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避讳?具体方法有哪几种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这种要求也曾经适用于汉字文化圈临近国家,例如日本、朝鲜半岛。
避讳始于周朝,《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但当时同音或近音的字不用回避。名讳两字中,只有一个字相同,也不用回避。到了汉朝,这种要求变得非常严格。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回避当朝天子甚至皇帝祖先的名字。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退休浙江布政使彭家屏在族谱《大彭统记》刊登河南生员段昌绪家存吴三桂文告时,乾隆帝之名讳弘历不缺笔,成为彭家屏自杀及段昌绪斩首罪名之一。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书生王锡侯在他删康熙字典写的字典《字贯》凡例写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讳(玄烨、胤禛、弘历),没有缺笔避讳,也有批评康熙字典“然而穿贯之难”的内容,被认为非常不敬,而被依大逆律定罪处斩。
到了唐朝,有一个字相同也必须回避了,当时著名诗人李贺就是因为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韩愈为此事非常生气,为之作《讳辩》驳斥,“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
回避君主的名字,叫做避公讳或国讳。一般适用于过去七世代以内。
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叫做避家讳。
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例如邱姓就因避讳孔子的名字“丘”而产生。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时,“仪”曾经是避讳字。清朝灭亡后,中国不再避国讳。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避讳习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
相反地,欧美文化中许多父子,甚至好几代都同名同姓,代表纪念。而日本也常会用与长辈名字中的字以取名,为示缅怀先人之意。如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名中多有“家”字。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主要方式有三:
一、改字
1回避君王的名字,叫做避公讳或国讳。一般适用於过去七世代以内。
避汉文帝刘恒音讳,「姮娥」改嫦娥。
2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叫做避家讳。
苏东坡(苏轼)祖父名「序」,所以写书时不用序,改用「跋」。
3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
孔子之名「丘」曾经是金朝的圣人讳,所以丘姓的一部分改为「邱姓」。
二、缺笔
即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清代康熙帝之名「玄烨」,因缺笔的关系,所以字的笔划不写完。
三、空字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例如「观世音」被称为「观音」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除国讳之外,民间因信仰、迷信等因由,更对甚多日常用词作出避讳,变成一些其他人难以理解的用语,其中突出例子如下:
中国广东、香港“空屋”:原意为空置的房子,但因“空”与“凶”(即不幸)的读音相似,而改用“凶”之反义词“吉”,因此人们习惯以“吉屋”代替形容空置的房子。
“通书”:原为一本书籍名字,但因“书”与“输”(即失败)的读音相似,而改用“输”之反义词“胜”,因此人们习惯以“通胜”代替指通书。
“伯母”:原为年长女性的尊称,但因与“百无”(即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读音相似,而改用“无”之反义词“有”,因此伯母(尤其操粤语人士)叫伯友。
“肝”脏:五脏名称,但因“肝”与“干”(即枯竭)同音,而改叫“膶”(取湿润之音意),因此(尤其操粤语人士)牛肝叫“牛膶”。
同理,“舌头”的“舌”,粤语“舌”与“蚀”(即亏蚀)同音,而改叫“脷”(取盈利之音意),因此(也是操粤语人士)猪舌叫“猪脷”。
日本由于“四”与“死”同音(同样读“し”,人们以代表“四”的固有词“よ”(汉字写成“与”)代替“四”字,如重箱的“四の重”改为“与の重”,本膳料理的四の膳改为与の膳。
台湾在台湾,“四”与“死”亦是音近。故常避“四”字。如餐厅、饭店常言“‘三加一’位客人”。
避讳,是指在我国封建时代为了保证“天地君亲师”的等级制度不受挑战,说话、命名、写字等等情况如果遇到君主、尊亲的名字,不允许直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
