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痈、腹痛、痈肿毒、跌打损伤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5收藏

积雪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痈、腹痛、痈肿毒、跌打损伤等,第1张

积雪草,民间常用中药,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味,苦,辛,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让让我们了解积雪草的特性。

积雪草中药性能

化学成份

:

有许多-芳烷醇型三萜化合物,包括积雪草苷、小茴香、异小茴香苷、羟基积雪草苷、硫酸、硫酸和硫酸以及积雪草酸。此外,它还含有内消旋肌醇、积雪草糖、蜡、胡萝卜碳氢化合物、叶绿素、山奈酚、槲皮素、葡萄糖黄酮苷和鼠李糖。

性味、归经:

性味

:苦且苦,寒。

本经:苦寒。

别录:无毒。

日华子本草:苦且苦。

本草求原:甘单鑫,寒。

归经

:入肝脾肾经。

泉州本草:入肝脾肾经。

闽东本草:心、肺、脾、胃、大肠五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可用于治疗气耗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淋砂、淋血、呕吐、咳嗽、目赤、咽喉肿痛、风疹、疥疮、痈肿、肿毒、跌打损伤。

本经:主热、疮、痈、浸、红、肤红、体热。

药性论:治瘰疬鼠漏,寒热季节来往。

唐本草:浇热肿丹毒。

日华子本草:盐糊消肿毒及风疹疥疮。

滇南本草:用于治疗经络潮热、头晕、恶寒、四肢酸痛、饮食无味、男女老少营养不良、劳热、小便不利、水牛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5元;或者捣碎果汁。外用:捣碎或用果汁捣碎。

相关配伍:

1、牙痛耳塞:用连钱草,用沟泥捣烂,用左右塞住耳朵。;

2、热毒痈肿:秋后收金钱草。阴是终。用水涂抹。它可以生吃。;

炮制方法:

去除杂质,清洗,切段,干燥。

性状鉴别

全株干草多为缩成一团,根圆柱形,长3~45厘米,直径1~15毫米,淡**或灰**,有纵向皱纹。茎细长,弯曲,微黄,节上有明显的细根残迹或残留细根。叶有皱纹,淡绿色,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边缘有钝齿,下面有细毛。叶柄长15~7厘米,常扭曲,基部有膜质叶鞘。气体特殊,味道略刺鼻。

临床应用:

用于缓解疼痛

取积雪草,晒干,研末,每日三次,1~15元。治疗创伤性胸腰背痛42例,缓解27例,好转14例,无效1例。

治疗传染性肝炎。

加入新鲜积雪草500毫升,250毫升煎煮,趁热加入冰糖2溶解。空腹服用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0例,3例服药4天后黄疸消退,食欲改善,恶心呕吐消失,5例服药1周后黄疸消退,消化道症状改善,食欲改善。肝肿大消退2例,3个疗程后消退5例,4个疗程后消退3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携带者的治疗。

取积雪草1000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0毫升,加入防腐剂,调pH至8左右。每服10ml,5岁以下儿童半服,每日三次,空腹服用,连用三天。对3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进行治疗。三天后,鼻咽分泌物取样,连续培养三次。结果24例转阴,高于磺胺噻唑对照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丹毒痈的治疗 5 关于腹皮痈 6 关于有头疽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丹毒痈的方剂 2 治疗丹毒痈的穴位 3 治疗丹毒痈的中成药 4 丹毒痈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丹毒痈 1 拼音

dān dú yōng

2 英文参考

lower abdomen carbunc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丹毒痈为病名[1]。出《枕藏外科钞》。即《疡医准绳》卷四所载的小腹痈[1]。又名小腹疽、小腹痈、丹毒痈[2]。生于腹部脐下气海、关元穴附近,为腹皮痈[2]。

4 丹毒痈的治疗

若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稠者易治;若漫肿坚硬,难溃,溃则脓稀者难治[2]。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内服仙方活命饮;气实便秘者,宜服内疏黄连汤;体弱者内服十宣散[2]。

