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甜味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个傲岸的国王。他经常吹嘘自己的聪明,自己的才干。他想让所有的人都崇拜他,称颂他的伟大。因此,他喜欢那些对他恭维的人。
国王有三个女儿。有一天,他想考验一下三个女儿是否真的爱他,就把她们叫到自己身边。
“我的可爱的女儿们,”他说,“人们都说,我是个才华出众的国王,而且非常热爱我,甚至为了表示对我的忠诚,他们都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颂扬我。但是我想知道,我的女儿们对我又是如何呢,现在你们回答我,你们到底对我有多么爱,怎么个爱法?”
首先,他把脸转向自己的大女儿,想听听她的回答。
“爸爸,我非常爱您,”大女儿说,“我的爱就像蓝天一样无边无际,像金子一样纯真无暇。”
国王听后,非常高兴。这时他又问自己的二女儿,看她说些什么。
“爸爸,我非常爱您,”二女儿回答说;“我对您的爱就像大海一样深,像宝石一样珍贵。”
国王高兴得笑出声来。现在他把目光转向自己最小的女儿。
“你说什么呢?我的小宝贝。”他问道,“你是怎样爱你的爸爸呢?”
三女儿性情腼腆,不爱讲话,一时没能回答父亲的提问。国王再三催问,心想她可能比两个姐姐说得更动听。
“亲爱的爸爸,”过了一会儿,小女儿答话了,“我的爱,就是一个女儿对自己的爸爸所应有的爱。”
“但是,那到底你对我有多么爱呢?”国王又问,“你的爱是什么样的一种爱呢?”
三女儿想了想,说:“爸爸,我只会这么说,那就是我对您的爱,就像您和我都离不开盐一样。”
“什么?”国王不耐烦地说:“你把对我的爱,看成和普普通通的咸盐一样贵贱?”
“是的',爸爸。”小女儿回答说。
“你怎么有胆量,竟把对我的爱比作咸盐。”国王气得叫喊起来,“难道我就这么不值钱,你马上把自己的话收回去,不然,对你是没有好处的。”
“可是,爸爸,”三公主说,“我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您的爱。”
国王恼羞成怒:“这样侮辱我,你要自食其果。”当天,国王就和自己的小女儿断绝了一切关系。他连看都不愿看她一眼。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国王把自己的两个大女儿,嫁给了两个邻国的国王,并送给了她们大批昂贵的嫁妆。
现在只剩下三公主留在王宫。一天,王后要国王也安排小女儿的婚事。
巴人盐业仅次于巫咸国
巴人后来发现,三峡一带并非只有巫溪才产食盐,江水之下也藏有食盐。水下食盐融于水中,煎煮江水便可获得,这种盐也是泉盐。巴人制造大木桶隔断淡水,终于得到食盐。最初的盐场只有阳溪盐泉一处,后来云阳彭溪盐泉、朐忍彭溪盐泉也陆续为巴人发现。一时间,“巴川资以自给”。当鱼国、夔国仍在依靠巫咸国之盐时,巴人已率先吹响了独立的号角。此后,巴人又陆续探得涂井(今忠县境内)等地的盐泉,成为三峡一带仅次于巫咸国的盐业大国。
巴国挑战巫咸国的地位
楚庄王初年,巫咸国携鱼、庸、濮三国伐楚,七败楚军,一度攻至楚国腹地。眼看就要胜利,却被巴人和秦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巴与秦联合攻庸,庸国大军征战在外,猝不及防,很快亡国。巫咸国无奈从楚国撤军,昔日霸主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楚人表面上大大咧咧,仍从巫咸国购买食盐,暗地里却筹划复仇。楚平王上台后,楚军夺走巫咸国郁山盐泉,改称黔中(今湖南、湖北西部、贵州东北部),算是报了一剑之仇。此时,巴人也在一步步蚕食巫咸国的领土。
巴族成为新的食盐垄断者
