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的古诗词,要有古诗内容和理解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7收藏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的古诗词,要有古诗内容和理解的,第1张

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诗词欣赏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中秋之神话传说主要有: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淮南子·冥览训》,只有一句话:“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世在传说中演绎出多种不同的版本,故事变得愈发有声有色。举一例:

相传嫦娥之夫后弈为神射手。上古时十日同现,庄稼枯死,民不聊生,神射手后羿请缨一气射下九日,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英雄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而他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当时,后弈的追星族不少,自然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只是鱼龙混杂,一位叫作蓬蒙的心术不正之徒也混了进来。

话说后弈成了知名人士后,还从昆仑王母处获赠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趁机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无奈,将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仙药果然疗效惊人,嫦娥的身子即刻产生离心力,飘离地面,夺窗而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弈得知后已无可挽回,他悲痛万分之后。在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月宫。百姓们闻知后也纷纷效仿,一同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在其它的版本中,也常见到将嫦娥描述成反面角色的,不过,最受民间欢迎的,还是各种经过修饰、加工,使嫦娥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的版本。

《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在《嫦娥》中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因此,月宫也称“蟾宫”。

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神奇的自愈功能。有西河樵人吴刚,醉心于仙道却修习不力,被放逐月宫,伐桂树作为劳改。仙诣:“若伐倒桂树,就可获仙术。”(比刁难苏武的匈奴人高明多了。)结果如诸位所料,日复一日地,吴刚便在这月宫住了下去,这个故事再也没有尽头。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为道教掌故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另说,很久以前,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一天,玉帝召见雄兔,它依依不舍地别过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好奇,就问旁边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很是同情。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但又舍不得宝贝女儿,几个女儿也难以割舍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泪而笑。最后决定让幼女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于是,我们的月亮神话里又多了一位可爱的兔小妹。

唐明皇游月宫

传说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宫,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银色大桥。过大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大城阙,横匾上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舞于广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记仙女优美舞曲,回到人间后,即命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广寒宫”之称。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乾。

杜甫《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开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杜牧《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罗隐《咏月》

湖上风高动白苹,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王昌龄《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王维《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王维《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李建枢《咏月》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薛涛《月》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薛涛《珠离堂》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薛涛《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

李冶《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

李贺《梦天》

老兔寒蝉泣天色,六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萧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宫。

云轨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牢此日应惆怅。

康庭芝《咏月》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里秋。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徐凝《八月十五夜》

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齐已《中秋月》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曹松《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菩萨蛮》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苏轼《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晁端礼《绿头鸭》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王 琪 《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杨万里 《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杨万里《中秋月》

中秋旧节年年谙,今夜孤身向水边。

红光映染漫江透,两岸灯火红遍天。

江岸野火三日绝,千里喧嚣话管弦。

可怜今秋空无月,一晌冷清共独眠。

泪眼对天长叹夜,何处更声念留连。

旧时凄凉愁文章,今朝凭栏忍向看

遥想前年清秋节,伊人燕尔长相伴。

彼此文章互击节,瘦影清削相顾怜。

同行并骑共缠绵,此情一去复西边。

晃眼东天初露白,冷月寒星相偕还。

今日孤影对青天,万状霜秋何惨淡

心归千里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

一杯江水酹江月,北斗银盘皆不见。

往日人月可相随,今时冷落对轩辕。

月共人心常相异,何必回首望阑珊。

举杯长叹问青天,低头苦泪透青衫。

惟有独酌遣愁怨,故人千里望团圆。

杨万里《念奴娇·中秋》

明月当空,照高楼,回廊幽雕檐秀。蛾眉紧蹙,玉臂瘦,凭栏空望西畴。秋风乍起,黄叶簌簌,怎奈思君愁?夜觉凝眸,惟见流水悠悠。

锦书托于嫦娥,嫦娥不解忧,人念爱俦!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佳期难觅,惜此生少年游。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刘辰翁《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

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袅袅余怀何许。听尊前、呜呜似诉。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同是江南倦旅。对婵娟、君歌我舞。醉

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辛弃疾《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赵长卿《虞美人·中秋无月》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

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赵长卿《水调歌头·中秋》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已是天高气肃,那更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

