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痰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中医说痰饮,第1张

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便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上次我们说的湿气,可以这么认为,湿气是水湿痰饮的最早状态,换句话说,身有湿气,不做正规、正确、有效的处理,将会发展成为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则为一 ,都是人体津液代谢(输布与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不同部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认为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故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和水明显。

由于同源异态,临床常出现两者并见相兼、难以截然分开的情况,如水湿、水饮、湿痰、痰饮等。在论述痰、饮异同时,《证治汇补》有言:“饮者,蓄水之名,自外而入;痰者,肠胃之液,自内而生。其初各别,其后同归,故积饮不散,亦能变痰,是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若其外出,则饮形清稀,痰形稠浊,又不同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痰饮应该是两个事物,是一个并列词组。其包括“痰”与“饮”。

(痰)

中医的痰主要指的是由于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主要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中医的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的是能够看得见的一些痰液,比如吐的痰、哮喘病表现出来的喉咙痰鸣等。无形之痰,一般都是看不见的,比如癫狂,痰迷心窍以及风湿痹痛,引起的手足关节变形的一些痰。对于这种病症,主要用一些温化、温运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 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可将津液布散于肌肤皮毛,肃降可使水道通调,使上源之水下行。若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降与布散,便停聚于肺,而化为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不运 ,便停于体内,或肌肤四肢,或脏腑等部位。 若停聚于肺,聚而为痰,痰浊阻肺,影响气机,则肺气不宣、不降,可见咳嗽、痰多 ,甚或上逆作喘。肺病停痰,痰浊阻肺,不单纯是肺本身病变,而其根源多是因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于肺而发病。如临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脘腹不适,四肢困重,纳食不香,大便溏薄或泄泻,又见咳喘痰多。则其治法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外,关键还应补益脾气,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得化,肺内停聚之痰再生无源。肺气宣降协调,诸证便解。

肾为生痰之本 ,这一论述本身是有其病理根据的。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但为何以肾为本,以脾为标呢?这涉及到“痰之所以为痰”的问题。《医贯·痰论》在褒扬王节斋“首揭痰之本于肾”时,同时批评道:“惜乎启其端而未竟其说,其所制之方,皆治标之药。”其所谓治标及脾而未及肾者。张景岳亦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景岳全书》卷三十一)在人之各脏腑中,肾为先天之本,阴阳水火之根。在调节体内津液运行输布中,肾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职司开合,为气化之本。水液流通敷布的道路是三焦,剩余水分的贮存排泄是膀胱,而肾脏统领管辖着这两个脏器。“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灵枢·本输篇》)肾对水液的输布调节,就是主管关口门户的开合。饮自入胃后,水液的升降开合,始终由肾主管,故谓“肾者,胃之关也”。(《素问·水热穴》)肾对体内水液所司开合之功,具体是靠肾中阳气温煦蒸化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作用正常,则升降开合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得以排出;合,则机体需要的水液能在体内保留。如此维系着体内水液运化输布代谢的相对平衡。肾的气化作用,除了“为胃之关”,“将两脏”之处,无论是脾的运化,还是肺的宣降,悉依赖于此。一旦气化失职,开合不利,水液的输布调节失常,清津不能运化,浊液不得排泄,水湿停积,便酿为痰浊;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即所谓“火不生土”,水反乘脾,聚而成痰。概言之,肾水亏而生痰,其结果有二,或肾虚不能制水,水不归源,肾水上泛而生之;或阴虚火动,如龙火出海,则肾水沸腾而生之。其所生之痰,既可凌心射肺,发为水肿;亦能内阻肺络,使肺失宣肃;还能壅津于脾,使脾失健运,甚而痰凝气滞,阻滞血运,结为淤血。

肾阳虚衰,水泛为痰者,《傅青主男科》日:“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倘人过于入房,则水去而火亦去,外之则水虚而火亦虚,水无可藏之地,必泛上为痰矣,治之法,欲抑水之下降,必先使火之下温,当于补肾之中,加大热之药,使水足以制火,火足以暖水,则水火有既济之道,自不上泛为痰矣,方用:熟地、山萸、肉桂、牛膝、五味子。”

肾阴亏损,水沸为痰者《青主男科》云:“久病痰多,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当补肾以祛逐之,方用熟地、仁、山药、山萸、麦冬、芡实、五味子、茯、益智仁、车前子。”

