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保康县竹园沟磷矿普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湖北省保康县竹园沟磷矿普查,第1张

(1)概况

普查区位于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西山村及歇马镇白水河村一带,内有村级简易公路,距保康县95千米,属高中山区,最高点1450米,最低点910米,最大高差540米。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磷矿,工作程度为普查,勘查资金为800万元。

(2)成果描述

勘查工作以地质填图、钻探为主,钻探完成9孔,计812658米。通过勘查了解,该区磷矿为隐伏矿体,共发育二层,为Ph2、Ph1。全区分布稳定。大致了解磷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第二段中,磷矿层隐伏于700~1000米以下,矿层倾向北东,倾角为5°~12°。磷矿石以白云质条带磷块岩为主,次为块状和泥质条带状磷块岩。

经过资源量估算,区内磷矿石(333+334)资源量77583千吨,矿石品位为2522%;(333)资源量37519千吨,矿石品位为2467%;334资源量40064千吨,矿石品位为2573%。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在深入分析周边矿区磷矿层分布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通过1∶5000地质填图,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分布特征,然后按600米线距测制了4条勘探线剖面,同时按1200米×600米网度布置钻孔9个。

首先施工ZK002钻孔,见矿二层,矿层Ph2矿层孔深86549~86930米,Ph1矿层孔深87110~87792米,矿石主要类型以白云质条带磷块岩为主,次为块状磷块岩。而后相继施工ZK006、ZK404、ZK406、ZK410、ZK010、ZK502、ZK504、ZK414钻孔,均见矿二层。

赛数OS Q系列专业大幅面高精度非接触扫描仪的图像质量稳定并达到国际通用的标准,是目前市场上屈指可数的可以使用96位彩色扫描模式输出,分辨率可达1000ppi。赛数OS Q系列扫描仪广泛应用于大幅面古籍、档案、字画、图纸、地图等文献的高精度数字化和仿真复制。

文化创新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创新,是建立在原有文化基础之上的创新,而古籍正式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结晶,所以文化创新和古籍修复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古籍可以为文化创新带来基础和主干,而文化创新则让古籍焕发新的活力,在新时代下进行新的阐释。

(1)概况

勘查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南8千米处,隶属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管辖。矿区往西25千米经106国道通连咸宁、武汉,距咸宁火车站约18千米,交通方便。区内属中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夏热秋凉,冬季干冷。

项目由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承担开展了勘查工作,工作程度为勘普查,勘查矿种为白云岩,勘查资金100万元。

(2)成果描述

白云岩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娄山关组中段,属海相沉积成因。矿体走向延伸长度1440米,厚19908~21999米。矿体呈层状,出露标高60~2428米。MgO品位1583%~2170%,平均2064%。矿石呈灰白色,具不等粒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90%),含少量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矿石自然类型为层状、致密块状白云岩,工业类型为熔剂用白云岩。有害成分平均含量:SiO2122%、TFe2O3020%、Mn3O4003%、Al2O3026%、烧失量4407%。矿石符合冶金用白云岩指标,可作冶金辅助原料。

探获(333+334)总矿石量059亿吨;其中(333)矿石量052亿吨,(334)矿石量008亿吨,矿床达大型规模。

(1)概况

2007年至2011年,鄂东北地质大队以及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309队先后多次对该矿区进行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纤维石膏矿,工作程度为普查。

(2)成果描述

该矿床属湖相含盐碎屑岩沉积型石膏矿床。本次普查共估算出纤维石膏矿(333+334)资源量641588万吨,其中(333)资源量601432万吨,(334)资源量40156万吨。

按品级划分:共估算出纤维石膏矿(333)资源量特级品80024万吨,(333)资源量Ⅰ级品521494万吨。按膏组类别划分:共估算出纤维石膏矿开采膏组(333)资源量特级品69353万吨,333资源量Ⅰ级品478609万吨,(334)资源量39151万吨;工业膏组(333)资源量特级品10671万吨,(333)资源量Ⅰ级品42885万吨,(334)资源量1005万吨。按单位划分:鄂东北地质大队共估算出纤维石膏矿571061万吨,其中(333)资源量特级品80024万吨,(333)资源量Ⅰ级品455573万吨,(334)资源量35464万吨;核工业部地质大队309队共估算出纤维石膏矿(333)资源量Ⅰ级品65921万吨,(334)资源量4692万吨,无特级品。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通过五年的普查,共打钻孔16个(包括309队),进尺559915米,控制纤维石膏矿组17个,新发现纤维石膏矿组4个。2010年7月3日,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2011年7月转入室内整理、编写报告。

