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里哪三希来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5收藏

“三希堂”里哪三希来着?,第1张

史上的三希堂在故宫西路养心殿内,因收藏了被乾隆帝称为“三希”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珍品而得名。

历久,三希堂因所藏“均属上品”而闻名于世。清代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书法,并酷爱收集古代名人字画。他曾征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殉《伯远帖》这三件晋代行书法帖中的稀世珍品,因此将宫室改名为“三希堂”。其后,乾隆还曾诏命将宫内所藏历代法帖墨迹取出,由梁诗正、汪由敦等编选,宋璋、焦林等摹刻,收录历代书法家134人、340余帖,拓成32册,名曰《三希堂法帖》(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后又镌刻《三希堂续帖》,即《墨妙轩法帖》四卷。其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法帖之最。《三希堂法帖》原石藏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西麓阅古楼壁间,续帖则在惠山园墨妙轩。因两地皆为宫禁御园,故传拓较多,流传颇广。

“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书房名为“三希堂”,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扩展资料

“三希堂”的由来:

书斋之所以改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

乾隆皇帝在艺术上拥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觉。他是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同时在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身为帝王而有如此才华,加上天下太平能游历神州,真是不虚此生,这在帝王群里也堪称“个中翘楚”。

他又是帝王中少有的高寿者(可能与其广泛的情趣爱好相关),因年事已高祭天时在天坛留下的“古稀门”,也成为一段佳话。

--三希堂

三希堂精鉴玺朱长印,清朝皇帝鉴藏宝玺之一。

画作真伪在价值上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一九八九佳士得纽约拍卖”元人秋猎图”有多方鉴藏宝玺: 御书房鉴藏宝(朱文)、石渠宝笈(朱文)、石渠定鉴(朱文)、宝笈重编(白文)、乾隆御览之宝(朱文)、乾隆鉴赏(白文〕、 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宜子孙(白文)、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宣统御览之宝(朱文)

此画20年前拍出了一百八十八万美金。

“三希堂”里哪三希来着?

史上的三希堂在故宫西路养心殿内,因收藏了被乾隆帝称为“三希”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珍品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