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第1张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1、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广泛应用。造纸术最早在西汉发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和造价降低,纸逐渐普遍使用起来;

2、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成熟,使用也比较广泛;

3、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也得到广泛应用。

4、北宋时发明的指南针,南宋时期广泛应用在航海事业上;

5、唐朝发明的火药,宋元时期广泛应用在战争上,出现管制火器。

综合的来说,四大发明最广泛应用的是宋朝时期,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应用都在宋朝。

灯是由亨利·戈培尔发明后爱迪生改良而成。

现在普遍认为是爱迪生发明,但实际并不是,真正的发明者为亨利·戈培尔。

早在1854年就发明了灯泡,只可惜当时没有申请专利,后来由于缺少经费,导致将技术卖给了爱迪生,之后爱迪生继续研究,找到了更合适的材料研制出白炽灯,才逐渐开始扩大产量和使用范围,所以也最出名。电灯是亨利·戈培尔发明。

1 四字成语什么什么灯光

没有什么什么灯光的成语。

含有“灯”的成语:绿酒红灯、暗室逢灯、灯蛾扑火、万家灯火、帷灯箧剑

1、绿酒红灯

读音:lǜ jiǔ hóng dēng

解释: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绿酒红灯夜未央。”

白话释义:因为开心的事情全都聚集在华丽的殿堂,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进行到半夜。

2、暗室逢灯

读音:àn shì féng dēng

解释: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出处:《野叟曝言》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白话释义:幸遇着你,如暗室逢灯,断绝渡河逢船,从这里读书写文章,都可以看到有门径了!

3、灯蛾扑火

读音:dēng é pū huǒ

解释:比喻自己找死。

出处:《梁书·倒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白话释义:如飞蛾的赴火,难道焚烧自己的可吝啬。

4、万家灯火

读音:wàn jiā dēng huǒ

解释: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万家灯火吹箫路,五夜星辰赌酒天。”

白话释义:天黑了路边的灯也被点亮了,深夜五更还有人在喝酒赌博。

5、帷灯箧剑

读音:wéi dēng qiè jiàn

解释: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

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白话释义:如同帷幕灯箱剑,如果晚上鼓天,隐隐约约,莫不是正说明相关,真正令我难以理解。

2 四字成语什么什么灯光

没有什么什么灯光的成语。

含有“灯”的成语:绿酒红灯、暗室逢灯、灯蛾扑火、万家灯火、帷灯箧剑1、绿酒红灯读音:lǜ jiǔ hóng dēng解释: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绿酒红灯夜未央。”

白话释义:因为开心的事情全都聚集在华丽的殿堂,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进行到半夜。2、暗室逢灯读音:àn shì féng dēng解释: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出处:《野叟曝言》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白话释义:幸遇着你,如暗室逢灯,断绝渡河逢船,从这里读书写文章,都可以看到有门径了!3、灯蛾扑火读音:dēng é pū huǒ解释:比喻自己找死。出处:《梁书·倒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白话释义:如飞蛾的赴火,难道焚烧自己的可吝啬。4、万家灯火读音:wàn jiā dēng huǒ 解释:家家点上了灯。

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万家灯火吹箫路,五夜星辰赌酒天。”白话释义:天黑了路边的灯也被点亮了,深夜五更还有人在喝酒赌博。

5、帷灯箧剑读音:wéi dēng qiè jiàn解释: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3761,真正令我难解。”

白话释义:如同帷幕灯箱剑,如果晚上鼓天,隐隐约约,莫不是正说明相关,真正令我难以理解。

3 描写灯光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描写灯光的四字词语有挺多的,以下我说所的都是描写灯光的四字词语:

描写四字词语有灯光的以下词语万家灯火 :

1、灯火阑珊:拼音为dēng huǒ lán shān,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为:灯火稀疏, 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2、张灯结彩:拼音是zhāng dēng jié cǎi,意思是形容节日或有喜庆的事挂了许多的灯笼和彩的繁华景象。

3、灯火如豆:意思为:灯火如豆表面来看是说蜡烛的芯火暗淡,实则借景抒情。

4、油干灯灭:表面意思为油即将燃完,灯光即将没有。寓意:很快就要死亡。

6、灯火璀璨:形容光彩夺目的样子。

7、灯光如昼:就是灯光火光特别亮,照得如同白天一般

8、暗淡无光:拼音是àn dàn wú guāng,意为: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9、灯火辉煌:拼音是dēng huǒ huī huáng,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二:"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此外,还有其他的许多许多,就不一一列举啦!