5 关于腹皮痈

腹皮痈(belly abscess)为病名[3]。出《外科大成》卷二[3]。又名腹痈、肚痈[3]。是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的痈[4]。

腹皮痈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火郁而成[3]。

初起患部隐痛,后渐肿起于皮外,或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3]。

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体弱者减半,若无效可再服半剂;若痛不减而加剧,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宜急切开引流[3]。

详见腹皮痈条。

6 关于有头疽

有头疽((headed) carbuncle)为病名[5]。是指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4]。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5]。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锨热红肿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发生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蜂窝。以中老年患者多发,尤其是消渴病患者多见,易出现内陷之证。《外科理例·疮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触著其痛应心,此疽始之发兆……”本病根据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于项部的,名脑疽、对口疽、落头疽;生于背部的,名发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处的,名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名少腹疽。但其病因、症状和治疗基本相同,故合并论述。

由于形态和发病部位不同,有头疽名称各异,如蜂窝发、蜂窝疽、莲蓬发、发背、搭手、背疽、脑疽、脑后发等[5]。

有头疽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项后、背部。相当于西医的痈[4]。

详见有头疽条。

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无名异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无名异是什么草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无名异是什么中药?2、无名异药有什么作用3、当归、川芎、白芍、黄芪、枸杞、鹿茸、肉桂分别有什么功效?拜托了各位谢谢4、中药有无名异这个药吗?有什么功效?5、治疗甲沟炎的外用偏方无名异是什么中药?无名异是一种软锰石,主含二氧化锰mno2。

这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因而是治跌打损伤的要药

无名异药有什么作用无名异

(《雷公炮炙论》)

异名土子(《盛京通志》),干子(《本草求真》),秃子(《青海药材》),铁砂(《药材学》)。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

矿物形态软锰矿

斜方晶系。

晶体完好者很少,一般呈针状或纤维状。

通常为致密的晶质或隐晶质的土状块体。

颜色为黑色至深钢灰色,条痕黑色。

半金属光泽至土状光泽。

不透明。

解理依柱面。

硬度一般为1,其结晶良好者;可达5~6。

比重47~5。

性软。

常见于沉积矿床中。

采集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药材为不规则球状,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少数光滑,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7~30毫米,细小的直径仅1~3毫米。

外表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大多无光泽;体较轻,质较软,也有坚硬如石者。

断面紫棕色,以手摸之,可染成棕,稍有滑腻感。

微有土样气味。

以粒大、黑棕色、有光泽者为佳。

溶于浓盐酸中呈棕黑色溶液,并放出氯气。

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则生棕色沉淀。

用硼砂球沾本品的盐酸溶液,置氧化焰中烧之,熔球呈紫色。

产于广西、广东、四川、山西、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等地。

性味甘,平。

①《日华子本草》:"无毒。

"

②《开宝本草》:"味甘,平。

"

⑧《本草经》:"味咸,寒。

"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

功用主治去瘀止痛,消肿生肌。

治跌打损伤,金疮,痈肿。

①《开宝本草》:"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

"

②《本草经》:"消肿毒痈疣。

"

⑧《品汇精要》:"续骨长肉。

"

④《本草蒙筌》:"去瘀止痛。

"

⑤《纲目》:"收湿气。

"

⑥《玉楸药解》:"治痈疽,杨梅,痔瘘,瘰疬,脚气,臁疮。

"

⑦《医林纂要》:"能通乳。

"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8~15钱。

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打伤肿痛:无名异为末,酒服。

(《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损伤接骨:无名果、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

每服五钱,热洒调服,小儿三钱。

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篾夹住。

(《多能鄙事》)

③治脚气已止,但肿不消,不能行履者:无名异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铜法。

上生熟拌和,为细末,醋调。

先涂于肿痛之上不痛处,用药周围涂之,阔二、三寸若圈然,截住毒气,勿使冲上;次涂下面肿痛者,止留脚趾尖不涂,仍修事脚指甲,以出毒气,时时用醋润湿。

(《朱氏集验医方》)

