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有名的医学家是谁?
隋唐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就是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
隋唐时期在医学上有很大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医学家和重要的医学著作。象隋朝的医学大家巢元方、许智藏,唐朝的名医许胤宗、张文仲、韦慈藏、孟诜、孙思邈,以及医学名著如隋朝甄权所著《脉经》、甄立言著《古今录验方》和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皆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朝政府十分重视医药学的古籍整理和研究,曾由宫廷主持编修一部药物学著作,总结了一千多年来我国药物学的知识,并由各地征集实物标本,绘制成图,成为一部图文并茂、反映我国自上古至隋唐时期药物成就的专著。这部书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编修完毕,取名《新修本草》(后人名曰《唐本草》),共载药物844种。这是我国古代由国家颁定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意大利佛罗伦萨政府颁定的药典(1494年)和德国纽伦堡政府颁定的药典(1542年)要早八、九百年。
孙思邈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贡献最大的医学家。
因为孙思邈医学经验丰富,而又虚心好学,所以他在医药学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营养病学上,他首先提出了碘质缺乏病和维生素缺乏病的原理。指出“瘿瘤”(即甲状腺肿大)是由于长期吸用不良水缺碘的缘故,他建议用含碘较高的昆布、海藻、鹿靥(鹿甲状腺)等等来治疗;而夜盲病(当时谓之“雀目”)的患者,和脚气病的患者,则是缺乏维生素的缘故,他主张用含大量甲种维生素的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所谓“牛肝明目”等等,还主张用含有乙种维生素的杏仁、防风等治疗脚气病。而欧洲人第一次论述脚气病却晚到1642年,孙思邈这方面的成就比欧洲早一千年。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桑白皮汤处方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各24克功能主治清肺降气,化痰止嗽。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通口服。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圣济总录》卷二十六方名桑白皮汤组成桑根白皮(锉)1两,冬葵子1两,滑石1两,甘草(炙,锉)半两,朴消1两半,青橘皮(去白,切,炒)1分。主治伤寒小便赤涩似淋;膀胱风热。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葱白5寸(切),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方名桑白皮汤组成桑根白皮(切)3两,射干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白术2两,泽漆(炙,锉)1两,防己1两,泽泻1两。主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3盏,煮大豆1撮,至1盏半,去豆下药末,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次,夜1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七十八方名桑白皮汤组成桑根白皮(炙令**,锉)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麸炒,研)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海藻(洗去咸,炙)1两半,赤小豆(炒)半升。主治下痢后,脾胃虚弱,不能转输水气,致身肿胀满。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七十一方名桑白皮汤组成桑根白皮(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猪牙皂荚(酥炙,去皮)1两。主治肺积息贲气胀满,咳嗽涕唾脓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晚食前各1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附注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桑根白皮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方名桑白皮汤组成桑根白皮1两,苍术(去皮)1两,木通1
详见百科词条:桑白皮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7:01:38 共497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补肝散处方山茱萸肉当归五味子(炒,杵)山药黄耆(炒)川芎木瓜各15克熟地黄白术(炒)各3克独活酸枣仁(炒)各12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补肝散处方干姜6分,甘遂3分,桂心5分,茯苓5分,附子(炮)5分,黄连5分,甘草(炙)5分,当归5分,干漆(熬)5分,贝齿(烧)5分,猪苓5分,白术5分,干地黄8分,丹参6分,防风7分,黄耆6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肝脏病,服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症因脉治》卷四:补肝散处方川芎、陈皮、生姜、防风、当归身、白芍药、羌活。功能主治内伤霍乱转筋。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本方加木瓜、秦艽。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补肝散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五味子1两,芎1两,藁本1两,茺蔚子1两半,细辛1两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脏伏毒,热气壅在膈中。初患之时,微有头痛目眩,眼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时时如针刺,外障相似。用法用量每日1钱,空心米汤调下。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银海精微》卷上:补肝散处方当归、熟地黄、川芎、赤芍药、防风、木贼各等分。功能主治冷泪。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补肝散处方甘菊1两,茯神3分,芎3分,细辛3分,五味子3分,人参3分,独活3分,羚羊角屑3分,白术3分,肉桂半两,酸枣仁(微炒)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
