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文言文阅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唐太宗文言文阅读,第1张

1 文言文阅读是唐太宗的

灯影里的故事

——三镜自照

太宗谓侍臣曰: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镜,以防己过。

——《全唐文纪事》

释:唐太宗对亲近的臣子们说:逗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以过去的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规律;以别人为镜子,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是非。我常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备自己的过失。

记:太宗之三镜,可谓国之三宝。各以铜、古、人为镜,其照各异。

若人皆持有此三镜,则道可兴也。铜镜明,人必正形知礼;古镜明,国必兴富;人镜明,人必仁良淳善。则可谓盛世之征也。

2 文言文阅读李世民畏魏征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答案:(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答案: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娆雪+语文网)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内容来自raoxue] 答案: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分) 征 状 貌 不 逾 中 人 答案:征状貌/不逾中人 译文: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

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B “惊”是“吃惊”的意思,作“高祖”的谓语,后面没有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D;“而”是连词,表转折,连接两个句子,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高祖惊异,叫来问他,太宗回答说:“回去军众就会马上解散,可是敌人在后面趁机追击,死亡在顷刻之间(2)C “高祖起太原”的“起”是“起兵”的意思,“起于家”的“起”是“被起用”的意思(3)A “他指挥云定兴故布疑兵”错,原文为“太宗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是太宗向云定兴的建议(4)①为:介词,替;直:直接;是:这句子翻译为: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②寇:侵犯;遇于豳州:介词结构后置句;从:使…跟从,带领句子翻译为:突厥侵犯边境,太宗与突厥军在豳州相遇,带领一百骑士随从与突厥首领会谈,结盟后突厥军撤离答案:(1)B(2)C(3)A(4)①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②突厥侵犯边境,太宗与突厥军在豳州相遇,带领一百骑士随从与突厥首领会谈,结盟后突厥军撤离参考译文:李世民,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太宗为人聪明英武,胸有大志,并能降低身份,对人谦卑,尊重读书人当时,天下已乱,盗贼四起,他断定隋朝一定会灭亡,于是拿出钱财供养士人,结交英雄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都因犯事逃命,太宗藏匿他们又同晋阳令刘文静特别友好,文静因李密的事情被关押在监狱中,太宗晚上到狱中看望他,同他商讨大事当时百姓为躲避贼人大多入城居住,城中有几万人,文静担任县令的时间长,了解各个英雄,就一起安排部署计谋已经确定,就由裴寂告诉高祖高祖开始不答应,不久后同意起事高祖已经起兵,任命太宗为右领军大都督,封号为敦煌郡公唐兵向西,将要到达霍邑,正赶上天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粮食将要用完,高祖计划,想要回兵到太原太宗进谏说:“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高祖不采纳太宗的意见太宗在军门上大哭,高祖惊异,叫来问他,太宗回答说:“回去军众就会马上解散,可是敌人在后面趁机追击,死亡在顷刻之间,因此悲伤而哭”高祖省悟,说:“当初主张起事的是你,现在也由你决定成败”当时左军已经率先返回,太宗马上同陇西公李建成分头追夜半,太宗迷失道路进入山谷中,扔掉马匹,步行而赶上左军,同左军一起回驻地高祖于是率领军队前进,清晨到达霍邑霍邑守将宋老生不出战,太宗带领几名骑兵靠近城墙,举着鞭子发号施令,作出像要围城的样子老生发怒,出城,背城列阵高祖率建成在宋老生阵地的左边,太宗和柴绍在他的南边宋老生的军队靠近东边的阵地,建成落马,宋老生趁机攻击,高祖军后退太宗从南边飞驰下坡,分兵把宋老生的军队截断成两部分,并从他的阵地后面出击,宋老生的部队败落逃跑,于是杀了宋老生进兵驻扎在泾阳,攻击胡贼刘鹞子,打败了他刘武周占据并州,高祖担心,下令各位将领舍弃黄河以东地区而守住关中太宗认为黄河以东地区不能舍弃,领兵三万就打败了刘武周军士都饥饿,太宗两天没有吃东西,行军到浩州才得到食物,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来投降刘武周害怕,逃到突厥,他手下的将领杨伏念献出并州投降颂词说:唐拥有天下,传了二十代,其中值得称颂的有三个君主,唐玄宗、唐宪宗都不能坚持到最后,太宗的功业,真伟大啊!他打败腐败的隋朝,功劳可与商汤、周武王并列;达到治理的极致,差不多和周成王、周康王一样自古功绩和品德都高,从汉到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春秋》的标准,常常对于贤能的人要求严格,因此后代的有道德的人想要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没有不对此叹惋感喟啊。

4 有一篇文言文是这样的,关于唐太宗的,说的是唐太宗看了《隋炀帝集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释文:贞观二年三月戊子这天,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阅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文辞深奥知识渊博隋炀帝也是肯定尧、舜而否定夏桀、商纣的,可是,他所做的事情,为什麽恰恰是相反的呢?”魏征回答说:“作为一国之主,虽然明哲智慧,通达理事,还应当不自满而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有才干的人就能为你出谋划策,有勇决的人就能为你使尽力量隋炀帝凭著他的胜人的才智,傲慢妄动,自以为是因此,满嘴讲的是尧、舜的仁义道德,却做著桀、纣那样祸害人民的坏事,居然一点都不自觉,招致被推翻灭亡”太宗说:“隋炀帝的事迹离现在还不远,恰好作了我们的反面教员”。

5 贞观十年,魏徴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文言文阅读题

求谏吴兢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主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政要》)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勖:勉励B寻亦诛死寻:不久C如属文之士属文:叮嘱写文章D言语致失次第次第:(言语的)顺序、先后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皆失其举措其若是,孰能御之B愚臣处不讳之朝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言而不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又比见人来奏事者乃使从者衣褐小题3: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⑤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A① ② ④B② ③ ④C① ③ ⑤D① ② ⑤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4分)(2)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4分)(3)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4分)2答案(表抄答案,解析更重要->戳这)小题1:C小题1:D小题1:A小题1:(1)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我的过失,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2)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3)我经常想到魏征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全然显现。

6 求文言文《唐太宗论止盗》全文翻译

司马先《唐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②不闭,商旅野宿③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 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注释]①[哂(shěn)]微笑②[外户]这句是使动用法句式:使门向外开也就是不闭门的意思③[野宿]在郊外露宿[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唐太宗)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觉仁,原题:《李世民隐瞒了什么:囚慈父于后宫 曾有弑父之心》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同时也将他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

我们说过,这样的一种负罪感在某种程度上被李世民化成了自我救赎的力量,成为缔造盛世贞观的潜在动力之一,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强烈的道德不安也驱使着李世民把权力之手伸向了他本来不应染指的地方。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这个地方历来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然而这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却非进不可。

形象地说,李世民“非法进入”的是“历史殿堂”的“施工现场”。

准确地说,是李世民执意要干预初唐历史的编纂。

进而言之,就是李世民很想看一看——当年那场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包括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在史官笔下究竟是一副什么模样!