④治脚气痛楚:无名界末化牛皮胶凋涂之,频换。

(《卫生易简方》)

⑤治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醋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

(《简便单方》)

⑥治赤瘤丹毒:无名异末,葱汁调涂。

(《简便单方》)

⑦治天疱疮:无名异为细末,井花水调敷。

(《普济方》)

⑧治臁疮年月深久不愈者:无名异细研,清油凋搽,湿则干敷其上。

(《瑞竹堂经验方》)

⑨治臁疮溃烂:无名异、虢丹。

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

(《济急仙方》)

⑩治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

为末。

蒸饼丸,绿豆大。

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

(《圣济总录》)

当归、川芎、白芍、黄芪、枸杞、鹿茸、肉桂分别有什么功效?拜托了各位谢谢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当归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川芎辛,温。

入肝、胆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白芍苦酸,凉。

入肝、脾经。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黄芪甘,温。

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枸杞甘,平。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鹿茸甘咸、温。

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

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遗精、腰膝痿弱、虚寒带下及久病虚损等症。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中药有无名异这个药吗?有什么功效?有这个药,矿物类的

主治:去瘀止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

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肿疮疡;水火烫伤,内服:入丸、散,08-15钱。

外用:研末调敷

治疗甲沟炎的外用偏方甲沟炎即在甲沟部位发生的感染。

治疗甲沟炎有什么偏方甲沟炎有哪些外用偏方下面我就来告诉你的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欢迎阅读。

治疗甲沟炎外用偏方

外用偏方1、烟叶方

材料:烟叶1块(最好是大而厚),盐、生理盐水适量

做法:烟叶清理干净,加一些盐捣烂

用法:用生理盐水将患处冲洗一下,如果有脓一定要先把脓弄出来清理干净,敷上捣好的烟叶,用纱布包好,早晚换药1次

功效:治疗甲沟炎

外用偏方2、半边莲

材料:白酒一些,半边莲鲜全草、雄黄各1千克

做法:半边莲切碎,和雄黄一起浸泡在白酒中,白酒以刚浸没材料为宜,搅拌均匀后压实,贮藏1个月

用法:取一些浸好的药,捣烂,敷患处,用塑料薄膜包扎,8-12个小时换药

功效:治疗甲沟炎

外用偏方3、无名异方

材料:无名异一些、醋适量

做法:将无名异研磨成细粉,加醋调成糊状

用法:将调好的无名异糊敷患处,每天换1次,一般1天就可以止痛,2-3天可以排脓,4-5一按能消肿收口

功效:治疗甲沟炎

外用偏方4、大黄方

材料:大黄一些、醋适量

做法:将大黄烘干,研成末,加醋调匀

用法:敷患处,每天或者隔天清洗后更换

功效:治疗甲沟炎

甲沟炎的饮食疗法

①蛋白质用量依产品标示,氨基酸是指甲的组成物,使用氨基酸较快被吸收及利用。

②维生素A或维生素A乳剂用量每天分别为15000IU或每天25000IU。

体内若无维生素A,则无法利用蛋白质,乳剂较快被吸收利用。

③啤酒酵母含各种必需营养素,并富含蛋白质。

④钙及镁及维生素D它们是指甲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⑤明胶指甲的基本构成物。

⑥铁质缺铁会造成汤匙指甲和纵向突脊。

⑦L-半胱胺酸和L-甲硫胺酸用量依产品指示。

含硫的氨基酸,是皮肤及指甲生长所必需的。

⑧硅(燕麦杆茶及木贼)是头发、骨骼及指甲所需之物。

⑨维生素B添加核黄素(B2)、Bl2、叶酸缺乏维生素B,易使指甲脆弱。

⑩维生素C用量每天300毫克。

倒刺及指甲附近的组织发炎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预防甲沟炎的方法

1指甲不宜剪得过短。

2日常生活中容易刺伤甲沟的异物,在行动时时应格外小心。

3在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护手霜,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4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涂擦2%碘酒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关于无名异的功效与作用和无名异是什么草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摘要:土茯苓可以治痛风吗?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具有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那么土茯苓怎样治疗痛风?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罗了多个土茯苓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土茯苓可以治痛风吗土茯苓怎样治疗痛风

