强的花种,花色大起大落,艳丽无比,受了魔女的爱抚,有了邪恶的源头,易使人沾染邪气 曼陀罗是茄科植物,有毒,它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还作春药和治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迷幻药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快感。 曼陀罗性属阴寒,其花、叶汁液具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味涩,其汁液提练之花油味淡,细嗅不易察觉,但却常在无意时嗅之清香,可用于香炉熏香之用,适量可提神,过多亦会中毒。因其花汁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故吞食可产生兴奋作用,并可出现幻觉。若误食过量可致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突然逆转为抑制作用使机体机能骤降,常致死亡。
而白色的曼陀罗花则又称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 黑色曼陀罗闻都不可以闻 。 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但不明就里的很难知道,曼陀罗花外表艳丽,叶有麝香味,喇叭状的花朵,气味却十分独特,一些接触过它的人就觉得它不但不美,而且可以说它的气味极其难闻。作为“天使的号角”,古人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 花语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粉色曼陀罗花语——适意。黑色曼陀罗是一种凄美而诡异的花朵,她是美丽的,阴郁的传说中,用心培育的黑色曼陀罗能够通灵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约成书于西汉以前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一说成于汉代)。《神农本草经》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后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原书早已失传,其主要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明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神农本草经》的书,都是后代的辑佚本。书中除包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类)。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本书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医学科学价值。《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绝大多数都能验之于临床,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有些为世界最早之发现,但其内容也掺杂一些糟粕。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辑本是明·卢复辑本。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氏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后三种辑本1949年后均予重印)。阅读《神农本草经》请访问zhongyiguji21tcm/1/shennongbencaojing/indexs
详见百科词条:神农本草经 [ 最后修订于2015/10/18 10:07:44 共5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受访专家: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赵义
说起秋水仙碱,在痛风治疗界的名头是响当当的,不仅资格老,疗效也不错。许多痛风患者都知道它,在家中常备,痛风一发作,吃上几片立马疼痛减轻,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痛风的“神药”。但秋水仙碱有个缺点,虽然见效快,但这“跑肚子”的副作用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往往是痛风不痛了,可浑身无力、上吐下泻,这滋味着实不好受。
为什么吃了秋水仙碱会这样呢?按照说明书的指导吃的,难道还不对吗?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正确吃法,看你吃对了没有。
(1)痛风急性发作时服用是正确的
首先来了解秋水仙碱这个“神药”。秋水仙碱是由两名法国科学家于1820年从秋水仙的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但在这之前,秋水仙的萃取物在公元一世纪就被人们用于治疗痛风了。直到今天,临床上仍然在用秋水仙碱来治疗痛风,也说明其疗效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研究表明,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白细胞中参与有丝分裂的纺缍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内细胞器的移动和物质转运,并阻止趋化因子的释放,降低多形核白细胞的游走、趋化和吞噬活性,同时还能抑制酪氨酸磷酸化和白三烯LTB4的产生,从而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是不是觉得上面这段话太深奥,看不懂?其实说白了,就是秋水仙碱能够抑制人体内参与痛风炎症的白细胞活性,使其不能产生炎症因子,从而发挥消炎止痛的作用。所以,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选择秋水仙碱作为治疗药物是正确的。
但秋水仙碱在临床应用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目前,国内大部分秋水仙碱药品说明书上对于治疗痛风的用法和用量是这样写的:“口服。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一次1mg,一日3次,症状缓解后酌情减量;或每1-2小时服05-1mg,直到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中明确写着:“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80%,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2)临床已采用小剂量服用法
