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第1张

1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1国学主要学什么内容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诗经》、《孝经》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

2国学经典内容

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现在来讲第二个问题。

中国古代并没有国学这个名词,有人考证,国学这个名词是在清朝末年从日本引进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奉行脱亚入欧的政策,全盘西化,当时激起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认为日本大和民族已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有自己的国学,有自己的国粹,用不着全盘西化。

日本人所谓的国学是指在日本本土发生而为日本所特有的学问,与西学相对。后来黄遵宪、梁启超把国学这个名词引进来,专指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与日本国学原来的所指完全不同。

自从把国学这个名词引进到中国,在整个20世纪就成了一个文化讨论的关键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色彩,褒贬不一,至于就这个名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来说,却是聚讼纷纭,混乱不堪,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看法。 我们暂且避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干扰,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就事论事,从名词本身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先谈国学包括哪些内容,这是这个名词的外延,再谈国学的核心价值,这是这个名词的内涵。

顾名思义,国学是一个泛称,包罗万象,凡是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都叫做国学,中国的历史文化长达五千年,从春秋战国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所有历代所发生的学问,都是国学的内容,现在许多人常常以偏概全,认为国学就是经学,国学就是儒学,或者认为国学就是诗词歌赋,三国、水浒、西游,其实这些都只是国学的一个部分,并不能概括国学的全貌。 为了弄清国学所包括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应该从中国的目录学说起。

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集结、分类和编排的学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全国所有的图书集结起来,分类整理,是在汉代,并且编排出一个图书目录,叫做《汉书·艺文志》。

根据这个图书目录,我们可以对汉代的学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也就是国学在汉代所包括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把当时全国所有的图书分为六类,第一是六艺,第二是诸子,第三是诗赋,第四是兵书,第五是术数,第六是方技。

六艺就是六经,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其中《易》为六艺之原,群经之首,研究六艺的学问叫做经学。

诸子共有十家,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研究诸子的学问叫做子学。诗赋属于文学。

兵书属于兵法之学。术数包括天文、历法、五行、占卜之学。

方技主要是医学。 魏晋时期,对全国的图书重新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到了隋代和唐代,把这四部确定为经、史、子、集,甲部就是经部,乙部就是史部,丙部就是子部,丁部就是集部。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经过中国人的引进、吸收和改造,已经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的国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排斥在外,所以《隋书经籍志》把佛教的图书归入集部,《新唐书·艺文志》归入到子部类中。

隋唐以后,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成为定式,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按照这种分类编排了一套洋洋大观的《四库全书》,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四部。由于明清以来,西学东渐,逐渐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所以《四库全书》也收录了艾儒略、南怀仁、利玛窦等人所写的一些有关西学的著作。

从汉代的《艺文志》到清代的《四库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国学的内容真正是包罗万象,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扩展,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广泛地吸收外来的文化资源,把印度的佛教和西方的西学也纳入到国学的范围中来。如果把国学简单地等同于经学、儒学,或者封闭僵化顽固排外之学,显然是以偏概全,不符合历史的实际。

关于国学的内容,用经史子集四部来概括,是一个既符合实际又反映全貌的最为完整的说法。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

比如有人把中国的学问区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有人着眼于学术思潮的演变,按照朝代的更替,区分为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有人着眼于文学的体裁,区分为先秦诗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有人根据汉唐以后的历史情况,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儒、佛、道三教的鼎立与合流。

总起来看,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所产生的名词,也叫做中学,虽然外延宽泛,包括了中国历代一切的学问,但是并不笼统,而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类编排,所指对象是明确的。 。

3国学启蒙的应该注意什么

国学经典要有选择地吸收 以国学经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国学经典中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2。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理解国学 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要让国学规范孩子言行,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孩子原本答应妈妈的事,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孩子,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

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好习惯。 3。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可是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孩子照样也能学习呢?可见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静下心来每天诵读一段国学经典,配上古典音乐。