痰的生成有不同原因,所以又有虚、实兼见之证,必须依据痰的常见证型进行确定。

实痰 :①痰浊壅肺:胸闷、咳喘促,喉中痰鸣,痰多或白或黄,或稀或稠,苔,脉滑。②痰阻中焦:胃脘堵,嘈杂不饥,泛吐痰涎,头目眩,肢体沉重,或腹泻便夹液或白冻,肠鸣,苔,脉濡滑。③痰瘀互结:心悸失眠,易怒善惊,或胸痛脘闷,喜太息,或精神失常;或突然昏扑,呕吐痰;或进食发噎;或咽喉不利,似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发瘤厚;舌红或暗、苔厚或黄或白,脉弦滑。④风痰闭阻: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突然昏,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厚,脉弦滑。

虚痰 :①肺虚痰恋:咳喘日久,动则甚,痰稀或,或自汗畏寒,易于感冒,或潮热盗汗、额红,舌红或红,薄白或少,脉细滑无力或细。②牌虚痰盛:纳呆恶心,泛吐痰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虚浮,腹胀便溏挟冻,舌淡红或淡、苔腻,脉细缓无力。③肾虚痰泛:久病痰喘气促,呼多吸少,动则更甚,痰多而稀薄,头晕耳鸣,畏冷喜温,腰膝酸软,或肿,或晨泻,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或,脉沉细无力。

(饮)

张仲景对于饮病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只是把“痰”“饮”并称,并在《金匮要略》中设“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专篇论述。由于汉晋唐时期,痰与“淡”“澹”相通,如《脉经》《千金翼方》等中的“痰饮”均作“淡饮”或“澹饮”。而《说文解字》云:“澹,水摇也”,说明水饮有变动不居、流动性的特点,因知仲景所言“痰饮”是一个偏正词组,“痰”在这里主要是用来修饰“饮”。

《金匮要略》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后世据此把饮留胃肠者称为痰饮,饮停胁下者称为悬饮,饮停肢体者称为溢饮,饮停胸肺者称为支饮。但由此分类可以看出,痰饮是有广义、狭义之分的。广义泛指水饮不化、停留于人体某些部位者,狭义则单指饮留胃肠者。对此,清代医家李彣释言:“夫饮有四,而此独以痰饮名,总之水积阴或为饮,饮凝阳或为痰。则分而言之,饮有四;合而言之,总为痰饮而已”(《〈金匮要略〉广注》)。

痰饮,作为中医病证,是体内水液未能被完全输送或充分转化利用,停聚在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多因外感寒湿、饮食不当、劳累体虚导致。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的痰饮指饮停胃肠之证。一般可表现为咳痰,喉中痰鸣,胸闷,苔腻,脉滑等,也有不见痰液排出,而表现为眩晕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慢性胃炎、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肾炎水肿等。

人人都知道俗语“人活一口气”。但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到底是什么呢?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养生 要养气,治病要治气, 健康 长寿都离不开对气的保养。

曾经有一个痰饮患者,他服药后的反应颇为奇怪,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54岁的许师傅,咳嗽一年余,痰特别多,曾经服用各种清热化痰止咳药效果不明显。因其咳痰以白色泡沫痰为多,而且遇寒加剧,认为此乃小青龙汤证,乃予小青龙汤服之。

药后吐出大量清稀痰涎,痰虽增多,但并无其他不适,反而觉得舒服。考虑患者体内水液代谢因为阳不足以化气,所以产生痰饮,于是在方中加入附子以温阳化气。许师傅服药后,吐出清稀痰涎一大碗,吐后即觉畅快,连续服上方十余剂后,所吐清稀痰涎逐渐减少,继续服药,之后痰涎不再生。

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于是给他开健脾之剂以调理善后。五年后,许师傅提及此事,说五年来没有再犯过咳嗽痰饮,而且以前的关节疼痛也随之消失。

该案体现了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的“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消”。治疗痰证,重视生痰之源,因为“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痰是标,病才是本,治疗时要辨清生痰之本源。当然,病能致痰,痰之产生也反过来能致病,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要辨清生痰之源,那么,为何偏要治气呢

中医所说的痰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之痰是指咳嗽时吐出的痰涎:广义之痰泛指人体气血不和所引起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性产物。关于水液代谢,《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明代医家李中梓引述原文后说:“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何痰之有”可见,人体津液之所以能够输布,全赖气化的正常运行、水道的通调。凡一切引起气化不利的因素影响了肺、脾、肾、三焦的功能,水津不能正常输布与五经并行,过剩的水液积留生湿,积饮凝结即为痰。痰的生成实属人体水液代谢紊乱的产物。张景岳也指出痰的实质即是水。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有关。气又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流畅则脾气散精,水道通调,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无以生。所以治痰必须治气。正如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所说: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宋代医家严用和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上例的治疗就是不治痰而治气,最终而杜绝生痰之源。