楚国开始向巴购盐,成都平原上的蜀国盐商也转而与巴人交易,这是他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殷代末年,巴国势力已经触及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并派兵北上参加“牧野之战”,赢得“虎贲”的美誉。这些盐商们在战场上仍是一把好手。同样因为食盐,巴人和楚人越走越近。楚武王三十八年,巴王遣使至楚,请楚王介绍与邓国通商。楚王视为大事,着令使臣去办。岂料邓人贪财,谋杀两国使臣,抢走食盐和货币。巴王大怒,楚王自知理亏,又派大将斗廉率军助巴师伐邓。楚文王有一次与巴人联合伐申,巴人却背信弃义在中途转而攻楚,楚将楚子不敌,逃往郢都。郢都守军忌怕巴人,不敢开城门,楚子最终兵败,死于乱军之中。对比,楚人也是敢怒不敢言,生怕失去巴人的食盐。为了笼络感情,楚人与巴人还世代通婚,即使他们日后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种婚媾关系仍然顽强地保持着。 秦军贪图食盐攻取巴国
战国晚期,巴国贵族奢侈骄*、贪好享乐,食盐行销他国,换来的是珍珠、皮革等奢侈品。只要能得过且过,他们并无意开拓新的盐泉,甚至不惜放弃一些地远人稀的小盐泉,长宁盐泉便是如此落入蜀人之手的,蜀王还册封了一个“僰侯”,管理这处盐泉。此后,巴盐又逐渐失去了成都平原这个巨大市场。蜀守李冰带领蜀人开凿盐井,汲取地下盐水煎煮食盐,这就是四川地区独有的井盐。如此一来,蜀盐已基本能自给。内忧外患之下,巴国逐渐衰落,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一处处巨大的盐场落入蜀、秦、楚之手。公元前316年,张仪率秦军攻入成都,同年攻取巴国。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盐战
秦军贪图巴国食盐而攻巴,岂料楚人却坐收渔翁之利,自枳(今涪陵)以下,陆续占领平都(今丰都)、临江(今忠县)、鱼复(今奉节)等沿江都邑,并接管巴人的全部盐场。楚襄王在巫山与枳囤积重兵,抵御秦人。张仪忙碌一场,却是为楚人打工。过几年,秦将司马错率巴、蜀大军十万,船舶万艘,粮饷六百万斛,由水路伐楚。不过,秦人声势虽浩大,却不善水战,此次讨伐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占到什么便宜。司马错无奈,转由陆路伐楚,夺走了楚人的郁山盐泉。此役十九年后,秦楚双方混战达六年之久。在此六年中,秦国先后攻取楚国沿江二十四座城邑,却久攻楚国产盐重地黔中不下。秦国国内不久又闹盐荒,秦人终日坐立不安,先是欲与楚和亲买盐,被拒绝后又纠结大军攻楚。楚襄王十九年,秦国遣巴、蜀兵为主力占领黔中,不过临江、鱼复却仍牢牢控制在楚人手中,楚人宁可放弃广大国土,也要死守盐场。此时的楚国,仍在不断向外输出食盐;楚国的将士,仍大无畏地在战场上与秦军搏杀。只要有盐,楚国就未丧失希望。楚襄王二十年,秦人突然放弃对楚国盐场的攻击,转由大将白起越韩国攻取夷陵(今宜昌),截断了楚人的水上运盐通道,楚军不战而溃。由此看来,楚国是一个以盐为灵魂的国家,他们并不惧怕秦军的百万雄师,却因盐道的丧失自行崩溃。秦国如愿占得楚国全部盐场,再无后顾之忧。此时已是公元前223年,楚国已力拒秦军90余载。这场因盐而起的战争差不多延续了一个世纪。获得楚盐的秦国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统一全国之期已经不远了。
