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怎么分辨?
中药的药性又称中药的性能。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药物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味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滋味来推定。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①升降浮沉与性味有关。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②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有关。总体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数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的定位。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中药方包含那么多成分是因为一般方剂中都会包含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中医将多味中药配合应用时对中药相互关系的一种形象的表达。其中君药就是对治疗疾病起关键作用的一味或者两味药,很少有三味以上的,因为治疗疾病的方向要明确,有主有从,从要服从于主,所以君药用量必然是大的,但不一定是最大,这个关系到药物本身质地的轻重;
臣药就是辅助君药的,是君药主要的助手;
佐药一方面是辅佐君臣药所不能及的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佐制,减弱君药的毒性来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病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反佐, 内径有云,“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反佐就是‘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譬如说痢疾,正常治疗应当让其先止住,但是反佐就是用药使其继续下,然后通过继续下来使其排出毒素,治愈疾病;
使药主要就是起到调和的作用。
所以一剂中药包含那么多药材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发现需要这些成分的呢?
《淮南子·修务训》中说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当然“神农尝百草”这只是神话传说,但是不可否认,中药的药性如何,能治疗什么病,都是古人们尝出来的。
中医所谓的“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都是来自于自然之物,凡是尝起来气味甘平的就是食物,气味较为偏执的就是药物,这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古代丹家的药性论,即对物质问相互作用的认识,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周易参同契》在阐明阴阳学说时便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阴与阳的彼此交媾,相须不离,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唐代张九垓的《张真人金石灵砂论》则进一步把阴阳学说具体化,说明这一学说怎样指导金丹术。他说:“大道冲融而包天地,驱策阴阳,成乎宇宙。天形阳而左旋,地质阴而右转,日为阳精而昼行,月为阴灵而夜流。……一阴一阳曰道。圣人法阴阳,夺造化,故阳药有七,金二石五,黄金、白银、雄、雌、砒黄、曾青、石硫黄皆阳药也;阴药有七,金三石四,水银、黑铅、硝石、朴消皆属阴药也。阴阳之药各禀其性而服之,所以有度世之期,不死之理者也。”又说:“还丹者,取阴阳之精,法天地造化之功,水火相济,自无入有,以成其形。岂若砂汞,孤阴为体,无阳配生,不能合四象,运五行,所以孤阴不育,寡阳不生,阴阳配合,方成还丹。”
其实提问者已经知道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只是不了解如何去归类。
其实归类的思路与阴阳和五行的思路是一致的。
根据颜色和气味(以及形状)把药物分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的,但这种法象药理学的思维并不严谨。
药性中的甘、辛并不是指甜味和辣味,当然有很多味道和药性的确是相近的。举例:药性中的苦对应心,心属火而火能炎上,所以对应的苦味是有向下的功能,一般说苦降。
最后说一下水和火,寒和热是否可以共用的问题:
各花入各眼,人体的构造和组成是复杂的,你可以外感风寒,明明是寒,但是却会发热发烧表现为热。所以五行或五味给了你用药的方向性,比如说外来之寒,温必兼散,那么你用药会用到温或热性的,并且需要辛散味的。
中药用法中有一个“去性取用”,意思是我需要这味药的功效,但可能它是寒性却不是我所需要的,那么可以佐一到两味温热性的药,把这味药的寒性给中和掉,而功效却仍在。当然这是方剂学把药组成方的问题。所以水和火,寒和热在许多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共用甚至会有奇效的。
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止汗、止咳、止泻、固精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泻痢、遗精、遗尿等证。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小心中毒以后,然后把这种草药记录下来。另外一种就是有的医者会在寻找草药的时候去分辨这些草药的毒性,然后依据药理知识再记录下来。
古时候由于整个社会经济都不是很发达,穷苦的老百姓一般都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能认识字的老百姓就更少了。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的照相呀,打印啊这类技术,而且平常的老百姓绘画技术也不是很高。因为有时候就算医书上有记载,而画出来的画像跟实物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认识草药这一方面,主要是靠老一辈的经验传授。另外一个就只能是自己在荒郊野外或者种田的时候发现草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不小心中毒在送往医馆的时候被人告知,这些可能是有毒的中草药。古时候人们好打猎,打猎也是认识草药的一个途径之一。
更多的就是医者对于草药的了解。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神农氏炎帝。相传炎帝为了认识草药的药性,所以经常自身去尝试草药,然后确定草药是否有毒。因为医者比一般的老百姓要有药理这方面的知识认知,记载下来的也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当然古时候对于中草药的认识并不是很完整的,直到明朝时候的李时珍,他花费20多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直到这个时候,医学在认识药物这方面才有了系统的记载和概括。
古人都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尝试来鉴定中药的特性,比如神农尝百草,但是最后中毒而死,还有李时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他们都是通过尝和闻药物本身的味道来发现的。总之,一切都是靠时间得出来的真理。
中药的药性怎么分辨?
本文2023-11-01 04:50: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