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荠的详细内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荆荠的详细内容,第1张

荆荠茎方紫有气,全株芳香坚果小,

穗状花序钟宿尊,祛风解表止血妙。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全草及花穗。

[产地] 产江苏、浙江、江西,多系人工栽培。

[采收] 秋季见花穗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

[药材形性] 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皱缩卷曲,破碎不全,顶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身干,色黄绿、茎细、穗多,无泥杂者为佳。

[炮制] 原药去泥屑杂草,切除残根,抢水洗净,取出将穗头朝上竖放,待水沥干,切O3-05cm段片,晒干。

荆芥穗 单用花穗加工入药,本品芳香气烈,作用较强,尤擅于疏散头面之风。

炒荆芥 荆芥片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炒制后发散之力缓和。

荆芥炭 荆芥片武火炒至黑色存性入药者,亦称黑荆芥,善入血分,有理血止血之功。

[成分] 含挥发油。

[性味、归经] 辛平或辛微温,入肺.肝经。

[功用] 祛风解表、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处方名] 荆芥 荆芥穗 炒荆芥 荆芥穗。

[用法、用量] 煎服,6—10克。

[保贮] 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盖紧,置干燥处,宜在30℃以下保存,防霉、蛀、结串。

[注意] 本品宜晴天加工,必须抢水洗净,不宜久润,随切随晒,当天晒干,不用火烘烤,否则香味走失,影响药效。

秋播者次年5月下旬至6朋上镜收获;春番者当年8至9月收获;夏番者当年10月收获 。当果穗上部种子变褐色,顶端的花尚未落尽时,于晴天露水干后,割下全株,摊晒,晒至7至8成干时,放通风处,茎基着地,相互搭架,阴干;如遇阴雨可烘干,温度控制在40℃以下。荆芥茎呈方柱形,长50至80厘米,直径02至04厘米。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多脱落,叶片3至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3至13厘米,直径约7毫米。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黄绿色;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色淡黄绿,穗密而长,香气浓者为佳。相关人群表虚自汗、阴虚火旺者禁服。食物相克荆芥反驴肉、无鳞鱼。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40~50厘米。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四棱形,被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15厘米,叶羽状深裂或分裂,有时浅裂至全缘,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齿,长2~3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截形至心形,上面深绿色,微被柔毛,下面白**,被白色短硬毛,脉上及边缘被睫毛,有腺点。多数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穗状花序,长6~12厘米,苞片叶状,深或全缘,卵形,长约1厘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带紫色,与花等长工稍长,花萼紫色,长约5毫米,有15条脉,外被稀疏短柔毛,先端5齿裂,三角形,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干后淡**,长约8毫米,被柔毛,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花药淡紫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4,扁长圆形,腹部稍具棱,长约16毫米,宽约06毫米,褐色。花期7~9月,果期9月以后。

1 祛风解表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2 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3 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

注:荆荠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当蔬菜食用,它有助于发汗,可帮助发烧患者尽快退烧,也可搭配生姜煮粥作为药膳,治疗感冒初期怕冷,怕热,鼻塞,头痛等症状。 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基部棕紫色。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片无柄或近无柄,羽状深裂,裂片5,中部及上部叶无柄,羽状深裂,裂片3~5,长1~35厘米,宽15~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上噗。花为轮伞花序,多轮密集于枝端,形成穗状,长3~13厘米,苞片叶状,长4~17毫米,小苞片线形,较小,花小,花萼漏斗状倒圆锥形,长约3毫米,径约12毫米,被灰色柔毛及黄绿色腺点,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化冠浅红紫色,二唇形,长约4毫米,上唇先端2浅裂,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二强,子房4纵裂,花柱基生,柱头2裂。小坚果4,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径约07毫米,棕褐色,表面光滑。花期7~9月,果期9~11月。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肺、肝经;轻宣升散;具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痉的功效;主治感冒寒热,头痛,目痒,咽痛,咳嗽,麻疹,风疹,痈疮,准将,吐血,血块血,便血,崩漏 ,产后中风、血晕。其他相关荆芥本名假苏,《本草图经》云:“假苏叶锐圆,多野生,以香气似苏,故名之。”或曰荆芥为姜芥之声转,《新修本草》云:“姜、荆,声讹耳。”《纲目》云:“曰苏、曰姜、曰芥,皆因气味辛香,如苏、如姜,如芥也。”