返观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新文学作家群,贵州籍作家寥然可数,蹇先艾几乎是一颗孤星。其创作中缠绕的“贵州情结”,是彰显其创作个性和价值的重要因素,理应受到关注这块土地者的珍视。蹇先艾虽是贵州遵义籍人,但1906年生于四川越隽县,1915年才随官任期满的父亲回老家定居。1919年13岁时,由父亲送到北京读书,蹇先艾在贵州常住不过4年多,其间,蹇先艾主要是在家读书,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社会,蹇先艾的创作是在异乡的孤独和丧亲的痛苦中开始的。贵州不过是他“借以纪念从此阔别的可爱的童年。”(《朝雾·序》)的一个载体,故第一部小说集《朝雾》,洋溢着田园牧歌的情调,并夹杂着怅惘、忧愁的情绪,抒情性很强。
1928年蹇先艾返乡结婚。这次返乡促进了蹇先艾对贵州较为全面的了解,扩展了蹇先艾小说创作的视野和题材范围。也促成了他对贵州面貌的真实言说。1928年到1937年间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社会深广度。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贵州地方社会的现实图景。文本风格上,蹇先艾完成了从抒情到写实的转换,《盐巴客》、《贵州道上》都可以算是现实主义佳作,是真正能代表蹇先艾乡土写实成绩的作品。
然而蹇先艾不可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对这块土地纯然的“客观”。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地烘焙出来的蹇先艾,难免用现代知识者的眼光审视封闭、落后的贵州,无奈这片“被看”的乡土同时又是作家自己的故土,中国传统文化中眷恋故土的美好情愫以及作家漂泊生活中寻觅精神家园的需求使他不能满足于旁观式的审视,他要融入。然而理性认知所带来的与故乡的心理距离和自己身上带回的异质因素(从服装、谈吐到思想),迫使他体味和乡土情感上的陌生,自觉到自己成为故乡中另类的尴尬,乡情依在,但乡愁变成了乡怨。此类作品便透露出一种反讽的意味。
这是蹇先艾小说中出现的第三类乡土叙述。事实上这种对乡土的“在”而“不属于”关系,深刻的反映了现代知识者面对中国乡土的一种共时性体验
蹇先艾《茅店塾师》
《茅店塾师》 蹇先艾
——鲁游随笔之三
跨出了狭笼似的骡车,我和M君走进曲阜县城的一家茅店。
雷鸣惊耳的轮声在街头寂灭了之后,我的被扰乱的心才渐渐平静起来。十八里长途的车行的颠顿,在一个缺少坐这类古车经验的人看来,虽说充满了异样的情趣,然而身体也彀疲乏的了。黄沙轻轻扑面的时候,使我们想到托尔斯泰的《风雪》(Thesnow—storm),沙尘与雪片,骡马与驿站马车,暑气逼人的永昼与黑茫茫的长夜,无不有几分相似,幸运是我们没有迷路,而且终于安抵旅舍了。旅舍对于一个辛劳的客人,有时他需要它一如沙漠中的绿洲。我们一望见那小小的铺面,横写的白字招牌,和那店主和蔼可亲的脸,身心便轻松了许多,不由得发起笑来。
伙计一面给我们搬运行李,一面也望着我们默默微笑。因为我们在进城的时候,各买了一顶尖顶六棱的农民篾笠戴在头上,面貌又稍稍黧黑,宛然两位曲阜土著;不过身上仍旧穿着衬衫和西服裤子,遂形成一种古怪的装束。
我们的宿舍是一间像佝偻老人似的茅草房,里面的大小,类似船棚。窗户大约是为了充分地吸收空气起见,便采用十分简便的建筑法,把几根木柱很稀疏地嵌在墙中间。因为离厕所不远,绿豆蝇和饭蝇自然便开起队伍,袭进这没有防御工事的要塞,叮在墙上各处;兴会所至,它们也不惜翱翔着扰乱室内宁静。窗户的木栏又是热气输人的最便利的孔道,把屋子变成了火上的蒸笼。一张条桌和两张大床已经占据着全屋面积四分之三,人只能在床桌之间伫立或者坐下。我们匆匆把一切安置妥当,洗洗脸之后,夜色却慢步轻移地笼罩上来了;伙计拿进来一盏煤油灯,照着我们吃干面包当晚餐。这时蚊子也乘机成群嗡嗡地从床下钻出来。忘记了带蚊香,想不出什么驱蚊的方法,只好硬着头皮,听凭它们的狂吮。汗水将我们的全身都湿透了,脱下衬衫,仅仅穿着一条短裤;这样,反而给蚊子以更多的更好的机会。