治疗痛风中药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和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药性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

1.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篇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滇南本草》单用本品水煎服,治疗阴痒带下;若与生地黄、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配伍,又可用于湿热皮肤瘙痒。

2.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3.痈肿疮毒

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煎服,15~6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肝肾阴虚者慎服。服药时忌茶。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2.《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人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现代研究本品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3,5,4。三羟基芪、表儿茶精L、琥珀酸、β-谷甾醇等皂苷、鞣质、黄酮、树脂类等,还含有挥发油、多糖、淀粉等。本品所含落新妇苷有明显的利尿、镇痛作用;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也有研究发现,本品能促进尿酸排泄。

痛风的饮食举例。

土苓粳米粥

原料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人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可经常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

适用所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

桃仁粥

原料桃仁15克,粳米150克。

制法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适用适用于淤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绿豆

性凉,味甘。《本草用法研究》中记载:“毒邪内炽,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凡一切痈肿等症,无不用此奏效。”绿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清热解毒食品,《本草汇言》说它“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所以,痈疖疔毒患者,宜用绿豆煨汤频饮,颇为有效。  

绿豆皮

中医称为绿豆衣,一般取绿豆发芽后残留的皮壳晒干而得。性寒,味甘,其清热解毒之力胜于绿豆。患有痈疖疔毒之人,宜用绿豆皮20~30克,煎水代茶饮,以清火解热毒。

苦瓜

性寒,有清暑、泻热、解毒作用。《滇南本草》有载:“苦瓜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疗疮疼难忍。能泻六经实火。”所以,凡痈疖疔毒患者,宜用苦瓜煨汤服。

冬瓜

性凉,味甘淡,在我国民间,常用冬瓜熬汤喝,认为有消暑、清凉、解毒的作用,尤其适宜火热之邪的痈疖疔毒之人。古代《日华子本草》有载:冬瓜“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不仅如此,《本草衍义》中还介绍:“患发背及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气。”

丝瓜

性属寒凉之物,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痈疖疔毒患者,宜多煨汤食用。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认为:丝瓜“煮食除热利肠”,能治“痈疽疮肿”。《本草求真》亦载:“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凡人风痰湿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服之有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

黄瓜

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利水、解毒。《滇南本草》说它“解疮癣热毒,消烦渴”。北方人还讲究冬天吃黄瓜,是取其能去除睡热炕、烤炉火而产生的燥热,有解火毒之功。在民间,通常在夏季炎热时,患者有痈疖疔毒之时,生吃黄瓜,或凉拌,或炒吃,或做汤食用。

瓠子

为夏令佳蔬,性寒,味甘,有利水、清热、止渴、除烦的作用。《千金·食治》载:“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患有火邪热毒引起的红、肿、热、痛之症,宜用瓠子煨汤,频频食用,以清泄火热。  

菊花脑

为南京地区夏令佳蔬。性凉,味甘,能清热、凉血,适宜皮肤感染,化脓性炎症,以及热疖、痱子等患者食用,民间常用菊花脑烧汤喝。  

蕺菜

俗称鱼腥草。性寒,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痈肿疔毒患者宜用新鲜蕺菜洗净,炒作菜吃,亦宜煎水喝。《本草纲目》中说它“散热毒痈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认为它可以“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现代药理试验证明蕺菜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对痈疖等化脓性炎症有效。 