荆芥粉末黄棕色。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腺鳞头部8 细胞,直径96~112μm,柄单细胞,棕**。小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6细胞,大多具壁疣。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纤维直径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状。取荆芥粗粉08克,加石油醚(60~90℃)20毫升,密塞,时时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毫升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的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匆误入。

中药材荆芥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2~9厘米,直径约07厘米。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材料

 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茶叶6克,红糖30克。

做法

 将荆芥、苏叶洗净,与茶叶、生姜一并放文火上煎沸,加红糖溶化即成。

服法

 随量服。

性味归经

 荆芥性温,味平,无毒,归肺、肝经。

食性配伍

 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延面赤,因而头痛者,慎用。

养生堂提示

 此汤能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的。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药 名:白芥子

拼 音: BAIJIEZI

英文名: White Mustard Seed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功 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主 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性味归经:辛,温。 微毒。入肺、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 ~ 3 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 《本草经疏》:“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本经逢原》:“多食昏目、洩气、伤精。”

药物配伍:配莱菔子,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配甘遂,祛痰遂饮;配青皮,疏肝理气、通络止痛;配蘇子,祛痰止咳。

别 名:辣菜子

处方名:白芥子、生白芥子、炒白芥子

处方中写白芥子指炒白芥子,为净白芥子用文火炒至**入药者。

生白芥子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多作外用。

商品名:白芥子:为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安徽、河南等地。

黄芥子:为植物芥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安徽、河南等地。

北芥子:又名真白芥子。为产于北方的白芥子。习以为佳。

以上均以粒大、饱满、乾燥、无杂质者为佳。

今天给各位分享香荆芥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荆芥香料的功效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荆芥有什么作用?2、荆芥是什么菜?有什么作用?3、夏天吃荆芥到底有什么好处4、香荆芥籽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荆芥有什么作用?荆芥的作用:

荆芥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植物。

它有着一股强烈的香气,可以用来做调味品,它的鲜嫩的茎叶可以当做蔬菜来食用,它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芬芳油,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杀菌驱虫,所以说它是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很有发展前途的无公害的保健型的蔬菜。

它与药物搭配在一起有很大的作用,把它和石膏搭配可以起到治疗头痛的作用,把它与白矾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祛风止痛的作用。

荆芥是什么菜?有什么作用?荆芥是一种有强烈香气的绿植,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作为蔬菜食用,生食熟食均可,但以凉拌为多。

而荆芥的嫩尖在夏季也可作为调味料使用,是一种无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

荆芥主要是用作调味菜,它的气味芳香、清爽。

荆芥富含芳香油,可驱虫灭菌,其制作的食物具有防暑、增进食欲、开胃健脾、消食下气、醒酒等功效。

荆芥既是药材也是食材,平时作为药用的有荆芥、荆芥蕙、荆芥炭。

荆芥性温味辛。

归肺、肝经,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荆芥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存在,很多地方的人们也种植荆芥。

除了利用它的药用价值,更多的是将它作为野菜来食用。

荆芥的适应力很强,性喜阳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高温多雨季节怕积水,短期积水会造成死亡。

夏天吃荆芥到底有什么好处荆芥属于解表药,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姜芥等,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地上部分或全草,生长于山谷、林缘或山坡、路旁或湿润的草原上。

产自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下面给大家简述荆芥的功效作用、性味归经、食用方法。

荆芥轻宣升散;具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痉的功效。

主治感冒寒热,头痛,目痒,咽痛,咳嗽,麻疹,风疹,痈疮,准将,吐血,血块血,便血,崩漏,产后中风、血晕。

荆芥做法指导:

1、祛风解表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2、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3、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

香荆芥籽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荆芥的基本介绍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

