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解说揭秘经方之源头,认识经方组方之秘密
《汤液经法图》含有三个基本思想,他是在五行理论指导下的理论思想就不需要说了,三种基本理论思想是:一者五行互含的;二者五味变化;三者补泻的理论思想。这样的说法如果不加说明的话,容易被人认为是想当然的贴标签。\n\n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在《辅行诀》提到一次“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虽然《辅行诀》只提到一次,但是“五行互含”的思想是《辅行诀》或者《汤液经法》中制方立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看一看《辅行诀》中对五味的分类,就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这就是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的理论及应用非常重要,目前只能从《辅行决》中见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有了经方,对比后世制方理论,我们就可以看出经方的治方理论与后世的治方理论有很大差别,其一就表现在经方是应用五行互含的思想对药味进行分类认识和应用。\n\n五行互含理论来源于五行理论,五行理论在中医中有三种应用。一者脏象理论,二者五运理论(见于《素问》七篇大论的五运六气中),三者五行互含理论,五行互含理论只见于《辅行决》,可以看作五行理论的一个推论,因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万物 皆秉承五行之气而化生”,万物都具备五行,构成某一事物的某一部分也是秉承五行之气而生的,五行之气也可如阴阳理论般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级别的事物之中,这是从纵向上看,如果从横向上看也是五行互含,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在人体,如人体秉五行之气而生,人体的某一脏腑(如肝)也是秉五行之气而生,肝中也有金木水火土,他脏亦同此。为什么经方理论以五行互含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呢?因为我们配置药方的目的在于调节调动人体各种生机和运化功能。从时空来看,是一种横向的,某一时点作用的过程,纵向过程是一种生成演化的过程,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生命过程的某一横断面,其发生作用也是在某一横断面上进行的。五行互含理论主要是在横向上揭示五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此点正是经方制方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比如想调节肝的功能状态,首先知道肝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他四藏有密切联系,必须从五脏来调理。在后世治方理论,如深入探寻,虚则补其母,如何补?实则泻其子,如何泻?后世在补泻的作用机制不够明了,《汤液经法图》所包含的补泻思想是有一定的定义的,“阳进为补,阴退为泻”。如果对脏腑的功能状态进行补泻,如何补,按照五行互含的归类,补就用本位之主,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补肝,以桂为主,用金中之木来泻肝,因为同气相求。\n\n《辅行诀》的补泻和现在的补泻不通,此泻为阴退为泻,而非通腑的泻,经方的补泻必须依照五行互含理论,经方治方就是以五行互含为理论依据。\n\n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n\n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n\n故先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仲景这里提出的补肝法,其中一种思想与前面所提到的一样,就是从五行的总体上补肝,而不是单纯的只针对肝,仲景把五行相生相克都走到,最终肝虚可以恢复,克制肺金,使肺金不克肝,而实现肝虚的自愈,这样一种补肝的方法和《辅行诀》中补肝的方法有区别,《辅行诀》直接用肝味的主药直接补,而杂病例中是间接补,通过金气不行,使克制肝的力量减弱,而使肝气旺盛,先认同陶弘景所说,则对仲景杂病例中的治法,可认为是对《汤液经法》的一种发展,除了直接补肝的方法之外还有五行循环的补肝的方法,仲景对味的应用是入体的,辅行诀味从对用的应用而对五味划分归属。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认为是并行的。