时间长了,宝贝自然就配合了,这时家长们也要给孩子鼓励。

4如何看待当前国学教育重知识,轻素养的现象

想要培养国学素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学。“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于国学基本上出于一种比较陌生的状态,对于一些先贤的理论并不了解,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原因是社会上对于国学不够重视,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努力推行,但效果有限。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如何去提高他们的国学素养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正确看待国学文化,只有正确的认知后才能在大学生群体内全面推广国学。有的人认为读国学经典就是复古守旧,就是读儒家经典,就是读《三字经》、《弟子规》,这些认识误区必须消除。那么国学经典是什么?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伦理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历史经典:《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学经典:《大学》、《中庸》、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哲学经典:《论语》、《周易》等。国学经典是不朽的精神,是生活的指南,是文明的传承,是教育的良方。从时间上看,现代之前的都是;从内容上看,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经典。如《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劝学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典有糟粕,但不能全盘否定。有人说,《三国》处处是权谋算计,《水浒》动不动就是“杀人越货”。《红楼梦》正如鲁迅评价:经学家看,就是易经;道学家看就是 ;才子看见的是缠绵;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流言家看到的是宫廷秘事。尽管有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在提倡读“四大名著”。正确的做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待国学,是实用主义的、功利化的态度,还是以“国学”的文化、精神渗透进我们的生命之中?这的确是需要我们讨论和思考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国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整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理念。历史学家说,历史只有在人类世界中才能生存和呼吸,我们必须在历史中不断地返回它自身,追忆并实现过去的全部经验。国学,作为传统,是一种历史的创造和存在,是一种我们必须践行的文化图式,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发明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尽管我们有时与这种传统文化存在着一种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但是,它却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的因子充满了我们的血液,它构成了我们精神生长的客观环境。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其实都是它的受益者。

那么,有哪些实际行动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呢?首先从学校来说,可一将国学加入到必修的课程中,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选择有实力、有批判性见解的老师教授这门课。对国学的整个轮廓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想深入了解的内容。

其次,学校内学生自行组建的国学社团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进行集体诵读,举办跨学校之间的国学交流,亦或是邀请有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接触国学。

最后,我们自己要有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的使者的使命感,主动熟悉,学习国学,并在生活中应用并向更多的人传播国学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国学素质。

5课堂上应该关注哪些国学素养

所谓的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本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水平。国学素养是指国学中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部分,说白了就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

而课堂上,我们不只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潜移默化的培养完美健康的人格。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一、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

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

概,撷取精华。

二、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三、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书富如入海,百货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为书籍

丰富地如同在海洋中遨游。人的精力,不能够全部收取看尽。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书就行。

四、郑板桥的“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

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五、钱钟书的笔记读书法

钱钟书先生渊博、古文功底之深厚、著述中引用之广博。常人所不知的是,钱钟书的博学,不仅与

他的天才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有关。据钱钟书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

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历时十余年的时间。

扩展资料:

阅读方法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有不同类别和层次。

1 综合类,有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

2 分项类,有解词、释句法,文章结构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法等;

3 与思维方法结合,有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和演绎阅读法等;

4  阅读笔记方法,有划重点、写标题,编写读书提纲,写读后感及读书心得等方法;

5 按文体阅读,有散文阅读法、小说阅读法、诗歌阅读法、剧本阅读法、科技文阅读法等。

狭义上的国学是指在古时候设立的学校,像是太学和国子监;广义上的国学是指我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等内容。国学的根基是先秦的经典和诸子百家的学问,涵盖之广,跨越数朝数代,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从隋唐道学到宋明理学,还有诗赋汉赋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本来的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直到”西学东渐“后形成了与戏谑相对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汉书》《后汉书》中。在南宋,朱熹还曾建立过一座”白鹿洞国学“的书院。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学“的意思都指的是”国立学校“,明朝初期改为”国子监“,教授礼、乐、律、射、御、书、数六科。