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的食用方法

1荆芥配防风,加强祛风解表作用。

2荆芥配薄荷,一气一血,可加强解表发汗之效。

3荆芥配僵蚕,祛风解表,治湿胜带下等症。

4荆芥配白矾,祛风化痰之效增强,用治风痰壅盛,小儿惊风。

5荆芥配石膏,治风热头痛。

6荆芥配槐花炭,祛风止血,用治肠风下血。

7荆芥配升麻炭,升清阳,止出血。

8荆芥配大黄,清热通便。

关于香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和荆芥香料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5 荆芥炭的性状 6 荆芥的性味归经 7 荆芥的功效与主治 8 荆芥炭的炮制作用 9 荆芥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93 工艺研究 10 荆芥炭的贮存方法 11 荆芥炭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112 来源 113 制法 114 性状 115 鉴别 116 浸出物 117 性味与归经 118 功能与主治 119 用法与用量 1110 贮藏 1111 出处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荆芥炭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荆芥炭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荆芥炭 1 拼音

jīng jiè tàn

2 英文参考

charred HERBA SCHIZONEPET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HIZONEPETAE HERBA CARBONISAT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概述

荆芥炭为荆芥的炮制品。荆芥炒炭明代已有,见《万氏女科》。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1]。荆芥炭形如荆芥,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内部焦**,味苦而稍辛香[1]。荆芥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1]。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1]。

4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宋代有焙(《普济本事方》)、烧灰(《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的方法[1]。

明代有微炒(《济阴纲目》)、炒黑(《万氏女科》)等法[1]。

清代增加了童便制(《本经逢原》)、醋调制(《玉楸药解》)、醋制(《类证治裁》)[1]。对炮制目的论述有“生用解散风邪,清利头目……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炭等[1]。

荆芥段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匮[1]。抢水洗净,稍润,切断,干燥,筛去碎屑[1]。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取荆芥段,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1]。取出,晾干凉透[1]。

5 荆芥炭的性状

荆芥为不规则的小段状,茎、叶、穗混合[1]。茎呈方柱形,黄绿色至紫棕色,被短柔毛[1]。叶片较小,皱缩卷曲,破碎[1]。花穗淡棕色或淡黄绿色[1]。质脆[1]。气香特异,味微涩而辛凉[1]。

荆芥炭形如荆芥,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内部焦**,味苦而稍辛香[1]。

荆芥炭呈不规则段,长5mm。全体黑褐色。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叶对生,多已脱落。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略具焦香气,味苦而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荆芥的性味归经

荆芥味辛,性微温[1]。归肺、肝经[1]。

荆芥炭辛、涩,微温,归肺、肝经[2]。

7 荆芥的功效与主治

荆芥具有解表散风的功能[1]。

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2]。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2]。炒炭治便血、崩漏。

荆芥一般多生用[1]。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等[1]。如治疗风寒感冒或疮疡初起的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的银翘散(《温病条辨》);治疗咽喉肿痛的荆芥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麻疹初起的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广笔记》)[1]。

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1]。可用于妇人产后血晕,如治疗产后出血过多,头目眩晕的华佗愈风散(《妇人良方》)[1]。

荆芥炒炭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1]。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1]。如治疗妇女血崩的黑蒲黄散(《素庵医要》);配伍人参、当归、熟地等可治疗产后血崩及虚人血崩,如升举大补汤(《傅青主女科》)[1]。

荆芥炭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2]。

8 荆芥炭的炮制作用

荆芥一般多生用[1]。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等[1]。如治疗风寒感冒或疮疡初起的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的银翘散(《温病条辨》);治疗咽喉肿痛的荆芥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麻疹初起的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广笔记》)[1]。

荆芥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1]。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1]。如治疗妇女血崩的黑蒲黄散(《素庵医要》);配伍人参、当归、熟地等可治疗产后血崩及虚人血崩,如升举大补汤(《傅青主女科》)[1]。

9 荆芥的炮制研究

荆芥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研究表明,荆芥各部位挥发油含量以荆芥穗最高[1]。炒炭后,荆芥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油中所含成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1]。同时,荆芥炒炭后挥发油折光率增大,并与炒炭程度有关[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荆芥具解热、镇痛、消炎、祛痰作用[1]。荆芥油有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降温作用[1]。

