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项羽在 之战中一举击溃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决定了秦王朝灭亡的命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1收藏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           之战中一举击溃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决定了秦王朝灭亡的命运。,第1张

巨鹿之战

司马迁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

本文写项羽救援赵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的故事。当时秦军声势强大,赵国危在旦夕;宋义卑怯、自私,想牺牲赵国来削弱秦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是错过战机,使楚军陷于被动。项羽用决死的精神鼓励士兵奋战,挽回颓势,给秦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细读课文,说说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显出项羽的军事才能和英雄气概。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余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巨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河〕指黄河。

〔赵歇〕战国时赵国的后裔。陈涉起义后,派武臣攻夺原来赵国的地方,武臣到了邯郸,自立为赵王,后被当地人杀死。陈余、张耳就立赵歇为赵王。

〔巨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

〔王离、涉间〕王离,秦国名将王翦的孙子。涉间,秦将,姓涉名间。

〔甬道〕两旁筑了墙的道路。通过甬道运输粮食,以防备敌军劫夺。

〔河北〕泛指黄河以北。

〔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

〔安阳〕古地名,在现在山东曹县东南。

〔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这句话是说牛虻咬牛,但不伤害虱子,意思是说宋义的志向在于灭秦,而不在于打击章邯;一说用手拍打牛背上的虻,但不能杀死牛身上的虱子,意思是说目的在于灭秦,不必马上用全力和章邯作战。

〔先斗秦、赵〕使秦和赵先打起来。

〔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无盐〕古县名,治所在现在山东东平县东。

〔戮力〕合力,并力。

〔岁饥〕荒年。

〔芋菽〕芋,即“芋头”、“芋艿”,是一种蔬菜类植物;菽,豆类。

〔国兵新破〕指楚军在定陶被秦军打败,项梁战死这件事。

〔扫境内〕指把国内全部军队都集中起来。扫,全部、干净的意思。

〔徇其私〕指宋义派遣儿子宋襄辅助齐国这件事。

〔社稷之臣〕国家的栋梁之臣。社稷,古代帝王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是国家的象征。

〔枝梧〕抵抗。

〔假〕这里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当阳君〕黥布当时的封号。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河〕指漳河。

〔釜甑(fǔzèng)〕釜是锅,甑是蒸饭用的炊具。釜甑,泛指炊事用具。

〔苏角〕秦将。

〔壁〕营垒。这句话是说救巨鹿的诸侯军队有十几个营垒。

〔惴恐〕害怕。

〔辕门〕营门。古代军队驻扎时以车为阵,把车辕竖起来,相对为门,所以叫作“辕门”。

说到汉人其实一直有一些比较象征性的对手,那就是什么突厥啊,什么匈奴啊,反正不管那个朝代这个地方好像是经常性的有外敌来侵犯了,而且以匈奴的呼声为最高了,但是其实在汉代对匈奴的大家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也有网友问了,汉化其实是没有导航的,那么汉军是怎么在茫茫草原和漫天隔壁中不迷失方向行军的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吧!

一:汉匈战争一难题

自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忍了六十年欺辱的汉朝大军,终于向凶残匈奴勇敢亮剑后,最让匈奴人连呼意外的,却是汉军迅烈如电的打击方式。

话说这迅烈如电,原本该是匈奴铁骑的拿手本事,多年来倚仗弓强马快的他们,曾轻松在汉朝边塞来回袭扰。可自汉武帝年间大战爆发后,以血还血的汉军,却告诉匈奴何为迅烈如电:不但把匈奴来犯揍得头破血流,卫青霍去病等新一代战将们,更呼啸深入漠北草原。不管匈奴人藏得多深多远,总能逮住后迎头痛打,终于历经数十年血战,把匈奴杀得败逃臣服。

这段打出华夏民族辉煌时代的胜利,历代都享尽仰慕。但其中一桩技术操作难题,却令近代以来许多海外学者,常发出疑惑:没有导航科技的汉代,汉朝军队深入草原后不迷路就算不错,就算昔日名满天下的强秦大军,也不过在河套草原打个反击战,为什么汉军能在深入草原后,成功找到匈奴主力发起精确打击?他们凭什么做到的?

但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三件出土的文物,却让先前所有的吐槽声都齐齐哑然:汉军能够克服迷路难题,以精确的长途奔袭,发起对匈奴主力的毁灭性打击,凭的就是一件特殊法宝:军用地图。

当然,汉军能够在草原上肆意吊打匈奴,倒不是因为拿了马王堆墓里的这三张图,确切说,正是凭借着这三张图见证的,汉朝信息科技的重大突破:舆地图技术。

二:强大的汉朝制图科技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技术,在先秦时代就已成熟。但汉代的军用地图,特别是深入草原的汉军,艰难跋涉时携带的地图,却是精确度更加升级的舆地图。这种地图有多强大?可以瞧瞧马王堆出土的这三张。