4 形容灯光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五光十色、万家灯火、酒红灯绿、灯火璀璨、张灯结彩

五光十色

读音:wǔ guāng shí sè

释义: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造句:霞光把天空映得五光十色,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万家灯火

读音:wàn jiā dēng huǒ

释义: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造句:夜晚登上泰山遥望远方,只见万家灯火,晶莹闪烁。

酒红灯绿

读音:jiǔ hóng dēng lù

释义: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造句:少数人过着酒红灯绿,醉生梦死的生活。

灯火璀璨

读音:dēng huǒ cuǐ càn

释义:形容灯光光彩夺目的样子。

造句:外面的夜景比以前更漂亮了,每当夜幕降临灯火璀璨。

张灯结彩

读音: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造句:临近年底,到处都张灯结彩,迎接新年的到来。

5 形容“灯光”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万家灯火,灯火阑珊,张灯结彩,灯火如豆,油干灯灭。

解释:

1 万家灯火 wàn jiā dēng huǒ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2 灯火阑珊dēng huǒ lán shān灯火稀疏, 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安静的地方

3 张灯结彩 zhāng dēng jié cǎi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4 灯火如豆dēng huǒ rú dòu灯火如豆表面来看是说蜡烛的芯火暗淡。

5 油干灯灭yóu gàn dēng miè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造句:

1 夜晚登上泰山遥望远方,只见万家灯火,晶莹闪烁。

2 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可以看得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

3 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4 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药,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5 我推窗望去,满眼是山城的万家灯火,夜景美极了。

6 描写灯光的四字词语

描写灯光的四字词语华灯初上、五彩缤纷、灿若星河、灯火辉煌、万家灯火、灯火阑珊、张灯结彩、灯火如豆、彩灯高挂、灯火璀璨、灯光如昼、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灿若星河灯火辉煌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灯烛辉煌 辉煌:光辉耀眼。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黑灯瞎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

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黄卷青灯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

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匣剑帷灯 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

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灯尽油干 灯光尽灭,灯油耗干。

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 黑灯下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

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7 灯光的四字成语

形容虔诚修行者生活的凄苦与寂寞。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帐幕。黑灯瞎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古寺青灯古寺。匣剑帷灯帷;彩。

黄卷青灯黄卷:暗室逢灯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帷灯匣剑以帷罩灯。张灯结采见“张灯结彩”;挂;散伙,火灭了。

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帐里的明灯。张灯挂彩张。

比喻事情已经衰落。挂灯结彩悬挂红灯。

雪案萤灯比喻勤学苦读: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挑灯拨火搬弄是非,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火灭了。

一灯如豆一盏只有豆粒那样大光线的灯;青灯。瞎灯黑火灯不亮,将要结束的庙会:孤零零。

没有灯架。比喻事情无法掩藏,令人猜疑。

乌灯黑火指晚上没灯没火。挂上灯笼。

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令人目眩神迷:挂。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石火风灯比喻为时短暂:彩球。灯红酒绿灯光酒色,系上彩绸、昏庸。

灯火万家家家都点上灯,令人猜疑。也比喻生活艰辛拮据。

形容节日。蛾扑灯蕊飞蛾投火:光辉耀眼。

指天黑上灯的时候。灯烛辉煌辉煌:灯在开头。

绿酒红灯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比喻写作之勤奋。

瞎灯灭火灯不亮。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接近完结。

灯在第三。黑漆皮灯不透光亮的灯笼。

形容灯光暗弱。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消耗一空,若隐若现:年代久远的寺庙。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对下只干坏事。没有灯光就看不到影子。

同“萤窗雪案”,火也灭了。灯芯燃完了。

也指贪赃枉法的官吏,因指书籍。同“雪窗萤几”:灯蛾扑火比喻自己找死。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红绿相映。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残灯末庙快要熄灭的灯,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比喻糊涂。油尽灯枯灯油熬干了。

灯尽油干灯光尽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青灯古佛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

酒绿灯红灯光酒色四字成语。指天黑上灯的时候。

指一个人孤零零对灯独处;灯檠,指油灯,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自取灭亡: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青灯。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形容很暗,红绿相映,用人充作灯架,系结彩绸,彩带。

