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个奸角的名字,古代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想要一个奸角的名字,古代的,第1张

我国古代的大汉奸。

1、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南京)人。

秦桧,南宋人。大金国灭了北宋以后,宋高宗赵构逃亡到南方,于1127年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大金国占领长江以北后,继续攻打南宋,南宋危在旦夕,他身为南宋宰相,不去承救大难临头的南宋,却背着皇帝、大臣与大金国统领金兀术私通,暗地里勾结大金国统领金兀术,与金兀术里迎外合,阴谋灭掉南宋。出卖南宋。为灭掉南宋,在风波庭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抗金将领岳飞。镇压了抗金力量。使南宋最终亡国。秦桧一生,玩弄权术,滥杀无辜,残害忠良,贪污腐化。当大金俘虏时,奴颜卑乞。祸国央民。为千古奸雄。

2、石敬塘。(892--942),我国历史上有明君,也有昏君,但是都不买国,从后梁到后唐,有些皇帝虽然,荒*、无道,但是,他们还有一点良知,那就是他们不买国。石敬唐为了想当皇帝,不惜向大辽国屈膝下跪,称臣,竟然认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辽国皇帝,契丹人)为父亲,心甘情愿做耶律德光的儿子,出买大片国土,换取辽国的援助,借辽兵反唐,勾结辽国灭唐后,请求耶律德光封为后晋儿皇帝。他尊称契丹族人为父皇帝。没有一点汉人骨气。汉人的脸让他丢尽了。后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属国。石敬唐是汉人的败类。

3、吴三桂。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吴三桂作为明朝镇守山海关的总兵,拥有40万大军,不去镇压李自成的起义军,挽救明朝,或者独树一支(当然李自成逼反了吴三桂)。反尔投奔了满清,勾引满清入关,入关后,帮助满清镇压了明朝剩余势力和农民起义。(关于吴三桂的汉奸问题历史上有争论)

4、汪精卫。1931年918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亲日派汪精卫彻底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就明目涨胆勾结日本。带领大量汉奸投降日本。在日本帝国扶持下,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充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马前卒。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儿皇帝”和傀儡,他疯狂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

这样一个古老的谣言,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相信。那我就在这里再辟一次谣。宋体字大家见得多了,可都是在电脑屏幕上,以及印刷好的书本上。你们谁见过哪位书法家在作品中写过宋体。宋体字的特征很明显: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有棱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你们看这种字体,是毛笔能写出来的吗,别说毛笔了,就是今天的硬笔,能写出这种字体来吗。很显然,这么平直硬挺的笔画,只有一种方法可弄出来,——那就是刻刀。是的,所谓宋体字,就是古代的印刷工人,在雕刻雕版时,用刻刀在木板时刻画出的字体。正因为是用刀刻出来的,所以一笔一画都极其硬挺,横竖绝对平直,能走直线的时候就绝对不要弧度,所以起笔落笔才都有棱角。—总而言之,宋体字的一切特征,都和“刻刀”这个工具分不开。正因为宋体字是古代刻工的工作字体,所以才不讲究什么风骨气度,所以宋体字看上去是呆板生硬的,因为它追求的是效率和标准,而不是艺术。宋体字既然产生在明朝,为什么要叫“宋体”呢?那是因为宋代是中国印刷术刚成熟的时代,宋代的印刷工人在刻板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字体,还是采用手写体。既然是采用手写体,那么当然是要用各大名家的字帖了。因此,宋版书籍大多采用颜体、欧体、柳体等名家字体,——这也就是宋版书籍非常美观漂亮的原因之一了。