马王堆这三张图,分别是《驻军图》、《地形图》和《城邑图》。这三张绘制于汉文帝年间的彩色舆地图,记录了汉代时长沙地区的风貌,整个图纸上,更满是强大技术含量。

首先一个技术突破,就是这三张地图精确的绘制比例。比如《地形图》上,98厘米的正方形绢帛上,以十八万分之一的精确比例,清晰绘制长沙地区的地理地貌,所有的山川河流道路交通,全在图纸上有清楚标注。且各个地形地貌间的地理距离,在地图上的比例间距更毫不差。而《城邑图》上,也精确的绘制了长沙车的房屋布局,是为研究汉代城市的活字典。欧洲在文艺复兴时代确立的地图测绘要素,这两幅汉代地图,早已经精确做到。

而要论在战争中更实用的,却还有其中的《驻军图》,这幅长98厘米宽78厘米的长方形彩色地图,不但有媲美《地形图》的山川地貌道路绘制,更精确标明了九支部队的方位与交通路线。甚至连每支部队所属的烽火台与防火水池,也全有精确标明。一旦发生战争,指挥官凭借这张地图,就可以指挥到最基层的防御部队。防线部署将十分从容,堪称两千年前,最为实用的信息导航图。

这三张精美的汉代舆地图,以其精确的测绘水准,一直被世界地理学界视为惊人的发现。但这三张地图的绘制时间,比起汉匈战争开战,却还要早三十年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在那个汉朝厮杀匈奴的浴血年代里,汉朝军人们是拿着比这马王堆文物更先进的舆地图,雄赳赳气昂昂杀向草原的。

而且即使在汉匈战争爆发前,舆地图在汉朝各类大事件里,就时常露一把脸。从汉初分封诸侯起,汉王朝就不停更新技术,绘制各地的精确舆地图。汉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里,凭借舆地图导航的名将周亚夫,这才以果断的断粮道战略,把没头苍蝇般的数十万叛军包了饺子。汉武帝登基初时平定闵越的战役里,汉军也是以精确绘制南中国地貌的舆地图为参考,兵不血刃打完收工。

也就是说,自从汉代建国起,舆地图技术就是汉王朝拿手的信息科技。而比起汉朝以前,先秦战国时代的地图来,汉朝舆地图的测绘技术,更堪称爆表突破。为何短短几十年间,汉朝就有此技术飞跃?首先得归功一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

三:萧何引发的地图革命

话说秦末农民战争时,还是沛公的刘邦浑水摸鱼杀进咸阳,进城后全军就一度放羊,各个忙着喝酒享乐搂钱,却唯独萧何不声不响来到秦宫仓库,把秦朝仓库里的各地图册,这些将领们眼中的废品,一股脑全收走。

这桩小事,哪怕放在中国古代测绘学发展史上,也是个绝对大事:刘邦闹腾一通后,西楚霸王项羽又进咸阳,几十万楚军变本加厉折腾,把秦朝仓库里各种文化资料都烧精光。连《尚书》等儒家典籍,都是靠了一些学者冒死偷藏下来。如果没有萧何这低调一拿,先秦中国地图测绘科学,恐怕也要被一把火烧光。

后来楚汉战争开打,这些萧何之前抢来的废品,却叫刘邦大尝甜头。面对项羽大军的来势汹汹,眼前铺开一堆地图的刘邦,才在每次被项羽暴揍后,都能眼前豁然开朗,然后对着地图从容布置,终于把一身蛮劲乱撞的项羽大军,活活怼死在乌江边。西汉开国的一大成功要素,以《汉书》的形容,就是尽得秦图。

如此开国大功,也让汉朝开国后的历代皇帝们,自然高度重视地图测绘。而且西汉开国后,数学成就也突飞猛进,几任丞相都是杰出数学家,勾股定理重差法等数学原理纷纷应用于地图测绘中,外加测向司南等仪器的应用,也就引发了一场地图测绘革命。绘制比例更精确,内容更丰富的舆地图,就这样应运而生,且技术水准代代演进。

甚至,汉朝这场反击匈奴的热血战争,就有之前六十年忍辱挨打岁月里,无数地图测绘者的心血:汉朝使者每次出访匈奴,都要记下沿途的道路山川地貌。每一场汉朝送公主和亲换和平的屈辱之路,更是多少无名的地图测绘者们的艰难测绘路。才有了一幅幅精确记录草原地理风貌的舆地图,为卫青霍去病们一次次提供正确导航。漠北之战的热血一胜,封狼居胥的荣耀时刻,同样该有这些绘图者的军功章。

也同样是在匈奴败逃的酣畅战史里,依然是汉朝地图测绘者们再接再厉,不断绘出西域等要地的正确地图,汉朝的大军与使节,得以继续沿着地图的指引隆隆向前。西域诸国从此纳入汉朝版图,汉王朝的声威沿着丝绸之路远播四方。即使是这段两千年前的古代史,也同样证明永不过时的真理:国家的崛起,永远是科技先行。