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我与桂花拚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柳永《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辛弃疾《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蒋捷《步蟾宫·中秋》

去年云掩冰轮皎。喜今岁、微阴俱扫。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

无歌无酒痴顽老。对愁影、翻嫌分晓。天公元不负中秋,我自把、中秋误了。

辛弃疾《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辛弃疾《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辛弃疾《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范仲淹《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卢多逊《咏月》

太液池头月上时,晚风吹动万年枝。

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通都桥玩月》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坐当林树看鸟,望入云河与水连。

久欲乘槎问天上,几回津路渺无边。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杨慎《滇海曲》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

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边贡《嫦娥》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张煌言《舟次中秋》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曹雪芹《香菱咏月》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曹雪芹《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所以也出现了很多有关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民俗典故。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有赏月的习俗吧,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赏月的风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赏月的风俗是缘于祭月,因为在古人的眼里,月亮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东西,所以大家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的时候,都有祭拜月亮的习惯。到了唐代的时候才出现了赏月的风俗习惯,而且出现了很多描写月亮的诗词。 

关于中秋的民俗典故也有很多,比方说像丑女无盐拜月。丑女无盐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名字叫做钟离春。传说无盐从小就一直非常虔诚的祭拜月亮,长大之后,因为品德超群而入宫为妃,但是因为长得一般,所以从来没有被宠幸过。有一年的中秋节,齐宣王在月光下看到了正在祭拜月亮的无盐,觉得无盐特别的漂亮,所以便封她为王后。所以中秋拜月的习俗也来源于此,很多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对着月亮许愿。

中秋节在唐朝的时候非常的盛行,所以也有很多关于中秋的民俗典故。比方说当时唐玄宗和申天师以及到时在中秋望月,唐玄宗突发奇想想要去月亮上看一看,所以就有天师做法,三个人一起登上了月宫,但是月宫周围守卫森严,没有办法进去,于是就只能够在旁边看着。突然,唐玄宗听到了有仙乐传来,因为唐玄宗本来就精通音律,所以他把这段音律记了下来,回到宫中自己谱曲。变成了后来我们经常听说的《霓裳羽衣曲》。

关于中秋传统食物月饼也有一个典故,那就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开始于元代,因为当时大家都忍受不了元代统治者的暴虐政治于是纷纷起义,朱元璋就集结了各路兵马准备起义,但是因为官兵搜查的非常仔细根本就没有办法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就想出了一个方法,把所有藏着8月15起义的纸条藏在饼里面。没想到这个方法真的成功了,所以在这之后,每到8月15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

关于中秋节的四句古诗:

1、《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释义: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释义: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5、《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宋-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释义:刚刚接近中秋,月已清圆,似是在鸦青色的幕布上挂着一团冰盘。忽然间,觉得今夜的月亮,独自行进在,与天隔离的空间。

6、《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关于中秋节的诗四句

1、《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文: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2、《中秋》

唐代: 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译文:

江南水乡的雨后,空气清新怡人,阵阵莲花清香扑面而来。

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

社会动荡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而那在乱世中的旧友不知有几人能保全。

这样的愁闷心情难以排解,只因未曾学习佛理宽慰己心。

3、《中秋对月》

唐代: 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4、《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5、《中秋》

唐代: 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文: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3五言四句中秋古诗100首

1、中秋

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文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2、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不少于5句

月既不解饮。

我歌月徘徊。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此时立在最高山,照我罗床帏。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百尺楼高水接天,林栖见羽毛,把酒问青天,风露发晶英。

出户独彷徨。 荏苒几盈虚。

何人舣舟昨古汴。 客行虽云乐。

帘斜树隔情无限。 此生此夜不长好。

卷帘推户寂无人,直欲数秋毫,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是夜越吟苦。

此时瞻白兔。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秋边一雁声。

今宵注眼看不见。 明朝人事随日出。

曲折无心逐浪花。 少君引我升玉坛,况乃未休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之。

5中秋节的古诗4句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6有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文征明《念奴娇来·中秋对月》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自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bai将旦客。》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du中秋作》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便欲乘风zhi,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dao,玉殿琼楼。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月饼与朱元璋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的古诗词,要有古诗内容和理解的

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