\n\n3、五行互含,五行之中复有五行,是否可以无限推衍下去,层层互含,以至无穷?阴阳可以,五行不一定。五行都具备的就是完整的事物形态,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具备了。\n\n汤液经法图解说揭秘经方之源头,认识经方组方之秘密\n\n4、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小泻肝汤用于治疗肝实,精气不正,肝实要泻,以酸泻之,酸属金,金克木,泻肝用的是克制之法,脏实就是精气不正,邪气盛,而克就是管理,是欺侮,肝实就用酸来泻,泻就是使脏气回收,阴退为泻,用金中之木来实现对肝的管理,“味酸皆属金,枳实为木,芍药为土。。。。味辛皆属木姜为土,”用芍药,酸中之土,这个管理是持续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稳定的管理的连续性,用能够守的土使管理工作能稳定,生姜从五味的互含中,姜为木之土,木接受了金的管理后,也要保持稳定。这就是经方治方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现。其他的方剂没有小泻肝汤这么显明,其中所包含的仍然是这样的思想,正如陶弘景说言“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n\n5、五味的定义在《尚书洪范》中箕子对五味有个定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通常理解的五味是味觉口感的味,他们有密切关系,但是二者不是一回事。从五味定义可以看出五味所表达的是一种气化的状态或者说秉气的状态,咸秉润下之气,苦秉炎上之气,对这一点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们以后谈五味时候都是在这种基础上谈。对药物的咸味,尝起来不一定咸,而是具有润下的性质,苦味不一定苦,而是具有炎上的性质,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对五味的定义中不涉及体用,从体用的角度看,五味应该属于体。箕子的五行理论来源于洛书,和来源于河图的生成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体用的提出来源于生成,生数和成数来源于河图的,河图和洛书来源于两套系统,一个讲体系,一个讲运动,也就是运动中的平衡,为什么箕子从洛书而不是从河图来讲五行,因为洛书是讲用的,河图是讲体系的,一个是侧重先天,一个侧重后天。五味体用的提出和应用在《辅行诀》中表现的很充分,这个理论也见于《素问》,《素问》的《脏气法时篇》,谈到了味的体和用,只是没有进行说明。
汤液经法图对五味的划分 该图为正五边形,为三层,从这个图中可看出,木的用味是辛,体味是酸;火的用味是苦,体味是咸,土的用味是甘,体味是辛,金的用味是酸,体味是咸,水的用味是苦,体味是甘。这个划分和我们熟悉的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有明显的差别:土味的体是辛,金味的体是咸,水味的体是甘,对此我们很难理解,现在先存疑。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五味五行的分配是有严格的规律的,木之用对应土之体,金火体对体,水火用对用,有的是体用对应,有的是体体对应,有的是用用对应,这种五味的五行分配的依据是: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补的就是用,泻的就是体。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图是正确的,我们的认识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相克的两行之间是对应的,有的是体用对应,有的是体体对应,有的是用用对应,就导致五行关系难于融洽,《汤液经法图》虽然很规范,但也存在难于完全协和的状况。本来土居中,金木水火居于四象,在此图中土不居中,五味的体用在五行之间的分配对应的不那么工整。为什么把土从中间拿出来,与四象放在同等地位上,这是理解《汤液经法图》的关键。《汤液经法图》于我们通常对五味五行的认识和应用有差别,根本点在于把土拿了出来,这个问题非常特殊,也是认识《汤液经法图》所必须要做出解释的问题。\n\n《辅行诀》: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这两者基本上没有区别。\n\n《辅行诀》: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内经》: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基本一致。\n\n《辅行诀》: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内经》: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基本一致。