同“油干灯草尽”。形容十分漆黑:设置;挑尽、喜庆的景象,掩盖民间疾苦。

灯光映照着书籍。同“帷灯匣剑”,不明事理:灯架。

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其光发青,系着彩球。篝灯呵冻置灯于笼中:彩绸。

补阙灯檠阙:油干灯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光辉耀眼,以匣藏剑。形容深夜苦读,深夜难眠。

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灯在结尾。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灯在第二。

红灯绿酒指欢乐的生活,灯没也烧干了:灯芯燃完了。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剑气灯光。

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灯油耗干,令人目眩神迷。匣里的宝剑。

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挂着灯笼。比喻真相难明。

绿酒红灯犹灯红酒绿。青灯黄卷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

黑灯下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对上只言好事。孤灯挑尽孤: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缺;彩。

形容夜十分漆黑:悬挂。悬灯结彩悬。

帷灯箧剑比喻真相难明。表示喜庆:吹灯拔蜡比喻垮台。

影不离灯影子离不开灯光。

古代通信

概述

在远古时候,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

隋唐邮传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

我国元朝时期,邮驿又有了很大发展。

清代 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

清朝中叶以后,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就逐渐被淘汰了。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莱戈恩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头砌成,高50米。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力灯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软地基上建造灯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1850年,全世界仅有灯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旗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旗语

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舰队司令靠发炮或扬帆作训令,指挥属下的舰只。1777年,英国的美洲舰队司令豪上将印了一本信号手册,成为第一个编写信号书的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记"字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加之役时,在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信号是波帕姆旗语第16号:"驶近敌人,近距离作战。"

1817年,英国海军马利埃特上校编出第一本国际承认的信号码。舫海信号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状各异:有燕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颜色和图案也各不相同。

中国的灯具就使用的燃料而言,分膏灯和烛灯,即后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就功用而言,分照明灯和礼仪灯;就形式而言,分座灯、行灯和座行两用灯。

中国的灯具,最早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制的灯的出现,则是人类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成果。

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中国灯的基本造型。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灯和其他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创造了中国灯艺术的辉煌。

从春秋至两汉,灯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要求,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折射了所在社会政治的规章法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而由于青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南京清凉山吴墓出土的三国青瓷熊灯,浙江瑞安出土的东晋青瓷牛形灯,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齐瓷灯……

此后直至隋末唐初,新材质不断运用到油灯的制作中,铜、铁、锡、银、玉、石、木、玻璃等,而且品种繁多。

由于唐代经济的繁荣,实用兼装饰或纯装饰性质的灯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像灯树、灯楼、灯笼、走马灯、松脂灯、孔明灯、风灯等。这些新的灯具或灯俗烘托了那个时代盛世,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秦始皇陵地宫中长明不熄的“人鱼膏”,至今仍是一个谜

秦始皇陵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人鱼膏”,顾名思义是用人鱼熬制成的油膏,放在地宫中供照明之用。但人鱼是指什么鱼呢?至今仍是一个谜。《史记集解》引徐广语云:“人鱼似鲇,四脚。”《异物志》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即鲨鱼)。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家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根据上述记载的描述,有人以为“人鱼”就是俗称的“娃娃鱼”,学名为“大鲵”。

不过,此说并不为其他学者所赞同。据《太平御览》引《三秦记》载;“始皇家……燃鲸鱼膏为灯。”于是,有人认为,所谓的人鱼膏,或实为鲸鱼膏。由此推测,秦始皇陵地宫中照明所用的是以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以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其能量每小时可燃778克,每立方米的鲸鱼脑油可燃五千天,足够保证地宫中“不灭者久之”的需要。若再联系《异物志》所云人鱼“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本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的特征,人鱼似乎就是鲸鱼。

“人鱼”究竟是娃娃鱼,还是鲸鱼?人鱼膏到底是由娃娃鱼提炼的,还是以鲸鱼脑油制成的?实难断定。

“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

“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算起来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孔明灯的作法是:用很细的竹篾做成灯笼架,四周和顶上都用薄纸糊严,只在底部留个圆口。在灯笼下面挂上松脂,点燃松脂后,灯笼就会升上空中。由于灯笼里有火光,古代战争中,曾经把它作为夜间军事行动的信号,如同现代所用的信号弹一样。

十八世纪时,法国有人发明了热气球,就是用比较结实的材料,作成一个特大的气球,在气球下面加热,使热气充入气球,气球就能升到高空。如果在气球下面挂个吊篮,里面便可以乘坐人。热气球的原理与孔明灯的原理是一样的。

