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态学的发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5收藏

民族生态学的发展,第1张

「民族生态学」为探讨民族与其周遭生态系统的互动与相互关系,以及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生态知识。民族生态学涵盖的学理范围极广,例如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民族昆虫学(ethnoentomology)、民族动物学(ethnozoology)等。1954年由哈洛德‧康 克林(Harold Conklin)研究菲律宾地区哈鲁诺族(Hanunoo)于节日、庆典、农业等所利用的各种植物,发现哈鲁诺族有其独特的植物分类系统,例如辨认时先由颜色区分,之后再由纹理等细节分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建立了密切且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从中学习累积了技能、永续利用及保育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亦成为人类族群与自然界互动的准则与规范,反映在行为、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这即是民族生态学的内涵。民族生态学研究常需要针对当地住民进行访谈,以了解其原生知识与传统生态知识。原生知识就是在地知识,由当地住民与环境交互作用产生;传统生态知识则指在长时间的互动下,对人类与其他生物彼此皆有利的经验。因此相较于原生知识,传统生态知识更强调经验累积与观念的传承。台湾原住民族长期与自然环境互动所累积的生态智慧,是台湾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产。台湾于1920年日本殖民时期便开始有系统的进行民族生态学研究,例如排湾族有用植物、雅美族生物语汇与渔猎活动、布农族狩猎活动及药用植物等。1990年代后,生态学者开始进行民族生态学调查,但以维管束植物与陆栖脊椎动物的利用为主,其他类群的生物则相对较少。为了解并推广台湾原住民族生态知识,许多研究机构增设了民族生态学相关知识的网站与资料库,例如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架设的〈台湾原住民民族植物学习网〉,介绍民族植物利用的情形,并建立资料库以供查询;还有〈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入口网〉,也针对原住民传统知识进行收集与保存。

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四个阶段。植物生态学某种意义上只研究植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保护生态学发展,人们发现了其的局限性,因为离开了动物,纯粹只考虑植物生态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动物可能瞬间就将其破坏;因此,就产生的第二个阶段动物生态学,然而人类的破坏力较动物幅度更大,就产生了人类生态学,也是首次将文理科结合起来,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研究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来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信仰等影响生态环境的变革。

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还应该把民族人口规律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中心问题是探讨不同民族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

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是研究不同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态依赖机制,研究同一生态环境对不同民族文化起源,发展的不同影响。如:研究全部生态地貌,长江、黄河等水系、山脉、高原、盆地、沙漠、海洋、草原等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如长江的上中下游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态文化等等,研究的主体是不同的的民族人群,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不同民族和跨民族间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不仅包括不同土著人群对其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包括环境如何影响民族的文化等,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往往忽略汉族的关系,汉族的农耕文化,两河文化起源和孺子百家的文化对生态的影响等。

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既不等同于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也不等同于生态民族学。目前全国硕士点只有中央民族大学(兼具文理的特性,是交叉学科,2009)和云南大学(云南大学的侧重于文科方面,属于民族学的分支,2010)。博士点仅有中央民族大学(2009)。

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由来已久,从人类远古时期延续到今, 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是研究不同民族和社会如何与其自然环境中各个方而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森林和土壤等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人类社会不仅仅积累了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传统知识,也与自然的动植物、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建立了密切地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在某个地区的同人群和不同人群或社会群体中建立了与自然界和谐生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在其宗教信仰、技术实践和规章制度中得到具体反映,这就是民族文化的生态学内涵;即民族生态学。因此,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可以定义为研究不同民族和社会如何与其自然环境中各个方面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森林和土壤等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传统的世界观、自然崇拜和文化信仰;人与环境、疾病认知的传统医学;滋养自然和利用资源的传统生产生计活动的操作实践,是传统社会调控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人与资源间相互关系的“智能阀门”、“知识体系”和“管理制度”:而这种人和环境高度复杂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命、生产和生态网随着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社会和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到达一种新的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民族的生态适应。