秦桧

中文名称: 秦桧

又 名: 字会之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090—1155

相关事件: 南宋开禧伐金

相关人物: 宋徽宗 宋高宗 完颜宗弼 岳飞 张邦昌

生平简介

秦桧(1090~1155)南宋权□、卖国贼。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历官太学学正、职方员外郎、御史中丞。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金军攻占开封后,欲立张邦昌为帝,秦桧进议状,主张另立宋朝宗室为帝,反对成立张邦昌伪楚政权,遂被金军驱掳北去,旋即降敌。秦桧在金廷大倡和议,故于建炎四年(1130)被金将完颜昌放回南宋。秦桧得宋高宗赵构信用,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罢相闲居。绍兴七年(1137),秦桧任枢密使,与宰相张浚劝说宋高宗收回由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成命,招致淮西军的哗变投敌。绍兴八年,秦桧重新拜相,力主和议,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绍兴十年,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岳飞等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迫令班师(见郾城之战)。绍兴十一年,宋高宗与秦桧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军权,诬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的和约(见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朝规定宋高宗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秦桧再次任相十八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已,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奖励歌颂和议的诗文。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等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绍兴二十五年病死。

内容提要:本文在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立场上,分析了十二世纪金宋战争中,秦桧和岳飞的政治活动对金宋关系的影响。认为秦桧和岳飞都为保护南宋王朝作出了很大功绩,但岳飞“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思想,应予否定和批判,而秦桧推动金宋议和,实现南北和平统一(尽管只是名义上的)的行为更值得赞扬。最后提出了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华民族、正确研究中国历史上不统一时期各政权斗应把握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指出在我国不统一时候,任何一个政权(或叫国家),不管是哪个民族或集团建立的,叫什么名称,范围有多大,都只是中国、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秦桧和岳飞是南宋初期著名的文臣武将。在金朝与南宋斗争中,他们发挥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对金朝与南宋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南宋的生存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他们最后的命运却完全不同。怎样评价秦桧与岳飞,并认识当时我国的社会状况和民族关系,是社会上和历史界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涉及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问题。

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居住的女真族,不堪忍受辽国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在完颜阿骨打(金太祖)的领导下,进行反辽斗争。辽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在进攻辽朝的胜利战争中,阿骨打称帝,建国号“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新兴的金朝更猛烈地进攻辽朝,于金天会五年(1125年)俘虏辽朝天祚帝,灭掉辽朝。辽朝贵族耶律大石等西迁到楚河流域的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建立西辽。金朝统治者继而把进攻的矛头转向宋朝。在此之前,金天会四年(1124年),金太宗吴乞买(金太祖阿骨打之弟,金太祖已死)已与西夏割地议和,迫使西夏向金称臣,稳定了西部局势。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一月,金太宗发兵南下,大举进攻宋朝。金兵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不久渡过黄河,达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迫宋朝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涧三镇,然后退兵。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度发兵南下,渡过黄河,攻陷汴京。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俘虏宋徽宗、钦宗及宗室大臣多人,还军北撤,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重建赵宋王朝(南宋),改年号为建炎。十月,宋高宗以“汴都蹂践之余,不可复处”,“东南财力富盛,足以待敌”为由,从归德逃往扬州。金朝得到这个消息,分兵三路,从山东、陕西、河南向南宋大举进攻。但三路金军都遭到南宋军民的激烈抵抗,迫使金军停止了这次攻势。建炎二年(1128年)秋,金军再次南下,到第二年初就攻占了徐州、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又从泗州渡过淮河,兵锋直指扬州。宋高宗慌忙逃往镇江,又由镇江逃到杭州。金军离去后,宋高宗由杭州北上,进驻江宁(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建康府。这时,宋高宗对金兵的进攻,已是畏之如虎,根本不敢抵抗,一心只想求和。宋高宗派洪皓为大金通问使向金军统帅求和,金朝不许,扣留宋使。后又派杜时亮为奉使大金军前使去求和,金朝仍不予理睬。宋高宗并写信给金军统帅,哀求金朝答应他无条件投降。他在信中说:“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以远涉,而后为快哉!”建炎三年(1129年)九月,又派张邵使金,表明降顺之意,金朝又扣押了宋使。

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朝以兀术(完颜宗弼)为统帅,分兵数路,大举南进。兀术率领一路金兵从和州(今安徽和县)附近攻打江浙,企图活捉宋高宗。宋高宗急忙从建康逃往杭州。兀术率兵渡过长江,攻占建康,进军杭州、越州(今杭州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定海。宋高宗从杭州逃奔越州,再从越州逃往定海。在定海还未站稳脚跟,金兵又尾追而来,高宗赶忙又逃到温州、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海面,在海上漂泊了三、四个月,才苟全了性命。直到金军在建炎四年(1130年)北撤后,高宗才回到杭州。

