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四本古籍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下载1次收藏

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四本古籍是什么?,第1张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因为汉代儒家学者把它奉为经典,于是叫做《诗经》。《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楚辞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四、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古典文学中影响深远的体裁。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五、南北朝民歌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南北朝时代,也像汉代一样,设有专门的乐府机关,采集诗歌,配合音乐演唱。这些乐府诗中有民间歌谣,也有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民歌部分更为新鲜活泼和艺术的魅惑力量。

六、唐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七、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宋词的派别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八、元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元曲四大家:一说法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一说法则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九、明清小说

在魏晋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小说的基础上,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小说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起来。宋代前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话本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明代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发展。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的创作﹐虽有历史﹑传说等素材的借鉴﹐但作品多取材於现实生活﹐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愿﹐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多臻於成熟的境界。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文言小说自唐传奇以後虽历代续有新作﹐但多叙事简单﹐文采不足﹐至《聊斋志异》则如异峰突起。作者蒲松龄用文言如白话﹐颇有传神之笔﹐小说主人公多为狐鬼﹐但形像可爱﹐富於人间情趣。它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绩。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文化繁荣,印刷术的发展。

1、文化繁荣: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政府和民间都对文化事业非常重视,这为中医古籍的整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印刷术的发展:宋代印刷术的发展,使得书籍的印刷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这为中医古籍的整理和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宾语前置定义: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宾语前置”。

  二、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类型主要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1)疑问句的定义:  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2)语法条件:A全句是疑问句式或反问句式  B宾语是疑问代词(何  谁 安 孰 曷 奚等)

  如  ①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好的宾语,放在好的前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谁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前面,天不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后面

  (3)分类:

  A 疑问代词直接做谓语动词的宾语,要前置在谓语动词之前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例句

  ①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安:那儿。为疑问代词,充当在的宾语,放在动词在的前面

  ②圣人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法孰

  ③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患何

  ④敢问何谓也?《左·郑伯克段于鄢》                             谓何;说什么

  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说何:说什么

  ⑥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取奚

  注意1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如:臣实不才,有谁 敢 怨?《左传·成公二年》

  谁敢怨,敢怨谁敢怨恨谁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要置于动词之前

  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更法》)

  法何古,循何礼何分别做古及礼的定语

  B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置于介词之前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1、如果是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一般都置于介词前

  如:①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你跟谁防守  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放在与的前面

  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奚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为的宾语

  ③曷为久居此围成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为何  为什么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1)否定句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

  (2)语法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即必须有否定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代词“莫(没有谁)”

  如:

  不若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君”“子”虽然具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在否定句中不能放在动词之前。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如: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绝鼓音  《左传·鞍之战》

  这两句都是否定句,但是二毛古音都不是代词,所以不前置

  宾语前置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

  如:

  ①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子产谕尹何为邑》       不吾叛 就是不叛吾 

  ②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未吾亲就是未亲吾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句项"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④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一分句有否定词“不”因此代词宾语我前置,后一分句没有否定词,因此我放在与后边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 时不我待

  (3)分类:

  A动词前面有“不”“未”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它一般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

  ①子不我思,岂不他人?《诗经·郑风》

  不我思就是不思我,因为这是个否定句,动词思的宾语我是代词,按照规律,我放在思的前面

  ②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 《庄子·知北游》

  中;心里此句中,“欲告我”是肯定的宾语我虽是代词,也要放在动词告的后面,“不我告”是否定的,宾语我是代词,就放在动词告的前面了

  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之未见也。《论语·里人》

  “盖大概盖有之矣”的之字是代词,指上文的“力不足者”,充当有的宾语,因为这句不是否定句,所以放在动词有的后面,而“我未见之也”“之”也是代词,并且也是指代上文的力不足者,它充当动词见的宾语,因为这句是否定句,所以放在见的前面

  B以无指代词做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前面

  (1)无指代词:古代汉语有“莫”“无”等字,当它们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的时候,意思是“没有人”或“没有东西”等等,这种用法的“莫”“无”,我们叫它无指代词

  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孟子·离娄上》

  莫不仁 没有人不仁莫不义没有人不义

  ②(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相人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为 没有人赶得上你刘季的相貌,

  这类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③子曰;“莫我知也夫!”