堪称英雄的项羽,为什么面对不了失败要自杀呢?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英雄人物,少时神力,英年神武,让无数人崇敬追随。 后世,他悲剧的英雄结局,引起了无数历史学家、文学家对他的记录、评论和缅怀。 

03010被鲁迅誉为“史家绝唱,无韵脱离”,作者是西汉司马迁,他在《史记》上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的描写可以说是一手大笔,倾注了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他对这一代英雄的崇敬、怀念和惋惜,这一段唐代诗人杜牧也为项羽写过“江东子弟多才多艺,不知卷土重来”,惋惜乌江、东山再起。 宋代着名委婉的女词人李清照写诗称赞项羽的英雄气概:“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可以说,许多人围绕项羽乌江发表过自己感慨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项羽不愿意横渡江东,是因为心爱的女人死了,心寒失去斗志,即使他突围,也要向虞姬证明自己能行。 有人说项羽之所以选择自夸,是因为他内心骄傲,不能失败。 也就是说,不受挫。 也就是说,情商低,不能屈服。 而且,自己的兄弟很多战死了,他内心感到内疚,面对父亲的老村民,所以要报答死亡。 还有人说项羽拒绝卷土重来是因为他和刘邦深交,发现刘邦有治世之才。 我以为天下会在刘邦的管理下太平盛世。 因为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到战争的入侵。 从这里看项羽不是真正的英雄。 

项羽在垓下被包围时,明白已经有很多人离开了,但他出于与生俱来的渴望和不输王者的气概,并没有束手无策,而是率领军队突围,最后来到了乌江身边。 他还是希望能东渡乌江,卷土重来,但乌江边上没有船,只有老渔夫扶着小船渡过了他们。 项羽成功突围后,为什么选择自杀? 因为他想向世界证明一件事

他挥剑炫耀,听了老渔夫的话后,我觉得和这个老渔夫有点关系。 也许这个老渔夫是刘邦事先安排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老渔民的话。 江东虽小,但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人,足以称王。 这句话是为了安慰项羽而说的,但仔细想想,老渔夫的话有很大的杀伤力。

 当时项羽身边少有亲兵,老渔民的话勾起了他勇敢的往日回忆,想起了家乡的殷切期盼,但现在变成了这样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强烈的耻辱感和自尊心,他心中最后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想到yuji的死,想到部下的死伤,过去的光辉和现在的悲惨对比,在老渔民的话语下,这位不到一世的大英雄的心灵防线瞬间崩溃。 结果,他没渡过乌江就死了,向天下证明了。 军事上我项羽最后失败了,但道义上是永远的赢家。 回答了李清照的话: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项羽本纪》是项羽本人的传纪,司马迁将项羽立为本纪,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体现了司马迁的人生大义和人生理想。

以下为原文(部分)和总结(夹议):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战斗稍微有点胜利,就渡河作战。

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不顾个人安危。这里是项羽一生中最光辉的表现。

以下继续写项羽在反秦起义中的一些事情。后项羽长驱直入到了秦地。其间,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但是,怀王偏心于刘邦,于是刘邦先入咸阳,并把住函谷关,致使项羽大怒。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於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秦地,陕西关中。

项羽大怒,曰:“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明早上,让士兵好好吃一顿饭,击破刘邦的军队,让你们看看。那个时代,人们相信头顶上有气,一般人看不到,有专门的人能看到,看到刘邦头上有龙虎之气。

到这里,交待了刘邦和项羽的情况。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 为之柰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於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此处交待了,项伯通敌。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 於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乡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以上一段描绘,使文章的情节发展进入了高潮。

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樊哙说,情况怎么样了?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

项王曰:“ 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柰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於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曰:“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 谨诺。”

做大事不必拘于细节。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 沛公安在?” 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刘邦喝多了,走了。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天亮,汉军发现了。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汉军把项羽军队分为三个部分。

改变不了,项羽灭亡的命运,于是决定回老家江东。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i> 义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吕马童原来是项羽的部下,后来投奔了刘邦。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所以前人说,“ 生当为人杰,死亦当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 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 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02 对上文的总结

在推翻秦朝之后,汉朝成立之前,项羽实际上是天下最高的统治者,如果要记载这个时期的历史,按照司马迁的本纪,必须把当时的历史结合起来,他就必须把项羽立为本纪,这说明司马迁实事求是的态度。

应该说司马迁是非常喜欢项羽的,因为项羽的人格特点,首先就是由于项羽这个人,他有雄心壮志,勇武过人,在少年时代,看见了秦始皇就说,彼可取尔代之。后来,他参加反秦的起义,在关键时刻总是表现出他独有的英雄气质,甚至可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特别是项梁死后,起义军遭受重大挫折,项羽挺身而出,挽救危局,渡河救赵,消灭秦军主力。

所以,项羽为推翻秦朝建立了不朽的功绩,项羽自己也由一个平凡的民间少年,成为号令天下的人,司马迁对这种英雄气质,是极为赞扬和极有佩服的。这正是司马迁他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就是要建功立业,留名于后世。所以在这一点上,司马迁他非常崇拜佩服项羽。