为此,当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后,李世民终于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强烈冲动,向当时负责编纂起居注的褚遂良发出了试探。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

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

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贞观政要》卷七)

李世民打算调阅起居注的理由是“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听上去很是冠冕堂皇,也与他在贞观时代的种种嘉言懿行颇为吻合,可是褚遂良知道——天子的动机绝非如此单纯!退一步说,就算天子的出发点真的是要“以自警戒”,褚遂良也不愿轻易放弃史官的原则。所以,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天子的要求,说:“从没听说有哪个帝王亲自观史的。”

李世民碰了钉子,可他还是不甘心地追问了一句:“我有不善的地方,你也记吗?”这句话实际上已经很露骨了,如果换成哪个没有原则的史官,这时候估计就见风使舵,乖乖把起居注交出去了,可褚遂良却仍旧硬梆梆地说:“臣的职责就是这个,干嘛不记?”而黄门侍郎刘洎则更不客气,他说:“人君要是犯了错误,就算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

这句话的分量够重,以至于李世民一时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次的试探虽然失败了,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放弃。短短一年之后,他就再次向大臣提出要观“当代国史”。这一次,他不再找褚遂良了,而是直接找了当时的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

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

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

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贞观政要》卷七)

李世民这次还是那套说辞,可在听到房玄龄依旧给出那个让他很不愉快的答复后,他就不再用试探和商量的口吻了,而是直接向房玄龄下了命令:“卿可撰录进来。”在这种情况下,房玄龄如果执意不给就等于是抗旨了。迫于无奈,房玄龄只好就范。结果不出人们所料,李世民想看的正是“六月四日事”。

看完有关玄武门之变的原始版本后,李世民显得很不满意,命房玄龄加以修改,并且对修改工作提出了上面那段“指导性意见”。这段话非常著名,被后世史家在众多著作中广为征引,同时也被普遍视为李世民篡改史书的确凿证据。

当然了,纯粹从字面上看,李世民说的这段话也没什么毛病,甚至还颇能体现他作为一代明君的坦荡襟怀和凛然正气。因为他告诉房玄龄: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门事件本来就是像“周公诛管、蔡,季友鸩叔牙”那样的义举,目的是为了“安社稷、利万民”,所以史官大可不必有什么思想负担,更不必用“隐语”和“浮词”来替玄武门事件进行粉饰。最后,李世民要求房玄龄及其史官们:在修改的时候不必有什么忌讳,大可“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那么,今天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段话呢?是把它看成李世民直面历史、忠于事实的一种可贵品质,还是恰好相反,将其视为有损于李世民明君形象的篡改历史的行为?

很遗憾,在绝大多数后世史家的眼中,李世民的上述言行被普遍判定为后者。

人们倾向于认为,李世民所谓的“周公诛管、蔡,季友鸩叔牙”、“安社稷、利万民”等语,其实是为玄武门之变定下了一个政治基调,也是为史官们修改史书提供一个钦定的指导思想。比如牛致功就在《唐高祖传》中说:“李世民要史官们把他利用阴谋手段夺取太子地位的宫廷政变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正当义举,也就是要把他杀兄夺嫡之罪合理化。房玄龄、许敬宗正是遵照这种要求修改《实录》的。”

既然皇帝已经给定了框架,史官们当然要努力把李世民塑造成“周公”、“季友”这样的人物了,而他的对手李建成和李元吉,在贞观史臣的笔下当然也要处处向“管、蔡”、“叔牙”看齐了,若非如此,又怎能衬托出李世民“安社稷、利万民”的光辉形象呢?

时至今日,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贞观史臣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确实对李世民作了一定程度上的美化,与此同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则遭到贞观史臣不遗余力的口诛笔伐,被描写成了彻头彻尾的昏庸之辈、卑劣小人,甚至是衣冠禽兽。对此,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引述了《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中的相关描写,今节录于下。

《高祖实录》曰:“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常与博徒游……”又曰:“建成帷薄不修,有禽犬之行,闻于远迩。今上以为耻,尝流涕谏之,建成惭而成憾。”

《太宗实录》曰:“隐太子始则流宕河曲,游逸是好,素无才略,不预经纶,于后统左军,非众所附。既升储两,坐构猜嫌。太宗虽备礼竭诚,以希恩睦,而妒害之心,日以滋甚。又,巢剌王性本凶愎,志识庸下,行同禽兽,兼以弃镇失守,罪戾尤多,反害太宗之能……”

正因为两朝实录对建成和元吉极尽歪曲之能事,所以连一向倾向于李世民的司马光也不得不在《通鉴考异》中下了一道按语:“按:建成、元吉虽为顽愚,既为太宗所诛,史臣不能无抑扬诬讳之辞,今不尽取。”而《剑桥中国隋唐史》也认为:“建成和元吉两个人在正史上都被说得无甚是处。根据这些史书的记载,元吉酷嗜射猎,在战阵上反复无常,又是个好色之徒和一个虐待狂;太子建成则冥顽不灵,桀骜难驯,沉湎酒色。这些贬词至少是传统史料中这一时期的记载对他们故意歪曲的部分结果。”