详见百科词条:补肝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0:37:40 共330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消瘿气瘰丸 1 拼音
xiāo yǐng qì luǒ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Xiaoying Qiluo Wan
22 标准编号WS3B060791
23 处方夏枯草 96g 海藻 48g 昆布 96g 海螵蛸 48g 蛤壳(煅) 48g 海胆 48g 陈皮 48g 枳壳(去瓤麸炒) 48g 黄芩 48g 玄参 48g
24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味咸、苦。
2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27 功能与主治消瘿化痰。用于肝郁痰结引起;瘿瘤肿胀,瘰疬结核。
28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6g,一日2 次。
29 规格每100 粒重 6g
210 贮藏密封。
古籍中的消瘿气瘰丸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虫鱼部稍甘而纯,故用以清痰解渴止嗽,及收敛耗散诸病,作丸噙化为尤佳,及治下焦滑泄诸病,亦更优也。蜗牛(二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五]治瘿气诸方弹子大。绵裹一丸。含咽津。日三四度。治瘿气经久不消。神效方。海带(一两)海藻(一两洗去咸味)昆布(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四瘿瘤门]气瘿掏。易愈者七日。难愈者三七日。矾蝎散治项气。又名瘿气。白矾(一两生令细)全蝎(半两)上将矾为末。用耳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四]治瘿气灸法灸冲阳,随年壮。瘿,灸天衢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瘿上气胸满,灸云门五十壮。瘿
《万病回春》:[卷之五]瘿瘤《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处方泽泻15克白术6克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处方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栀子仁人参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柴胡(去苗)120克桑根白皮(锉,炙)60克青葙子30克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王乐善方:泽泻汤处方泽泻40克,白术20克。功能主治蠲饮利湿。主素有痰饮内停,清阳不得上升所致。(美尼尔氏综合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乐善方《普济方》卷一九三方名泽泻汤组成泽鸡3两(炒),知母2两,海藻2两,丹参3两,秦艽2两,木防己2两,猪苓2两(去皮),大黄3两,通草2两,青木香2两。主治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裂,脉浮数。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制备方法上切。用药禁忌忌酢物。《圣济总录》卷六十七方名泽泻汤组成泽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续断1两,秦艽(去苗土)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五味子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主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各1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名泽泻汤别名肾著散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
详见百科词条:泽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3:18:40 共40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乳康片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乳康片 1 拼音
rǔ kāng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Rukang Pian
22 标准编号WS3B235697
23 处方牡蛎 75g 乳香 30g 瓜萎 75g 海藻 60g 黄芪 120g 没药 30g 天冬 60g 夏枯草 75g 三棱 30g 玄参 60g 白术 60g 浙贝母 30g 莪术 30g 丹参 75g 鸡内金(炒) 30
24 制法以上十七味,将鸡内金、浙贝母、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其余牡蛎等 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成840ml,加乙醇使含 醇量达到70~75%,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上述药粉,混匀, 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用乙醇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后,显灰褐色;味苦、微辛。
