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异兽真的存在吗?依据?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里面记录了非常多的珍禽异兽。在很多人眼中,《山海经》里记载的异兽似乎只存在于幻想世界中。
然而,经好事者考据,里面不少神奇动物也存在于现实世界里,只是有些动物今天已灭绝了,但一些动物我们依旧可以见到。
1、鹿蜀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红色的,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名称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
有人认为,鹿蜀其实是霍加狓,一种20世纪初才在非洲森林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至于中国古人和生活在非洲森林里的霍加狓之间的故事,还是个迷。
2、旋龟
《山海经》原文: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山海经》译文:水中有众多暗红色的龟,形状像普通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蛇一样的尾巴,名称是旋龟,叫声像劈开木头时发出的响声,佩带上它就能使人的耳朵不聋,还可以治愈脚底老茧。
平胸龟,又称鹰嘴龟,大头龟,鹰龟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是我国淡水龟中最特殊的一种,已经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3、类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称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人们吃了它的肉就不会生起嫉妒之心。
“类”就是斑鬣狗,是因为其生殖器构造比较特殊,古人猎杀交配中的斑鬣狗时,往往错以为它们是雌雄同体。
4、狸力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说明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土豚外形像猪,没有蹄子而且指甲尖利,爪子形似鸡爪。其主要食物是白蚁,而白蚁多出现于江河堤防处,所以土豚常出现在水土工程附近。
5、兕
《山海经》原文:“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山海经》译文: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
“兕”实际上极可能是犀牛。你可能很纳闷:中国本土不是不产犀牛吗?但在先秦时期,中国北方、中原与长江流域都盛产犀牛。
参考资料:
_旋龟
_山海经异兽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中的奇异兽类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
《山海经》共18卷,分为《山经》、《海经》、《荒经》。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山经》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也有人认为这5篇是西汉刘向父子校书时所增加的。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4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 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山海经》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本古书。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后羿射九日等神话确实出自山海经,有人质疑出自《淮南子》,这是不正确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相传根据《吕氏春秋》改编。而《山海经》早在先秦已有流传,从时间顺序来看,就显而易见了。
驳(bó),长得像马,毛发如墨,但是在《山海经》中出现就注定自己的不平凡:有锋利的独角、锋利的尖牙、锋利的爪子,叫起来像打鼓。最关键的是吃虎豹,可以御兵。
猼訑(bó yí),花豹类或灵猫类动物,或谓熊狸。据悉,带着有它的图案的东东可以壮怂人胆。大概是长在有奇怪树木的森林中,见怪不怪,没啥可怕的。
犰狳(qiú yú),这犰狳不是巴西那种长得像老鼠的濒危生物,相反,它长得像猫像兔,长着鸟嘴,鸱目蛇尾。它还有一个特异功能:见人就睡,装死。长着利爪,很凶残的样子,其实败絮其中:生性胆小。
从从,六只脚,健壮的肌肉,丰满的胸毛,怎么也不能和这么卡哇伊的名字联系起来。
蠪蛭(lóng zhì),九头九尾,长得像狗像狐又像狮。长得这么磕碜,声音像婴儿。这就可怕了,把人吸引过去,然后吃掉。
讙(huān),样子长的像狸猫,体格娇小,独目,三条尾巴,它可以模仿上百种动物的叫声,怎么看都不是正经的狸猫。但是遇上智慧的中国古人它就倒霉了:肉可以入药,你还能跑掉
中山神,这不仅仅是兽,是神。自女儿山至贾超山共十六座山,方圆三千五百里。其山神都是马身龙首神。一般偶蹄目的吃素,看这正经的小蹄子,就是善良的孩子。
獓狠(áo yīn),样子有些像牛,长着四只角,它的毛发很长,就像披在身上的蓑衣。虽然蹄子长得善良,不过别被它骗了:吃人。
九尾狐,“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九尾狐成就了“大禹”与“涂山氏”的佳缘,成为了中国古书中出现的最早的“婚姻中介”,所以想脱单的多拜拜它。传说中人吃了她的肉,可以不逢妖邪之气,抗拒蛊毒。
矔疏(huānshū),英姿飒爽,辟火奇兽。《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的白泽神兽来自海滨。
相传,上古圣君黄帝巡行考察自己国家的疆域,行至东海一带,翻越恒山,在海滨遇到了白泽神兽。博学广闻、无所不知、对精灵幻化了如指掌的它口吐人言,向黄帝遍说天下11520种妖怪成因及避御法门。黄帝如获天机,欢喜无匹,急命手下一众随行文职官员依言记录描绘。
日月轮转,耗时数日,庞大的妖异数据库终于整理完毕。从此白泽遁出人们的视野,在接下来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再未露面。
文学形象
《鬼灯的冷彻》——白泽,居住在桃源乡,可化为人型,职业为药师,嗜酒,好女色。
《隐之王》中相泽虹——与黑岗野诗缟合称白泽。
《哑舍》中,白泽笔中出现的白泽,独角兽。
《封印之书·独角兽》中,被毁掉兽角的白泽神兽,后被封印进《山海经》中。
喜欢《山海经》的朋友们都知道,《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全书现存18篇分为海内、海外、大荒,其余篇章内容已遗失。《山海经》主要内容为地理知识,包括传说、民族、医药、祭祀、道理等。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还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寓言故事。
《山海经》中的故事既真实又虚幻,那么所描述的内容是否真实呢?是臆造,还是真实记录?下面,让我们走进《山海经》一探究竟。
一、企鹅是被证实存在的动物之一
《山海经》原文: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 。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 ,生驩头 。驩头 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大意为:这种哺乳动物有着鸟一样的嘴,有翅膀,但不会飞,以水中的鱼为食,凭借四肢行走,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企鹅。
二、飞鱼也是被证实真实存在的动物
《山海经》原文: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大意为:外形像鲤鱼,有鸟一样的翅膀,红色的嘴,白色的头,斑白的花纹,经常游走于东海间,喜欢在夜间飞行,可食用,能治癫狂病。
三、《山海经》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很多,但也有特例
《山海经》中描述的动物在现实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存在,例如:人熊、飞鼠、雪豹、斑马、大猩猩等。但也有很多奇珍异兽是人类未曾见过的,比如: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这是一种人脸、蛇尾,有着马一样的外形,长有翅膀的动物,不知何物。可以这么讲,《山海经》是一部让人脑洞大开的奇书,让现代人伤透脑筋,也让我们对未知领域充满了探索欲和好奇心。
《山海经》里的异兽真的存在吗?依据?
本文2023-11-01 09:31: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