赵克尧、许道勋在《唐太宗传》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唐朝官修史书总是把建成与元吉加以丑化,而对世民则尽量粉饰。直至五代,刘昫等编撰《旧唐书》,也持相同的观点。……所谓‘直书其事’,则未必能做到实事求是。”而牛致功更是在《唐高祖传》中强调,从唐朝的《实录》、《国史》到后来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无不受到李世民改史的恶劣影响。他说:“这几部史书,是后来人们研究唐代历史的主要依据。在这几部史书的影响下,高祖缺乏果断处事的能力,李建成庸劣无能,李世民功德卓著,几乎成了妇孺皆知的常识。由此可见,李世民为了文过饰非而歪曲历史、篡改《实录》的影响多么深远。”

综上所述,贞观史臣确实曾经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对玄武门之变前前后后的历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篡改。而篡改的主要方向有三个:一,对李世民加以美化和粉饰;二,对李建成和李元吉加以丑化和歪曲;三,对有关玄武门事件的许多关键性细节加以改动和增删。

也许,正是由于一些重大的历史细节被动过手脚,所以像“杨文干事件”、“毒酒事件”、“昆明池密谋”、“傅奕密奏”、“秦王密奏”等一系列事件才会变得云山雾罩、扑朔迷离,并且引起后世史家和学者的广泛争议,甚至屡屡被指斥为杜撰和造假。

但是,当后世学者在怀疑并指责李世民及其史臣篡改历史的同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却非常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既然李世民要改史,为什么不改得彻底一点?为什么不把他弑兄、杀弟、逼父、屠侄的行径全部抹掉呢?尤其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前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的那一幕,为什么仍然白纸黑字地保留在史册当中?假如把建成和元吉改成是死于乱刀之下、或者是身中流矢而亡,岂不是更能减轻他弑兄杀弟的罪名?还有,那十个被残忍屠杀的侄子,李世民同样可以把杀戮责任随便推到某个小人物身上,或者干脆也说死于乱兵之中,可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呢?为什么这一切,李世民都没有掩盖?

在此,我们似乎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李世民所说的“周公诛管、蔡”的那段话。也许那不仅只是一种冠冕堂堂的道德说辞,也不仅是为史臣改史所定的政治基调,很可能同时也是李世民努力要达成的一种自我说服。

也就是说,李世民需要告诉自己和世人,他诛杀建成、元吉的行为并不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杀戮,而是一种锄奸惩恶、济世安民的义举!进而言之,恰恰是毫不避讳地、大张旗鼓地将这段历史昭示天下,他才能减轻自己内心的负罪感,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宁,也才能正大光明、堂而皇之地获得一种道德解脱。

如果用宗教的语言来说,这种心态和做法可以称之为“发露忏悔”,也就是主动袒露以往的某些“罪恶”,让其暴露在世人的目光中,或者说让其在道德与正义的阳光下涣然冰释,从而让自己获得道德与灵魂意义上的新生。

综上所述,在玄武门事件中,李世民真正要掩盖的东西很可能并不是兄弟和侄子们的死亡真相,而是一种他难以在道义上重新包装、也难以在道德上自我说服的行为。换言之,这种行为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敢“发露”的,宁可背负着它沉重前行,也绝不愿将其公之于世!

那么,这种行为是什么呢?

有关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的那场流血政变,李世民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呢?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看了一本古籍中的一篇文章后,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忽然被触痛,于是潸然泪下、悲泣良久。他动情地对身边的侍臣说:“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父母)也。……朕昨见徐干(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中论·复三年丧》篇,义理甚深,恨不早见此书。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责,追悔何及?”(《贞观政要》卷六)

李世民说的“所行大疏略”,意思是高祖李渊逝世时,他所行的丧礼过于粗疏简略,未尽到人子之孝,因此深感愧疚和自责,追悔莫及。

也怪不得李世民会感到痛心愧悔,因为对待高祖的身后事,他的许多做法的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埋葬高祖的献陵在规格上就比埋葬长孙皇后(包括逝世后的太宗本人)的昭陵要逊色得多。献陵是“堆土成陵”,规模和气势十分有限;而昭陵则是“因山为陵”,规模浩大、气势宏伟。高祖安葬后,李世民也并未流露出应有的思念之情,而对长孙皇后则是情深意长、无比怀念,曾“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资治通鉴》卷一九四),结果立刻遭到魏征的暗讽和讥刺。

而时隔多年之后,李世民突然对父亲流露出的这种忏悔和内疚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在高祖身后没有尽到孝道吗?在高祖生前,李世民又做得如何呢?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愧悔,是否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有关呢?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追问: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清晨,当李世民在玄武门前一举除掉太子和齐王之后,当守门禁军与东宫齐王卫队激战正酣的时候,太极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真如史书所载,高祖和近臣们正悠然自得地“泛舟海池”,沉浸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对宫门前正在发生的惨烈厮杀一无所知?是否直到尉迟敬德满身血迹、“擐甲持矛”地前来“宿卫”,高祖和一帮近臣才如梦初醒?

事实上,六月四日高祖李渊“泛舟海池”的这一幕,历来备受后世史家的强烈质疑。

因为它的疑点确实太多了!

首先,如同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天早晨是李渊召集三兄弟入宫对质的时间,为此一帮宰执重臣也都早早就位了。在此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有闲情逸致到海池去泛舟?其次,就算李渊和近臣发现三兄弟全都迟到了,许久等不到他们,百无聊赖之下才跑去泛舟,可是,就在宫廷的北正门,几支军队正杀得鸡飞狗跳、人喊马嘶,而高祖李渊和那帮帝国大佬怎么可能对此毫无察觉?就算他们一时间都被海池的美丽景色陶醉了,可宫中有那么多的嫔妃、太监、宫女,难道他(她)们也全都被施了迷魂术和定身术,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察觉、没有一个人赶来通报这骇人听闻的政变消息?最后,退一万步说,就算上面这些都是事实,可当尉迟敬德带着武器擅闯皇宫大内,一直逼到皇帝的面前时,高祖身边的侍卫都哪里去了,为何史书中连一个侍卫的身影都看不到?在天子的人身安全遭遇重大威胁的时候,难不成他们全都约好了,在同一时间集体人间蒸发?

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记载太不可理喻了!