26 鉴别取本品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水20ml,加热溶解,滤过,滤液加7% 盐酸10ml,置水浴上浓缩至干,加氯仿20ml溶解,滤去不溶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 水2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天冬对照药材05 g,加水20ml煎15分钟,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 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2: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 %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27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D)。
28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活血破瘀,消积化痰,软坚散结,补气健 脾。用于乳腺增生病。
29 乳康片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2次,饭后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 ~7天,继续第二个疗程,亦可连续用药。
210 注意孕妇慎服(前三个月内禁用),女性患者宜于月经来潮前10~15日开始服 用。
211 贮藏密封。
陜西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乳康片 《本草征要》:[第四卷食疗](四)瓜果,常用无妨。固气和胎,孕产如常。又能下乳,母子安康。根、藤、叶、络另有专条。《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秋夫疗鬼十三穴歌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隐白行间不可瘥十三穴《凌门传授铜人指穴》清·康熙前不详公元16441911年
《医心方》:[卷第二十五]治小儿惊啼方第九十三。又方∶车辖肪,纳口中脐中。又方∶烧皮三寸灰,著 饮之。《医心方》北宋日本、丹波康赖公元984年
《医心方》:[卷第二十五]治小儿口噤方第五十子,服之即愈。《千金方》∶鹿角粉、大豆末分等和,涂乳饮儿。《医心方》北宋日本、丹波康赖公元984年
《医心方》:[卷第五]治尸咽方第七十三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上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3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4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45 注意 5 《金匮》卷上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54 注意 55 各家论述 5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 6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7 《杏苑》卷六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奔豚汤 1 拼音
bēn tún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上 21 处方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22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2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3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31 处方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32 制法
上切。
33 功能主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3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35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4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41 处方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42 制法上切。
43 功能主治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4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45 注意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5 《金匮》卷上 51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52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5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54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55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甘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5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6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61 处方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62 功能主治气奔急欲绝者。
6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64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7 《杏苑》卷六 71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72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7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古籍中的奔豚汤 《小品方》:[卷第一]治气逆如奔豚状并诸汤方妄语,或张面目,不相取与,众师不知,呼有所负,奔豚汤主之。黄帝曰∶善。黄帝问金冶子曰∶忧思奔豚,何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方三首心法。决不可从。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徐〕此乃奔豚之气。与在表之外邪相当者也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一积聚门]贲豚(附论))三棱莪术(各三钱)荜澄茄良姜(用巴分。空心热奔豚汤疗虚痨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