项羽的性格具有刚直、磊落、豪爽、厚道,不善于勾心斗角。司马迁十分欣赏这样性格。项羽的磊落性格和汉朝的其他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项羽个人性格里面,也有司马迁比较推崇,比较赞扬的东西。当然,在激烈的斗争中,也可能是弱点。

项羽自身也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他 最大的缺点没有政治头脑 ,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只是一个武将,缺少政治上的长远眼光和进步的策略和措施,战略上也缺乏正确估计。没有在关键时刻采取措施。

项羽的分封诸侯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举措。他不同情人民,不善于用人。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都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而且项羽失败了,也不知道总结错误,不知道自责,说是天亡我,非不战我。

司马迁对他的这些缺点都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不仅批评项羽的错误,成败在人不在天。由衷的赞扬了项羽少年英才,也批评了他的刚愎自用。这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03 《项羽本纪》的艺术特点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为精彩,也是最能体现《史记》艺术长处的一篇文章,司马迁在此篇中成功的刻划了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其成功之处我认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司马迁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刻划了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司马迁对其报以同情,抓住了其英雄的特点加以描写,又对其悲剧的命运进行着重刻画。司马迁精神的组织材料,突出了他的性格特点。

项羽这个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有优点,有缺点,有功劳,有过失,而司马迁对他的感受也是比较复杂的,有赞扬当然也有批评,那么怎么样把这些特点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篇比较完整的作品?

司马迁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在这篇《项羽本纪》里是着重突出项羽的一个悲剧英雄形象的特点。

失败是有由其自身的过失,导致了本身的灭亡。以悲剧英雄这么一个角度,来刻画项羽,写他的一个英雄气质。

精心的选择和组织材料,比如少年时代远大志向,反秦起义中,出色的表现和赫赫战功。

东城之战,乌江自刎,都有悲情气质。

抓住这一点,就写出了人物的神。就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就写出了司马迁对项羽的赞扬,推崇,与此同时,也表现项羽的失败,通过他的失误,性格的弱点,比如年轻时的豪迈,志向远大,但比较狂躁,粗心大意,兵法也没有学好,这就导致后来,在和韩信对抗时,败在韩信手下。

当然,这更导致他在政治上的失误,年轻时就有这种性格。

然后又写,他在一些重大关头的重大失误,鸿门宴,他听信项伯,听信刘邦,错过了消灭对方的机会,鸿门宴以后,分封诸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背离了民心。

在政治上,军事上,策略上,以及后来的楚汉相争的一连串失误,这样就导致了他的失败。

但是呢,如果光写这些失败,这些错误,那么,这样就不会生动而成了事例的罗列,项羽也无非是一个失败者,甚至是一个小丑,项羽本纪里就曾有一句话,说是一个书生批评项羽,说项羽简直就是沐猴而冠。

但是,司马迁在写他的失误和错误时,并没有把他写一个小丑,而是带着惋惜与同情的态度,去写他在失败的时候仍然不失那种英雄本色,这样就把悲剧与英雄,这两点统一起来。

写项羽临终前,他还怨天尤人,不知自责,但是,他又有英雄本色,最后乌江自刎,死得坦然。而对手,汉军一个个却是显得那么卑劣,猥琐,所以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简直就是一座高山,一座珠穆朗玛峰,崛起非常迅速,突然从地平线上出现,拔地而起,横空出世,他的失败也像是一座高山突然崩塌,带着巨大的轰响,巨大的力量压倒过来。令看到他的人都感到惊心动魄,惊叹不已。

他专门组织能够表现项羽这种悲剧英雄性格的材料,所以,读《史记》的时候,我们就情不自禁的,让自己的感情跟着司马迁的感情,一起走一起受到深深的感染,对项羽发出由衷的感叹。

其次,在刻划人物形象的时候,十分注重场面的描写。如鸿门宴,渡河救赵,垓下被围,乌江自刎等场面,都写得十分生动传神,能够充分的表现人物的处境与性格发展。

再次,《项羽本纪》的情节故事性很强,引人入胜。

有些段落很像精彩的小说,如鸿门宴这一段故事,十分曲折生动,有些传闻和夸张,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作品紧紧迁动着读者的心,让读者随着人物命运而起伏,它恰恰是文学的特点,读者被感染和俘虏了,有很强的小说特点。

最后,《项羽本纪》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如项羽悲歌于虞姬告别这一段,表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喜爱与惋惜,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这个悲剧英雄的深深的感情。

项羽这是司马迁非常喜欢的人,所以他就倾注了他的全面热情,写出了他的推崇,感叹与惋惜。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曲悲歌。这简直不是在写议论文,而是在抒发感慨,而是诗意的抒情,带有很强的抒情性,是对这个悲剧英雄的一曲颂歌,一首挽歌。