后来,我和M君一个端着灯,一个拿了两个凳子,逃到院中来了。一方面是蚊子的进攻太猛烈和热得难受,一方面由于M君突然发现了满墙的臭虫的血迹。大家都知道即令睡,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谁也不会得安眠的,反不如趁早迁避到另一个安全地带去。但是在那小院中因为摆上几盆花,所剩的空隙已经不多,这时却早有了一个人光着臂膊铺了一床席子,躺在那里。
“伙计!”M君大声喊着,不去辨别是谁,意思是在让他挪开,腾出一点地方来。
那个人并没有睡着,正在扇着芭蕉叶,毫不理会。
M君继续着命令:“伙计,起去!我们要在院子坐一坐,房里太热。”
“俺不是伙计!”一个倔强的回答从地下跃起来。
我们把灯放在花盆边的凳子上,才看出来对方是个头上盘着辫子的白胡子老头。M君很难为情,借故走向街门去了。我却拿了一个凳子打横坐着,在灯下赶看一本英文的《泰山指南》;在北平和车中,我都没有来得及看一个外国朋友送给我的这本书。
那个老头子,显然也是富有好奇心的人,忽然翻身坐起来,鼓着眼睛问我道:
“你念的是什么书”
我正在翻阅着那本书的插图,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把你念的书念几句给俺听听,是不是圣书我们这条街上差不多见天晚上都有人说圣书。”
我把书合上递给他看。他很正经地从裹肚内取出一副老光眼镜来戴上,拿过书去,只瞥了一瞥,马上就还回来,翘着嘴,很不满意地说:
“这是洋书俺不看,俺也看不懂。”
把眼镜收好,接着又摇晃了一下他那道士似的脑袋,看样子绝不像农工一类的人物。他的意思之间,是我不应当拿和他素昧生平的洋书来刁难他,另一方面则表示着鄙夷的态度。
M君躲过了刚才误认的自扰,听见我和这位老人说话,连忙走回来了,交着臂蹲在地下。老头子神气并不显得粗野,在我们眼中越来越温文;不过个性很倔强,这大约正是一般山东人的本色。在黯淡的灯光底下,隐约可以看出他的饱经世故的三角形脸上,布满着忧郁的成分。鼻子发红,也许是喝酒太多的缘故。他搧了几下扇子,又问M君道:
“你们都是学堂的吧”
“不错,俺们是学堂的。”M君学着山东腔调回答。
“俺的儿子也是在济南上学堂。”老头子表示上学堂的不足为奇,而且这种人是他生平最看不起的。
“尽念洋书,俺不叫念咧,俺叫他回来咧,俺叫他做庄稼,也不叫念咧。为什么学堂里不念经书呢”
“为什么一定要念经书”我这样反问道。
“生存孔子的地方,不念经书!”他提出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答复。
M君忍不住抿着嘴笑了起来。老头子眼睛尖,早巳看见了,大声指斥道:“笑什么我问你,‘四书’你背得上来吗,你笑!我们这儿衍圣公是念经书的,他是孔子的后代,大家都应该拿他做模范。他从前也请两个老师,一个教经书,一个教科学;如今专门念经书,把教科学的老师辞了。这个俺赞成,把经书读通了,什么不会!还念啥科学!”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是没有法子再辩论下去了,因为是在圣地,而且遇见这样一位敬圣崇经的老人,他又有着一副鲠直的心性;除了顺从他的意旨之外,事实上就缺少任何劝说方法。M君少年气盛,虽然露出激昂愤怒的神气;我却力持镇静,并且暗地里用脚踩他,阻止他的轻率的发言。对方因为我们的沉默,便以为已经说服了我们了,严肃的脸色渐渐变成笑容,问我们道:
“你们两位都是从济南来的”
“不是,我们从北平来。”M君应。
“唉!难得!难得!”老头子赞叹着说。“你们是来朝拜孔林的吧总算得尊敬先圣的了。如今像你们这样的人有几个!各处地方都去过没有”
我说:“打算明天早上才去。”
“好极了,早上去不热。你们念书的人不要忘记孔子,没有他的‘四书’、‘五经’,不用说你们学生,中国早就亡了。到大成殿同孔林,你们都要磕头才能表示尊敬啊!”
