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在中世纪时为了恢复羊皮纸古抄本使用的是什么物质?
所谓《荷马史诗》,即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大约创作于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之间,讲述的主要是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团聚的故事,书中涉及时间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盲人荷马(见下图)生活的年代,中国只有甲骨文或钟鼎文,在荷马之后300余年,孔子《论语》才一万字,老子《道德经》才5000字不是孔子、老子等人才华不济,写不出长篇大论,而是缺少文字载体,即便这样孔子老子作品传承过程中还有错误问题,那么这就不免令人好奇:《荷马史诗》三万行字的巨著,书写工具还是是奢侈品的年代,到底是如何完整流传下来的?
公元前3世纪之前,《荷马史诗》可谓是古希腊地区的“畅销书”,甚至官方出台一条法律:在泛雅典娜节上,诗人只能朗诵荷马的作品。但荷马史诗这一时期流传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据说,《荷马史诗》并非希腊本土作品,而是在小亚细亚流传数百年之后,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斯巴达古典政体的创始人吕库戈斯将之引进希腊本土,皮西特拉图在雅典执政时用文字固定下来。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作品中,都有对《荷马史诗》的引用,但却有比较大的差别,说明当时《荷马史诗》版本较多,可能还没有定型成稿,因此《荷马史诗》作者是不是荷马也有争议。
三,这一时代,古希腊文字载体主要是“羊皮纸”和埃及的“莎草纸”(见下图),以《荷马史诗》的单词量,估计当时文人很难承受。因此,公元前3世纪之前的《荷马史诗》,会不会是非常简略的版本?
总得来说,《荷马史诗》应该并非虚构,而是的确存在的一本上古史诗,但是否成稿并不确定,当时单词量有多少也不确定。
公元前259年,托勒密一世始建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最丰富的古籍收藏。
根据文献记载,亚历山大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及其徒子徒孙,奉埃及王托勒密之命编纂荷马史诗,并收藏于亚历山大图书馆,据说是使用埃及莎草纸记录的。现在通行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各自都是24卷,人们认为可能是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所为:希腊文共有24个字母,他们就把这两部史诗分成同样多的卷数。
但在500余年之后,这部书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却又以人们不知道的方式神奇的躲过一劫。
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上台,强行推行基督教治国,随即发起一场焚书运动,销毁一切宗教异端书籍,为此彻底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焚烧了残存的馆藏书籍,其中就包括《荷马史诗》。
此后至少600年内,《荷马史诗》踪迹全无神秘失踪,不见任何学者谈及。直到公元10或11世纪,据说《荷马史诗》重现天日,如今就是《荷马史诗》就是这一时期的抄本: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共计三万行,据说一共约700万个单词。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等的说法,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人彼特拉克,从君士坦丁堡一个商人手上得到《荷马史诗》全本,然后由诗人博迦丘翻译成拉丁文,最终18世纪之后风靡欧洲。与《荷马史诗》相同的,还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等学者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神奇的出现,其中亚里士多德作品流传下来100多万单词。
因此,公元4世纪之后,荷马史诗流传情况是:公元4世纪—10世纪,荷马史诗神秘失踪;公元10世纪—文艺复兴彼特拉克,搞不清荷马史诗是否开始出世;佛罗伦萨人彼特拉克之后,荷马史诗出世了。
总而言之,如今我们读到的《荷马史诗》,是源于中世纪的抄本,而中世纪的抄本,据说是源自亚历山大里亚学者的编撰,令人疑惑的是:“失传”了至少600年的《荷马史诗》,为何又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别说秦汉唐宋一些著作经常失传了,即便纸张非常普及的明朝《永乐大典》,距今才600余年,大部分却已经失传,为何在没有纸张的情况下,《荷马史诗》能够近乎完好无损的流传下来?至今还是一个谜!
参考资料:
古籍修复,历史悠久,学术界对于古籍修复萌芽说法很多,大体有4种:其一,在汉唐时代表作就是龙鳞装也叫做鱼鳞装旋风装,此装裱技艺基本失传,现在天津的竹影法师还会此项龙鳞装的装裱技艺。
古籍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有如下几派。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
在宋代出现,这是因为之前书籍和古画修复不分家,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古籍修复也蓬勃发展,逐渐独自发展。成为单独的技艺。第三种: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掘发现有很多绢帛上有修改、挖补的痕迹。部分学者认为此时为古籍修复的萌芽。第四种:认为夏商周时期,这个是因为考古发掘,有很多龟甲兽骨上有1、2、3等刻画符号。在册页研究的学术界,龟甲上的刻画符号在当时应该是用绳子、皮革串连在一起,作为页数标注所以刻画。串联便形成早起册页。册页出现之时,就是古籍修复成立之时。
古籍修复因为时代和流派不同修复过程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收到修复的书籍:这个过程是修复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这个环节修复师傅要检查送来的古书的破损程度、珍惜程度。和书籍的持有者商讨价格、修复要求、修复时间。因为修复古籍需要把珍藏的书相当长时间放在修复师傅手里,所以一般修复师傅只为熟人或者熟人介绍的朋友修复。从古至今修复师傅和古书持有者之间主要是口头约定为准,无凭证票据的存在,所以收到古书和客户商议领悟客户修复的要求、心情、心境、品味等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2、对书籍资料记录:1970年之前的修复都是把每页文字都要抄录下来以便修复时方便检查和配页。津派在2000年时把照相技术引入修复,将古籍做影像资料储存。比过去更加科学,但是因为涉及古籍版权问题,自竹影法师停止修复后,影像资料的储存在修复中被取消。只有博物馆工作的部分修复师傅继续沿用古籍修复中的,影像保存环节。
3、拟定修复方法:古书的各种破损、污渍等被修复艺人叫做书病。古书艺人视书为孩子,所以修复如看病。古书修复也有望闻问切。望:指的是检查破损、污渍、纸张、绢帛等材质的的现有情况。闻:指的是通过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有无霉烂。问:指的是要询问书籍来历,如果书籍现在的持有者是长期居住南方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如果长期居住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客户不同的居住地域也决定了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而且要向书籍的持有者询问书籍的年代、版本、曾经印刷地域,这点很重要,因为修复师傅对于古籍断代能力不高,所以询问下书籍持有者详细内容很必要。对于修复甚至是决定成败的。切:指的是修复师傅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的保存状况。纸张的薄厚、是不是曾经有修复。
一、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不但要熟悉历史上各个时期典籍的版本与装帧形式,还要了解各个时期典籍所用纸张及不同地域的装帧风格。操作中,更需要有娴熟的技艺。修复一本典籍往往涉及到诸多工序,一招一式皆有其规范与标准,这对从事典籍修复人员的素质修养及操作手法要求极高。
二、一册典籍的基本修复过程可分为两大步骤:1、制定修复方案,配备修复工具及用品;2、实施修复方案。具体细节可以分为14步:配纸染色、拆书分页、理平书页、书页补破、压平保养(书页)、还原书页(对折书页)、齐栏、压平保养(全书)、订纸捻、上书皮、打眼装订、执刀裁切、打磨切口、贴书签。
三、因此,古籍的修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如果自己盲目修复,则可能造成古籍的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西方在中世纪时为了恢复羊皮纸古抄本使用的是什么物质?
本文2023-11-01 12:08: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