中国汉代历史改写

项羽和刘邦作为历史上反抗秦王朝最为成功的两位人物,是开创了基层反抗上流的开端,而项羽和刘邦从好兄弟,到反目成仇,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并且当初项羽设下鸿门宴,邀请刘邦入席,就是想杀了刘邦,结果不够狠心让刘邦逃脱,这才有了大汉王朝的开端。

如果当初项羽杀了刘邦,未来的中国历史就有可能改写,当然也有不改写的可能性,但是改写的几率非常的大,毕竟当初,项羽的实力比刘邦大,而且横在项羽面前称帝的只有刘邦,所以杀了刘邦,基本没有刘家什么事了,接下来就是西楚霸王的天下了。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自己作为一个现代的浏览者,对于历史还有有一定的感官,中国的改朝换代,都是盛极必衰,国力达到一定地步,都会出现一个腐败的皇帝,祸害整个江山社稷,所以就算西楚霸王上帝位,改变的也只有汉朝的朝代,未来的历史发展一定是像现在的一样,总会封建社会的破灭。

中国封建社会和朝代更替就是因为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世袭制,并非能者上任,而是从皇帝的儿子中挑,皇帝喜欢谁,就给谁上位置,但是这对于江山来说是一个二选一的命运,因为如果是明君,天下百姓得福,如果是暴君,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这才是有了不停的更替,因为这个皇帝不行,也就代表的朝代的衰落,百姓一旦被压到无路可走,总是会反抗。

所以就算西楚霸王上位,改变的也就只有汉代,对中国历史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朝代名字的变更而已。

项羽论

一、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我们无法忘记项羽这个人物,我们无法绕开司马迁和他的呕心之作《史记》而去谈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由一个下相的“不学”小儿,由一个普通的军人成为反秦盟军中高级将领乃至领导者,他意气风发、勇不可拒,他蛮横崇武、任性自我,他一步步滑向自己和别人编织的圈套,走向死亡。今天,在众多的文化典籍与影视戏剧作品中,项羽依旧叱咤风云、鲜活驰走,我们为这个悲剧化了的英雄人物怜惜愤慨、喟叹诅咒。或然,我们仍旧只是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金戈铁马,英雄与蚁民无异的时代。

唐代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1〕,“而司马迁就是同时具备这三项素质的少有伟大历史家”〔2〕,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态度和勇敢大无畏精神刻画评析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

按照《史记》体例,从《五帝本纪》到《孝武本纪》,这十二本纪记载对象多为帝王。项羽并没有完成帝业,但司马迁能够从历史客观实际出发,找准了在秦末汉初这阶段历史中,是项羽支配着当时的政权与时局,“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3〕,可见司马迁是正确地分析出了项羽的历史功绩与时代推进作用的,正如清代郭嵩焘在《史记札记·卷一》中指出:“案秦灭,项羽主盟,分裂天下,以封王侯,皆羽为之,实行天子之权,例当为《本纪》”〔4〕。创作于汉王朝鼎盛时期的《史记》,并不受封建统治者“成王败寇”观点所局限,并不因项羽的失败而降低甚至否定其历史功绩,可以看出司马迁那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同时,司马迁在肯定并赞扬项羽在亡秦中地位与作用时,也辨证指斥了项羽妄图凭一己之私智和武力征服天下的错误,“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另外,对项羽的自我开脱自以为是更是严加批判,对项羽“天亡我,非用兵之罪”的天命观,强力评曰“岂不谬哉”,指出其失败原因在人不在天,悲剧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缺陷。

司马迁是热爱项羽的,尚奇的个性爱好和敏感多想象的心理特征让他深深被项羽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吸引住,他甚至不愿在《项羽本纪》中暴露这个已逝去的英雄太多的缺憾。于是往往在其他人物传记中以其他人物的立场和口吻对项羽加以评述,如《高祖本纪》中“汉王数项羽罪十”,中间严斥项羽背恩负义,弑义帝而自立,残暴无情,屠城害民等事情;而在汉初大臣陈平、韩信等人的传记中,更是直接对项羽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方面加以评价,指出他性格的矛盾,不善用人等缺点,往往议论中肯,褒扬分明。

在项羽形象塑造上,司马迁更是“全神付之”,每时每刻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用自己最杰出的艺术才华来打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史记》中,项羽的形象和有关人物事迹除了集中在《项羽本纪》外,其他人物传记中也多有涉及,从《高祖本纪》到《樊郦滕灌列传》,关涉篇章十余篇,这些篇章对《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加以补充完善丰满。这种旁见侧出的记叙方式,不仅加强了项羽这一人物的鲜活性,更使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特征逼真而又清晰。亡秦三年,楚汉争战四年,仅楚汉大战七十余次,小战四十余次,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简单交代小战情况,而用力写了三次大的战况: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这三个事件不仅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楚汉之际斗争最为激烈影响特别大的事件,正如郑板桥言道:“《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有此数段耳”〔5〕。项羽一生成败变化与个性全随此三件事而出,当然这三件大事时间上的绵长性与空间上紧凑性所形成张力,也强化了项羽这个威武人物的高峙感和仓促之间“卒亡其国”的悲剧感。司马迁在选取事例表现项羽性格和开展故事叙述上,着重于对传奇性情节的追求,例如项羽“重瞳子”,“力能扛鼎”,以及见秦始皇游江南而发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还有对他不学书等细节的详加刻画,还有在彭城、成皋、荥阳等战役中对项羽英雄事迹的刻画都增添了人物个性。此外项羽在败亡途中作的《垓下歌》以及和乌江亭长对白等细节都过分离奇,甚至可能为杜撰,但却让后人深信不疑,也大大增加了项羽这一人物的魅力。