如果说李世民和贞观史臣确实是对玄武门事件动了手脚的话,那么我们相信,这个所谓的“泛舟海池”应该就是被重点篡改,以至于改得毫无逻辑、牵强附会、面目全非。

可是,为什么李世民弑兄、杀弟、屠侄的那些真相都可以不改,却偏偏改了这个地方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李世民派兵逼宫、控制高祖的真实内情要远比所谓的尉迟敬德“擐甲持矛、入宫宿卫”复杂得多、性质也严重得多,所以只好授意史官进行篡改?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对父亲所做的一切,已经完全坐实了“不忠不孝、悖逆君父”的罪名,以至于比弑兄杀弟在良心上更难以承担、以礼教伦常的标准来看更不可原谅,因而在面对后辈和世人的时候更难以启齿呢?

也许正因为此,所以贞观史臣最后才不得不虚构了“泛舟海池”的一幕来掩盖真相;也许正因为此,所以时隔多年之后,当身为君父的李世民在儿子们的夺嫡之争中差一点目睹骨肉相残的悲剧重演时,他才能深刻体会高祖当年的惨痛心境,也才能对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有所反省,从而才会借“所行大疏略”为由,深切地表现出对高祖李渊的愧悔之情。

讨论至此,我们似乎已经逼近了李世民向我们隐瞒的那个最后的真相!

关于这个隐藏最深的真相,一部一千年后重现人间的敦煌残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公元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意外发现,消息震惊中外,可清政府并未对此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于是随后的几年里,一批又一批价值不可估量的古代文献被西方的探险家和文物掠夺者陆续盗运到了欧洲。在斯坦因(匈牙利人,后加入英国籍)盗走的文献中,有一部被冠以编号的敦煌写本,内容就涉及了唐太宗和玄武门之变。王国维先生是中国第一个研究这份文献的学者,将其命名为《唐太宗入冥记》。这份文献虽然只是唐代的民间话本,算不上正规史料,而且作者已不可考,但是里面透露的某些信息却至关重要,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卞孝萱先生在《“玄武门之变”与〈唐太宗入冥记〉》一文中说:“胜利者唐太宗为了维护其仁孝形象,对先发制人、杀兄诛弟、逼父让位的行为加以涂饰。当日唐史臣秉承太宗之意,在两朝实录、国史中,篡改了‘玄武门之变’前后一连串事实的真相。敦煌写本《唐太宗入冥记》编造建成、元吉在阴司告状,阎罗王勾太宗生魂入冥对质的故事,实际是为建成、元吉鸣‘冤’。”

由此可见,这个唐代写本虽然体裁近似小说,内容纯属虚构,但是它所透露出的信息却不可等闲视之。换言之,值得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它的故事情节,而是其中蕴含的寓意。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写本的大致内容。

故事说的是唐太宗入冥之后,在阴司遇见了一个名叫崔子玉的判官,此人在阳世的身份是滏阳县尉。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往来于阳世与阴间的“双重身份者”(在中国古代话本和民间传说中,这种“双重身份者”代不乏人,据传近代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也曾入冥充当判官)。由于崔子玉在阳世的身份是李世民的臣子(但是官职卑微),而现在皇帝李世民在阴间反而成了他的审判对象,于是崔子玉就决定利用自己在阴司的职权和太宗做一回交易,借以换取自己在阳世的高官厚禄。他告诉太宗,建成和元吉入阴之后,“称诉冤屈,词状颇切”,亦即暗示这件“官司”颇为棘手,然后让太宗回答一个问题,说如果答得上来就可以回长安,答不上来恐怕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太宗一听吓坏了,连忙要求崔子玉提个简单一点的问题,并且承诺说:“朕必不负卿!”

然而,崔子玉所提的问题却一点都不简单。

他看着唐太宗,一脸正色地说——“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在武德九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

李世民一听,顿时哑口无言,“闷闷不已,如杵中心”,心里仿佛横亘着一块木头,良久才说,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了。

崔子玉一看太宗的反应,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替太宗想了一个答案,原文是:“大圣灭族□□”。后面脱了两个字,但是大意还是清楚的,无非是太宗“大义灭亲”云云。作为交换,太宗许给了崔子玉“蒲州刺史兼河北二十四州采访使,官至御史大夫 ,赐紫金鱼袋,仍赐蒲州县库钱二万贯”的优厚条件,终于顺利通过这场冥世拷问。

在这个故事中,崔子玉所提的那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信息。其中,“杀兄弟于前殿”遍见正史记载,而且李世民本人对此也直言不讳,所以并不稀奇;真正让李世民感到难以启齿、同时也让我们感到非同小可的是后面的六个字——“囚慈父于后宫”。

很显然,这是一个被所有官修正史一律遮蔽掉的信息。

要解开被正史隐瞒的玄武门之变的另一半真相,这六个字就是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虽然《唐太宗入冥记》的内容出于虚构,但是其题材和寓意在当时肯定是有所本的,不可能毫无依据。据卞孝萱先生分析,该作品很可能成书于武周初期。在唐人张(约生活于武周至玄宗前期)的笔记史《朝野佥载》中,我们也发现了有关“唐太宗入冥”和“冥官问六月四日事”的记载(见《朝野佥载》卷六)。而王国维先生在相关的研究著作中,也曾引述《朝野佥载》、《梁溪漫志》、《崔府君祠录》、《显应观碑记》等多种史料,考订了唐太宗和崔子玉故事的源流,发现崔府君的故事在蒲州一带流传甚广,山西省现存的碑刻中也保存了有关他的一些传说。由此可见,《唐太宗入冥记》中所提到的“囚慈父于后宫”的说法,很可能在唐朝初期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

然而,就算这样的说法渊源有自,可毕竟属于民间传闻,何况《唐太宗入冥记》也只有这语焉不详的六个字,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看不到。既然如此,那我们又凭什么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对李渊都做了一些什么呢?我们又凭什么断定“囚慈父于后宫”就是李世民向我们隐瞒的真相呢?

