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乱国、小康、大同”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乱国、小康、大同”来,第1张

A         

         

试题分析: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阐释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体现了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人士是中国19世纪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1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

2诗歌:《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

3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4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5道德思想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和德行。

6[30]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和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7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8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9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10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1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和关怀,孤独的人和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12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3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和“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14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15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和被治者。

16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17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18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

19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和“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20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21“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和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22“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

23“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和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24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

25这种社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26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

27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28历史地位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

29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

30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

31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

32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

33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

34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

35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

36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37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38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

39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

40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

41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42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

43第二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

44“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45言语:宰我,子贡。

46政事:冉有,季路。

47文学:子游,子夏。

48”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

49第三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

50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典籍里的中国礼记。

它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这些都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

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华夏”中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 中国人都以“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

究竟这个习以为常的名称,如何得来?作为一谜,古往今来,却有种种说法。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

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钥已普遍使用。《晋书·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 “今边睡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抒轴之困。《晋书·陈频传》记载颓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 “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肝……”,这里以“中华”对“边睡”,是指郡县地区与全阂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谙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文”,必不出省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 《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完上书魏孝文帝说: “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

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民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1、稍安的意思。

出处:西周佚名《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译文: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 

2、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指禹、汤 、文 、武 、成王 、周公之治。低于“大同”理想。

西汉礼学家戴圣《礼记·礼运》:如有不由 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我们就把这种社会叫做小康。

3、家庭稍有资财,可以安然度日。

郁达夫《迟桂花》:“家里虽称不得富有,可也是小康之家。

扩展资料:

小康意思的延伸:

小康即“中产”,或中等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人;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小康(或中产)也称“中产家庭”。

中产阶层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教育和能力发展正常的中产子女(二代或多代),部分接受了良好教育并有较强职业能力的“贫二代”,以及少数“返贫”的“富二代”。

-小康

-小康《礼记》

永乐大典第一册的电子文档一共有几页的查询方法如下:

1、访问权威的在线图书馆或古籍数据库网站,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等,查找永乐大典第一册的电子版,并在电子书的目录或设置中查看总页数。

2、参考专业的古籍研究机构或图书馆的资源,他们可能提供有关永乐大典第一册的详细信息,包括电子文档的页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或资源中查找有关永乐大典第一册电子版的信息,以获取准确的页数数据。

永乐大典的相关知识

1、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它由明朝皇帝朱棣命令编纂,历时三年,于1408年完成。这部大典共有11095册,收录了上至先秦、下至明初的各类图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道、佛、阴阳、天文、医药、农艺等各个方面。

2、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非常严格,每个条目都经过多次校对和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该大典还保存了许多已经失传的古籍,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永乐大典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精美的装帧和印刷。

3、该大典采用了手工抄写和雕版印刷相结合的方式,字体优美、插图精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然而,由于历经战乱和火灾等多次劫难,如今《永乐大典》仅存400余册。这些残卷分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

4、这使得《永乐大典》成为一部非常珍贵的古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此外,《永乐大典》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对该大典的研究,学者们可以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乱国、小康、大同”来

A                   试题分析: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