在表现项羽的性格上,太史公更是喜欢用对比手法表现,如巨鹿之战前,项羽的勇者无惧,宋义的胆小慎微;巨鹿之战后,项羽与刘邦对比,更是不断并反复出现。在项羽的自身个性对比上,司马迁也是用不同笔调加以渲染,时而言语呕呕,时而叱咤喑呜。垓下围中项羽所作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呜咽悲慨,凄凉动人,完全是项羽本人经历和他面对失败的心路写照,“英雄气短,儿女情深,千古有心人莫不下涕”〔6〕,从中可以看出项羽在战场勇猛杀人如麻以外深情至切的另外一面。这种多面烘托,多维透视手法使得项羽这个人可谓霸者与情者形象具备,丰满多姿,这也是千百年来项羽受人关爱与敬仰的的原因之一。可以说,项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第一个有血有肉具备了多重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

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的,从一开始,太史公都是从悲剧角度写项羽,整个《项羽本纪》无时无刻不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氛围。英雄不可一世,英雄顶天立地,英雄叱咤风云,英雄又在瞬间走向死亡。而司马迁之所以这样极力描写,与他个人的命运也不无关至。因李陵案而蒙受宫刑之辱而更加发奋撰写《史记》,内心忧愤而苦痛,即使在《孝武本纪》中也毫不隐讳汉武帝晚年荒唐。而司马迁写项羽至死不渡江,至死不投降,不如说在写自己那颗高傲而顽强,甚至伤痛透底的心,所以他对项羽的“天之亡我”大加批判,对其因不愿蒙羞而自杀充满同情和佩服。

感谢司马迁,他让项羽散发无穷魅力;感谢项羽,他为司马迁增添了无限光辉和后世人对他的无限景仰。

二、项羽悲剧的演绎

在整部《史记》中,研究者发现司马迁刻画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样不同的悲剧人物一百多个〔7〕,而项羽的悲剧独特却是区别于其他人物的,他更多是一个由自身个性等原因一步步走向绝路的悲剧人物。强烈的悲剧特质在于他本不具备超人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却走上了时代的领军者之席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追求与号召。朱光潜说:“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和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他们坚持到底”〔8〕。项羽是可悲的,他无法改进自身根深蒂固的普通人缺陷,仓促而不知所措地被卷入时代和历史的大抉择中,他甚至象一个小丑一样有着可笑笨拙的举止,更可悲更让我们无法安坐的,他却是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甚至顽强地要完成和完成过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至死都不改变。

(一)时代车轮的助推者和阻挡者

项羽出身在“世世为楚将”的楚国贵族家庭,其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在秦灭楚战争中被王翦所杀,其叔父项梁为初期反秦盟军首领。项羽的童年生活在楚渐亡秦日盛并逐步统治全国的时期。家与国的苦难,带给项羽的是对秦国统治者的深深仇恨。他仿佛生来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推翻秦朝。在《项羽本纪》中,“苦秦”“亡秦”等词反复出现,而当项羽对宋义坐兵不救赵时,这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

对于当时整个时局形势,项羽的议论分析简要精辟,指明当时秦军实力强大,反秦军队内部急需相互团结统一阵营。项羽把矛头直接指向反秦盟军最高首领宋义,对他不顾反秦大局,畏葸不前严加呵斥。可见,在反秦这一目标上,年轻的项羽具有成熟大气的时局观,加上军事策略和个人雄武力量,他取宋义而代之,最后取得了巨鹿这场以少胜多关键胜利,并一步一步走上反秦盟军首领位置。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一宴后,表面上已经取得了整个反秦盟军的领导权。当时人民对和平呼喊着,时代也希望统一,但是骨子里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的项羽,只是希望回到楚庄王当年问鼎中原,趾高气扬的时代,希望能再次象楚王那样得到 “列国从长”的地位,并希望长期维持这种在分封割据中己为大的状态。他分封诸反秦将领,自立为西楚霸王,并远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肥沃的关中要地,而以地远偏僻,物质相对匮乏的彭城为都城,只为一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可以说在亡秦斗争中的项羽,目标准确而单一,符合整个时代乃至人民心声,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浅,甚至在政治上妄国恢复到以前春秋战国互为攻伐的状态,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一点看,项羽后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走向灭亡。这种现实的真实残酷性和理想的谬误性必然形成凝重而深度的悲剧张力。