在相关史实已经被官修正史全部篡改或删除的情况下,要破解这个真相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并非不可能。

因为我们相信,常识和逻辑的力量始终是强大的;况且,无论贞观史臣如何竭力隐瞒真相,正史中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凭借这些弥足珍贵的线索,再辅以合乎常识的分析、以及合乎逻辑的推断,我们就有可能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真相。

在前文,我们已经对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渊“泛舟海池”的一幕提出了诸多质疑,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就算李渊和近臣真的在海池上泛舟,可宫中有那么多的侍卫、嫔妃、太监、宫女,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察觉到玄武门前的激烈战斗,也没有一个人赶来通报这骇人听闻的政变消息?

在此我们不妨先做一个假设:假如在玄武门战斗爆发时,有一个人(或侍卫、或嫔妃、或太监、或宫女,或随便宫里什么人),他(她)的眼睛、耳朵、手脚功能都还正常,没有被施以迷魂术和定身术,及时向皇帝通报了政变消息,那么李渊会作何反应?

如果此刻的李渊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还是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他会继续悠然自得地泛舟,等着尉迟敬德或随便哪个政变将领前来逼宫吗?

显然不会。这个时候,一个正常的皇帝只可能做三件事:一,第一时间离开海池,进入太极宫中某个最隐蔽且最易于防守的地方,命近卫禁军刀出鞘、箭上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二,火速下诏,由身边的宰执重臣到玄武门宣旨,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听候裁决;三,立刻调集皇城中所有未参与政变的禁军,逮捕兵变各方的首脑和主要将领,随后调查事变真相,严惩政变者。

所以,只要整座太极宫中有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行动功能正常,及时向皇帝报警,那皇帝肯定会采取上述举措。而一旦皇帝采取上述举措,李世民的这场政变还有几分胜算?就算李世民不会马上溃败,但是他必然要与皇帝开战。而我们知道,在玄武门事变前夕,李渊对皇权的控制仍然是有力的,并未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所以,秦王斗胆与皇帝开战的结果,恐怕不会令人乐观。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所见的正史记载是真实的,也就是尉迟敬德是直到前方战斗接近尾声时才入宫去找高祖的,那么李世民就等于是在打一个天大的赌。

赌什么呢?

赌好几支军队在玄武门前乒乒乓乓地打仗,而整座太极宫中的所有人在那一刻全都丧失了正常的视觉、听觉和行动功能!

这可能吗?

这当然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么李世民要如何保证玄武门前开战的同时,太极宫中的所有侍卫、嫔妃、太监、宫女都不会去向皇帝报信呢?

答案只有一个——控制他(她)们。

如何控制呢?

不言而喻——派兵入宫,用武力控制他(她)们的人身自由。这才是真正可行、真正有效的“定身术”!

到这里,一个被李世民和贞观史臣刻意隐瞒的重大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那就是——事实上玄武门之变有两个战场:一个在玄武门前,一个在太极宫中。

前者是我们熟知的,是公开的第一战场;而后者是我们完全陌生的,是被遮蔽的第二战场。

那么,这个战场的范围有多大?是整个太极宫吗?最需要控制的目标是谁?是所有侍卫、嫔妃、太监、宫女吗?

这是不可能的。李世民绝不会笨到把有限的兵力放到整个太极宫中去漫天撒网。而且就算你控制了九十九个,只要有一个漏网,跑去跟皇帝报信,整个行动照样是前功尽弃。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接派兵进入皇帝所在的地方,直接控制皇帝!

由此可见,即便只是从常识和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入冥记》中提到的“囚慈父于后宫”的说法也完全可以成立。也就是说,李世民要想确保整个政变行动万无一失,就必须在袭杀太子和齐王之后,第一时间入宫控制高祖。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一个精神正常、大权在握的皇帝,高祖李渊如果不是在第一时间被李世民控制,那他绝对会采取应变措施,也绝对有能力进行镇压,而玄武门之变最终也可能功败垂成。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史书中记载的高祖“泛舟海池”的一幕肯定是出自贞观史臣的虚构,而事实很可能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前袭杀太子和齐王后,立刻派兵入宫,把高祖和一帮近臣囚禁了起来,而囚禁的地点有可能就是海池。

这应该就是李世民在太极宫中开辟“第二战场”并“囚慈父于后宫”的真相。

尽管这个真相被贞观史臣极力掩盖,但是在现有史料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线索和疑点。从这些线索和疑点入手,我们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首先,在《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中,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段话:“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此外,在《唐文续拾·卷二》李俨所撰的《杜君绰碑》中,我们也发现了“矢及宸闱”这样的说法(据《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杜君绰是进入玄武门埋伏的九人之一)。

“流矢及于内殿”、“矢及宸闱”……这样的表述意味着什么呢?

所谓“内殿”和“宸闱”都是指皇帝所住的地方。既然连箭都射到了皇帝面前,那么李渊还怎么可能安心地“泛舟海池”呢?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流矢及于内殿”和“矢及宸闱”应该都是关于“第二战场”的一种较为隐讳的说法。也就是说,在李世民派兵入宫控制高祖的过程中,肯定与皇帝身边的禁军侍卫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武装冲突。因为皇帝身边的侍卫不可能全被李世民收买,而一旦看见秦王带着士兵杀气腾腾地闯进宫中,那些侍卫也断不会束手就擒或者坐以待毙,可见一定范围内的战斗是不可避免的。而发生战斗的时间,应该是与第一战场、也就是玄武门前的混战同步,也就是东宫齐王兵正猛攻玄武门的那个时候。

有很多,我找了三个希望你喜欢,分别是:《李世民和古神》《北瓜的传说》《李世民卖马粪》

《李世民和谷神》

  唐朝初年,天下刚刚恢复平静,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可东北边关告急,战报雪花一样的飞向长安。唐王一声令下,派儿子李世民大元帅,尉迟恭为副元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奔东北边境。

  副元帅尉迟恭有万夫不挡之勇,可就是天生霹雳火的脾气。本来这行军就紧得风吹一溜烟,可他还三下急行令,恨不得日夜连轴转。这会儿正是夏初的天气,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眼看离北边的燕山还有百八十里了,忽然天上乌云密布,跟那黑锅底似的。“咔嚓--”一声雷响,下起瓢泼大雨来,大道上拖泥带水,队伍人困马乏。走不了啦,只好就地扎营,盼那日头早点出来好行军。谁知这雨没完没了,一下就是十来天,可把唐军窝住啦!李世民、尉迟恭愁得不得了。军营里的粮草眼看要光啦,后边的粮草车还没影哪。这二十万人出征,扯地连天,人吃马喂的,可不是闹着玩呀!尉迟恭一连气下了十道令箭去催粮草,可回来人报告说,半路河里都涨满了水,粮车被阻,难以通过。你说要命不要命!远水解不了近渴啦。大雨刚一停,尉迟恭就派人到附近征调,谁知老百姓受够了兵抢马夺,见当兵的就躲。尉迟恭没办法了,只好到李世民那儿去请旨。

  李世民也折腾得几宿没合眼了,听了尉迟恭的禀报,他沉思了一下说:“不要派人了,咱们一起去!”