  这句话的意思为,没有人了解我啊,它是以无指代词莫做主语的否定句,动词知的宾语是代词我,所以放在动词之的前面

  ④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莫之养”译为没有人养活他“之”是代词指代上文的老父,充当动词“养”的宾语,因为这是个否定句放在养的前面

  (4)注意

  ①否定句中,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或副词之前。

  例如:

  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国语·齐语》

  莫之敢禁《。吕氏春秋·勿躬》

  ②句法结构中如果具有两个否定词,构成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表示肯定,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充当宾语不前置。例如:

  物莫不若是。《庄子·人间世》

  长安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远不如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那么严格。在先秦古籍中,否定句代词宾语也有相当数量的不前置的句子。(否定代词作宾语《吕氏春秋》中共出现68例,其中代词宾语前置49例,后置19例上文说否定代词作宾语一般要置于述语动词之前,正是基于定量的统计)例如:

  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  无通毋

  两组典型例句: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两种词序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为之从动词前移向动词后的演变。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的

  (1)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把宾语从动词或介词的后面,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加助词‘之’‘是’等来标志;

  (2)语法条件:除否定句中的代用宾语、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可以前置外,普通宾语也可橱置,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当其要对宾语的意义进行强调的时候;第二、必须加代词“之”、“是”、  “之为”等进行复指,除宾语前置外,复指代词也要前置,其前置位置在前量宾语和动词之间;

  (3)分类

  A、动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等来标志;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我们的国君正担心着他自己的罪过,还敢过问鲁国的困难吗为了强调恐的宾语其罪,而将它提至动词前,并加助词之标志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亡之不恤,其实是不恤亡的倒装意思为,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为了强调动词恤的宾语亡,而将其提至动词前并加助词之来之 群臣是忧助词是乃是宾语群臣提前的标志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④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所以一个人如果只看到生,这样必定会死,如果只看到利,这样的话,他必定会受害 。“生之为见”动词是“见”,宾语是“生”“苟利之为见”动词是“见”,宾语是“利”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之为’二字加载提前了的宾语后面,作为标志,不过,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见  

  B、介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来标志

  ①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一人指楚康王楚国之为为一人行也由于为的宾语一人无所强调,就没有把它提前,因而也无需助词之来标志

  ②鼋鼍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国语·越语》

  鼋yuan,鳖一类的动物 鼍tuo鼍龙,鳄鱼的一种 鳖爬行动物,俗名甲鱼  蛙黾 ,属于蛤蟆一类  陼通渚,水中的小陆地 ( 我们终年)跟鼋鼍鳖相处在一起,跟蛤蟆住在一个地方

  ③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齐侯说:“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继承先王的友好的关系”

  不谷是古代君王自己的谦称,这里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被强调提前后,加助词“是”来标志下文先君之好是继继是动词先君之好宾语是是动词提前后所加的标志

  注意有时在提前了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或惟)字,构成了“唯……是……”“唯……之为……”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但强调了动词的宾语,而且表示了动作行为对象的(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现代汉语的“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的说法就是这种结构的遗迹,如:

  ①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唯敌是求等于说唯求敌

  ②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唯仁之为守,等于说唯守仁 唯义之为唯行义

  (4)注意

  ⑴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产生于西周后半期,其初始 阶段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除“是”“之”外还有“焉”“斯”“于”等,如:

  朋酒斯享,曰杀羔羊  《诗经·豳风·七月》

  朋酒斯享就是享朋酒 译为饮上两壶酒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晋郑焉依就是依晋

  其中的“焉”、“斯”都是宾语前置的标记,到了春秋除宾语前置的语法标记才固定下来以"是""之"为主。

  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感通憾表示怨恨,唯蔡于感表示只恨蔡,于复指前置宾语

  通过对战国时期的五部古书(《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的考察,发现在这五部古书中,“宾·是·动“句式仅有三例,(庄子1例荀子2例),而“宾·之·动”句式共出现196例,以上数字表明,战国时“宾·是·动“已经成为了时代用语的残迹,而“宾·之·动”句式仍活跃在当时的书面语言中。

  ⑵如果复指的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不用“是”。

  ①“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我之谓  ;谓我  说的是我 复指的宾语是我为代词用之不用是

  ②“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斯之谓谓斯  说的就是这件事   斯为代词用之不用是

  这种格式形成了“是之谓”(谓是,其中是是代词)“此之谓”(谓此)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文中常见。

  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是之谓政令行:谓是政令行,这就叫做政令通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不朽:谓此不朽,这就是不朽

  ⑶代词“是”作宾语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动词之前,而不用代词复指;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是问:问是  问一问这件事  

  君子是则是效

  是则是效“遵循此效法此”是作为宾语置于述语动词“则”“效”之前,没有任何标记

  代词是作介词“以”“用”的宾语也时常前置,构成“是以”“是用”,意思都为“因此”。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博弈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③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

  ④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四本古籍是什么?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