民族生态学的翻译之争论,因为传统的民族一词翻译有一定的误导性,国外没有对应的民族一词,只有种族一词,因此翻译是不确切的。正确译法为:民族生态学Minzu-ecology。

1民族生态学的萌芽阶段:

1941年民族植物学

1976年民族生物学

1995年民族动物学

2民族生态学的建立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

美国HConklin 1954年AN ETHNOECOLOGICAL APPROACH TO SHIFTING AGRICULTURE

GGEsculet 1989年采用ethnoecologie表示不同社会群体与环境互动关系

美国VMToleto 1992年进行学科界定:包括民族植物学、民族生物学、民族动物学、农业生态学、生态民族学等诸多分支,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

1988年在巴西举办第一届国际民族生物学大会ICE

2010年在北京举办第一届民族生态学大会

3民族生态学研究前沿:

1不同民族的发展与自然资源

2不同民族的发展与环境

3不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4民族生态学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民族生态系统及其变化规律

2不同民族利用自然资源(尤其生物资源)

3不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民族生态学的研究:

1少数民族和汉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不同生物资源利用的民族生态学基础

3典型民族生态系统维持机制

4少数民族和汉族传统生产方式与环境保护,如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冻土生态系统、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系统

6跨民族生态系统研究:

不同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如长江、黄河上中下游泳不同民族的生态系统关系体制、机制、获益共享机制研究等。