近年有人谣传“宋体字”为秦桧所创,这毫无根据,既无史料记载,也无文献支持,但这种谣言却大行其道,这既玷污了历史,也对不起发明宋体字的工匠们,真是让人叹息。

宋体字又称匠体字,是一种印刷字体,这种字体不是用手写的,是用刀刻在活字上的,这种字体形成于明弘治年间,正式始制于隆庆和万历年间,之后才通行。并且是在之后印刷中逐渐完善的。足可见与死了五百年的秦桧无关,只是明人仰慕前宋文化,因而美其名曰“宋体字”。

这个谣言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秦桧的支持者为了洗白秦桧故意散播的谣言。

另一类宋体字仍然延续嘉靖时期苏州地区刻本的特征,横平竖直,字体方正,如万历本《礼记集注》。明末宋体字依然是两类。比较多的一类形体也比较长,比万历时期的一类宋体字更狭长一些,如后来的崇祯本《宋朱晦庵先生名臣言行录》。另一类字比较扁,如毛氏汲古阁刻本《南史》。到了清代,宋体字进一步发展,康熙中期以后逐渐形成清代的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此时的宋体字字形比明末清初更方正,更接近于后来我们熟悉的印刷体。到乾隆时期,宋体字已大体定型,其横画收笔的三角、竖画起笔的三角等,与现代宋体字基本相同。

1、宋代。

2、据古籍记载,太师椅这种家具与南宋时期的奸臣秦桧颇有渊源,是当时秦桧的下属吴渊特意命工匠为秦桧打造的,这个典故在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与岳飞之孙的《桯史》中均有提到。

3、太师椅在宋代初造之时,就是一种椅圈上带有荷叶托首的椅子,随着时代更迭,太师椅这种家具也在慢慢地改变与进化。到了我国的清朝时期,太师椅这一名称就成为了屏背式扶手椅的统称,太师椅的用料与制作也变得更为讲究与繁琐。

4、在晋朝时期以前,古人们都是采用席地而坐的方式。直至宋代,高型坐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垂足而坐替代了从前的跪坐这种方式,变成了社会的主流。太师椅栽种家具无论是在古时候,还是现如今都非常受人喜爱,人们认为,太师椅这种家具可以凸显主人的身份地位。

  太师椅”名称的由来

  太师椅就是交椅,是一种旧式的比较宽大的椅子,既有靠背,又有扶手。关于太师椅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古代这种椅子专供官居相位即太师的坐用,故名“太师椅”。据岳珂《木呈史》记载,南宋奸相秦桧,一日宴请宾客,席间有个参军走到秦桧面前,吹捧这位相爷的“功德”,秦桧十分高兴,即命一伶人送交椅赐坐。参军受宠若惊,在拱揖就坐时,因举止失措,忽坠其幞头,露出了巾环。伶人即问参军这是什么巾环,参军回答是:“二圣环”。伶人一听,便一语双关地对参军说:“你只顾自己坐太师椅,却把二圣环丢在脑后,讲得过去吗?”伶人此言,表面上是批评参军的失礼行为,实际上是暗讽秦桧只顾自己做太师,却把宋徽宗、宋钦宗的回归忘得一干二净。伶人所说的“二圣”即徽宗、钦宗,这时已被金人俘虏扣押;“环”偕音“还”,指回到宋朝朝廷。后人除叹服伶人的说话技巧外,从此就把交椅称为“太师椅”。

  二是由“文太史椅”演化而来。“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征明,“文太史椅”是他日用的一把交椅。他死后此椅归文征明的曾孙文震孟所有。文震孟明末曾入内阁为相,系崇祯朝的太师。因“太史”与“太师”偕音,加上文震孟又官居太师,所以就把这种椅子叫作“太师椅”了

想要一个奸角的名字,古代的

我国古代的大汉奸。 1、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南京)人。 秦桧,南宋人。大金国灭了北宋以后,宋高宗赵构逃亡到南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