研究结果表明,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生品则无此作用[1]。荆芥炭和荆芥炭挥发油的止血作用与剂量有关[1]。同时,荆芥炭的止血活性部位为脂溶性提取物(StE),其作用机理为:明显缩短实验动物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并且具有体内抗肝素作用,从而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的多种凝血因子表现出可靠的激活作用[1]。

93 工艺研究

以止血、凝血实验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荆芥炭的最佳炮制条件为180℃,加热5分钟,铁锅炮制[1]。

10 荆芥炭的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11 荆芥炭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荆芥炭

Jingjietan

SCHIZONEPETAE HERBA CARBONISATA

112 来源

本品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

113 制法

取荆芥段,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114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段,长5mm。全体黑褐色。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叶对生,多已脱落。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略具焦香气,味苦而辛。

115 鉴别

本品粉末黑色。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黏液化多不明显,胞腔含棕色物。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表观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纤维成束,壁平直或微波状。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95~110μm,柄单细胞。非腺毛1~6细胞,大多具壁疣。

11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规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117 性味与归经

辛、涩,微温。归肺、肝经。

118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19 用法与用量

5~10g。

1110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111 出处

荆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我们在野外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荆芥,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比如感染风寒的时候就会用荆芥,荆芥有很好的祛风解表的作用,所以中药里面经常性的用于各种感冒药物当中。那么,一般荆芥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中药名荆芥jingjie

别名香荆芥、线芥、四棱秆蒿、假苏、姜芥。

英文名SchizonepetaeHerba。

来源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3~1米,被灰白色疏短柔毛。有强烈香气。茎方形基部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叶对生,3~5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披针形,两面被短柔毛,下有腺点。轮伞花序密生于枝端而成间断的假穗状;苞片叶状;花萼狭钟状,5齿裂,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唇形,青紫或淡红;雄蕊4枚,2强,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阴坡、沟塘边与草丛中。主产于河北、江苏、浙江、河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2~9厘米,直径约07厘米。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发表散风、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用治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具有抑菌、解热、解痉、促进汗腺分泌、消炎和止血作用。

药理研究具有解热和降温作用;镇静、镇痛;具有明显抗炎作用;止血作用明显;小剂量使心脏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代偿性增强,大剂量能明显抑制心脏收缩直至停搏,停药后可恢复;具有抑制十二指肠平滑肌、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祛痰和平喘作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及抗微生物作用;对磷酸二酯酶和腺苷酸环化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弱的抑制癌细胞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另含异薄荷酮、薄荷酮、胡薄荷酮、荆芥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表虚自汗、阴虚火旺者禁服。

相关药方

①治风热齿痛:荆芥、薄荷、细辛等分。为末。每服6克,以沸汤点,漱口含咽,并用搽牙。(《直指方》)

②治瘾疹:赤小豆,荆芥。晒为末。鸡子清调,薄。(《直指方》)

③治疗肿:荆芥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药性沦》)

④治脚丫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⑤治子宫不收:荆芥穗、藿香叶、臭椿树皮。煎汤熏,即入。(《世医得效方》)

⑥治小便尿血:荆芥(锉碎)一合,大麦一合(生),黑豆一合(生),甘草6克(生)。上件拌匀,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作两次温服,食后、临卧。(《杨氏家藏方》归血散)

⑦治大便出血: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6克,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功效作用

1、祛风解表

本品轻扬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平和,善祛风邪,为治风通用之药,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皆可选用。《本草经疏》曰:“荆芥,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2、祛风解疼

多用来治疗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项背强直等证。亦可起到祛风解痉的作用。

3、理血止血

《本草备要》日“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本草纲目》曰“荆芥,入足厥阴经,厥阳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草汇言》日“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热,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故后世多用本品来治各种出血证。

荆荠的详细内容

荆荠茎方紫有气,全株芳香坚果小,穗状花序钟宿尊,祛风解表止血妙。[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全草及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