生态学的渊源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提出的。海克尔在其动物学著作中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  其后,有些博物学家认为生态学与普通博物学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动态的特点,他们把生态学视为博物学的理论科学;持生理学观点的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学是普通生理学的分支,它与一般器官系统生理学不同,侧重在整体水平上探讨生命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事植物群落和动物行为工作的学者分别把生态学理解为生物群落的科学和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动物行为科学;侧重进化观点的学者则把生态学解释为研究环境与生物进化关系的科学。  后来,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萌芽期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猫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等类。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公元前三世纪的雅典学派首领赛奥夫拉斯图斯在其植物地理学著作中已提出类似今日植物群落的概念。公元前后出现的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均记述了素朴的生态学观点。  形成期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  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如雷奥米尔的6卷昆虫学著作中就有许多昆虫生态学方面的记述。瑞典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物候学、生态学和地理学观点结合起来,综合描述外界环境条件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强调生物变异基于环境的影响。德国植物地理学家人洪堡)创造性地结合气候与地理因子的影响来描述物种的分布规律。  19世纪,生态学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展了环境因子对作物和家畜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例如,在这一时期中确定了五摄氏度为一般植物的发育起点温度,绘制了动物的温度发育曲线,提出了用光照时间与平均温度的乘积作为比较光化作用的“光时度”指标以及植物营养的最低量律和光谱结构对于动植物发育的效应等。  另一方面,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一书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费尔许尔斯特1833年以其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描述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把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生态学。19世纪后期开展的对植物群落的定量描述也已经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1851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重视,更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人类所关心的农业、渔猫和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环境卫生等问题,推动了农业生态学、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媒介昆虫传病行为的研究。由于当时组织的远洋考察中都重视了对生物资源的调查,从而也丰富了水生生物学和水域生态学的内容。  到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数理化方法、精密灵敏的仪器和电了计算机的应用,使生态学工作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对复杂的生态现象进行定量分析;整体概念的发展,产生出系统生态学等若干新分支,初步建立了生态学理论体系。  由于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大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自然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计划”(IBP),对陆地和水域生物群系进行生态学研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继IBP之后,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国际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规划,组织各参加国开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农业、城市、污染等有关的科学研究。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机构。  和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与其他某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著。  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生态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点;在方法学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高不开生理学方法,离不开物理学和化学技术,而且群体调查和系统分析更高不开数学的方法和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代谢和自稳态等概念基本是引自生理学,而由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则可说是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共同发展出的研究体系。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有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还可细分,如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等。  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按生物栖居的环境类别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前者又可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等,后者可分为海洋生态学、湖沼生态学、河流生态学等;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植物根际生态学、肠道生态学等。  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有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的有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遗传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古生态学等。  应用性分支学科有: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环境保护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  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大致可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四个方面说明。  在环境无明显变化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有保持稳定的趋势。一个种群所栖环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生物,承载量接近饱和时,如果种群数量(密度)再增加,增长率则会下降乃至出现负值,使种群数量减少;而当种群数量(密度)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增长率会再度上升,最终使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允许的稳定水平。对种群自然调节规律的研究可以指导生产实践。例如,制定合理的渔业捕捞量和林业采伐量,可保证在不伤及生物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产量。  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常见的有:  食物链,居于相邻环节的两物种的数量比例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赖于被捕食者,其数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约;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数量也同样受捕食者的制约。两者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竞争,物种间常因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间、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争栖居地等。在长期进化中、竞争促进了物种的生态特性的分化,结果使竞争关系得到缓和,并使生物群落产生出一定的结构。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阳的乔木,又有矮小耐阴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动物或有昼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异,互不相扰;  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大型草食动物依赖胃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帮助消化,以及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都表现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以上几种关系使生物群落表现出复杂而稳定的结构,即生态平衡,平衡的破坏常可能导致某种生物资源的永久性丧失。  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质不断地循环再生。阳光提供的能量驱动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既包括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生物间的营养传递和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质形式的转换。  物质循环的正常运行,要求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扩散,环境中大量无机物质被合成为生命物质形成了广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飞禽走兽。一般说,发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质代谢是进多出少,而当群落成熟后代谢趋于平衡,进出大致相当。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须注意到物质代谢的规律。一方面,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积农田因肥力减退未得到及时补偿而减产。另一方面,还应控制环境污染,由于大量有毒的工业废物进入环境,超越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积累,损害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由环境输入并向其输出物质,而被生物改变的物质环境反过来又影响或选择生物,二者总是朝着相互适应的协同方向发展,即通常所说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  在改造自然的话动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损害了自身利益。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短缺和枯竭,从而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大量的工业污染直接危害人类自身健康等,这些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受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反作用。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如下:  生态学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  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这一定律是G.哈定(G.Hardin)提出的,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  生态学第三定律: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可称为勿干扰原理。  正文:  大致可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的关系4方面说明。  ●种群的自然调节在环境无明显变化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有保持稳定的趋势。一个种群所栖环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生物,承载量接近饱和时,如果种群数量(密度)再增加,增长率则会下降乃至出现负值,使种群数量减少;而当种群数量(密度)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增长率会再度上升,最终使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允许的稳定水平。对种群自然调节规律的研究可以指导生产实践。例如,制定合理的渔业捕捞量和林业采伐量,可保证在不伤及生物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产量。  ●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常见的是:①食物链。在食物链中,居于相邻环节的两物种的数量比例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赖于被捕食者,其数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约;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数量也同样受捕食者的制约。两者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②竞争。物种间常因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间、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争栖居地等。在长期进化中、竞争促进了物种的生态特性的分化,结果使竞争关系得到缓和,并使生物群落产生出一定的结构。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阳的乔木,又有矮小耐阴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动物或有昼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异,互不相扰。③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大型草食动物依赖胃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帮助消化,以及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都表现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以上几种关系使生物群落表现出复杂而稳定的结构,即生态平衡,平衡的破坏常可能导致某种生物资源的永久性丧失。  ●物质的循环再生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质不断地循环再生。阳光提供的能量驱动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既包括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生物间的营养传递和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质形式的转换。物质循环的正常运行,要求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扩散,环境中大量无机物质被合成为生命物质,形成了广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飞禽走兽。一般说,发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质代谢是进多出少,而当群落成熟后代谢趋于平衡,进出大致相当。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须注意到物质代谢的规律。一方面,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积农田因肥力减退未得到及时补偿而减产。另一方面,还应控制环境污染。由于大量有毒的工业废物进入环境,超越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积累,损害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生物进化就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由环境输入并向其输出物质,而被生物改变的物质环境反过来又影响或选择生物,二者总是朝着相互适应的协同方向发展,即通常所说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损害了自身利益。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短缺和枯竭,从而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大量的工业污染直接危害人类自身健康等,这些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受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反作用。分支学科   ①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有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还可细分,如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等。②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③按生物栖居的环境类别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前者又可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等,后者可分为海洋生态学、湖沼生态学、河流生态学等;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植物根际生态学、肠道生态学等。④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有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的有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遗传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古生态学等。⑤应用性分支学科有: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保护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基本原理应用的思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它们的复杂性同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思路,我认为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建立起人类社会组织,以自然能流为主,尽量减少人工附加能源,寻求以尽量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  较为流行的几种思路如下:  1、实施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事实上造成当代世界面临的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凭借自认为先进的“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种严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但造成的环境问题却是不可弥补的。人类是生物界中的一分子,因此必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3、生态伦理道德观  大量而随意地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对后代和其他生物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发展模式。新型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应该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些人类行为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从生态学中分化出来的产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以及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建设等等,都是生态学基本原理推广的成果。  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生态价值观念,应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同时倡导一种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即适可而止、持续、健康的消费观。其它定义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埃尔顿,192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nathes,1954)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EPOdum,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Odum,1997)关于生态学的几点补充  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所以应该会有极为前途的一面,却往往被其他的生物工作者所鄙夷,认为其“假、大、空”,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  生态学的产生就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极为紧密,它是用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因而对一个生态工作者来说,生态要求人掌握的知识那是相当的全面,至少要对生物,环境,水温,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要是生物和环境要有相当扎实的功底,所以说一个生态学家要懂得的东西很多。  做生态的都很苦,要到处采集样品,调查原因,还要回来做实验分析,辛苦是难免的。  在这里我还想讲讲关于生态的几本参考书,首先作为一个生态学入门的人来说,内蒙古大学的李博院士所编写的生态学是一本极为好的参考书,不论是从内容还是排版,都堪称经典,其实上面有人介绍的杨持只是他以前的一个下手(李博院士已经去世了,可叹)。还有一本是北师大的孙儒泳院士编写的基础生态学,也是一本不错的书,孙院士现在还健在,依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  生态学分支很多,譬如从事草原生态学的,在北京的植物所很厉害;从事水生生态的,在水生所全国数一数二,这里得提一下一个极为厉害的人,刘建康院士,他是淡水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现在已经93岁高龄了,依然每天上班,精神也很好,称得上是一个元老级的人物。  生态学有前途吗?这是很多人会疑惑的一个问题,个人观念认为:如果你把前途完全看成“钱”途,那奉劝你不要从事生态学研究,如果你真的想为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敬一点微薄的力量,可以考虑。