\n\n《辅行诀》: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内经》: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炎上作苦,苦能不能泻气上逆呢,《内经》条文存在传抄之误,《辅行诀》比较合理通顺。\n\n《辅行诀》: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内经》: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n\n此处也存在传抄之误。\n\n1、《辅行诀》的经云,是有所本的,就是《内经》;2、《辅行诀》关于肺肾味的分配和通常认识不一样,但是行文有道理,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之所以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差别,是《汤液经法图》把土从中间拿出来有关。顺着左旋的方向,就是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汤液经法图》强调的不是五方东南西北中,而是生克,以生的关系构成了五行图,相间者就是相克的关系。如果把五行图按照四方和中央来做的话,说明了一种体系。用相生关系构成的五行循环图揭示了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通过这个相生关系形成的五行图的目的是要把握生克制化的思想,在既定的体上五行如何运化,符合客观规律。就像从《河图》当中提炼出《洛书》一样,一个强调用,一个强调体。在《内经》上五脏五味五行基本上是体的划分,对用的体系的划分谈的比较少。\n\n《汤液经法图》从用的角度来谈五行五味,这点正式他的理论价值所在,没有这个图很可能不知道很不容易得出这样的体系。打个比方,没有《洛书》只有《河图》,对世界的理解会感觉有重大的欠缺。《汤液经法图》这样来认识是不是合理,也需要大家来共同探讨体验。《汤液经法图》是自成体系的,对五行立足于用的,立足于平衡的,《汤液经法图》对五行的把握相当于洛书的位置,讲平衡的讲动态的,动态之中的平衡,平衡之中的动态,这才有五行的合化,才有五行的生生不息,才有我们所关注的五味的变化,才有经方依据此变化所实现的配方的配制。体系图和运动图所揭示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五边形的图更强调五行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n\n7、五味变化五行图第二圈标示了木火土金水,每行都各有体用。最外圈有两个内容,一是五味所化,另一是主治功用。先看化,化就是变化,古人用变化时是两个概念: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化就是产生新的东西,变就是转变为另外的东西,一个是新事物的产生,一个是既有事物的完成,一个是始,一个是终。这里谈的是化,按照《汤液经法图》所示:辛酸化甘,苦咸化酸,甘辛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通常所说的酸甘化阴,只有这一个说法,但没有苦咸、咸辛等化,在《辅行决》之前,我们很难见到这方面的知识,五味所化是中医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汤液经法图》中所说的五味所化,依据目前还不详,先把《汤液经法图》中五味所化的结论记住,原因有待以后慢慢探讨研究。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是对五味阴阳的划分。我们要重视这个化,这是《汤液经法图》里面很重要的思想,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生克关系,也不仅是乘侮的关系,他们之间还在产生变化,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才有了经方的配制理论。对五味的认识不是口感不是味觉上的认识,中医对五味的定义,来自《尚书洪范》,润下做咸,炎上做苦,从革做辛,曲直做酸,稼穑做甘,中医的五味就是是五行禀气。从五味是五行秉气的角度来理解,辛酸化甘就能够能够理解:发散之气和收敛之气相互作用会形成平缓之气,那就是甘,所以辛酸化甘。苦咸化酸,炎上作苦,润下作咸,苦坚咸润,这两种禀气相互作用合化成收敛之气化酸。甘辛化苦,甘是和缓之气,辛是发散之气,和缓和发散这两种禀气进行合化,就化为苦。对于苦味有苦以躁湿,苦以坚之。苦味能够破结,这个结的范围比较小,但是作用力度比辛散要强,对于那些坚硬的凝结,需要苦味才能突破,辛味的力量可能就达不到,苦味能作用于硬度更高的气机,辛味作用于硬度比较低的气机,苦的这种秉气不是快速的而是缓缓作用的,而甘辛就能合化这种性质的秉气。酸咸化辛,收敛和润下怎么合化出发散性质的辛呢?阴阳相互作用时是相反相乘,没有相反就没有相乘,比如肝靠酸来生的,体秉收气,用就是发散。