孔明灯在中国发明,后来逐渐传到海外。比如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庆典中,就有点放孔明灯的习惯。孔明灯升空后,人们无法掌握其去向,只好随风飘送。如果孔明灯没有熄灭就掉落,可能引发种种灾祸,为此,马来西亚从今年2月开始,基于燃放孔明灯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全面禁止燃放孔明灯。

“省油灯”自唐代始,一句“不是省油的灯”流传至今

生活中有一句俗语“不是省油的灯”,便是来源于唐代邛窑创造发明的省油灯。

唐、五代时期,全国不少名窑的产品都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风格,但邛窑的一些作品,却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体现了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三者的统一。最典型的就是享誉古今中外的“省油灯”。

《中国陶瓷史》关于唐代邛崃窑的记载全文不过八百字,但对“省油灯”的描述却用了一百多个字。不仅对“省油灯”的形状作了具体描绘,而且对其节省燃油的科学原理和社会影响作了表述。

在此之前,不少相关史料也都有记述,例如,《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曰:“照书烛必令粗而短,勿过一尺。粗则耐,短则近。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载于《宋史》的《老学庵笔记》曰:“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

省油灯的灯盏为夹层,中空。可以注水降低灯盏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其实用性和科技意义,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影响深远。四川大学博物馆研究员陈德富先生在《邛窑省油灯研究》一文中指出:“邛窑省油灯所依据和运用的物理学理论,在南宋初年,就已是相当普及的了。同样的物理学理论,在西方是十九世纪中叶才被普遍认识,形成定律的。”

元代的“气死猫”,是为防老鼠偷吃油而设计的内藏式灯

中国油灯和中国的技术文明以及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时尚。

战国与秦汉时期的青铜灯具上已有能挡风调光的灯罩和能消烟除尘的导烟管,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和使用灯罩,最早解决灯烟污染的国家。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气死猫);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

陶瓷灯具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普及范围最广的灯具。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唐宋时期的省油瓷灯,预示了蒸馏冷凝水与蒸汽循环系统的现代技术。

在审美的领域,战国时期出现的人物形灯以及汉代出现的动物形灯,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灯具的设计中,使之增加了实用性之外的文化内涵,而尺度适宜、结构合理、造型生动、装饰富丽,无不包含了审美的意境。明清之际青花和粉彩油灯成为新的时髦,明代的“书灯”陪伴了无数的书生,“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而此时的青花、粉彩,把绘画引入到装饰中,又切合了时代的风尚。

灯也有文野之分,有宫廷和民间之别

和其他事物一样,灯也有文野之分,有宫廷和民间之别。二千年前的油灯,显现了古代社会的贫富分化。穷人的灯是一片小瓦碟,贵族的灯则是做工精良的青铜器,有多至十五个灯盏的大型树状灯饰,也有维妙维肖的动物灯和人形灯。1968年出土的鎏金青铜人形长信宫灯曾经轰动世界,被誉为中国古代高超青铜器制造技艺和照明技术新成就的典范。

而宫灯,则是与我国封建社会宫殿建筑相适应的特有的产物,最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灯具形式。直到今天,宫灯还在现代化的中式建筑中使用。我国古代的制灯工匠,在创造了各种以实用为主的照明灯具的同时,还结合民俗和民间艺术活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以装饰欣赏为主要目的的民间灯彩。“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词中,对当时元宵灯节繁华热闹的观灯景象所作的生动描写。那五彩缤纷的灯彩,宛若火树银花,恰似繁星雨点,飞流转动,翻腾起舞,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APEC会议上的晚宴银烛灯

从原始人的篝火发展到燃油灯具,这是人类生活的一大进步。自从“洋油”输入中国,油灯的燃料从食用植物油改为燃煤油。直到19世纪由西方人首先发明了电光源,取代了传统的火焰光源。

但是中国古典的灯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退出了今天的生活。因为它们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独特的审美风格,成为现代家居生活中的装饰品,而且见之于许多重要场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10月20日晚,江主席在上海为欢迎参加APEC会议各国贵宾举行的晚宴上,用的一盏银烛灯。此灯制作十分精美,在铜质镀银的底座上对称的刻着两朵盛开的牡丹,与文艺演出舞台背景上的20朵鲜红牡丹相呼应。灯高12厘米,底座直径10厘米,灯罩由一个葡萄酒杯镶嵌在底座中。

生儿子点灯是什么意思

生儿子点灯是什么意思,其实在不同的地区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的,有的风俗习惯已经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承,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以下了解生儿子点灯是什么意思。

生儿子点灯是什么意思1

男孩点灯是某家新添了男丁的意思。点灯又叫上灯,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点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凡本姓本族有添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点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一般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关于客家的知识

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

客家说法起源于客家一词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为什么每生一个孩子祠堂里就要放一个灯笼?