此外,中医有“百病多为痰作祟”,“怪病多从痰论治”之说。从“人活一口气”的观点来看,就在于无形之痰是体内气机失调、水液代谢运行失调的产物,无形之痰,随气升降,流动不测,周身内外,五脏六腑,无处不到。为喘,为咳嗽,为呕,为泻,为眩晕,为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满膈塞,或浑身习习如虫行,或身中结核不红不痛,乃至癫狂瘫痪,妇人经闭带下,小儿惊风抽搐。由于它风诡云谲,气象万千,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等说法。

无形之痰就是蝴蝶效应中的一只蝴蝶,只要它轻轻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在人体内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场龙卷风可能就是现在所说的某种怪病。这些怪病中的痰总是“标”,而“本”是脏腑功能失调。《景岳全书》指出:“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标耳。”。 “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而治疗不能仅仅见痰治痰,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人活一口气”的整体动态观出发,调整机体回到原来的平衡点,才能杜绝生痰之源,获得良效。

导读 古人云:“见痰不治痰,见血不治血,识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见病治病,易落于下乘,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明辨气机升降失常,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真效,本文讲述为医善治痰者,必善治气而避治痰,补气、化气、理气、降气,灼见真知,明例示范。

痰由多种原因而致,但总责之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治痰以治气为先,从补气、化气、理气、降气四着手,常可获较好的疗效,临证中诸多验案都说明了此理。

《丹溪心法》云: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这里指出了理气化痰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临证中遇到很多病证与痰有关,所以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也就是说,治气是治疗痰证的关键一环。

痰与气关系密切

痰是人体内的一种病理性产物,亦是一种致病物质,诸多疑难杂症每责之于痰,故有 “怪病责之于痰”,“百病皆由痰作祟” 之说。《类证治裁》云:

“饮唯停蓄肠胃,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变幻百端,昔人所谓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也。”

此处较详细地指出了痰饮随气升降引起的诸多病症。其中治气一法,笔者以为能保持或恢复机体正常的气化功能,令全身之津液输布正常,是治痰的重要原则。

痰由多种原因而致,但随气病而生者较多。在人体中,气属功能活动,痰乃水津所化。在正常情况下,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矣”。

若脏腑功能失调,水津不布,必致津液停蓄而生痰。如肺气失宣,水不布散,则气壅为痰;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滞成痰;脾失运化,水不转输,则水湿停聚,凝而成痰;肾气虚衰,蒸化失职,则水泛为痰;三焦壅滞,气化失司,则气结生痰。《杂病广要》云:

“人之一身,无非血气周流,痰亦随之。夫痰者,津液之异也,流行于上,则为痰饮。散周于下者,则为津液,其所以使之流行上下者,亦气使之然耳。大抵气滞则痰壅,气行则痰行。”

又云

“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壅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

可见痰的产生无不与气有关。

气病可生痰,痰亦可阻气,两者互为因果。如肺炎喘嗽患者,由于外邪袭肺,肺气失宣,津液不能敷布,停积为痰,而见咳喘,喉中痰鸣。若痰浊未能及时排除和消散,必内留于肺,遏阻肺气,令壅者愈壅,如此循环,促使喘咳痰鸣加重。由是观之,治痰治气尚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治痰以治气为先

临证中诸多验案说明,治痰治气从补气、化气、理气、降气四个方面着手,可获比较好的疗效。

补气治痰

即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亦属治本之法。因痰随气行,亦随气化,气足则津化,气衰则津停,因而成痰。在临床上若属正气不足而兼痰者,每于化痰之中少佐以补气之品,可促使痰液的顺利排除。 补气包括补脾气、补肺气二法。

补脾气

肺主气而布津液,若肺气虚哀,不能布散津液,则必生痰浊,治宜补肺气以祛痰涎,如 生姜甘草汤 中取人参、甘草补益肺气,令其排痰有力。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

补肺气

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必致痰浊内生而见短气乏力,脘闷痰多,便溏之症,治宜健脾补气以祛痰涎,如 六君子汤 中取人参、白术、茯苓,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以杜绝生痰之源,故有 “脾胃健运自无痰” 之说。

化气治痰

即温化阳气。此法属治本之法,其能使体内外阳气升发,促进气机通畅,令全身的气化功能复常。体内阳气不振,水津不化,必内停为痰,故治必以化气为先, 化气包括温脾气、暖肾气二法