这下问题来了,既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达80%,为何还在应用?事实上,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秋水仙碱的药品说明书可称之为“古籍”了,已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痛风临床研究的深入,痛风的诊治早已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正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痛风的规范化诊疗指南都在不断更新,对于秋水仙碱在痛风治疗中的作用和合理使用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下面和大家说说秋水仙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学院痛风诊疗指南、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痛风治疗指南和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的推荐,秋水仙碱可作为痛风急性发作治疗的一线药物,并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24-48小时内尽早使用。同时,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小剂量秋水仙碱的疗效与大剂量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建议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方案,即首剂1mg,1小时后再服05mg,以后每日2-3次,每次05mg,连续用药至痛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
秋水仙碱除了作为痛风发作期的一线治疗药物以外,还被推荐作为降尿酸治疗初期用于痛风复发的预防治疗,具体用法为:小剂量秋水仙碱每次05mg,每日1-2次,连续应用6个月。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治疗可显著减少痛风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后的痛风急性发作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秋水仙碱不能再按照说明书上的老方法用了,应该遵医嘱按照现在临床上采取的小剂量服用方法,以兼顾疗效和安全。另外,有时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小剂量秋水仙碱还可和消炎止痛药或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来增加疗效,但需遵医嘱。
六类人群不能随便吃
说回秋水仙碱的疗效,既然它治疗痛风效果好,是不是所有痛风患者都能服用呢?当然不是,六类人群服用秋水仙碱一定要慎重。
1、肾功能不好者谨慎服用。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要适当减少秋水仙碱的用量,有严重肾衰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10ml/min)要禁用。
2、肝功能损害者禁用。秋水仙碱对肝脏的毒性较大,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存在肝功能损害应及时停药。
3、存在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者禁用。秋水仙碱可能会抑制骨髓,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4、接受钙调蛋白抑制剂、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抑制剂或CYP3A4抑制剂者不建议应用。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环孢素、克拉霉素等药物,可增加秋水仙碱的血药浓度,增加中毒几率。
5、服用他汀类药物者慎用。他汀类药物与秋水仙碱共用肝酶降解系统,两药合用会使他汀类药物降解减慢,半衰期延长,从而增加肌溶解的可能。
6、男性备孕期尽量不用。虽然目前缺乏服用秋水仙碱影响性腺功能或精子质量的可靠证据,但由于该药具有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因此建议男性患者在备孕期尽可能避免服用秋水仙碱,如已服用,最好在备孕前3个月停用。
最后,再次提醒痛风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秋水仙碱十分重要,请在正规医院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服药、对症治疗。
编辑 蔡文清
流程编辑 刘伟利
自仙剑三后,中药名渐渐开始被人注意。原来草药的名字可以这样美,雪见,景天,茂山,龙葵,重楼,紫萱,徐长卿等。
1、夜明砂
这名字咋一看,让人想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之感,想必是海里一种闪闪发光的砂粒吧。弄明白真相才知道:夜明砂,原名天鼠屎,生药为蝙蝠类动物的干燥粪便。
主治: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
2、海金砂
海金砂和大海没有任何关系。是海金砂科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砂的成熟孢子。功效: 利尿通淋。 海金砂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功专利尿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用於各种淋症。
3、五灵脂
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寒号鸟)、飞鼠或其它近缘动物的粪便。“灵脂”与“凝脂”二字谐音。李时珍释其名曰:“其粪名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气也”。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又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4、红娘子
