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基本技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国画的基本技法,第1张

国画的基本技法是:

国画中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

简单说来,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国画中描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1执笔

国画执笔同于书法。虽然各人喜好不同,执笔方法也无定式,但初学者必须要掌握基本要领。拿毛笔时用拇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

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一指节。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运转收放要自然。

书法执笔较严谨,绘画执笔较灵活,可直掌可横卧,执笔可略高一些,笔锋转动才能灵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动转方能得力。

2笔法

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象。

笔要有力度,古人所称“力透纸背”“骨法用笔”“力能扛鼎”,就是强调用笔的功力。

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拖锋、散锋等区别,以中锋用笔最重要,它是国画笔法的骨。

(1)中锋:握笔较直,使笔头中间有力,笔锋基本上在笔痕的中央,笔痕呈圆柱形。

(2)侧锋:笔锋略向左右倾斜,使笔尖、笔腰同时一侧着力,笔痕变化较多,有时出现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的效果,能同时表现线与面。

(3)逆锋:将笔头倒逆而行。顺锋作画时,笔根在前,笔尖尾随;逆锋用笔则相反,笔尖在前,笔根尾随,自下而上,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苍劲、古拙的效果。

(4)拖锋:笔头侧卧于画面,顺毛而行,笔痕舒展流畅,自然松动。

(5)散锋:笔毛散开而笔痕丰富虚灵、轻松飘逸、面积较大,皴擦点簇常用散锋。

3墨法

国画又称为水墨画,历来用墨方法很多,谈墨法离不开水。墨法,就是利用水的作用,产生了浓、淡、干、湿、深、浅不同的变化。

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墨分五彩”,讲的是墨有焦、浓、重、淡、轻,又有枯、干、渴、润、湿的用墨用水程度和轻重的区分。

中国画的技法有:工笔、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

一、工笔

工笔,是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与“写意”对称。写意是中国画中属于放纵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而工笔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者多。

二、皴法

皴法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以表现出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折带皴、括铁皴、大小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则有鳞皴、绳皴、横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三、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

四、没骨

没骨也是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

五、指头画

指头画简称“指画”。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画小的人物花鸟以及细线等,可能用指甲。如使用钢笔一般画大幅如荷叶、山石,可用泼墨法,手背手掌正反可以抚摸成画。

竹子画法技法解析

竹竿、竹节的画法

画笔必先立竿,再出枝布叶。竹竿的很重要,不可平行,要有变化,竹竿之间的交叉不能成十字交叉、三竿不可交于一点,也不能相交形成等边几何形。竹竿间的交叉点尽可能避开画面的中心。竹竿还需有主次,要突出主体,可用墨色的浓淡加以区别。一般主体墨色较重。还应注意的是竹竿留节时要有错落,避免节节相对。画整竿竹时应注意竹竿的长短变化,中间节长,根部和梢部渐短,这是竹的生长规律。

画竹竿用笔应劲挺,可取狼毫笔蘸墨或色由下向上,亦可由上向下,逐节画出,一气呵成。可先侧锋入纸,稍作提按调整为中锋匀速写出,到竹节处稍作停顿即侧锋收笔。笔画线条须有圆劲之意。画粗毛竹宜用羊毫大笔蘸淡墨,特大竹竿可以两笔画成,要求墨色浓淡衔接自然,使两笔之墨色浑然一体。

画竹节在竹竿画完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浓墨写出。有用“乙”字形的横弧线,由左至右画出,还有用“八”字形画出。用笔有顿性,一点便过,不可死板。横弧线向上弯或向下弯皆可,宜两头重中间细。一幅画中须用同一种方法写出才能统一。画竹竿留节处空白须适当。

竹枝的画法

竹枝为互生,作画可分左右出枝,前后出枝两个类型。画左右枝时须有虚实变化。根据画面需要,或左虚右实,或左密右疏,一般叶密处枝多叶疏则枝少。画枝宜中锋用笔,先由竹节处向外画出主枝,再顺逆往来画出小枝。不可一味向外或一味向里,线条应刚柔相济、流畅有力。枝条应粗细适当,细如牵丝则无力,太粗则枝叶难分。墨色应重于竹竿而稍淡于叶,避免枝叶脱节。

竹叶的画法

画竹叶是画面的最后一步,也是成败的关键。初学可从单个组合入手。前人概括的多种组合如“人”字、“个”字、“介”字等等,非常便于学习。画叶笔法以中锋为主,重按轻提,一笔抹过。竹叶的墨色一般要重于枝干。竹叶的重叠、穿插是画叶的难处。叶子越密集,重叠越多难度越多,极易出现杂乱无章的毛病。初学宜从简单的叠叶法入手,如叠“个”字或“介”字,先求不乱,在熟练以后再添笔破“个”字或“介”字。小组叶能画好,大组亦能画好。

