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麼日本不废除汉字?
不是不废除,是废除不了,日语是个特别的语言,它通过字母来拼成词组,可是日语里面所有的字母都发音,这就导致新词汇会变得非常长,另外,日语里面很多词汇发音是基本一样的,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影响语句的意思表达,产生极大的歧义,于是为了缩短词汇和对同音词加以区别,日语里大量的使用了汉字,由于使用的幅度较大,一旦全面禁用将会出现极大的语言混乱,明治维新之后也曾有人尝试在日语里去除汉字,但失败了,况且,日语古文也是用汉字表达古朴,况且日语姓氏均以汉字书写,去除不仅产生混乱(同音姓氏),同时也会失去这些姓氏所附带的文化信息,所以,考虑到汉字在日本的普及性,日本就放弃了去除汉字的文字改革方案;
美国最大特点就是全部采用叙述方式,古籍怎么记载就怎么写,很少加入主观解读。而且关注点侧重于发明创造对今天的影响。
比如讲到针灸时说:这种古老的医术越来越受到当今美国民众的认可;讲到汉朝时说:强大的中央政权是中国人生活中永恒不变的部分;讲到唐宋两朝时,着重讲了印刷术、火药、瓷器等,还顺便提了一句中国是美国马桶的最大进口国,注重让学生把历史和实际相联系。
2、日本历史教科书:崇拜古代中国,鄙视近代中国
日本教科书也分很多的版本,但几乎所有的版本都对古代中国历史无限推崇,详细讲了中国的万里长城、汉朝唐朝的强盛、京杭大运河,还有印刷术、造纸术等很多重要发明。而且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成就时,非常客观。
比如:讲到孔子时,谈到儒学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讲到与我国的贸易给日本带来很多实惠;讲到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各项制度文化时,说“倭曾向唐派遣使者”,对唐朝称呼他们为倭丝毫不避讳。
讲到印刷术、棉花栽培这些科技创造时,也很客观的承认这就是中国发明的,日本和高丽都是从中国进行了引进学习。
但在讲到近代的清朝和民国时,画风就变了。常常用“混乱、腐败、软弱”这些贬义词来描述。在谈到二战时,日本的教科书常常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之一,并且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轻描淡写,比如他们把“杀害大量无辜中国人”这一史实写成“杀害许多中国人”。
3、韩国历史教科书:极度高估自己,部分进行歪曲
韩国历史教科书也把中国古代史作为重点内容,但与美日不同的是,韩国课本总是把中国古代史纳入整个亚洲范畴来讲,而不是单纯讲中国。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们需要在讲中国的同时,突出韩国的贡献。
比如,日本课本说从唐朝学习了先进文化,而韩国则表述成韩国和中国共同创造了先进的东亚文化,并顺便说了句:文化传播到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讲到宋朝的活字印刷术时,承认这是中国的发明。但话锋一转,说宋朝以后活字印刷命脉就断绝了,韩国将其进行了普及,并在世界上首次造出金属活字。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教科书都对部分史实进行了主观歪曲解读。比如把我国的东北地区算成是古朝鲜的固有领土;在讲到隋炀帝和唐太宗征伐高句丽时,说“隋朝数次入侵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高句丽抵抗隋唐的入侵取得的胜利在我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他们认为中国比他们的国家先进,所以就学习了中国的很多东西。在古代的韩国,只有上等人才佩读汉语才学得上汉字。再说日本,现在还是会有日本人认为徐福是他们的祖先,徐福就是那个为秦始皇出海寻找长生不死药的人。他带了很多艘船和很多童男童女,往日本的方向驶去,却一去不返了!现在日本还有徐福的塑像,有一大部分人认为他是他们的始祖。 另一方面说,古代的中国是亚洲的最大最强国,许多东西都远远领先其它周边国家,包括文化、思想、教育、医学……所以就会有很多外邦人来中国留学学习,他们学会了中国的知识,回国再传授给别人,其中就应该包括儒家思想等等一大部分中国的哲学思想精华……可惜现在的局势改变了…我们不再那么先进了……不过!不要气馁!中国加油!