关于红娘子有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大将军上战场身披穿山甲,下联是:红娘子坐花轿头戴金银花。“大将军”药名蜣螂,江湖人称“屎蛒螂”,同样“穿山甲”“红娘子”“金银花”也是药名。大将军上战场作战披穿山甲保护自己,红娘子坐在花轿中戴金银花为了出嫁。实际红娘子为蝉科昆虫红娘子的干燥全虫,跟妖娆妩媚没有半点关系,不知道为何得了这名。攻毒,通瘀,破积。外用治瘰疬,癣疮;内服治血瘀经闭,狂犬咬伤。红娘子含斑蝥素等,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十药神书》,书名。1卷。元·葛可久撰。刊于1348年。本书收载了十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等天干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详见百科词条:十药神书 [ 最后修订于2014/8/31 0:01:00 共1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扁鹊与“牛黄”
有一天,扁鹊从药罐中取出煅制好的青礞石,准备研末为一位邻居治疗中风偏瘫。这位邻居家中有一头养了十几年的黄牛,不知何故日见消瘦,不能耕作,其子就请人把牛宰掉。宰后竟在牛胆里发现一块石头。扁鹊见后颇感兴趣,要来石头随手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一起,准备有空时研究一番。就在这时病人的病又发作起来。扁鹊一边扎针,一边叮嘱病人的儿子把桌上的青礞石取来。药拿来后扁鹊也未细察,很快研成细末给病人灌下。不一会病人便停止了抽搐,气息平稳,神志清楚。事后,扁鹊发现青礞石仍在桌上,而牛结石却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差错启发了扁鹊。次日,他有意识地将处方里的青礞石改为牛结石。3天后,病人奇迹般地好转,不但止住了抽搐,而且偏瘫的肌体也能动弹几下。病人喜得连声称谢。扁鹊说:“不用谢我,还得谢谢你的公子呢!此石久浸胆汁之中,性味苦凉人心肝经,能清心开窍,镇肝熄风。”病人问道:“这药叫什么名字呢”扁鹊想了想说:“此结石生于牛身上,凝于肝胆而成黄,可称它为‘牛黄’。牛黄有如此神效,堪称一宝,牛属丑,再给它取个别名,叫丑宝吧。”
华佗与“紫苏”
华佗行医途中投宿在一家客栈,遇见一群小伙子在大吃螃蟹,蟹壳堆了一大堆。华佗上前劝他们不要多吃,以免伤了胃肠,可是他们不听劝告。到了半夜果然有几个人大喊肚子痛,甚至痛得在地上打滚。华佗见状非常着急,忽然想起一次采药时,见到一只小水獭吞吃了一条鱼,肚子撑得像鼓一样。它一会儿下水,一会儿上岸,显得很难受。后来它爬到岸上吃了些紫色的草叶,不久便没事了。华佗想,那种紫色的草叶能解鱼毒,一定也能解蟹毒。于是他立即唤醒徒弟到郊外去采了些紫色的草,煎汤给那几个人服下。过了一会,他们的肚子果然不痛了。华佗心想:这种紫色的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又会感到舒服。今后就叫它“紫舒”吧!意思是服后能使腹中舒服。因为字音相近,后人把它称作紫苏。紫苏至今仍是能解鱼蟹中毒的一味妙药。
陶弘景与“*羊藿”
据记载,南北朝时的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是个业精于勤、对中医药具有执著追求的人。一日采药途中,他忽听一位老羊倌对旁人说:有种生长在树林中的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阴茎极易勃起,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而且阳具可长时间坚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陶弘景暗自思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于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羊倌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壮阳作用不同凡响。后将此药载人药典,并命名为“*羊藿”。
*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羊藿、心叶*羊藿或箭叶*羊藿的茎叶,主产于陕西、辽宁、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地。中医学认为*羊藿性味辛甘、温,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
孙思邈与“川芎”
孙思邈偕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看见林中山涧边的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涉水嬉戏。没过一会儿,突然听到几只小鹤不断地惊叫。药王师徒一瞧,原来那只大雌鹤头部低垂,双脚颤抖。药王心里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第二天清晨药王师徒又来到青松林,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没过多久,天空里传来一阵阵鹤鸣,只见几只白鹤落下,从嘴里丢下几片叶子落入病鹤巢中。徒弟捡起落在地上的叶子,看了看,又满不在乎地丢在地上,但药王却若有所得,命徒弟把叶子捡起来保存好。又过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来到青松林,发现病鹤的身子已完全康复,又领着小鹤们嬉戏如常了。药王观察到,峭壁的岩洞那儿长着一种野草,花、叶和根块都与从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不禁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草有关。经过尝试后发现,其根茎苦中带辛,具有特异的浓郁香气。根据多年的经验,他断定此品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携此药下山给病人治病,果然灵验。药王高兴地说道:“药草来自天穹,真是‘川西第一山,苍穹降良药’。这药就叫‘川芎’吧!” 白薇:有清热解毒之效。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之效。
雪莲花:活血通经,强筋骨,祛风湿,温肾阳之效。
佩兰:具解暑化湿之效。
藿香:主要功效同佩兰。
香橼:理气宽中,疏肝解郁之效。
紫菀:具润肺下气之效。
珍珠:镇惊安神,明目祛翳之效。
曼陀罗花的别名
本文2023-11-01 02:07: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