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特质理论的名人特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5收藏

领导特质理论的名人特质,第1张

恭、宽、信、敏、惠、公

恭则不侮——神情庄重者就不会受人侮辱;

宽则得众——宽厚者能够受人拥戴和追随而得人心;

信则人任焉——诚信就能够受人倚仗和被人信任、信赖;“凡近交必相靡于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之则其信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敏则有功——勤敏就能够建立功业,有成绩和成就;

惠则足以使人——慈惠者就可以役使和指挥他人;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自见(只看见自己)故明,不自是(自以为是,只知道肯定自己)故彰(彰显功业),不自伐(以自己利益为先而讨伐和贬低别人)故有功,不自矜(只看重自身地位,认为只有自己重要)故长。” (不固执己见者明,不自以为是者彰显功业,不自我表扬者有成就,不傲慢气盛者就能成为领导。)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被别人使用和驾驭者)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领导力应该包含圣、勇、义、智、仁,他认为领导力可以有道德判断,也可以没有道德判断,盗贼的领导力形成机制同样符合领导力原理(谁是盗?)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估计和分析某人家中财富和储蓄的多少),圣也。入先(行动的时候身先士卒),勇也。出后(得手以后掩护他人撤退),义也。知可否(判断成功几率有多大),智也。分均(合理分配获得的财物),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孔子、柳下季、盗跖寓言——庄子对儒学的辛辣讽刺。“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子教子路菹此患,上无以为身,下无以为人,子之道岂足贵邪?”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领导者),断断兮,无它技(具有谋断能力但没有专长)。其心休休焉(心胸宽大),其如有容焉(能够包容其他人错误)。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肯定别人的长处像肯定自己一样)。人之彦(有才学者)圣,其心好之(别人的才德,他十分喜欢),不啻若自出其口,实能容之(不仅口头上肯定,而是发自心底欣赏别人优点)”。

——“唯仁人,为能爱人(之所爱),能恶人(之所恶)。”“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甾(灾)必逮其身。(一个人如果总是喜欢别人不喜欢的,反对别人所追求的,就违背基本人性。倒霉的事自然降临到他身上)。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忠信就可得到好结果,自满、自傲就会失去一切)”。

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宋代林逋《省心录》说:“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意思就是说:礼义廉耻,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不可用来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则能少犯过失,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不合群并非真正合适的处世之道。所以君子会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小人才会对他人求全责备。

君子意思可以包括多个方面。它既可以作为道德品质的象征,也可以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来描述。

1、君子作为道德品质的象征

君子一词最初出现在《易经》中,被视为一种道德品质的象征。它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被视为道德典范,具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他们被认为是社会的榜样,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并且遵循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2、君子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社会中,君子一词也被用作对贵族和统治者的尊称。它代表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表示这些人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他们被赋予了管理和统治社会的权力,并被认为是社会的领袖和有影响力的人物。

同时,君子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修养和社会风尚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修养,以及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3、君子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来看,君子具有一些独特的特质和行为表现。他们通常被认为具有诚实、正直、勇敢、公正、有责任感等品质,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君子还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情感修养。

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坚定。此外,君子还被视为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他们能够吸引和影响他人,并成为社会的领袖和榜样。

君子的来源

1、君子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典籍《易经》中,其出现有20次。

《说文解字》中提到:君,尊也。由此可见,君子一词是尊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易经》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每天都要不断学习、反思自己,保持警惕,才能够避免灾难。

2、随后,在《诗经》、《尚书》等先秦典籍中,君子一词频繁出现,但其含义并不统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子逐渐从身份地位的象征转变为道德品质的象征,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行为准则的人的代称。

1必须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品德好,做人当然就会好。品德好,就容易被人所接受,就容易被人所信任。

2必须要具有谦虚好学的精神。对人谦虚,不浮夸,不做作。学习认真,善于自学,善于向别人学习。

3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多学习新知识,多了解新事物,多研究新事物,多研究新方法。在实践中,多创新。

4在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努力,以较强的责任心搞好自己的工作。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努力工作,并且对自己的工作要负责到底。

先秦早期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

《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

《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

其后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

“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此似为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然,仁祇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所宜具有其德性之总纲,在其他方面,仍非无所述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人有贤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庸人[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心中没有底线,谈吐没文化,择友不辨贤愚,做事只看表面没有目标,没有责任心,缺乏见识

  这样列出来,才发现有一些特点是自己过去有的,有一些是现在有的,最近在修炼的过程中,把一些特点视作一种壳(旧的,老化的,不适合成长的部分),一层层的蜕掉,然后才开始升级成长

最近发生一件事,当时特别在意,于是我就在思考自己究竟在意什么,最后抓到了自己的:嫉妒之心,之后就可以针对性的蜕掉嫉妒心这个壳了

  在庸人这块,最大的问题是,做事没目标,见识短浅

  之前有句老话,叫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但在小团队中,三军无能同样可以累死将帅,那么就需要做好培训,这里经历过关注基层员工,最后又关注管理层和领导者这样一个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至少而下的引领

士人[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⑥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

心中有原则,做事有计划,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主见,有实践,有思考,贫穷富贵皆能自处…