收敛和润下化出来的不可能更加收敛的,而是发散的辛。苦甘化咸,炎上做苦,稼穑做甘,苦味可以开降,有辛散的影子,甘缓和苦味的坚就之气,使其转化为润下的禀气。刚才所讲的五味所化,这是理解之一,还有一种理解,辛酸化甘,这个甘就是土,苦咸化酸,这个酸就是木,以此类推,这种变化也是存在的,五味所化即可以化出味来,也可以化出气来。两种理解都成立,也很可能同时存在。如进食了辛味和酸味的饮食(禀气而非口感),辛酸是相互作用的,辛酸即有可能化出脾所需要的精微物质,也可能化出脾需要的运化的气也就是脾气。\n\n五除除烦,除痞,除滞,除燥,??除烦是水木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是苦酸或苦甘,辛酸相互作用的结果?倾向于苦酸相互作用的结果。烦表明心气不宁,不管原因是什么,表现为烦,必然最终要落到心气上去,只有心气不宁才会烦,心气不安宁是通过水木之气来实现使心气不宁得以恢复平静的,苦这里是水之用,在火里,也被作为火之用,从《辅行决》自身来看,五味的分配也是有些问题的,味苦皆属水,五味所属的五行是属于用的,苦味为水之用,那就不应该是火之用,味咸皆属火,在五行图中火的体用位置该颠倒一下,这样结构关系更紧密更协调更合理。关于五除,目前认识有限,标识的五种证,表明的是什么内容似乎缺少规律性,如果按五行来分,这五个证应该归属于五行,如果烦是火,痞是土,滞是木,燥是金,水是什么?慢慢研究。一部分是五行互含一部分是五味变化还有一个补泻。\n\n补泻阳进为补,阴退为泻,补泻思想是《经法图》中的第三个思想,关于补泻《汤液经法》即给了定义,也给了说明。\n\n说明有两点,\n\n第一:其数七,火数也,阳进为补,怎么进呢?13579天数,阳数,奇数,阳进为补:由小到大,1到3到5到7到9,最大是9,为啥是其数7?物极必反,阳数达到最大时,实际上已经是要走向阴数了,走到最大时,阳气不纯,阳数禀气最纯的就是火,火数7。阴退为泻,阴数是偶数,地数,2 4 6 8 10,如果阴退为泻,最小的阴数为2,为何不说2呢?因为2是火数,火属阳,2藏于7中,阴数中禀阴气最纯的是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的成数是6,故以6代表阴。\n\n第二:《汤液经法图》还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图下面那两个符号,阳进为补为左旋,阴退为泻为右旋,水数火数是阴阳的属性标示,左旋右旋是对阴阳运动的把握,阳进必然是左旋,阴退必然是右旋,必然是左升右降,实际上左升右降是古人很基本的认识,这个认识来源很简单,就是面南而立,阳气左升,阴气右降,是天地阴阳的必然规律,人与天地相参,就像水往低处流,这就是自然规律。
《伤寒论》或叫《伤寒杂病论》之所以叫论,就是具体的谈论具体的事。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
张仲景自已这么定义自已的书,可后人强认之为经,统盖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实为过度释义。
《伤寒论》之前,有最早《五十二病方》记五十二题,一百多种病,近三百个方及药。已经在某些病进行辨证认治,讲究裁减。如疽病:黄芪,桂枝,芍药,吴茱萸,花椒,白蔹,生姜。凡七味,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
这方是不是看到几味某书常引用的?
其次《神农本草经》记载365种中药,为目前常用药。人参当归生地白芷百合麻黄黄连黄芩大黄甘草等等,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
《汤液经法》有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芍药甘草。张仲景依然盗用,改名小青龙汤。
《汤液经法》有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张仲景还是盗用,改名麻黄汤!
《汤液经法》有大阴旦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姜枣芍药。张仲景减芍药为小柴胡
《汤液经法》有小阴旦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去生姜变黄芩汤
《汤液经法》本有大小白虎汤,其中小白虎汤:石膏知母梗米甘草。张仲景盗用改名白虎汤。
《汤液经法》有大腾蛇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甘草,张仲景去甘草名大承气汤
《汤液经法》有大勾陈汤: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生姜。把生姜改干姜名为半夏泻心汤
《汤液经法》小玄武汤:附子白术茯苓芍药干姜。变干姜为生姜,命名为真武汤。
《汤液经法》小朱鸟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张仲景盗用改名黄连阿胶汤
凡立新书新论。引用先人之方,必用原名,或有一味加减,也应当标明出处,而非直接去除原方之方名,自命之以为已创。欺世盗名乎?