M君低声窃笑。我却假装板着铁一般的面孔,连忙答应。
在院中坐了一个多钟头,我们想起明天还要到各处游览,不能不先休息一下,还是进屋去了,在蚊虫扰攘中终于睡了几点钟。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来,院中的那位崇经老人已经出门了。问起伙计,才知道他姓秦,从前是教私塾的,如今因为县里开办学校,便闲下来了,他和店主是亲戚,所以暂时寄住店内。后来我们浏览了孔庙孔林回店之后,因为了然了他的身世,很想再会他一面,一直到下午我们离开曲阜县城的时候,这位老人都没有回来。
作者介绍:
蹇先艾(1906—1994),贵州遵义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朝雾》、《还乡集》,散文集《城下集》、《离散集》、《新芽集》等。
贵阳十位历史文化名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家——王阳明
王阳明(1427-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世称阳明先
王阳明于浙江道于贵州明朝德三(1508)兵部主事王守仁罪宦官刘瑾触怒明朝皇帝廷杖四十板并发落龙场住便三
王阳明办三书院早便龙冈书院传习第批王弟《镇远旅邸书扎》提陈宗鲁、汤伯元等16王阳明教育思想龙冈形山作《龙场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王阳明思想传播主要通书院贵州龙冈书院、江西濂溪书院浙江稽山书院构王传播主要路线
王阳明写许文章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三篇其两篇贵州所作篇千古磨《瘗旅文》 所致气呵哀吏目客死乡悲凉叹自落魄龙场幸抒发忧郁愤懑情怀哭诉句句泪字字血读莫黯垂泪另篇《象祠记》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托写阐述化哲理萌发致良知思想
王阳明起历史文化名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即所谓真三朽、兼三朽
二、明代著名诗、书画家——杨龙友
杨龙友(1596-1646)名文骢号山万历24于贵阳城南郊石林精舍诗、书、画皆擅堪称三绝说:余万山家癖嗜山水故名山川往往性情相习亦往往机缘相凑所谓习惯亦根胎骨自灵性给创作灵主要诗文《洵美堂集》、《山水移》、《台宕记》等其诗与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等共入选夏云鼎编选《崇祯八家诗选》清莫友芝赞其诗骨挺劲岸异已世概认先值遗明残局犹螳臂搘撑妄思恢复膏斧钺其志节至今侹侹气
杨龙友书画风格主要受同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影响并追黄公望、倪瓒意趣彰显明代士艺术境界与董其昌、王敏等家齐名合称金陵九董其昌认其画风宋骨力其结元风韵其佻清代诗吴梅村作《画九友歌》杨龙友与董其昌、王敏等名家同列诗赞龙友曰: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酣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 俨位文武双全勇士近俞剑华认明代画家二千余能写景知于临摹外尚造化者仅杨龙友等数十足显龙友卓著艺术及影响
三、清代著名才、诗——周渔璜
周起渭(1665-1714)字渔璜号桐野贵阳青岩镇康熙进士入翰林院官至宫詹士曾典试浙江阅兵江淮名噪