直到后来,学者们受其他国家学者的启发,觉得本国也要研究自己的学问。于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学者们纷纷开始了研究问题,整理国故,对国学进行总结,进行整理。

国学的分类方式主流的是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分成经、史、子、集四大类。经指的就是古籍的经典著作,像是《易经》、《诗经》、《孝经》、《论语》等。史指的是史学著作,像是《史记》、《通志》、《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创立学说或者学派的人物文集,像是《荀子》、《韩非子》、《孙子》、《老子》、《庄子》等。集指的是对历史上的名人的个人集,相当于人物传记,比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昭明文选》、《文苑英华》、《长生殿》、《西厢记》等。

怎样才能学好国学经典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史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然而,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国学经典浩瀚灿烂。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古人学习国学经典的传统方式

前人学习国学经典的传统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式”。古代私塾学堂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古代儿童从入学开蒙就开始进行识记和背诵的训练。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授书。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里,所以叫“上书”。授书(上书)又分三个小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交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点书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句读了,就会由自己点好给先生修改。

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一般先生是读三遍,也有读六遍的,也有读两遍的。

第三个阶段,叫“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不仅讲解字义,也会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篇章意思,也就是串讲。

第二步,背书。“讽诵”作为教学古代经典的一种方式,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讽诵”,《周礼·春官·大司乐》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故“讽”即背诵,“诵”为出声诵读。老师点句领读、学生跟读之后,就是初步完成了教读的任务,然后学生自己去熟读背诵,一遍又一遍,直到背诵如流。

第三步,复讲。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把书背给先生听,把先生前面所讲的内容复述给先生听。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的智力决定着学习的进度。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习方法就特别强调熟读背诵,“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读与背是前辈学者学习国学的主要方法,他们从小就熟背“四书”、“五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中国国学大师蔡尚思先生说他七岁入私塾,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死背经书时期”:“入私塾读书,被拉去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前行开学礼以后,就是天天死背儒家经书,背得最熟的是“四书”,光背诵而不了解其意义。真感痛苦;一直到了懂得它的内容之后,才觉得幼时死背书的好处,自恨没有多背些古书。现在无论是自己和别人的有关著作,哪怕只差一个字,我一看就知道其非原文。这比一部分中青年人,我和读过私塾者都是占了便宜的。”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国学经典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但这种方法过分注重古代经典诵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割裂了诗文的美学价值,使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这正是其不足之处。

二、学习国学经典的正确方法

我们认为,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审美愉悦和文化认知的融合,既彰显重视传统国学修养和关注现实人生之理念,又兼顾人文内涵的完整性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使学习者在国学经典的研习中得到深厚的人文精神熏陶。

(一)要重视熟读国学基本要籍

我国历代著述繁多,浩如烟海,仅以历代史书《艺文志》《经籍志》等所“著录”的图书来说,为数就甚为可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图书则有3470部,7918卷;此外,“存目”部分也多达6819部,9434卷。如此之多的古籍,一个人即使穷其毕生精力,也不可全部读完,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这种必要。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其读书治学的时间,也就只有数十年,因此,对浩如繁星的古籍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去读。有些基本的典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必须读,有些还需要熟读。这些基本典籍,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如“经部”中的《论语》《孟子》《诗经》等;“史部”中的《史记》《汉书》等;“子集”中的《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等;“集部”中的《楚辞》《文选》《唐诗》《宋词》等。这些基本典籍,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蕴涵宝贵的人生哲理。不仅专治国学的人要熟读,就是治其他学科的,如理学、工学、农学、商学、管理学的人,也都应该好好学习。