《医学见能》:[卷一证治]大腹腹中疼痛,有物自脐冲上者,肾气之奔豚也。宜肾气奔豚汤。桂枝(三钱)云苓(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二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1 关于海参的作文
小海螺和小海参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坐在礁石上晒太阳。
太阳透过海水照下来,又柔和又温暖。 这一天,小海螺又和小海参在一起晒太阳,突然,一条大鱼张着血盆大口扑过来,吓得小海螺大叫一声:“小海参,快跑!” 小海参也许是吓坏了,竟然把自己的内脏抛了出来,然后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凶恶的大鱼一口吞下小海参的内脏,摇摇尾巴,意犹未尽地游走了。 小海螺看得目瞪口呆。
大鱼游走之后,他才渐渐回过神来,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没有了内脏,海参可怎么活呀?我再也见不到小海参了!” 小海螺伤心地回到家里,问妈妈:“没有内脏的动物还能活吗?” 妈妈说:“当然不能活啦!你怎么想起问这样的问题?” 小海螺把小海参的遭遇讲了一遍,又难。吓得小海螺大叫一声,别去碰:“不是我见死不救:“我是外科医生,用一根绳子拴在了后脑勺上,告诉了小海螺一个秘密,我都听得到,蝙蝠倒挂在树洞里,四面八方的声音?” 是呀:“谁说我死了。
过了好多天,小海螺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黄狗。后来,我要是把耳朵借给你。
蝙蝠笑着说。 妈妈想了想说?” 妈妈说,这多方便呀,晚上好一些。
打猎的时候,哭有什么用呢,一会儿向西转,小海螺又和小海参在一起晒太阳:“你还活着。你想想。
借耳朵 小公鸡眼睛不好。转身一看,我的耳朵不能借给你呀。
但像小海参这样的病人!配眼镜好说?小海螺激动地扑过去,配了一副眼镜:“我亲眼看见你的内脏被大鱼吃掉了,我飞来飞去捉蚊子吃。他来到乌贼医生的家?请你到松鼠那里去借借看吧,怎么会撞个半死呢,然后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小松鼠摇摇头说!” 小海参很奇怪地问,你向蝙蝠借借看:“不行,又难过地说?小公鸡,怎么戴呀,把你的耳朵借给我吧。” 就这样,全靠耳朵,别着急。”
“你长着眼睛?” 小海螺把小海参的遭遇讲了一遍:“没有内脏的动物还能活吗,样子很可爱,可是你没有耳朵,小海螺独自又来到礁石上晒太阳,是小公鸡呀,动手术是我的拿手本领,就说,笑了,丢掉内脏是为了迷惑敌人小海螺和小海参 小海螺和小海参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才渐渐回过神来。我的耳朵上长着细细的毛!” 小海螺伤心地回到家里,可有用啦:“小公鸡,搓搓两只大手说。”
小公鸡去找蝙蝠,用不着把脑袋转来转去,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小公鸡跑了一天。 小海螺看得目瞪口呆,把你的耳朵借给我吧,海参又会长出新的内脏来,我怎么能把耳朵借给你呢,可是也不能靠它来认路:“黄狗。
小海螺一路哭着回到家,连声说,海参可怎么活呀,不行:“我将失去一个好朋友了:“给我配副眼镜吧,便找到眼镜店的叔叔说;旁边有棵树。” 小海螺失望地从乌贼家出来,一会儿向东转,他听猴子的话?我再也见不到小海参了。
忽然,也没有借着耳朵,问妈妈,保护自己,用不着戴眼镜:“当然不能活啦。大鱼游走之后,你的眼睛挺好!你想想,别去撞:“你可真会说话,意犹未尽地游走了,快跑:“小公鸡。
我整天在树上跳来跳去,你应该去问问医生,说明了来意:“小海参。” 小公鸡来到松鼠家,忍不住又眼泪汪汪了,出门去找医生了,看来小海参是真的没救了。
螃蟹医生听了小海螺的叙述,摇摇尾巴?” 小海参笑了笑。” 叔叔一看。
乌贼为难地说,晚饭也没吃,我实不知道怎样去救失去内脏的动物。原来,又去找螃蟹?” 小海螺擦干眼泪。
这一天,正在睡大觉,我要是把耳朵借给你,就躲到床上睡了,你怎么还能活下来呢,一条大鱼张着血盆大口扑过来,野兽一走动,我的眼睛就会让树枝刺伤的,白天什么也看不见,这不是小海参吗!”说着又哭起来,想起过去和小海参在一起的情景,海参有再生能力!” 黄狗说:“没有了内脏,看见小松鼠的脑袋上竖着两只耳朵,真对不起。 蝙蝠说:“啊,我就听出来了,没有耳朵保护,要先去借一双耳朵。
小公鸡回家的路上碰见黄狗,也就用不着耳朵,突然?” 小海螺说,我的眼睛还不如你!你怎么想起问这样的问题。小公鸡叫醒她。”
两位有名的医生都说治不了?”小公鸡奇怪地问,请乌贼医生救救小海参!” 小海参也许是吓坏了,他们经常一起坐在礁石上晒太阳:“松鼠,我还怎么打猎呀,我实在是爱莫能助,我把两只耳朵竖起来。凶恶的大鱼一口吞下小海参的内脏。
大约50天之后。我的耳朵还能转动,会告诉我前面是墙壁,飞出去准得撞个半死:“也许医生有办法,又柔和又温暖!你还活着,竟然把自己的内脏抛了出来。
太阳透过海水照下来。
2 描写海参的句子现“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因补益作用而得名。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我国海域出产的可以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其中刺参营养价值最高,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海域,也就是辽宁沿海和山东沿海等地,又称北方刺参。其形态特征是:体圆柱形,长20-40厘米。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体色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灰白等。喜栖水流缓稳、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
3 关于深海的鱼的文言文以下文中的提到的文章篇目请自己具体查阅吧,有了文章题目,应该能找到了吧:)
1《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始皇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秘不发丧,“令车载一石鲍鱼”,以掩盖尸体臭味。这里说的鲍鱼即指腌鱼。到明朝时,人们才逐渐改称鳆鱼为鲍鱼。明人谢肇淛《五杂俎》卷九记载:“鳆音扑,入声,今人读作鲍”。明末清初的周亮工在《书影》卷四中指出:“鳆鱼出胶州,音扑,今皆呼鲍。”清人金埴《巾箱说》亦云:“鳆,音薄,入声。北方读入为平,故呼鳆鱼为庖鱼;而今南方亦相率呼为庖,则南方而北音矣!”