温脾气

温脾气者, 苓桂术甘汤、理气化痰丸 是也。二方桂枝、干姜能暖脾胃之气,协助气化,令脾胃温运功能复常。痰饮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暖肾气

若肾气虚衰,水不归源,泛而为痰,治当宗仲景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的方法,以《 金匮》肾气丸 温暖肾气,方中附桂具有生少火而化气行水的作用,此乃 “烈日一照,阴霾自散” 是也。

理气治痰

即通畅气机。此法有利于使机体气机壅滞的症状改善,令痰浊自动随气的运行而消散和排除。 理气包括宣肺气、理脾气、疏肝气等法。

宣肺气

肺气主宣,宜通不宜壅,壅则肺气郁而生痰。倘若肺气不宣、痰浊内阻,见咳嗽痰多,胸膈胀满之症,宜选 桔梗枳壳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合 二陈汤 宣肺理气以祛痰,旨取枳壳、桔梗、陈皮宣通肺气,促使肺主气和主治节、通调水道的功能正常发挥,以保持全身的气化功能正常。

理脾气

脾主升运而化精微。若脾胃气滞,升运失调,精微不行,留而化痰,致脘闷痰多,头重身困,可以 顺气化痰汤 (《时病论》)、 平陈汤 (《汤头歌诀白话解》)等理气健脾以消痰。其中苍术、陈皮、厚朴、木香等能调畅脾胃气机,令其升降复常,精微运化。

疏肝气

肝主疏泄而恶抑郁,郁则气机不通,水津必随气结而为痰。若见脘胁胀闷痰多,或身起痰核等症,宜选 越鞠丸、二陈汤 加柴胡、郁金或加香附、白芥子等疏理气以祛痰,方以柴胡、郁金、香附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促使痰的消散,此所谓“气顺则痰自消”。

降气治痰

是引痰下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因 “痰之为物,随气而行,无处不到”。 若气机上逆,往往痰随气上而为病。故凡痰在上部的病变可用降气祛痰法治之。 降气包括降肝气、降肺气、降胃气等法

降肝气

若肝郁侮肺,气机不利,津聚成痰,痰搏气结,逆于咽喉,见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之症,可投 香苏散合半夏厚朴汤 加旋覆花、代赭石等理气宣肺、降逆祛痰,旨在痰随气降。

降肺气

肺主宣肃而通调水道,若素有留饮,聚胃关肺,阻碍肺气下降,见上气喘逆,胸痞痰多等症,宜以 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治之,取苏子、莱菔子降肺气以强攻涎。

降胃气

胃气主降,若中焦痰盛,痰随胃气上逆而致眩晕呕吐,痰涎清稀,宜选 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 ,以降逆和胃以祛痰。

临证中,气病生痰有虚实寒热之分,虚则湿运无力,津聚成痰,实则气机壅滞,津停为痰,

“苟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津液受邪火煎熬,转为稠浊,或气失其温和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至凝结,斯成痰矣”。

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须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求气之虚实寒热而治之。总之,治痰宜以治气为先,在治气的同时,还须依据痰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药。若治痰与治气二者配伍得当,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古今医家皆重视痰饮治本的问题,意识到攻伐虽有一时之效,但也流弊不少,何况一旦滥用,正气削弱,难以恢复,患者因此而不起。《临证指南医案》指出:

“古人不究标本,每著消痰之方,立消痰之论甚多。后人遵其法而用之,治之不验,遂有称痰为怪病者矣。不知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

行气、理气应视为治痰的基础,如严用和指出:

“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

所以朱丹溪指出: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其中 “不治痰而治气” 一语,实为治痰之妙谛。

现在很多人都有 咳嗽、痰多的现象,但是化痰、祛痰的药,也吃了不少,为什么总是不见效呢?

这其中,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朱 丹溪就曾说过:“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意思就是说,你如果知道自己有痰,但却一味地只用化痰、祛痰的药,而不去调畅身体气机的话,那么身体运行不畅,就还会聚湿成痰,如此恶性循环。

换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就是气顺了,又何来痰呢? 所以接下来就再给大家 分享4种,中医最常用的治气化痰法 ,生活中痰多问题的朋友可以做个参考:

一、补气治痰法

二、化气治痰法

三、理气化痰法

四、降气化痰法

那么以上4种,中医最常用的治气化痰法,大家都学会了吗?

中医说痰饮

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便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各种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