(二)性格上分化对立的矛盾体

除了在时代潮流上前期顺应后期无法跟进外,项羽的悲剧更多是他个人的性格缺陷的悲剧。在性格上项羽可谓是一个十足的分裂矛盾体。他一方面豪迈大气,无坚不摧,从举事吴中开始项羽就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一战中,更是置生死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气概可谓雄伟英武。但是另一方面,项羽表现出了刚愎自用,妄自尊大,嫉妒贤能的匹夫习气。从诛杀义帝开始,项羽就很少听清周围的声音,对那些进逆耳之言者,稍不顺心即为斩杀;在分封诸王时,项羽从个人感情出发,特殊对待跟自己亲近的人,树立了不少政治上的敌人。同为反秦功臣的陈馀就说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恶地”〔9〕;在对待贤能上,项羽不能选贤举能,相反,大量使用亲属也降低了其军队效能,“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10〕,比如对项伯这一可谓 “奸细”式人物过分纵容直接导致了鸿门政治斗争的失利。而刘邦手下的几员军事大将经纬之才如韩信陈平等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因为得不到项羽重用而投奔刘邦;至于在功爵上,项羽更是有着深刻的贪恋近乎达到变态,“致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11〕,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够保持人才的不流失呢?政治上怎能取得成功呢?

同时,恭敬慈爱仁者之心和坑卒屠城暴者之心也集于他一身。每每攻城拔地后,对于投降士卒,项羽往往残害坑杀:新安城一役后,项羽坑杀秦投降士兵二十余万;攻破咸阳,却是因兵西屠,烧杀掠夺,素为后世文人与史学家诟病。但是,他又能以一个仁者一样的心对待周围的人,“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12〕,“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13〕;他不杀刘邦,也不杀父亲和妻儿;在垓下之围中,更是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调悲凉,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

另外,他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在攻占外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鸿门宴上,几次不愿听从手下谋士范增的建议用计谋杀死刘邦;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是因为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甚至在宴席上口无遮拦毫无心计的将曹无伤的告密告诉给了刘邦;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对于刘邦划分鸿沟,约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条约都信以为真并努力维持。但是也就是这样一个胸无城府,不施诡计的人,又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怀疑和狡诈:斩杀宋义谎称乃奉帝命;先放逐义帝,然后阴谋派人刺杀;中陈平离间之计,对大将钟离眜失去信任并把其推向敌对面;甚至是自己最为尊重和亲近的最后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也因为项羽自己的多疑而夺其权。

可以说项羽性格是多异性和矛盾性的,“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双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从心学性理,犁然有当”〔14〕。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上优势突出又带有很强的缺陷,实则是他自身人格的分裂和对立,表现为主观心理的不成熟,并且象活火山一样随时可能失调或失控而爆发出来,这样也就决定了他悲剧的无可避免。

(三)军事能力上巨人化和政治图谋上侏儒化的畸形儿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这是二十四岁的项羽。生活在以暴乱和勇决为名的吴中之地,项羽就以魁梧英武的外形给当地人以震撼力。在首次起兵中项羽紧跟项梁其后,一声令下,拔剑斩守头,“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在整个攻秦战争中,项羽总是冲锋在前,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实际上在整个攻秦大军中,项羽领导的军队应付了来自秦朝的大部分兵力,包括巨鹿之战中的章邯部和关中的子婴部。至于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过刘邦,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予一切阻挡者以摧枯拉朽的打击,他崇尚武力,在广武与汉军对决时,对刘邦说到: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这些话除能看出项羽对武力的极端崇拜,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迷恋和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希望用个人武力支配杠杆天下外,更多的则是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和对政治的无知。从前文的分析看,项羽并非完全没有政治的图谋:他矫杀宋义,放逐义帝,不断对刘邦的势力加以限制将其控制在关中地方,并分封诸侯王让他们相互势力牵制。然而项羽的政治眼光在亡秦之后变得异常浅短和无力,他主张回到春秋战国纷争的时代,成就象楚庄王一样的霸业,于是他错过了多次消除竞争对手刘邦的机会,他反复贻误战机和统一全国的良机,在被刘邦等人苦苦逼出的楚汉之争中迷失步伐,象一个浑身有力却找不到地方使的巨人一样自我戕害,或者天真幼稚地对着满脑子主意和诡计的对手来一句——我们单挑吧。

世谓羽与汉争天下,非也。羽曷尝有争天下之志哉!羽见秦灭诸侯而兼有之,故欲灭秦复立诸侯,如曩时,而身为盟主尔。故既分王郡都彭城,既和汉即东归,羽皆以为按甲休兵为天下盟主时,不知汉心不尽得天下不止也。身死东城,不过欲以善战自于世,略无功业不就之悲,而汉之心羽终其身不知,羽曷尝有争天下之志哉! 〔15〕