莼菜

主产江浙一带,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性寒,味甘,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宜痈肿疔疮之人食用。《本草再新》就曾说它“疔百毒,清诸疮”。《保生余录》中还介绍:“治一切痈疽,用菜亦可。”  

君达菜

俗称甜菜、光菜、牛皮菜。性凉,味甘,能清热、凉血、行瘀、解毒。患有热毒痈疮者,可将君达菜洗净捣汁饮用,也有凉血解毒的功效。  

枸杞头

为春夏季佳蔬,性凉,味甘苦,有清热作用。《日华子本草》说它“消热毒,散疮肿”。《本经逢原》也称它“能降火及清头目”。用枸杞头炒作菜吃,或煎汤服,对痈疖疔毒火热之证,颇为适宜。  

马兰头

性凉,味甘,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本草正义》载:“马兰,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为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乃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近代《福建民间草药》亦说,马兰“活瘀止血,消痈解毒”。所以,马兰既可作为清热解毒的草药,也可称为清凉祛火佳蔬,对火热之症的痈疖疔毒之人,最为适宜。  

金银花

又称忍冬花、二宝花。性寒,味甘,尤善清热解毒,凡患有痈疖疔毒之人,宜用金银花30~50克,泡茶频饮。《滇南本草》载:“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毒瘰疬。”金银花是中医最为常用的清热解毒消痈肿的妙药,古方中皆有应用,民间也习惯煎水代茶,以消暑热疮毒。  

田螺

性大凉,味甘咸,有清热利水的作用。南北朝时期的养生学家陶弘景认为:“田螺煮汁疗热。”《本草拾遗》中还说:“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痈疖疔毒者,宜用田螺炒作菜或煎汤饮。  

螺蛳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日用本草》载:“解热毒,利小水.消疮肿。”《本草汇言》还说:“螺蛳,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故火热之毒的痈疽疔疮之人,宜炒食或煎汤服用。

白菊花

性凉,味甘苦,善于疏风热、清火毒、消痈肿,对痈疖疔毒者最为适宜。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本经》载:“主肿痛。”《日华子本草》说它“治痈毒”。《本草纲目拾遗》认为白菊花“解酒毒疔肿”。《本草正义》还说它最治疗疮,血线疔尤为要药,“治皆以内服清热为主”。凡患有痈疽疔毒之人,宜用白菊花煎水,频频当茶饮。 

蛇肉

有祛风邪、通经络的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认为,患有皮肤化脓性疾病之人,包括皮肤湿疹反复发作和脓疱疖痈等,食之颇宜。并介绍:取大的乌梢蛇1~2条,宰杀后煮作菜(一般烹饪法),喝汤食肉,连吃3~4次。  

落葵

又称木耳莱、西洋菜。性寒,味酸甜,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如《陆川本草》中就曾说它“凉血,解毒,消炎,生肌。治热毒,火疮”。因此,对热毒炽盛的痈疖疔疮之人,食之尤宜。  

槐花

又称槐米。性凉,味微苦,有清热凉血作用。《本草正》中就有“槐花治痈疽疮毒”的记载。《医方摘要》及《医学启蒙》中都有重用槐花“治疗疮肿毒,一切痈疽发背疮疡”的方法。所以,凡患痈疖疔毒者食之皆宜。

此外,患有痈疖疔毒者还宜食用绿豆芽、赤小豆、旱芹、水芹、萝卜、茭白、苋菜、蕹菜、青菜、番茄、荸荠、西瓜、柿子、菜瓜、地耳、蚌肉、蚬肉,茼蒿、黄芽菜、鲜藕、海蜇等。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有哪方面的应用呢下面我就来讲讲大黄的应用。

大黄的应用

 1积滞便秘

 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

 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太平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诸证

 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癫狂惊痫,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大黄的药理作用

 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大黄的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2《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3《本草纲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积雪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痈、腹痛、痈肿毒、跌打损伤等

积雪草,民间常用中药,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味,苦,辛,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让让我们了解积雪草的特性。积雪草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