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牡丹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第1张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最早是在我国东汉时期出现的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因其形态上大而且美丽,花瓣上雍容华贵、妩媚妖艳而得名。最早出现在我国中西部,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山涧、丘陵地带,大致位于现在的长安、洛阳等地。牡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被发现和被注意即是因为其药用价值的,据史料记载,牡丹最早在东汉时期的武威医简记载,当时的名字并不是牡丹,而是芍药。

当时的牡丹,存在于野外,大多是野生生长的。后来随着文明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发现它的观赏价值,逐渐将它移植到家中、庭院中进行栽培,以观赏它的美,这一时期,大致是在南北朝时期。

牡丹繁盛的时期,是隋唐,那时候,牡丹逐渐被王公贵族所欣赏。在这一时期,牡丹在百花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不仅体现在种植范围和数量的扩大,而且同时出现了很多歌颂牡丹的诗作。刘禹锡就有诗句来描述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以看得出牡丹在隋唐时期的显著地位。

而到了宋代,人们逐渐从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来培育新的品种,来增加其观赏度,也即是在那个时期,牡丹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各个颜色的变种。

牡丹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牡丹这一花名,最终得到了确立。

药用价值

别名大红花、红木槿、月月红、木花、公鸡花。

  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以根、叶、花入药。根、叶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

  性味甘寒,调经、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利尿、消肿。

  根:用于腮腺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子宫颈炎,白带,月经不调,闭经,肺热咳嗽、急性结膜炎、鼻血。

  叶、花:外用治疔疮痈肿,乳腺炎,淋巴腺炎。

  花:月经不调。

  扶桑花、叶、茎、根均可入药,主用根部。

  用法用量根或叶05~1两;鲜花1两

1、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2、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

3、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

4、唐朝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5、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

6、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

7、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8、清代熏花已十分普及。

9、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牡丹种植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洛阳、菏泽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牡丹研究所。

扩展资料:

牡丹花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

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

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花

 没区别吧, 牡丹的应用最早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药用部分是牡丹的根皮,称为丹皮,含有多种药用成分,主要药用部分是牡丹酚(C9H10O3),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药甙,并含挥发性及植物甾醇等,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生产的丹皮最佳,另有四川垫江、安徽亳州、山东菏泽等处多产丹皮。

  丹皮具有抗菌消炎、镇静镇痛、降血压、抗痉挛、清热化瘀等功效,还具有防腐功能,是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应用丹皮已发明了几十个处方,同时,牡丹皮的药用研究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抗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抗惊厥、保肝、利尿、抗菌消炎、心肌细胞保护,对血液流变性,对脑组织保护等作用已被实验研究所证实,为牡丹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白毫银针,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常作为药用。对于白毫银针的药效,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太佬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一种贵重的中药),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即价同金相等)。

  白毫银针极为珍贵,具有降虚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饮能防疫欲病。甚至说,饮一杯白毫银针,可令人对今天生活的许多严峻事实,如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粮价高昂等,变得心神安定。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一。

  白茶现在的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书中记载着“寿眉、贡眉、针眉”大体由此精选演变而得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具有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研究表明其是功效如同犀牛角,有清凉解毒,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在越南是小儿高烧的退烧良药。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白牡丹”也是治疗小孩患湿疹的必备之药。特别是新近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援助的一个刚刚发表的科研项目表明:白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具有抗癌功能,饮用白茶,可以提高肝癌患者免疫能力。这个研究成果,更给白茶中的骄子“白牡丹”,披上神密而迷人的色彩,令人神往。

牡丹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最早是在我国东汉时期出现的。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因其形态上大而且美丽,花瓣上雍容华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