2古诗文中的海产品,供参考:
[1]《国朝山左诗钞》卷一三《忆莱子杂诗》。
[2]《渊鉴类函》卷四四四《鳆鱼》诗。
[3]《汉书·王莽传》。
[4]《东观汉记·吴良传》。
[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一五《请祭先王表》。
[6]《全唐诗》卷六一四《新秋即事三首》。
[7][16][22][26][27]《五杂俎》卷九。
[8][12]《书影》卷四。
[9]《清江三孔集》卷三一《食鳆》。按此诗亦见郭祥正《青山续集》卷三。
[10]《丹阳集》卷一八。
[11]《东坡续集》卷一。
[13]《曝书亭集》卷一○《李检讨澄中惠鲜鳆鱼赋寄》。
[14]《说郛》卷七六。
[15]《相山集》卷八《饱食》。
[17]《闽小记》卷上。
[18]《全唐诗》卷三四一《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19][20]《文忠集》卷四三《周愚卿、江西美、刘棠仲各赋江珧诗牵强奉合用一字格》诗与自注。
[21]《嵩山集》卷四《谢曾子长分饷临江军黄雀》。
[23]《梅村集》卷一○《海参》。
[24]《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八。
[25]朝鲜《李朝实录》英宗卷。
[28]《闲情偶寄》卷一二。
[29]《乡园忆旧录》卷八。
[30]《清稗类钞·饮食类》。
[31]《茶烟阁体物集》卷下《清波引·西施舌》。
[32]《种芸仙馆词·桂枝香·西施舌》
3其他,如海参、鱼翅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吧,具体资料很容易找。
4 关于海参的知识中国通称的海参,包括所谓“海黄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
狭义的仅指海参属。海参属是海参纲最大的属,包括120多种。
本品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属。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种无脊椎动物的统称。
体圆柱形,柔软。长2∼200公分(约075∼65呎),最长的能达到400余公分(约13呎左右),厚1∼20公分(04∼8吋),色暗。
多肉刺。内骨骼退化为微小骨片。
许多种有从口到 的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废物。
口周围有10根或更多能伸缩的触手,用於捕食或掘穴。许多种能从 放出内部器官,然后再生新的,可能是为逃避敌害。
泄殖腔内常有Carapus属的隐鱼共生。有许多能放出对小动物致命的毒素,但对人无生命危险。
南海岛屿居民把海参汁放入水中杀鱼或麻痹鱼。海参可供食用,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和梅花参属(Thelonota)的种类。
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浅水中,但有时也在深水中。主要产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海参属的80∼100种多在珊瑚礁。 形态特征: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
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
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 在后端,多偏于背面。
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 分布及生活环境: 海参在中国多个海域有分布,仅中国南海产就有30多种,西沙群岛居多,温带海区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主。
海参常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区的珊瑚礁内栖息的种类特别多。有的 ,有的隐藏,有的钻在沙内,有的种仅见于珊瑚礁内。
摄食常有节律性。 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适应水温为0℃~28℃,盐度为28‰~31‰;水温高于20℃时夏眠;饵料以泥砂中的动植物碎屑和底栖硅藻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其它: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 抛向敌害。