  李世民、尉迟恭和几个谋士便装出了军营,转过了几个土岗子来到一个村里。老百姓都以为他们是做买卖的,没人再躲。他们刚要找人询问,忽然土岗子前边传来一片孩子的喧闹声:唐王,唐王。

  打仗缺粮。

  计算不周,

  愁坏了心肠。

  尉迟恭听见这儿歌就火了:“这都是村里的刁民成心跟万岁作对,等我拿他几个来!”他这一喊,象半空打了个响雷,把孩子们全吓跑了。

  “慢着!”李世民一把拉住了尉迟恭:“儿歌不会轻易出,村里说不定会有高贤,咱们不妨登门去请教!”

  “这?”

  他们正说着,过来几个扛犁的庄稼人,上前一问,几个人都乐了:“这儿哪有什么高贤哪!”他们上下打量了唐王等人说道:“看你们几位老客远道而来吧?还不知道我们这里的事情。在这方圆左右,谁有难事都问张谷老。张谷老脾气古怪心眼好,你们有什么难事去问他吧!”

  “他住哪里?”

  “北边的后骆驼港!”

  唐王大喜,要尉迟恭赶回军营,备厚礼去请张谷老。

  尉迟恭嘴上领旨,心里满肚子不高兴:“一个乡巴佬,也至于这么大举动。”他回到军营,派兵士拿大令去传。谁知去了一个时辰,兵士独自回来了,说张谷老不肯来。尉迟恭火冒三丈:“我去把他绑来!”说着,骑上乌骓马就奔后骆驼港去了。

  李世民听说尉迟恭去拿张谷老,知道糟了,急忙赶到大帐,见尉迟恭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就问:“你请的人哪?”

  “早没影了,要是找到他,非把他……”

  “住口!二十万军马困在此地,你却任意胡来。叫兵士备马,你随我去赔礼!”

  唐王一行人直奔骆驼港而来,可到了张谷老的住处,还是不见人影,问遍了村里人都摇头说不知道。

  尉迟恭说:“你看,万岁来了他也走,我看还是另想办法吧!”

  “不,请人要有诚心,刘玄德能三顾,咱们不能三请吗?只要能找条生路,来十趟八趟也值得!”

  尉迟恭笑着说:“刘玄德请的是能人诸葛亮,主公请的是乡下老头,值得吗?”

  “休再多言,明日再来!我就不信诚心打不动张谷老!”

  谁知又连来了两天,张谷老的门上还是挂锁无人。尉迟恭埋怨道:“我看这张谷老根本就没什么能耐,成心躲我们呢!”

  李世民长叹一声:“看来天不助我这无道之人,难道只有退兵不成!”

  晚上,李世民闷闷不乐地在帐内召集各营将官商议计策。众将领互相看看,都摇了摇头,帐子里沉闷无声。

  正在这时,忽然军士进来禀报:“启禀万岁,帐外来了一个老汉,自称是张谷老,要见万岁和元帅!”

  “哎呀,来得好哇!”李世民惊喜万分:“众位爱卿,快快出迎!”

  帐外,月光下站着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他见了李世民,慌忙参拜:“老汉我是个乡下老朽,却蒙万岁几次到寒舍,心里实在不忍呀!”

  尉迟恭心里好恼:“这个乡巴佬,果真古怪透了。三次请你你不来,今天又自己找上门来,实在是魔气呀!”

  李世民连忙给老人让了座,把北征遇雨缺粮的事说了一遍,求父老们想想办法。

  张谷老说道:“万岁为国为民的一片心意,百姓已经知晓了。只是眼下麦子未熟,乡亲们家中存粮又不多,即使全部征来,也不够用呀!”

  “唔,原来这样,那就只有退兵了吗?”

  “不!”张谷老站了起来:“老汉今天就是为此事来的。要解决这二十万军马的粮草,除非前面河套中那千顷沙滩!”

  “沙滩?”众人迷惑地望着张谷老:“这沙滩寸草不生呀!”

  “不,有种鸡鸣谷,只要水分适量,专能在这沙中生长。这谷子据说还是神农氏见这一带多沙地而留下的。这谷子,晚上播下,明日鸡鸣天亮就能发芽,正午就可结穗,所以叫鸡鸣谷。因秧苗矮小,收成少,种的不多了。万岁如果将千顷沙滩播下,三两日之内就可解这危难!”

  “噢,有这样的神谷?只是谷种从何而来呢?”

  “老汉我均已备齐,万岁不必担心。”

  “好哇!还有这耧耠之物一夜能备齐吗?”

  “万岁,你来看!”张谷老说着,领着李世民和众将出了军营。走出不远,就听前面一片喧闹声。月光下,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扛着耧耠、曲辕犁,牵着牲畜的人还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张谷老指指人群道:“老汉得知万岁亲征抗敌,三日来走遍了四乡,邀集众乡亲今晚在此相聚。只要军令一下,立刻就可下种。”

  众人听了张谷老的话,又惊又喜,李世民更是激动万分:“边陲父老之情,理当重谢,老丈更应加封呀!”

  “不,不!”张谷老摆摆手:“百姓只盼有个圣明之主,能使我们安居乐业,别无他求呀!”

  尉迟恭不解地问道:“老丈既然有此鸡鸣谷,为何让它拖到今日呢?”