周渔璜才华横溢诗清初诗坛高位幼即工诗十四五岁曾赋《灯花诗》首传诵乡清初诗坛门户见陋习严重所染博采众终于独树帜袁枚《随园诗》书《泛舟西湖夜半始归》诗"直西湖比明月湖亭广寒宫"赞使"终身忘"佳句康熙皇帝曾问文渊阁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代诗数谁陈廷敬答:要数周起渭(渔璜)史宇义(蕉饮)见周渔璜全诗坛已数数二顶尖诗
四、晚清维新派代表物、诗——李瑞棻
李瑞棻(1833——1907)字苾园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市)著名维新派臣幼丧父由叔父京兆尹李朝仪教养同治二(公元1863)与张洞同考进士翰林院擢御史直言敢谏先任广东、山西、四川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并度任全试副总裁历任云南政、监察御史、刑部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等
李端棻思想明向认才家前途至关重要主持各省乡试家选拔批批具真才实举光绪十五(公元1889)典试广东非赏视梁启超才华堂妹许配给梁梁几进京试及完婚都住家
李端棻政治具卓识术渊源亦深善书融欧、赵家远肇二王刚柔相济极姿致晚喜作楷、行书楹联字幅皆公私珍藏
五、清末明初著名画家、诗、者——姚茫父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18765月于贵阳1897举光绪进士戊戌变东渡本政归任职邮传部辛亥选参议院议员其清华堂、民、朝阳执教并曾任北京师京华美专校姚华识渊博我著名者诗文书画名满海内其绘画既注重师自力求形神兼备讲究笔情墨趣博取众自家其书雄遒茂密真行隶篆造诣俱深
六、代乡土文研究奠基、新文化运代表物——谢六逸
谢六逸(1898-1945)号光燊字六逸笔名宏徒、鲁愚18988月12于贵阳仕宦家1917官费赴读于早稻田1922毕业归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历任神州校教务主任及暨南、复旦、夏等教授1930任复旦文系主任创设闻名于海内新闻系任主任并提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条件举全设新闻系嚆矢
1937底,谢六逸携家辗转家乡贵阳,先任夏教授兼文院、文史研究室社研究部主任;贵州、贵阳师范院教授、文系系主任与蹇先艾等组织每周文艺社",《贵州报》版《每周文艺》1938选华全文艺界抗敌协理事1941任文通书局编辑所副所,主持编务,版各种新书,创办并主编《文讯》月刊1944兼任《央报(贵阳版)》研究室主任19458月8,谢六逸病治,逝世于贵阳,仅47岁
谢六逸著译颇丰仅文面著作,本文史五种,译著等种,童文六七种,另《水沫集》、《茶集》、《文坛逸》、《西洋说发达史》、《农民文ABC》、《神ABC》等作新闻教育拓者,谢六逸著《新闻概论》、《实用新闻》等新闻作品种
七、代著名画家——宋吟
宋吟作品
1902江苏南京原名阴科幼喜绘画1917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绘图部习书封面设计及插图并自画传统技吴昌硕指教1945定居贵阳擅物、花鸟、山水表现西南区少数民族风情主作品入选内外型美术作品展及种专业报刊发表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版《宋吟画辑》、《宋吟作品选辑》等曾任贵州美术家协主席
八、代著名书画家——萧娴
萧娴(1902—1997)现代负盛名书家,字雅秋号枕琴室主,号蜕阁1902于贵阳自幼随父萧铁珊遍习名家墨迹萧娴自耳濡目染极喜写字聪慧习篆刻、赋诗歌、绘画少代便名震书坛