(上二方生姜干姜互换适当否?是另一话题)
中医除方药外,还有辨证。《黄帝内经》,《汤液经法》皆注重五行辩证分述。相生相克看重。以五行六运,寒湿暑燥风热邪并重,而非偏一。
张仲景自知《伤寒论》难述天下之病,对外感温,燥热,及出血,脏腑内损慢性病无力。而归命题为“论”,而非经!后世过度神化。唯孙药王言之“不过尔尔”,“非是正对之法”。随立书以五行脏腑为纲,寒热为目。
首先张仲景写的书名不叫《伤寒论》,在书的自序中提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原名《伤寒杂病论》。为什么称之为伤寒,是因为在古代因为寒邪引起的疾病较多,于是把外感病称为伤寒。伤寒是雅士之称,相当于现在的书面用语。民间则有口头的称谓。伤寒就是外感病病的一种代称。相对而言则又有杂病,杂病则是由于饮食起居不当,或者勉强用力,或者房事过度等等引起的人体正气的慢性损耗性疾病。
而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张仲景在世之时,《伤寒杂病论》可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便流离失所,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残存的一部分,用于治疗疾病效果良佳,于是王叔和广泛收集了《伤寒杂病论》的残卷,并将其中关于治疗外感病的部分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公认的《伤寒论》的出处。
正因为如此,后世认为《伤寒论》专门治疗外感病,对内伤病则疗效欠佳,这是没有读懂《伤寒论》,甚至是没有读过《伤寒论》。更准确的说《伤寒论》是一本以六经为纲领的大书,其中所牵涉的六经辩证更是可以知道所有疾病的治疗。不要说弄懂了《伤寒论》,即便是背熟了它,临床的起点已经比一般的人高出一大截。
金匮真言 遵仲景先师遗训,发扬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病因伤于寒而取名的。
三阴三阳之病,无不因伤于寒邪而得者,
中风伤寒者,发于阳六日愈,发于阴七日愈,以阳数六,阴数七故也。
中风伤寒者就是:外受风寒的感冒,与现代医学感冒七日自愈,不谋而合。
三阳受病是外感冈寒而得,入里传阳明,出半表半里是少阳经,都有外感表证的存在。病因是:因外受风寒而得,取名伤寒,是伤于肌表伤于寒邪。
三阴之为病,太阴,少阴,厥阴,是寒邪直入脏腑之为病,太阴感受寒邪,伤于脾士则腹泻,理中汤干姜祛寒邪,少阴肾经受病,四逆汤用干姜附子温阳救逆。不也是祛寒邪吗?厥阴肝经是寒热都有,乌梅丸以干姜,附子,细辛,桂枝祛寒邪,以黄柏,黄连,去热。寒热并用。
三阴经是寒邪直伤于脏腑,三阳是风寒伤于经络,所以张仲景取名伤寒论,病因寒邪而得。不取名伤寒杂病论,又该取什么呢?
风寒暑湿燥火为六*,中医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其实寒邪致病最多。
寒邪是人类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寒邪引起的疾病,张仲景就取名伤寒杂病论。
比如:冬季感冒的流行不就是人体感受寒邪所致吗俗称冻感冒了,感冒了怕还风。注意保暖。
一部伤寒论,是论述治疗的寒邪致病的。
比如:寒邪犯肺则咳喘的小青龙汤,
中风之桂枝汤,心悸之桂枝甘草汤,
寒邪入里之理中汤,
阴寒之真武汤,
痹证之桂枝芍药知母汤。
张仲景用麻黄,桂枝辛温以治外感,用干姜,附子以里寒,不就是治疗寒邪伤人的疾病吗
寒邪伤人导致疾病的发生,取名伤寒杂病论,不是很正常吗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伤寒论?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叫伤寒 再去弄明白什么叫论。由于二千多年前。人类对天气环境因素对人产生疾病的认识 处于肉眼观测阶段 没有现在的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细菌。所以 只能把这个因素造成的疾病取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叫做伤寒 这是一个外感疾病的总称! 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以发热恶寒为主的病症叫伤寒病 另一个是以发热而不怕冷为主的病症叫温热病 统称为伤寒。虽然现代医学用仪器设备观察到了是大气污染物伤害了人的身体而产生的证状 但不影响古人对这个症状的治疗。古代中医是治疗症状为主题的医学 所以叫什么病名并不重要!现代医学的病名多 且恰好相反 没有治疗手段。论 就是把病症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与处方都交待清楚了的论述表述 所以叫做伤寒论!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做《伤寒论》?
