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有『木牛流马』和『黄帝指南车』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1收藏

古代真的有『木牛流马』和『黄帝指南车』吗?,第1张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三国木牛流马

  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

  南北朝木牛流马

  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时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

  探索

  先看看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马:肋长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板方囊两枚。

  从书上的叙述来看,木牛是相当于发动机的设备,流马只是个装载东西的设备,相当于汽车的车厢。

  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

  关于书上说这个为牛什么,那个为牛什么,这只不过是中国人的习惯,用来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说的,什么马像什么之类的。

  木牛有四足,其实是轮子,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机械术语,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达,和现在的会不一样。

  有猜测木牛是用脚走路的,可是这要用液压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用手来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用的机构太多,有些机构,在当时还没有发明。

  关于扭转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简单,里面有防反转的棘轮机构。

  当然,我也只是根据三国演义里的记载推测。不过应该不会差得太远。我现在手头没有详细的关于木牛流马的资料,只是根据我的经验推测。

  也可能有复杂化的想象,不过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这样采用的结构比较简单,符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我们的先贤似乎是联手保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以考验我们后人的智慧。

  研究和发展

  古谜从此吸引着世世代代的探谜人。远不说,仅从1956年以来,全国各地就自发成立了7个木牛流马研究会。然而,探谜的结果是古谜本身的真实性首先被怀疑和否定,一个“独轮推车说”似成千年定论。早在宋代,高承就在其《事物纪事》一斗中写道:“木牛即今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总而言之,大多数研究者、考古者都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而是传说的神化和记载者的夸张与误会。

  但总还是有“爱认死理”,坚信古籍的记载不会是虚妄之笔,坚信木牛流马确有其物,并试图将其造出来的人。1986年,新疆工学院王湔高级工程师在学院及所在机械系支持下,由日本商家赞助,做成了三件木牛流马。每一件就是一架四足步行机,手扶后边的双辕就能使之曲迈步行走。美中不足的是,其不具备负重功能,行李一压,就走不动了。负重行走这个难题仍未能解决。

  突破的机会似乎留给了陕西汉中市的洋县农民郭统霄。

  说起来,他造木牛流马纯属偶然。1997年春节期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放,郭统霄天天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观看。当看到木牛流马这一集时,有人见郭统霄异常兴奋,就与他打趣“你爱捣鼓,你能把木牛流马捣鼓出来,我就服你。”他连想都未想就说能。并立即投入紧张的研制工作。

  从一开始,他就坚信,木牛流马的行进应当是用腿,而不是用轮子,只有腿才能在栈道上登台阶。可怎么才能使腿迈动呢他巧妙地利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和惯性的原理,设计了杠杆连杆结构、平衡结构,调步结构等内部机关,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试制出了第一批流马。

  这匹马长1.4米,高1.1米, 自重17.5公斤,可载重35至40公斤。只需适当加点牵引力或推力,马便可双蹄并进行走,只需把舌头一按,即可将行动机关卡死,这一点,同《三国演义》中描绘一致。

  虽然,这第一匹流马的步幅只有20厘米,载重也只有35至40公斤,但它毕竟使一个千古之谜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木牛流马不是作家的夸张,不是史家的误会,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

  -------------------------------------------------------------

  黄帝指南车“落户”黄帝陵

  华网西安10月6日电(记者许祖华、冯国)一种不用金属构件、不用齿轮的指南车日前在黄帝陵亮相,并被发明人捐赠给了黄帝陵管理局。

  黄帝指南车由红木和高级硬木制成,上面没有任何金属构件,没有齿轮,车身全为木质,部分部件由牛皮或绳索连接。车上站立着黄帝,一只手指着南方,不论车体如何行驶,运转,指向永不改变,令人称奇。车高1.95米,长2.05米、宽1.5米,车轮直径1.05米,重约54公斤。

  黄帝陵基金会的岳志勇先生说:“黄帝与蚩尤大战,为避免军队在大雾中迷路曾造指南车。同时史书中也有许多关于指南车使用的记载,但并没有留下图纸和实物。”

  发明黄帝指南车的是湖南人刘海涛。为了揭开指南车的千古之谜,曾在海军某研究所任工程师的刘海涛立志再造指南车。经30余年努力,他最后用辁轮技术做出了一种仅用差速辁轮组装的指南车。经不断改进,刘海涛已先后研制成功十几种指南车,统称 “中华指南车”。目前他已推出黄帝、周公、祖冲之与燕肃等4种指南车,其今年推出的黄帝指南车科技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古代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茶叶等物至西域各国以及更多的西方国家。汉武帝登基之后为了打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让其充当“说客”让西域各国不要与匈奴合作。张骞出长安出发,一路上经过甘肃、新疆等地,然后再抵达位于中亚以及西亚地区的西域各国。他所走过的这条路便就是丝绸之路的起源,因为这条道路最初主要用于中国丝绸的对外输出,故而德国一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地理学家将它取名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起始于长安,结束于罗马,总长度约为六千四百公里。张骞共出使过两次西域,丝绸之路则是在第二次出使归来之后才开通。其实张骞第一次从西域回来之际,汉武帝就曾想开通丝绸之路,但是由于必经之路上有一块地方被匈奴占据而未能如愿。待汉军从匈奴手中夺得河西走廊的控制权之后,汉武帝再次下令让张骞前往西域,此行目的主要是为了拉拢西域强国乌孙。

经过四年时间的努力,张骞最终带回乌孙使者。而乌孙使者抵达长安之后见汉朝发展得十分繁荣,于是此后便频繁与汉朝来往。其余西域国家见状也纷纷效仿,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便日渐频繁起来,丝绸之路也就随之开通。汉宣帝即位之后匈奴彻底被打败,为了保障西域地区的和平汉朝便在该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有了安全保障之后,往返于西域与中原的商人也就越来越多,丝绸之路也就变得更为繁荣。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诸多物品皆通过丝绸之路外销至西域以及更多的地中海地区。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商品以及文化也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的传入。

古代真的有『木牛流马』和『黄帝指南车』吗?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