(1)概况

桃郁溪矿区位于远安县西北310°方向直距37千米处,属远安县荷花镇管辖,距宜昌市火车站及长江码头70千米,属中低山区,最高点海拔1048米,最低点405米。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磷矿,工作程度为普查,勘查资金:地质66万元包干,钻探按每米680元核定费用。

(2)成果描述

勘查工作以地质填图、钻探施工为主,钻探完成531814米/7孔。通过普查,大致查明矿区内磷矿层为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工业主矿层在本区中部沿NW—SE方向形成一条矿化带,往东尖灭,形成南、北两个工业矿体。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较小,且无大断裂构造。全区平均厚度336米,平均品位为215%。矿石自然类型以块状(条纹)磷块岩和泥质条带磷块岩为主。

湖北省远安县桃郁溪矿区4勘探线剖面图

1—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2—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3—寒武系下统石牌组;4—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5—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段;6—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二段;7—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一段;8—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第三段;9—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第二段;10—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第一段;11—南华系下统南沱组;12—钻孔/孔口标高(剖面);13—产状;14—角度不整合(剖面);15—含矿岩系

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评审(鄂土资储备字〔2011〕82号),全区共探求(333+334)资源量52863千吨,其中(333)资源量13905千吨,(334)资源量38958千吨。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在综合研究晒旗河、鱼林溪等周边矿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就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预测在宜昌磷矿的东部桃郁溪一带可能有磷矿资源远景,通过1∶5000地质填图,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分布特征,普查设计按1200米×600米工程间距在矿区内布置钻孔。施工时按线距1200米布置勘查线,勘查线上的孔距也以600米距离布置。

国家高度重视普查工作,中央财政拨款4503万元专门用于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建设。2014年度,全国共落实普查经费412亿元,其中省级经费146亿元,地市级经费11亿元,区县级经费156亿元。目前全国共有25829名普查员,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新疆等地还招募培训志愿者,充实普查队伍。为提高普查工作者业务水平,国家文物局和全国各省(区、市)均根据普查进度开展阶段性培训,基本覆盖省、地市和区县级。为解决基层地区专业人才力量薄弱的实际困难,各省(区、市)普查办以省级文物专家为主,组建文物认定工作队,赴各地市、区县和各国有单位开展文物认定工作,全国共有省级普查专家1500余人。国家文物局建设普查专家库,承担文物信息数据网上抽样审核工作,对各地开展专业指导,对新发现重要文物进行现场复核,以保证普查数据的完整、准确。以普查员为主体、普查专家为资源、普查志愿者为补充、专兼结合的普查人才队伍全面建立并发挥作用。

为保证普查信息的准确、规范、完整,各省(区、市)均已组建普查专家队伍,赴各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开展认定并指导藏品登录工作。甘肃、宁夏、陕西、广西、海南、天津、山西、山东、福建、江苏、安徽、上海、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等18省(区、市)已完成认定工作,新疆、浙江、吉林等省(区、市)已进入收尾阶段。文物认定工作充分表明文物普查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国有文物监管、保护,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一大批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得到发现和认定,纳入国家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在开展文物认定工作的基础上,部分省(区、市)同步开展鉴定定级工作。河南省普查办按照各省辖市初步鉴定和省级复核鉴定两个阶段开展鉴定定级工作。陕西省对馆藏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并开展修复、保护工作。湖北省荆门市在鉴定定级过程中针对古籍虫蛀霉变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收藏单位重视。文物鉴定定级工作在保护文物资源,特别是督促文物系统外各单位改善保管条件等发挥出重要作用。

国家文物局按照普查中实现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建立文物登录体系和与管理机制,建设社会服务体系的三大目标,建设了统一的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自2014年6月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建成启用以来,藏品登录数量快速增长,呈加速上涨趋势,平均每天新登录文物6万件以上。2014年12月31日24时,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已注册各类收藏单位7989家,登录藏品总数达868万件(250万件/套),其中珍贵藏品总数达69万件(41万件/套),上传照片640万张,数据存储量达16万G。登录文物数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省(区、市)为:陕西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甘肃省、广东省、河南省、北京市、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登录数量居全国前十位的单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延安革命纪念馆、天津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

2015年度,平台登录数据量持续增长,1月21日,统一平台登录的藏品总数突破1000万件;截至7月18日,平台已登录文物数据2551万件(750万件/套),已登录单位为10493家,上传照片1980万张,数据存储量达51万G。江宁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等300余家单位已完成文物信息登录工作。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天津市文物公司等重要文物收藏单位登录进展较快,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天津、内蒙古、山西、安徽、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市)已逐步开展省级数据审核工作,其中山西已完成对去年录入的14万件文物数据的审核工作。

湖北省保康县竹园沟磷矿普查

(1)概况普查区位于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西山村及歇马镇白水河村一带,内有村级简易公路,距保康县95千米,属高中山区,最高点1450米,最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