枝叶练习

局部练习了竿、枝、叶的画法之后,应进行整体组合练习。注意用笔的连贯流畅,整体枝叶疏密虚实的布置安排及墨色浓淡枯湿的变化。

竹子出梢

各式竹子的出梢结顶是画好竹叶的重点。所谓出梢结顶是指叶组的最边缘处。因为凌空出梢,背景即是空白的纸绢,是画面墨色对比最强,也是视觉上最引起观者注意的地方,此处叶子的穿插结合生动与否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有时只要出梢结顶生动合理,其他叶子叠加稍乱亦无伤大局,出梢结顶之功效可见一斑。

左右横梢式须有上扬或垂等起伏变化,取势为之,太平则显死板无生机。作下重梢宜有轻重虚实,或上密下疏,或上疏下密。还须有上挺之意,不可一味下垂无生趣。

风梢的画法竹叶姿态千变万化,在风力作用下更加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寻。画风叶可用叠叶法,或“个”字或“介”字,只不过要顺着风向叠,再视具体情况添补枝叶破之即可。注意顶风处叶子须组织得蓬松一些。

竹叶姿态千变万化,在风力作用下更加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寻。画风叶可用叠叶法,或“个”字或“介”字,只不过要顺着风向叠,再视具体情况添补枝叶破之即可。注意顶风处叶子须组织得蓬松一些。

竹笋的画法

竹笋画外有一层壳,一即竹箨,竹箨尖端长有小叶片称为箨叶。笋只长高不长粗,笋细竹亦细。画笋时清水笔蘸墨笔尖浓笔根淡,由上而下分笔画出竹笋。较浓的墨画出箨叶。墨色将干时用较重的墨点出斑点即可。

国画山水最常见皴法技法详解如下:

国画山石皴法就是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勾线规律如下:

1、大斧劈皴,用笔以侧锋为主,勾廓兼用中锋。大斧劈皴运笔顿挫曲折,头重尾轻,笔线遒劲,一气呵成。

2、小斧劈皴,用笔尖勾画,用力在毫末,勾画时虽用笔肚,但画竖时锋常在左,而画横时锋常在上,并非只用笔肚。折带皴,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时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犹如“折带”。

3、长披麻皴,中锋用笔圆厚, 线条遒劲。笔线宜少交叉、不平行,如交叉,内角须小。

山石上色技法:

画山石用笔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圆,应方中带圆,圆中带方。画山石,首先要了解山石的结构。所谓“山分八面,石有三方”,绘制山石时,要表现出山石的体积感。山石的画法有很多种,勾、皴、染、擦、点都是最基本的技法。

1、勾勒山石,进行擦皴,用笔要简约、概括。

2、按山体结构,从凹、深、阳面入手,用赭石或淡墨晕染,分出山体的深浅和块面关系。

3、从山顶向山的阳面分染,用花青加藤黄调出淡绿罩染一遍。

4、从山顶向山的阳面分染,用花青加藤黄调出淡绿罩染一遍。

国画的技法如下:

构思——又叫立意,即作画之前的形象思维过程。

构图——即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又叫置陈布势等。亦即画面各种物象的位置、比例、墨色等的安排。

用笔——即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有线描、勾勒、皴、擦、点染,笔用中锋、逆锋、藏锋、露锋、拖笔、破点等。

用墨——经历代画家发展有:焦、浓、重、淡、清、退、埃、宿等各种墨色,运用时须各得其所。又有泼墨、破墨(即浓淡相生)等具体技法。

设色——白描:不设色,全用线条表现,或仅以淡墨、淡水色稍加渲染。重彩:一般指工笔重彩、勾勒填色、大青绿等。淡彩:以墨色为主调,敷以淡彩色。没骨:纯用色彩画,并不勾线。(纯用墨点染,不沟勒的亦叫没骨。)

收拾——画成以后再作整体收拾,使全画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国画技法的重要性

(一)可以使画作更加传神

国画的创作不是重视实物的描摹,而是关注画作内容的传神表达。不同的技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效果,因此画家在进行具体的创作时要根据画作的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技法,使画作内容的表达更加传神。画家的创作水平不仅由绘画工具决定,还需要画家有较强的技法操作水平和制作技巧。由此可以看出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重要价值。

(二)有利于画作内容的表达

国画的技法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画家在构思阶段就需要考虑这次创作的作品需要利用什么技法,以及此种技法对于画作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等。画家只有在前期做好了这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使内容和技法相得益彰。

(三)有利于提升画家的审美理念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原则,国画创作也不例外。画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践行在创作中。因此技法的利用并不是毫无限制的、随意的,它需要基于国画的本质并将内容的表达相结合。画家在这一过程中也提升了审美理念,有助于提升画作的质量。

中国画的技法有以下这些: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国画的基本技法

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国画中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简单说来,国画的笔法,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