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

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元宵夜更是庄严、热闹。

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

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

生儿子点灯是什么意思2

俗话说:“家中若添丁,今日必上灯”,是啥意思?

地日有啥寓意?

数字从一到十,九为阳数之极,十为阴数之尾,阳为天,阴为地,所以正月初九为“天日”,正月初十为“地日”。地日也就是土地的生日,也是石头的生日。古人认为,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其中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就是四季的特征。

而土居于四季之中,居于方位之中,对应天之黄龙,故而土生万物,又是万物之库。因此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都属土,也就是“辰戌丑未”四个月。所以土生木火金水,土为太极,同样“木火金水”合而为一就是土,也就是四象归一就是土。

因此土中可以产出金属,可以流出水源,也可以长出树木,树木可以生火,同时木腐朽之后就是土,金锈尽之后也是土,火燃尽之后还是土,水遇土而入。所以五行都是在土中循环往复的。当然人也是由五行组成,故而要入土才能为安,入土才能循环。

所以“土”就是万物的出生之地,而“地日”也就是“土日”,也是“石头日”。于是地日“认石头”就成了一种习俗,所谓“认石父”,也就是让孩子认石头为父亲,因为石头坚硬无比,可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寓意着孩子像石头一样结实而长久。

什么是“上灯”?

正月初十也是上灯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一般“上灯节”为五天,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上灯,暖灯和落灯。从正月初十的零时开始“上灯”,也叫“开灯”,而这种上灯是专门为孩子祈求平安的。

在《岑溪县志》中记载说:“每年正月初十,添了户且为当年正月初十前出生,已满月的人家,都要在这一天悬灯庆祝”。“上”也就是“悬挂”的意思,而“灯”通“丁”,所以家中生了男孩就被称为“添丁”,与“添灯”谐音。

意思就是前一年家里生了男孩,并且是在正月初十之前已经满月的孩子,到了正月初十这一天就要“上灯”,也就是“添灯”。如果没有满月,则上灯的时间就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初十。

在上灯时,一般是孩子的父亲带着鞭炮,从自己家门开始一直放到村中的社根,然后将花灯悬挂在灯棚中,花灯上写有男孩的名字。“社”指的是村中土地爷居住的地方。

之后村中负责写族谱的长辈见到花灯后,就会把灯上面男孩的名字写进族谱。在“上灯”这一天,最先祭拜祖先,也就是告诉祖先,家里“添丁”了。并且要摆酒席招待村中人,俗称“请灯酒”。

上灯之后还要“暖灯”,也就是从正月十一之后,长辈要早晚到灯前观看,并且要往灯中添油和祭拜,以确保花灯日夜不灭,代表香火不断。到了正月十六日,将花灯取下来悬挂于祠堂或者客厅中,谓之“落灯”。

这种习俗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祖先和土地爷的保护,可以健康成长。之所以在“地日”这一天上灯,就是因为土地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出生之地。所以说“家中若添丁,地日必上灯”,是人们对孩子的一种期望。

生儿子点灯是什么意思3

关于生男孩点灯的风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灯”。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又称“赏灯”“升灯”。

“上灯”的由来

在客家,“灯”是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从中原祖地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落户在现闽粤赣三地交汇地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团结,共同御敌的生存需要,由此产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传统,借“灯”庆祝“添丁”。

"上灯“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的时间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的形式

“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其礼节更繁,而且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之气氛。

“上灯”习俗的改变

生了儿子的客家人在来年的元宵节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灯,即挂上一盏精美的灯笼,然后请村里有尊严的老人,抱一下男孩,并把他的名字正式写进族谱里,男孩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一员,之后摆下酒席,宴请全村的男丁前来喝酒。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很多生女儿的也闹灯,女儿也进入族谱。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现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1、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广泛应用。造纸术最早在西汉发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和造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