生态学基础

  

  总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复习考试内容:

  

  一、绪论

  

  ‘要求’

  

  掌握生态学的概念及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生态学的定义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个体生态学  

  (2)种群生态学  

  (3)群落生态学  

  (4)生态系统生态学  

  (5)景观生态学  

  (6)全球生态学

  

  3生态学分支学科

  

  (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 

  (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 

  (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  

  (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  

  (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4现代生态学时期

  

  (三)生态学的基本视角和研究方法

  

  1基本视角

  

  (1)整体观和综合现  

  (2)层次结构理论  

  (3)新生特性原则

  

  2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研究  

  (2)实验室研究  

  (3)系统分析和模型二、生物与环境

  

  ‘要求’

  

  理解生物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以及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l)环境的概念  

  (2)环境的类型

  

  2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

  

  (1)生态因子的概念  

  (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  

  (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  

  (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  

  (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4现代生态学时期

  

  (三)生态学的基本视角和研究方法

  

  1基本视角

  

  (1)整体观和综合现  

  (2)层次结构理论  

  (3)新生特性原则

  

  2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研究  

  (2)实验室研究  

  (3)系统分析和模型

  

  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李比希最低率、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二)生物与光因子

  

  1光照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2)生物对光照度的适应类型

  

  2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l)生理辐射  

  (2)红外光和紫外光

  