20岁随父登门谒康入室拜师康亲授潜笔墨书崇尚碑深北派三味篆书邓石其朴厚习石鼓漫厚形体恣肆气神沉雄高古清幽琼艳自具风貌
曾应宋庆龄邀请广州义卖书画孙山组织扩护军 筹款劳军孙山授予画家奖章、奖状1932篆书《临碣石颂》收入《代名书林》抗战争期都与画家王东培联名举办书画展1949作品入选内外重书展览及《书》、《书》、《书报》、《书艺术报》、《民报》(海外版)、香港《书谱》等发表建曾任书家协名誉理事书家协江苏顾问南京市书家协名誉主席1981起先南京、贵阳、济南等举办书展获广泛赞赏文功底深厚尤精诗词、楹联平撰书量楹联作品词工意远句短情实践作书吟关乎性情通乎造化艺术主张
九、代乡土文化代表物、著名作家——蹇先艾
蹇先艾(1906-1994),遵义城1919冬蹇先艾至北京读书先读北京师范校附属、北京师范附民20毕业于北平院经济系获士位
五四运蹇先艾读书写作乐逐渐走文创作道路民11于师附与朱南、李健吾创办 曦社文团体办《爝火》文刊物发表新诗《二闸舟》说处作《力车夫》民15加入文研究与朱自清、王统照、徐志摩、沈文等名家交往《晨报副刊》、《说月报》《文》等家报刊发表作品民25 于鲁迅发起《文工作者宣言》签字由于连续发表反映贵州民间疾苦说《水葬》、《家》等鲁迅誉乡土文家蹇先艾翻译版《美短篇说集》
民27(1938)春满贵阳文坛沉闷气氛与谢六逸等发起立华文艺界抗敌协选理事于《贵州晨报》编《每周文艺》副刊杂文、诗歌、短评等形式唤醒民众鼓舞抗救亡斗志2月本飞机轰炸贵阳《贵州晨报》社毁《每周文艺》停刊民31起历任贵阳省立高教员遵义师范校校贵州贵阳师范院副教授、教授等职民343月主编《贵州报》《新垒》副刊团结省内外作家继续文艺术作品鼓舞民众
解放贵州省立文艺术界联合筹备委员蹇先艾任副主席主持《贵州文艺》版
1953蹇先艾加入民主同盟1983加入 历任贵州省文化局局、民盟央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任委员、文联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政协贵州省副主席、作家协顾问贵州省志编纂委员副主任等职蹇先艾短篇说集《朝雾》、《位英雄》、《酒家》、《乡集》、《踌躇集》、《乡间悲剧》、《盐故事》、《幸福》、《倔强》散文集《城集》、《离散集》、《乡谈集》、《新芽集》、《苗岭集》约350万字新诗近70首文风简朴乡土气息浓郁称我五四运于内外享盛誉卓越短篇说家、散文家诗1994 10月26病逝贵阳88岁
十、代著名书画家、文史家——陈恒安
陈恒安(1910—1986)贵州贵阳自幼书颜体入手继临《宋璟碑》《元山碑》等行书写《争座位帖》攻读《说文解字》并杨沂孙篆书20岁受包世臣、康书理论影响改习北碑《郑文公碑》及云峰山诸刻石、《张猛龙碑》各种造像力尤抗战期任贵州省艺术馆馆观故宫博物院内迁贵州部藏品偏于《秦桔帖》《景楼诗》等1958事文物鉴定工作晚潜于书艺精研甲骨、金文、竹简、帛书等各体文字书诸体咸备尤篆与行书见所作章考究结体精朴厚沉雄雅俗共赏作品入选内外重书展览及种专业报刊发表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区收藏或碑刻版《陈恒安书选》治严谨通古文字撰《殷契书漫述》等工诗词曾甲骨文字集联各体诗词楹联百余篇《邻树簃诗存》(二卷)、《春茗词》(四卷)留世前书家协名誉理事贵州书家协名誉主席贵州省博物馆名誉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
盐的甜味童话故事
本文2023-11-01 12:28: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