  刚开始我以为这些评价会分别比较明显,随着越来越了解又发现庸人有士人的特质,而士人也有庸人的底色。

这恰好表明是可以演化的,庸人可进化到士人,君子…

  身边有一些人是士人,有责任心,有原则,也有一些自己坚持实践的道,今天的士人,有一部分读书人

  君子: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

  君子诚实守信,仁义而不嫉妒,明智而通达,会为理想和信仰全力以赴。

  很小的时候接触的是儒家思想,所以那时做人比较高的要求即君子,后来加入了一些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等元素

后来有一个失落的过程,就随波逐流了,灵魂单薄而庸俗不堪,当再次意识到品性一直是我人性的重要部分,再次开始重修,优良的品德是人最珍贵的部分之一

具体的实践就成了每天的“日课”如三省吾身,固定时间的学习,锻炼,写作等

[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不诱于誉,不怨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原来君子是如此的美好,之前还看到过:君子不器,君子一旦成为了一个器物,就会变得脆弱,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很多职业岗位都会被替代掉,如果我们只会一种技能,一旦被替代我们就无用了。就像一个器物一样,因为它只有一个单一的功能,是非常容易被淘汰掉的,也不能被标签定义和角色限制,大多时候是开放的状态

自己之前的理解是一切皆有有效期,才能,智慧,技术,创造力等等,所以为了不断向上生长,就必须持续迭代升级,终身成长,有机会也能兼济天下

贤者:[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其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菀财,施则天下不病贫]

  品德,合乎礼法,可成教化之效,行为符合规范(一种极高的专业标准),言行让大众模仿而不遭灾祸,富贵时不囤积财富…

  不少有影响力的人,行为模式,德行等都会有人模仿,我感触深刻一点的是不囤财富,很早以前,开始明白,产品,服务,货币,财富,技术,思想理论等只有不断的流通,才能在过程中创造和产生价值,所以就明白财富不能像蓄水一样留存在某个地方,不然特别容易变得腐臭

[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

圣人,一言一行皆符合规律大道,探究宇宙万物的来龙去脉,协调万物之天然,融于大道并修炼自己的性情,我们普通大众,难以理解其德性和智慧,一些开宗立派的大能人物,一些推进学科发展助益社会的大牛等

以前看到这类人的故事和传记我特别激动,到今天才慢慢明白,原来是他们让我见识到人类智慧,才能等等的极限,这让人激动和敬畏

1、仁政

孔子提出“仁”。‘‘仁者,爱人。”“民之仁也,甚于水火。”孟子依此提出‘‘仁政”。“有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

“不忍人之心,是为仁心;不忍人之政,是为仁政。”孟子进一步指出:“仁者无敌。”“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郡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2、德治

儒家主张施仁政,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认为“苛政猛于虎”。儒家倡导用道德感化的方式来统治人民,因此主张德治。

孔子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刑只能起镇压作用,使人不敢犯罪;德、礼则可以笼络人心,使人知耻归心。

要“为政以德”、“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也义”。孟子主张:“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3、礼制

推行仁政德治,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制度规范,这就是“礼”。“礼”最初指祭祀的器物和仪式,到了周代把礼从仪式中区别开来。

发展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奴隶主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儒家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4、君权

法家推崇君权专制。管子认为:“神圣者王,仁智者君,武勇者长,此天之道,人之情也。“

法家崇君权,竭力维护最高统治者的权威,目的是为推行其法制刑治的管理思想寻求实施主体和保障条件。法家不可能有现代民主思想,将法制与民主相联系。

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只可能将法制与专制一相联系,试图以专制君权为支撑,推行他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

5、倡法制

在崇君权的基础上,法家力主推行法制。商鞅认为:“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管子认为:“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家的法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权势是“胜众”之资。要推行法制,统治者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权势。管子认为:“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

韩非认为:“势者,胜众之资也。”它具体包括:一曰权势是君主的地位保障。主能制臣用民,在于“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③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的英文personality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persona最初指演员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

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民法理论中的人格

民法中的人格,是主体之能作为独立主体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如自然人的身体、生命、健康、名誉、肖像等。

人格理论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各自观点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探讨,现仅介绍其中的四种人格理论:特质论、多元类型论、心理动力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一)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和卡特尔(RBCarttell,1905~)。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air,16PF)。

(二)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产生的一种人格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type)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有三种,即: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以下仅对对立类型理论作一简要介绍,至于多元类型理论,在后面的章节将分别以气质和性格类型学说加以讨论。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A—B型人格是这一理论的代表。福利曼和罗斯曼(Friedman&Rosenman,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A型人格的人数是B型人格人数的两倍。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属于安定型人格。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相互影响,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内部支配作用。其中本我是属于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则一部分属于无意识,一部分属于有意识的。本我代表本能的力量,超我则是社会规范,两者从根本上讲是相互冲突的。自我的作用就是协调本我、现实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在遵循“现实”和“道德”的原则下,满足本我的要求。可见,自我要为三个对象服务,而本我和超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健全的本我就是能寻求到某种方式,把这种内心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自我功能减弱、人格的三部分失去平衡彼此就会相互冲突,则容易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生。

领导特质理论的名人特质

恭、宽、信、敏、惠、公恭则不侮——神情庄重者就不会受人侮辱;宽则得众——宽厚者能够受人拥戴和追随而得人心;信则人任焉——诚信就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