因为韩国在古代经历了多场毁灭性的战争,导致了大量的历史史事淹没在战火中。而日本则不同,日本将历史文化保护得非常好,对于古代历史的记录非常详细,而且名胜古迹众多,这让日本的历史更加丰满。
近几年,韩国一直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非常活跃,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不折手段。将我国很多人尽皆知的传统文化作为审议项目进行申报。但是细细想一下,韩国正是因为缺乏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才会这么迫切的进行补足。
那古建筑来说,韩国的古建筑非常稀少,其中最出名的就只有一个景福宫。值得一提的是景福宫的面积已经严重缩水,相传最开始的景福宫的面积有故宫的四分之三大小,但是现在却只有总面积的三成左右。
关于韩国的古建筑还有一个近代的事件非常值得一说,那就是首尔古建筑崇礼门。崇礼门一直被当作韩国的象征,很多韩国人因为崇礼门,认为自己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但是在十几年前,有人纵火将崇礼门烧毁了。在这次事故之后,很多韩国人的信仰都有些崩塌了,导致当时抗议的、当街痛哭的人数不胜数。
反观日本就不一样了。单单只是一个日本京都,就已经让日本的历史和文化立起来了。更何况日本的古迹保护得很好,很多历史史实都流传了下来,让日本的传统文化更加的丰满。此外,有些古籍中清晰的刻画了日本古代君王的画像,以及历史故事,这就给了日本这个国家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韩国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缺失。很多历史记录,在几次毁灭性的战争中灰飞烟灭,只剩下所剩无几的几代帝王的画像,历史故事更是稀少。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就像是明明知道自己怎么来的,但是却没有证据证明一样。所以对于韩国人来说,也是十分憋屈的。
韩国古代一直使用汉字和中国年号。至1443—1446年,朝鲜第4代国王世宗召集著名学者创制出一种拼音文字——韩格尔,逐渐发展成今日的韩文。韩文作为书面符号大规模取代汉字是20世纪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韩语中70%词汇来自汉语,有时不用汉字难以读解。韩国为淡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力宣扬韩文是最科学的文字,说“该文字的24个记号能表示出所有的发音”,“对其他文字的解读率几乎达到100%的水平”,实则大谬不然,造成学生不认真掌握外语发音,喜以韩文标记,结果不论学习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皆造成平卷不分、尖团不分、儿音与儿化不分、有入声与无入声不分等根本性发音缺陷,令我等经验丰富之外教亦倍感头疼。
韩国古代历史皆以汉字写成,且中古以上历史皆存于中国史书。今后青年若不写汉字,必导致历史断裂。又韩文每字皆由两个以上字母构成,间架呆板,搭配生硬,如残条断枝两相拼凑,望之颇有不祥之气。初见韩文,疑为取自残龟断甲之原始符号也。
古代朝鲜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章、文艺、科技书籍都使用汉字记载。新罗神文王时代的薛聪发明了古代的朝鲜文字“吏读”,这是汉字以新罗语音标表记,汉文以新罗语判读的方法。吏读的创始,使得会解读中国九经的朝鲜学者出现了。公元1443年,朝鲜国王世宗李祹命集贤殿学士创立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辅音组成的朝鲜表音文字,这种钦定文字于1446年颁布之时,称为“训民正音”。然而,儒家学者大为反对,认为朝文字母会妨碍儒学研究,统治阶级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妇女、儿童使用拼音字,用拼音字书写的文章叫“谚文”,受人歧视。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像拉丁文写自己语言的手段,创作了讴歌王朝建立的用朝中两种语言写成的颂诗《龙飞御天歌》,并把《释谱详节》(佛祖生平片断)一书译成朝文。这两本著作为朝鲜文字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训民正音的颁布并未明显弱化汉字在朝鲜文化中的地位,直到近代,朝鲜仍是一个以使用汉字为主的国家。不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亦复如此。朝鲜的统治阶级、两班使用汉字写信、创作,派到日本的朝鲜通信使,选用汉语造诣高的官员担任。他们与日本的儒学家、僧侣之间用汉字笔谈,并即席创作汉语诗词
为什麼日本不废除汉字?
本文2023-11-01 09:59: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