相信很多对于医学 历史 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们最近都想知道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写的最著名的医书是叫做《伤寒论》呢?那么我今天就告诉大家这个问题,首先,张仲景的这部医书可以说是不同于我国其它的一些中医医书的,因为比如说《黄帝内经》它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医学结论加上很多的修饰词,以此来显示整本书的地位以及能力,但是张仲景的这部《伤寒论》其实更多并不是讲述一个比较空虚的医学结论,而是通过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来告诉大家,这个病症应该如何的下药进行治疗,所以我们可以说,《伤寒论》这本书其实更像是一个医学的教学案例,整本书你几乎不能够找到任何的修饰词来显示地位,这就是它为什么叫《伤寒论》的原因了。
张仲景最初写成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当时还没有纸,书是以竹简的形式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残缺和遗失。大家都知道,特别是串竹片的绳子溃烂之后,就变成一堆没有顺序的竹片,就更乱了。
后代的医家们对于这套书进行抢救性发掘,迫不得已,把论伤寒的部分整理成《伤寒论》,把论杂病的部分整理成《金匮要略》。
当然了,《伤寒论》中的“伤寒”,并不是我们今天西医讲的伤寒病毒,指的是因为寒气侵害导致的所有病症的总称。与《伤寒论》对应的专门论述“热病”的是清代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算是完成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完善。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中医必读的四部经典著作。
此书虽未看过,但听其名已知其意。人秉先天之气而生,自然之气养人之命。气自鼻孔入人之身,经丹田灌四肢,达肺腑,通血脉。人身内成一循环往复之行,所谓伤寒者,外邪伤于胃也,多余饮食后胃之力不足导致,食物未消化后,积于体内,再加之未有新鲜的空气以补充,自然食以成腐,弥附五脏,大家可能不知道癌症的根是什么,本着悲悯苍生的胸怀,告诉你们,这就是各种疑难杂症及癌症的根本原因。胃力不足,即元气不足,食之未化之物,成腐以后,随着血液留于各处,渐渐的聚集,所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健康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吃东西,不要伤害动物,不要长时间与大自然隔离,不要长时间不饮水。经常练习桩功或者打坐,让胃力有余自然可以化掉食物。再是,有癌症的患者应该多参加绿色活动,给自己的家里种种树,浇浇花草,因为植物对于腐烂物质有一种自然的消化和吸收利用,即使远距离也能消化和吸收。通常的作法即使仪器先进也效果不大,所以劝世人多种树,多养气,多练桩功,多接近自然。善哉,善哉
《山海经》十三篇。《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相人》二十四卷。
《相宝剑刀》二十卷。《相六畜》三十八卷。右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
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
凡数术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
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春秋时鲁有梓慎,郑有裨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汉有唐都,庶得粗牜角。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
《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
《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创疭瘛方》三十卷。
《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右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於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容成阴道》二十六卷。《务成子阴道》三十六卷。《尧舜阴道》二十三卷。《汤盘庚阴道》二十卷。
《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天一阴道》二十四卷。《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三家内房有子方》十七卷。
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宓戏杂子道》二十篇。《上圣杂子道》二十六卷。《道要杂子》十八卷。《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泰壹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
《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泰壹杂子黄治》三十一卷。右神仙十家,二百五卷。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於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
一、伊尹其人
伊尹是夏末商初之人。其事迹可见《尚书》《论语》《吕氏春秋》《列子》《楚辞》《孟子》等多种前秦古籍,《尚书·君奭》记载:“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论语》曰:“大贤唯有伊尹。”《孟子》记载:“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伊尹圣之任者也。”由于后世多把伊尹比附圣贤,他的生平事迹甚至生卒地至今也有多种说法。他的故事大致是这样:伊尹名伊,或挚,尹为官名。伊尹的出生便有一段传奇的记载,《吕氏春秋·本味》说:“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抛开神话的部分,伊尹出生在伊水之滨,洪水过后,成为孤儿。
伊尹自幼被庖人所养,长大了也就自然成为有侁氏的庖人。但他与一般庖人不同,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被时人称为“贤”,后来连汤也知道了。“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这是的商正在兴盛之际,伊尹也愿投明主。汤想了一个主意,“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有侁氏国的国君就糊里糊涂地把一个人材作为陪嫁送给了汤。