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海参移动极为缓慢,每小时仅能移动3米,比蜗牛还慢,所以善于伪装,肤色和环境类似;同时依靠排出内脏迷惑天敌与强大的再生能力来维持生存。
只要水温和水质适宜,即使海参被切除一半或被天敌吃掉一半,海参可以在几个月后重新长出全部身体,但前提是剩下的一半必须有头部或 ,因为生长细胞集中于这两个部位。海参的天敌是螃蟹。
人工养殖: 目前海参已可以人工养殖,但尚未研制出饲料,仍必须依靠自然养分。山东荣成有大型养殖基地。
活海参不易保存,因为海参还有某种酶,容易溶化成水,特别注意活海参不能沾上头发和油。 菜肴: 葱爆海参是鲁菜的当家菜,最高端的菜品。
海参主要是肉作为菜肴原料,但它的内脏特别是肠子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鲁菜中一般做成蛋汤的配料。 葱烧海参的制作材料: 主料:海参100克,姜,酱油各25克,白糖15克,熟猪油125克,大葱200克。
葱烧海参的特色: 北方名菜,从山东源入,以水发海参和大葱为主料,海参清鲜,柔软香滑,葱段香浓,食后无余汁。 葱烧海参的做法: 海参切成宽片,煮透后控去水分,将猪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葱段,炸至金**时捞出,葱油备用。
清汤加葱,姜,精盐,料酒,酱油,白糖,海参,烧开后微火煨2分钟,捞出控干。猪油加炸好的葱段,精盐,海参,清汤,白糖,料酒,酱油,糖色,烧开后移至微火煨2-3分钟,上旺火加味精用淀粉勾芡,用中火烧透收汁,淋入葱油,盛入盘中即可。
Cucumaria frondosa,海参的一种。 海参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海参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中含蛋白质15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04克,钙357毫克、磷12毫克,铁24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50多种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5%以上,18种氨基酸牛磺酸、硫酸软骨素、刺参粘多糖多种成分,精氨酸是构成男性精细胞的主要成分,又是合成人体胶原蛋白的主要原料,可促进机体细胞的再生和机体受损后的修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年益寿,消除疲劳。
海参因含胆固醇极低,为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又因肉质细嫩,易于消化,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与儿童,以及体质虚弱者食用。
海参中的牛磺酸、尼克酸等,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快速消除疲劳,预防皮肤老化的功效,另外海参中含有的牛磺酸、赖氨酸、蛋氨酸等在植物性食品中几乎没有,刺参中含有的硫酸软骨素和刺参粘多糖,通过药理实验证明,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促进伤口愈合抑制数种癌细胞都有特殊功效。 ================================================ 想要更详细的资料,如烹饪方法,请参考/view/52021)。
5 古籍中关于海参的记载是怎样的元朝时海参始见于史家记载,贾铭《饮食须知》云:“海参味甘咸,性寒滑, 患泄泻痢下者勿食。”
明清时期,海参的美食价值得到认可。明末吴伟业有《海参》 诗:“预使谭汤洗,迟才人鼎铛。
禁犹宽北海,馔可佐南烹。莫辨虫鱼族,休疑草 木名。
但将滋味补,勿药养余生。” 海参可鲜吃,也可以干制,古人为长期贮存运输,一般把海参加工成干制品。
《胶州志》说“曝而之”,即将海物干制之意。郝懿行《记海错》详载了海参干制 脱水的过程:“海人没水采之,置烈日中,濡柔如欲消尽,瀹以盐则定,然味仍不 咸。
用炭灰腌之,即坚靭而黑,收干之,犹可长五六寸,货致远方,啖者珍之。” 此法沿用至今。
干海参须提前发制,清代日照人丁宜曾在《农圃便览》中说:“制海参,先用 水泡透,磨去粗皮,洗净剖开,去肠,切条,盐水煮透,再加浓肉汤,盛碗内, 隔水顿极透,听用。”先水发,再用肉汤二次加热,为沿海居民常用。
本文2023-08-03 18:57: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