  3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

  

  (1)昼夜节律  

  (2)光周期现象

  

  (三)生物与温度因子

  

  1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生物生长  

  (2)生物发育 

  (3)生物的地理分布  

  (4)有效积温法则

  

  2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1)温周期现象  

  (2)物候节律  

  (3)休眠

  

  3极端温度的生态作用

  

  (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2)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四)生物与水因子

  

  1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

  

  2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植物的适应类型  

  (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五)生物与土壤因子

  

  1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1)土壤的组成及特性  

  (2)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2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1)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  

  (2)土壤质地对生物的影响  

  (3)土壤结构对生物的影响

  

  3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1)土壤酸碱度对生物的影响  

  (2)土壤有机质对生物的影响  

  (3)土壤中的无机元素对生物的影响

  

  4土壤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1)土壤微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2)土壤动物对生物的影响  

  (3)植物根系对生物的影响

  

  (六)生物与大气因子

  

  1空气主要组成成分对生物的影响

  

  (1)氮气的生态作用  

  (2)氧气的生态作用  

  (3)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

  

  2风的生态作用

  

  (1)风的形成和类型  

  (2)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风对生物的影响 

  (4)生物对风的适应

  

  3植被的防风作用

  

  (1)植被的防风固沙  

  (2)农田防护林

  

  (七)生物与地形因子

  

  1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

  

  (l)坡向  

  (2)坡度  

  (3)坡位  

  (4)海拔高度

  

  2以地形为主导因素的特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l)焚风对生物的影响  

  (2)山风和谷风对生物的影响  

  (3)海风和陆民对生物的影响  

  (4)高原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l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4二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5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

  四、种群生态

  

  ‘要求’

  

  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理解种群数量变动及种内、种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种群调节的几个主要学说。

  

  (一)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种群的概念

  

  2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密度  

  (2)种群分布型  

  (3)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  

  (4)种群的年龄结构  

  (5)种群性比

  

  (二)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环境容量

  (1)光照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影响 

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

 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D植物的功能

 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

 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 B空气湿度增加 C土壤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

 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

 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 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

 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疯狂学习网 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

 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

 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 C前苏联 D中国

 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

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

 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

 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

 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 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

 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

 A莲藕 B芦苇 C马铃薯 D玉米

 20、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群落类型 高位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 地下芽植物 一年生植物

 A9552121 B152120 C3382062 D 14515 01422

 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 (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一定型 D种类数量不稳定

 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链)简单

 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 B群落外貌和结构 C群落种类组成 D群落动态

 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

 A优势种 B特征种 C建群种 D偶见种

 27、属于地带性的群落是(D)。

 A沼泽 B水生群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

 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

 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 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

 29、从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

 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 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

 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32、森林砍伐形成的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33、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不连续单位

 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35、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 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 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

 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北方针叶林 D沼泽

 38、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9、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40、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有机个体

 4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4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43、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

 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

 44、臭氧层破坏属于(B)。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4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

46、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现代生物学时期

 4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4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

 5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5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55、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56、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

 A高温、高湿 B中温、高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5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61、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 B紫光 C绿光 D兰紫光

 62、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3、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B)。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6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6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

 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69、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

 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7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7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 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7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黄土

 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7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

 A酸性岩母质 B冲积物母质 C风积母质 D黄土母质

7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

 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物 D微生物

 7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

 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7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 B蛔虫 C珊瑚虫 D青蛙

 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

 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85、d N/d t = r 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

 A1~2年 B2年 C3年 D3~4年

 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

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9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9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100、下列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一、生态学(英文名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二、由来

“生态学”(Ö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词logos (意即:研究)和oikos (意即: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

三、发展分期

1、萌芽期

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等类。

2、形成期

生态学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8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如雷奥米尔的6卷昆虫学著作中就有许多昆虫生态学方面的记述。

到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3、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民族生态学的发展

「民族生态学」为探讨民族与其周遭生态系统的互动与相互关系,以及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生态知识。民族生态学涵盖的学理范围极广,例如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