  张谷老摸摸胡须笑了:“将军还不知道这鸡鸣谷,地干不生,水旺不长,必须在雨后三日方可下种。我如果在三日前拿来给将军,将军心急如火,必定立即下种,那岂不误了大事了吗?万岁、元帅,快快传令吧,不可再耽误了。老汉我告辞了。”说完,转身走去。

  望着老汉的背影,尉迟恭想起了当初的莽撞,心中十分懊悔。他急忙传令各营将士前去帮助百姓们播撒鸡鸣谷。三军和百姓一齐动手,一夜之间全部播种完毕。

  到了鸡鸣天亮,沙滩上果然一片葱绿。时间到了正午,千顷谷地,一片金黄。众人高兴地说:“真是神谷啊!”

  谷子收割了,士气大振,李世民和尉迟恭下令一鼓作气,继续进兵,不久把敌兵打败了。边境上从此安定下来,鸡鸣谷的故事也传到了如今。

《北瓜的传说》

凡间有东瓜(冬瓜)、南瓜、西瓜,为啥没有北瓜呢?北瓜原来是有的,就是被唐太宗送给阎罗王了,所以凡间的北瓜才绝了种。唐太宗好好的做啥要将北瓜送给阎罗王?那是为了开后门,叫阎罗王高抬贵手,放他一条活路。

  原来,唐太宗曾答应救泾河老龙的命,结果命没救成,还在魏征斩老龙时助了三阵清风,害老龙丢了性命。老龙冤魂勿散,要唐太宗到阎王那里去三堂会审。

  在去阴曹地府前,丞相魏征写了一封信,叫唐太宗去了先投奔他的好友崔判官。由他出面向阎王通融通融,可保无事。

  李世民依计而行,一到阴曹地府,就先去找到崔判官,递上书信,说明前情。崔判官—瞅,有老朋友的荐情信,又是真命天子,于是,就存心官官相护。他搬出生死簿一气翻,只见李世民名下灵灵清清写着“在位一十三年”。他忙问唐太宗已做了几年皇帝了,唐太宗捏着指头一算,勿多勿少,正好一十三年。崔判官暗暗吃惊,心想:这事只好在生死簿上做文章了。

  崔判官打定了主意,就对唐太宗说;“主公还好没去见阎君。若一见阎君,一查生死簿,上面都注定了的,就勿好活动了。现今之计,俺来个瞒公勿瞒私,在下这里给主公暗通关节;主公速速写信给魏丞相,叫他替主公备办一份厚礼送给阎君;并要多多备办银两,到时好上下打点使用,方保无虞。”

  唐太宗一听,心里忖道:“这阴曹地府相传是清正廉明的所在,怎么也跟凡间官场一色一样,不请客送礼就办不成大事?如此看来,只要是官场,不论阴世阳世,俱是一样的,都没有清正廉明的地方。真是无官勿贪啊!”可是唐太宗转念又想,自家本来就是来求崔判官开后门的,开后门本身就是歪门邪道嘛!心里这样忖,嘴里却道:“自古阴阳阻隔,勿知魏丞相如何才能把这些东西送来”

  崔判官答道:“这个容易,老百姓都晓得。金银财宝用纸钱烧来就是;至于送阎君的礼物,要先备一礼单,写明品种数目,待等半夜三更,无人之时,偷偷送到坟场墓地焚化,切记要撑把黑伞,以防巡天天将瞅见。如此,阎君就能收得。实物须放入棺木,派一寿终正寝之人押送前来!”

  太宗一一记在心里,又想,送什么礼物好呢我们凡间送的是山珍海味,古玩宝器,勿知他们阴间是勿是也要这些东西又勿好问得,正在左右为难,崔判官早已划算好了,只听他说:“送给阎君的东西勿要那些个常人认为贵重的俗物。这些东西,他多得勿得了,只有下底的小鬼才稀罕这些东西。送给阎君要拣地府里没有的土特产,那他才会高兴。特产看起来勿贵重,收下,人也不以为贪,摆那里却别个都没有,这才显得高雅无贪!”

  太宗听罢,心里忖,送礼倒还有这许多讲究,我才只晓得,真是枉为人君!于是就问地府里缺什么土特产?崔判官说,别的不缺什么,就缺凡间的北瓜。

  唐太宗想,这好办!北瓜我们那里有的是。于是就来勿待写信叫魏征搜罗北瓜,越多越好,统统发来地府。

  阎王收到太宗的厚礼,真的是眉笑皱,嘴笑漏。崔判官一看时机已到,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生死簿摊开,放在阎王面前的龙案上。阎王浮皮潦草一瞅,只见上面写着:“在位三十三 年。”一问,才只做了一十三年皇帝,就拿起了红朱笔,批了“放行”两字。就这样,唐太宗买通了阴曹地府,又被放还阳世了。

  这生死簿原来记的都还是“一十三年”,怎么目晴一眨,就老鸡娘变鸭了原来,是崔判官起的花头:他在“一十三年”的“一”字上,添了二划,变作了“三”字。所以李世民又得了二十年的皇位。

  李世民好处是得了,可凡间却绝了北瓜种了。魏征为救皇上性命,一接到皇上御书,连夜就四面八方派出快马去搜罗北瓜运往地府了。弄到最后,才知道自已连种也没留下一个,都让李世民送给阎王了。凡间从此就再也没有北瓜了。

《唐太宗卖马粪》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后,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他一面积极休养生息,一面表面上继续对突厥称臣,实则暗中积攒力量,准备择时而发。李世民想得挺好,但是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立刻使得李世民君臣变得焦头烂额起来。

  这天,在朝堂上李世民肿着牙床说:“诸位爱卿,旱情来势如此凶猛,致使百姓流离,饿殍千里,朕痛心疾首。”说到这,他又瞅着眼窝深陷的房玄龄道,“房爱卿,赈灾事宜还要抓紧啊。”

  房玄龄连忙出班,把赈灾情况详细地说了起来,什么这里花了多少钱,那里用去多少费用,总之归纳起来就一条:不是我宰相无能,实在是银子太紧缺。

  李世民听完,嘴咧到了耳根。是啊,大唐从被打得稀巴烂的隋朝手中接过“神器”,好不容易刚有了点钱。可这点钱,哪能抵挡得住这场百年大旱灾。想到这,李世民叹了口气对群臣说:“房爱卿所提赈灾款之事,也正是朕最忧的,哪位爱卿能有办法,以解燃眉之急?”