“避讳”一词最早出自《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明终始,则不知所仿依,言终始而不明天地四时,则不知所避讳。”但是,避讳的做法却最早从西周时期就开始了。根据《公羊传·闵公元年》的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句话算得上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了,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古代需要避讳的对象便基本确定了。
第一,帝王
这个最重要的一类避讳,称为“国讳”。因为一旦没有做到避讳,会引来杀身之祸或灭族之灾。帝王及其家族的名字、别号等所涉及到的字(包括同音、近音的字)绝对不能直接念、直接用、直接写。
第二,长官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长官往往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前途,要想过得好点,长官及其父祖的名字也必须要避讳,要是摊上个独裁暴躁的长官,他甚至会用权力直接逼迫你去避讳。
例如,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五记载: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说的是宋代有个叫田登的知州,不允许州府的百姓直呼其名“登”,否则就要用鞭子伺候,结果导致“灯”字被手下人改成“火”,上元节的放灯的时候出现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的笑话,这便是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
第三,长辈
这个比较好理解,自己的长辈先人姓名用过的字,自己及后人就不能再用了,称为“家讳”。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闲”字作为常用字,杜甫愣是在一生所作的数千首诗歌中从未写过这个字。“家讳”的传统甚至到今天,大多数家庭起名的时候还在沿用。
第四,圣贤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地位被历朝历代所拔高,那儒家的圣贤,如孔子、孟子的名字就需要避讳了。例如,为了避讳孔子的名字孔丘中的“丘”字,丘姓被改成“邱姓”。
至于避讳的具体方法,早在《礼记》中便有明文规定,之后甚至成为了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主要就是四种方法:
其一:改字
就是说涉及到需要避讳的字是时候换个同音或同义的来代替,不过换同音的压根算不上避讳,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同义字。例如,因为秦始皇叫嬴政,而“政”字在先秦时期跟正月的“正”本来是同一个字(秦始皇也确实是因为出生在正月才得名为“政”),于是乎,正月在秦朝就成了“端月”。汉武帝名叫刘彻,韩信身边的著名谋士蒯彻就被《史记》记成了“蒯通”。
其二:空格
意思是将需要避讳的这个字空着不写不说,或者直接画个“□”又或者用“某”字来代替。例如,《史记·孝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这里的“某”指的就是汉景帝刘启,而这条记载则是讲述他立为太子的事。还有,唐代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将王世充记成“王充”。
其三:缺笔
将需要避讳的字在写的时候,减去几笔从而达到避讳的效果。例如,唐代的《于志宁碑》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缺笔写成了“卅”字。
其四:改音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需要避讳的字在念的时候,写的时候还是不行。例如,孔丘的“丘”字本应该念成“qiū”,却常常念成“mǔ”。
避讳从秦始皇建立封建帝制之后走向成熟,唐宋时期开始兴盛,到清代大兴文字狱时到达极点。它牵涉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导致了文化传播出现困难,十分的无聊扯淡。不仅是人的名字,只要是涉及到避讳字的事物,如地名、官名、机构名、动物名、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等统统跑不了。
在地名上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原名嬴异人,为了当上太子而取悦出自楚国的养母华阳夫人,就改名为嬴子楚;结果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楚”字需要避讳,“楚国”就成了“荆国”;北岳恒山因为汉文帝叫刘恒,宋真宗叫赵恒,结果在汉宋两朝就被改成了“常山”。
至于官职名、机构名
西汉因避讳汉武帝刘彻的“彻”,将侯爵中最高一级的“彻侯”改为“通侯”;隋文帝杨坚的老爸名叫杨忠,为避讳“忠”,“侍中”、“中书”这两个官职被分别改成了“纳言”和“内史”;三省六部制中六部之一的户部原来叫民部,唐朝为了避讳李世民的“民”改成了户部;又为了避讳唐高宗李治的“治”,将“治书侍御史”改称“御史中丞”。
改动物名更是无聊
西汉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她名叫吕雉,于是雉这种动物从此被叫成野鸡了。