后来伊尹辅佐汤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成为有商一代的开国元勋。汤在位29年后逝世了,伊尹又辅佐汤的第二个儿子外丙继位,外丙即位三年便去世了,伊尹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王,中壬即位四年后去世,伊尹便立汤的孙子太甲为王。太甲即位后,逐渐不守法度,昏庸暴虐,不仁不义,于是伊尹就把他流放到外地三年,而由伊尹亲自代理朝政,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流放的过程中经过反思,十分悔恨,洗心革面。伊尹立即将其迎回朝,把权力一起交给他。重新即位的太甲果然以仁义行事,以诚意待人,诸侯们又重新拥护这位国君。这时的商代国力鼎盛,人民安居乐业,伊尹作了《太甲训》三篇,歌颂太甲的功德。伊尹一生辅佐了4位商王,死后商王感念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用天子之礼来厚葬他。《尚书》序称伊尹撰有汝鸠、汝方、汤誓、咸有一德、伊训、肆命、徂后、太甲等,今本已不全。
二、伊尹与医药的关系
根据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1]商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的功能,如蜚声远近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长医术闻名,《说文》释“尹”作“治也”。古文字学家康殷就指出:尹,“象手执针之状,示以针刺疗人疾病”;官名尹“同样是医疗治调之意的引申·转化”[2]。“伊尹”同时具有来自伊水的医和相的意思,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伊水的巫师。
在《汉书·艺文志》中托名伊尹的著作有属于道家者流、小说者流、兵家者流等,而后世医家都认为在医家者流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中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也是伊尹所著。玉函山房辑佚书有《伊尹书》一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也有伊尹篇。
商代给后代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就是殷墟甲骨文,甲骨文的产生就是由巫师主持祭祀鬼神,占卜吉凶,其中还有关于后代祭祀伊尹的内容,在甲骨文中有“伊尹”、“伊”、“伊奭”、“黄尹”诸称皆指伊尹。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如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身、疾足、疾止、疾育、疾子、疾言、蛊、龋等,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等,虽然不能说与伊尹有直接关系,但伊尹肯定参与过类似占卜活动。
三、伊尹配享先医祠
《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医家都认为此书为伊尹所撰。晋代皇甫谧就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3]南朝梁陶弘景在列数古代医哲先贤时也不忘伊尹的功绩:“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煞害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群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生民。岐皇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4]明李梴也历代上古医家圣贤中也记载:“伊尹殷时圣人。制《汤液本草》,后世多祖其法。”[5]
元代王好古撰有《汤液本草》一书,他坚信汤液就是伊尹所创立的:“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6]
历代医家皆对伊尹创制汤液的故事深信不移。元代起的三皇庙中,伊尹已列配享,与上古传说的医家进入医家朝拜的殿堂。清代陆以湉记载了京师先医庙的沿革情况,在先医庙诸位名医中,伊尹赫然在位:“京师先医庙,始于明嘉靖间。(按:元贞元间建三皇庙,内祀三皇并历代名医十余人,至是始定为先医庙。)本朝因之,中奉伏羲,左神农,右黄帝,均南面,句芝、风后,东位西向,祝融、力牧,西位东向,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仓公淳于意、华佗、皇浦谧、巢元方、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宗素、李杲,皆西向,西庑鬼臾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机、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孙思邈、启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皆东向,以北为上,岁以春冬仲月上甲,遣官致祭。”[7]
还有人将黄帝、神农和伊尹并称为“三圣人”的说法:“隐医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万世之下,深于此道者,是亦圣人之徒也。贾谊曰:古之至人,不居朝廷,必隐于医卜。孰谓方技之士岂无豪杰者哉?”[8]
清代徐大椿则认为汤液并不是伊尹发明的,而是至商代伊尹时开始盛行而已:“《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尹始也。”[9]
四、《伤寒论》与《汤液经》
1985年,当代名医姜春华在《中医杂志》撰文指出《伤寒论》与《汤液经》的渊源关系。[10]依据除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之外,还有一部敦煌石室唐写卷子本的传抄本——梁·陶弘景《用药法要》。该书说:“诸名医辈张玑……等,咸师式此《汤液经》法。”并细数了其中的大小青龙汤、大小白虎汤、大小朱乌汤、大小玄武汤、大小阳旦汤、阴旦汤等。其实关于《伤寒论》来源问题历代医家并不避讳,王好古曾说:“殷伊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11]清代陈修园也指出:“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之方,即其遗书也。”[12]
伊尹的《汤液经》在宋代时民间还有残存,如《普济本事方》在大柴胡汤方的最后一味药大黄后即以小字说明:“伊尹《汤液论》大柴胡同姜枣共八味,今监本无,脱之也。”[13]再如朱肱《类证活人书》在桂枝加葛根汤方后注中也说明:“伊尹《汤液论》桂枝汤中加葛根,今监本用麻黄误矣。”[14]《阴证略例伊尹汤液论例》也进一步指出:“朱奉议云仲景泻心汤比古汤液则少黄芩,后人脱落之。许学士亦云伊尹《汤液论》大柴胡汤八味,今监本无大黄,只是七味,亦为脱落之也。以是知仲景方皆《汤液》也。”[15]
伊尹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医药行业神,但大多数民众相信,汤液是由他发明的,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汤液经法图解说揭秘经方之源头,认识经方组方之秘密
本文2023-11-01 05:26: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