  “万岁!”少府监裴匪舒走出班说,“微臣倒有一个想法,几日前臣听闻,御马监中的马粪堆积如山,臣想恐怕军中的马粪更多,不如把我大唐官府、军队中的马粪都搜集起来,当肥料卖掉,必能得一大把钱财。”李世民想了想就同意了,下旨:以宰相房玄龄为主,大将军尉迟恭和少府监裴匪舒为副,全权负责大唐马粪事宜。 就这样,大唐轰轰烈烈的“马粪运动”开始了,可半个多月后,李世民突然下旨:暂停!原来有人上书李世民:万岁你想万世之后留贤名儿,还是留下一个“马粪皇帝”的别称?这下朝廷上开锅了,无论是修养极好的房玄龄、裴匪舒,还是暴躁如火的尉迟恭都不干了。因为通过贩卖马粪,如今赈灾款刚有缓解,怎么能停呢?

  李世民连忙安抚道:“诸位爱卿,朕已知贩卖马粪成果斐然。奈何朕身为九五之尊,需兼听四方。朕也认为,由朝堂主持贩卖马粪事宜,实在有伤国体,不如交予民间如何?”

  房玄龄听完一皱眉,有些异样地看了眼李世民,不吭声了。尉迟恭却依然瞪着环眼叫道:“万岁,莫非有人背后鬼吹灯,说我们坏话?”

  李世民连忙摆手说:“非也非也,三位爱卿一心为国,劳苦功高。谁敢说三位爱卿坏话,朕第一个不答应。好啦,传旨下去,官府不得再参与贩卖马粪事宜,违者立斩!”

  皇帝下了旨,不听也要听。大唐轰轰烈烈的“马粪运动”停止了,但民间却没歇着,很快马粪买卖就越来越热。只是因为是自发行为缺乏理性,所以为争夺马粪,百姓便冲突不断,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各地官府连忙把消息上奏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面下旨严办闹事者,一面令各地官府加强监控。但“利益面前无父子”,事态非但没缓和,反而又出现了几大马粪帮为垄断马粪市场、争夺马粪来源,互相大打出手的恶性事件。

  这回李世民可真急了.他知道再这么下去,非闹出大事不可。这天,李世民黑着脸说道:“自今日起,全国马粪事宜,归少府监裴匪舒统筹。裴爱卿,朕限你十日内,务必整顿好马粪市场。有何要求,尽管提来。”

  裴匪舒接旨谢恩后,说道:“万岁,此事需房宰相和尉迟将军坐镇指挥,方能成功。”

  李世民想了想说:“准!但如何整顿由你说了算。”

  别说,裴匪舒的确是个经济人才,很快就搞出了整顿方案,使得马粪市场有序地运转了起来。

  李世民高兴,重赏房玄龄等三人。可还没多久,事情就又出来了——马粪紧缺,价格大幅上涨。裴匪舒慌忙禀告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听完就乐了,说:“好办,只要对万岁言明,明天就会出现大批马粪了。”

  裴匪舒大惊,问道:“这是为何?”

  房玄龄哈哈大笑起来说:“裴大人,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难道你没看出,这是万岁化解灾情的妙手吗?不然区区一污秽马粪,如何成为万人争夺的宝贝?”

  裴匪舒转了转眼珠子,猛然鼓掌叫道:“果然,果然啊……”

  原来,因国库无法拿出赈灾款赈济灾民,李世民可真愁疯了。那天,听裴匪舒献计卖马粪后,李世民的脑袋瓜子就转开了——当今之计,与其官府赈灾,不如百姓自救。于是,先成立了一套豪华马粪班子,为马粪市场开路,待有一定成效后,便借故停止让利于民。贩卖马粪,是个人就能干,顿时就会全民涌入。而且富商想做大自己的市场就要雇人,灾民问题就大大缓解了。可随着马粪行业的扩大,问题又出来了,市场极度混乱。这时李世民再让官府介入,但此刻是履行管理职能,而不是参与其中。

  当天,裴匪舒就把市场马粪缺货的消息,报告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急令尉迟恭,把军方的马粪投入市场,果然几天后,马粪短缺危机解除。

  一晃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国泰民安。而且李世民一战雪耻,大败突厥,大唐威名立时传遍四方。

  这天,李世民摆下庆功宴,犒劳三军将士,居然也把裴匪舒给带去了,而且还安排在了一个尊贵的位置上。这下,那些靠打仗打出功劳的将士们,都面露愠色。

  李世民似乎看出了将士们的心思,朗声说道:“自我大唐立国,至此大捷之前,无时不受突厥欺压,时刻有亡国之忧。朕问各位将士一句,可知何时是我大唐最危之时?”

  众将士都摇头。李世民接着说:“正是几年前的那场大旱之时。若无裴爱卿献马粪之计,朕也不可能借此来个一箭双雕……”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那不是吹出来的。当年大旱时,突厥也没闲着。突厥汗频频调动军队,准备入侵中原。但没几天,突厥汗就听到了个消息,大唐举国上下,都在忙活卖马粪呢。突厥汗有点傻眼了,大唐有那么多马粪,那该会有多少马匹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再探探消息吧。于是接连派出好多密探,等来的消息却只有一个:大唐马粪堆积如山,就连军队里的马粪都由于无法处理,也开始贩卖了。这回,突厥汗算中了李世民的计,认为大唐虽遇大灾,但人口本来就多,再加上这么多马匹,军事潜力太雄厚。于是便断了入侵大唐的念头,才使得大唐逃过危机。

  所有将士听完都服气了,若那时与突厥开仗,我大唐还真危险,裴匪舒有功!这个庆功宴开得是君臣和睦,上下一心。

  就这样李世民卖马粪,不但“一卖双赢”,而且还卖来了着名的“贞观之治”,可谓千古奇事!

李渊建唐时,按照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

唐太宗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是唐太宗的 灯影里的故事 ——三镜自照 太宗谓侍臣曰: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