李世民的爷爷叫李虎,结果为了避讳,唐朝谈“虎”色变,开始想尽各种方法给虎改名,西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曾记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这是大虫作为虎的的俗称最早的出处,于是唐朝将“大虫”这个称呼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唐朝人还常常用“兽”、“马”等来代替“虎”字,后赵皇帝石虎、隋朝名将韩擒虎分别被写成了“石季龙”和“韩擒”,军事重镇虎牢关改成“武牢关”,可谓是搞得乱七八糟。
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
为了避讳汉文帝的名字刘恒,“恒娥”改成了“嫦娥”;为了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李玄霸”改成了“李元霸”。
避讳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它背后牵涉到权力的毒药。历史上无数的人因避讳而获罪,丢掉性命,甚至全家遭受灭顶之灾。最为骇人听闻的当属清代前期的文字狱,“清”、“明”、“胡”、“虏”等词都成了禁忌,而且统治者往往捕风捉影、吹毛求疵,你只要是写字就能找出来毛病,动不动还抄家灭门。
例如,雍正时期江西科举主考官查嗣庭依据《诗经》中“维民所止”出考题,结果“维止”二字被说成是想削去“雍正”的头,乃大不敬,结果查嗣庭被捕,在监狱里面就病死了,然后被戮尸示众,儿子处死,全家被流放;
乾隆年间,大学士胡中藻因所著《坚磨生诗集》中“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皇帝认为他是故意把“浊”字加于清朝国号之上,故而大怒,把胡中藻弃市、抄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果避讳仅仅只是为了对君主、师长、圣贤表示尊重,那便无可厚非。然而,古代的避讳往往不是因为尊重,而是因为畏惧。畏惧的是什么?当然是可以决定人前途命运乃至生死的权力。
可以说,避讳根本就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而实行的一种文化专制手段,而儒家学说中的“尊卑有序”“克己复礼”等传统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敬虔的开始时,避免使用君主的名字,或者避免使用上级,父亲和长辈的名字,只要避免使用与这些人的名字和名字相同的词语即可。这被称为“避免公义”。在三个王国之后,它开始扩展为具有相同名称甚至是声音的单词,这个单词被称为“回避诽谤”。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种基本常识,我们可以知道,远古的逃亡不仅限于避免皇帝出名的君主,还包括虔诚敬虔的各种私人。广义上的歧义。
那么什么是禁忌呢?用外行的话来说,我不想说或不想听到某些可能引起不愉快的不幸的话。从本质上讲,这种形式主要是由于民间传说造成的,这种尴尬在某些地方或多或少一直存在到现在。例如,在某些地方,单词“ discrete”用于表示“梨”为“圆形水果”,而“伞”则表示“坚固的垂直”;例如,在船上航行的人通常会避免“转弯”和“下沉”等待。
另外,“只有国家官员放火,不允许人民点燃”的名言,恰恰是因为国家官员田登自称是为了避免声音,下令国家叫灯。。在人民币上点灯的清单上警告:“洪州岛纵火了三天。”当人们对此感到震惊时,他们来到了地面并成为经典。至于避免的具体形式和避免痰的方法,因为它不在本问题的范围内。
方法是:执行某种特定的,标准的,保存,书写,重命名,丢失笔,变体,阅读,歌曲,填充,分析,断字,遮盖**等等。在这里,我将不给您详细的解释和示例。可以看出,古代人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和对祖先的尊重以及对尊重的尊重,可以说真的是他们绞尽脑汁,掏空了头脑。这样做不仅欺骗人们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对子孙后代阅读历史资料也构成了极大的不必要的麻烦。
避讳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了尊敬君主、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说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来加以回避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在古书用字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给我们阅读古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对古代的避讳习俗很有必要认识了解。
避讳起源较早,至少在春秋就有了。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左传》《礼记》及《孟子》等书对避讳也有记载和论述,但在整个先秦时代并不普遍。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升高,避讳才逐步盛行起来。从秦汉到唐宋,避讳的趋势是愈来愈严,在宋代达到极盛。并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另外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臣民必须遵守使用,否则就要砍头问罪。
什么叫避讳?具体方法有哪几种
本文2023-11-01 13:50: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