(二)要把握学术发展的路径

所谓学术发展的路径,主要有:(1)指每一学术发展的过程。如我国的诗歌,从古诗到乐府,从乐府到律诗,其发展的过程都要明了,才能掌握每一种学术或文体发展的特点。(2)指每一阶段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渊源。了解每一阶段重要学者的学术成果和渊源,可以看出每一时代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清楚地认识学者治学的过程。(3)指每一个时代的学术风尚。了解每一时代的学术风尚,有助于了解每个时代学者学术历程形成的原因及其成就的时代背景。掌握学术发展的路径有两种方法:一是熟读史书中有关《艺文志》或《经籍志》等目录文献。例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这些史志除了著录当代人的著作外,还著录前代人的著作。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史志的类目及文献,了解每一时代的著作及当时的学术风尚。二是熟读记述学者传记或学术渊源的书籍。记述学者传记一般收录在史书中的《儒林传》中;介绍学者学术渊源的书籍,有刘元卿作的《诸儒学案》、冯从吾作的《元儒考略》、黄宗羲作的《宋元学案》及《明儒学案》,徐光启作的《清儒学案》,江藩作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及《国朝宋学渊源记》等。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者的学术渊源,以了解某一学派、某一时代的学术发展过程。例如,《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把明代各派的学术渊源、学者传记和学术宗旨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部系统完整的学术思想史巨著。

(三)要具备起码的古代文化常识

国学经典涉及的人、事、物非常多,学习国学经典,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包括古代天文、历法、地理、乐律、礼俗、宗法、职官、科举、姓名、宫室、饮食、衣着、车马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一定古代文化常识,才能更好地读懂国学经典;只有具备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才能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登堂入室、左右逢源。比如在古籍中,就有许多文献是涉及天文知识的,如果不了解起码的古代天文知识,就很难对古籍有较透彻的了解。例如,李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诗,苏轼《前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其中“参”、“井”、“斗牛”,尽管书上作了解释,但学生们仍然不甚清楚。这就需要掌握古代天文中有关“星区分野”的知识。《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根据二十八星宿与十二州国分野表,我们可知,“扪参历井”不仅写出了蜀道的高峻艰险,而且说明了其位置。同样,“斗牛”二星也表明了赤壁所在地。掌握了这些文化常识后,在阅读王勃《滕王阁序》开头四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据表就可查知“翼轸”二星是楚地分野,滕王阁在南昌,南昌汉时属豫章郡,战国时属楚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已经注意到后世读书人缺乏天文知识的状况。他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四)要学会使用工具书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国学经典,必须熟悉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和用法。工具书为我们准备了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可供读书治学随时查阅。要充分发挥工具书的效能,就要勤翻勤查。所谓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善于运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中文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根据编制目的、收录内容和功能用途,一般可分为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表谱图录等几类。其中类书是辑录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句的工具书;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有些类似专科性类书;年鉴汇编一年内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手册汇编某一方面经常查考的文献资料;书目著录图书书名、卷数、著者、版本等项目的目录;索引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查考线索;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表谱,是供查考历史年月日、历史大事、人物生卒年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图录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对于国学经典中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可以借助字典词典去解决;利用类书、政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等工具书,能帮助我们从纷纭复杂的名物制度和典故资料中,找到某个名物典故资料。因此,掌握工具书是阅读国学经典必备的条件。

怎样才能更好使用工具书呢?我们认为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了解工具书的编制体例。二是要熟悉工具书的查检方法。三是要了解同类工具书的异同。四是要随时掌握新的工具书与新信息。五是要对工具书的解释作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信从。我国工具书编纂的历史悠久,如果从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和最早的词典《尔雅》算起,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工具书的编纂都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着某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的认识。因此,工具书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例如《说文解字》解释“三”字说:“天地人之道也”。解释“王”字说:“天下所归往也”。解释“神”字说:“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些都反映了汉代人的意识。它可以使我们对汉代人们的认识有所了解,但不能搬用到今天的生活中,更不能认为这样解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新编的工具书较之古代编的工具书,有了很大的进步,字(词)义的解释不仅科学,而且通俗。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利用新编的有关工具书。总之,工具书往往只能为我们解决疑难问题提出些参考意见或线索,真正解决问题,还要靠自己利用工具书提供的材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我们运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会提高。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

1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1国学主要学什么内容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