宋代的黄震可谓一语中的,看出了项羽根本就没有建立王朝的雄心壮志,必然会在楚汉的交战中失利。“楚灭无英图,汉兴得成功”〔16〕。项羽这种在军事实力上过分强大导致的是武力视野膨胀,而政治图谋的短见化导致的是政治主张上的侏儒化,同时,武力视野的膨胀也不断对政治视野加以限制使得后者更为狭窄乃至荫蔽。二者相互交错,加深着项羽的悲剧,让人同情好笑或者厌恶。

(四)“道德”范畴束缚与超越中的挣扎者

“道德”,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以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17〕。

在《中国文明史》中,启良先生认为楚汉之争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争斗,即为项羽所代表的南方楚文化——尚力不尚德和刘邦代表的中原儒文化——尚德不尚力的对决,在德与力的交锋中,有德无力的刘邦战胜了有力无德的项羽〔18〕。但是,在波谲云诡的政治变幻中,道德已经不再是追求正义厌倦巧言令色的标准,也不再是谁正确谁错误的分化,道德已经扭曲,成了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博取个人名利的幌子,成了阴险狡诈,虚与委蛇的代名词。在这一点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那一场争斗,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场在仁义,民心向背,礼贤下士背后残忍的虚假道德之争:看谁能不受表面道德的限制,能更残忍,更超越和出离道德之外,甚至能拿起道德这把利剑刺伤直至斩落对手于马下。

——很显然,项羽是个失败者。

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刘邦,并没有受过很好的系统教育,在泗水亭长一职上养成的是贪财好色,嗜酒,不事家产的低俗作风,他处处表现为小市民甚至痞子的嘴脸:不持一钱,却名义上以“贺万钱”进谒吕公;在逃亡中多次推女儿儿子下车以减轻车子重量为了自己脱逃更快;在项羽扬言要“烹尔太翁”时,置老父性命于不顾,还要“分一杯羹”,他多次侮辱手下的儒生即使登基后还做过往儒生帽子撒尿的事。在与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他经常是出尔反尔,败则逃,逃则求和,稍有喘息则又开始暗中谋划军事行动;在广武对决时,明明被项羽射中心口,却假装射中脚跟;为了更好逃跑他带出全城人甚至让女人穿了士兵的衣服给他做掩护……刘邦的言行举止,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流氓痞子,在他身上流露的是根深蒂固的粗俗流氓血液。但是,也正是这种痞子气质和圆滑城府深刻的性格,让他在当时整个拘泥于道德限制和表面意义上的“美名良行”的时代大气候下的政治争斗中,能够放开手脚,不受限制,表现出机敏灵活,能屈能伸的举大业者潜质:他进入关中即听取了张良的建议,与民约法三章,本来好色贪财的他竟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秦重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19〕,在鸿门宴时先对项伯大套近乎,表明诚意,争取机会,然后在宴会上小心谨慎,恭敬礼让,但是即使在窝囊苟且的兵败逃生时候,刘邦也没有放弃过夺取江山的念头。在每一次关键的时刻,刘邦都能克制住自己的原始欲念,不断规检自己,积极听取手下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完成自己王天下的霸业。

我们再来看看生于楚世家的项羽,他深受楚地楚风影响,楚文化的熏陶使他在道德理解上表现出对美好名声,讲信用和保持个体的完美和独立性的追求。项羽定都彭城,只是因为“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他不愿在鸿门宴上借机杀死刘邦因为讲求信义,他吝惜官位,对名誉有着变态的追求。然而环境的巨大反差,在绞尽脑汁的争权夺利中,项羽一直在对道德的抛弃和拥护中矛盾不堪: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为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从这段话中,可以一窥当时项羽复杂矛盾的心情。打算自己成为称王而要先王诸将相,要居功,先要夸奖诸将相,对义帝怀恨在心却又分地王之。在只需要捅穿一层纸的羞涩道义面前,年轻气盛的项羽偏要顾及信用,名誉,顾及周围人的看法和口舌。尽管自己实力强大并且功劳最大, 却因怀王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条款而内心不安,处处束手束脚,在鸿门宴上被樊哙言明而失掉消去刘邦的机会;在与刘邦的争斗上,他更是处处招到刘邦舞起的道德大棒的折磨,广武对决中刘邦所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其中诚然不无罗列编织之嫌,但是刘邦紧紧抓住的是项羽暴虐屠城,阴弑义帝,分封不公等不仁不义,有失良信的道德小辫子。

可以说,项羽一方面希望在诸侯军和周围人中间建立起德者的榜样和模范,一方面又不得不随时破坏这种榜样和模范,甚至不断接受来自刘邦等诸侯王的道德讨伐和嘲笑,他内心深处的敏感又让他深深厌恶这种嘲弄和针砭,他自身的素质和性格上的缺陷让他无法成为象舜、禹、周文王那样的有德名君,甚至不能象他的对手刘邦那样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痞子。他只能在被别人和自身编织的道德圈套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最终,超越道德名义的无道德者刘邦战胜了苦苦拘泥于道德的项羽。早在他们之前的庄子早就一眼看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20〕的道德不公平现象,而历史和时代的走向并不会因为过小的细节做更多的眷顾和停留,它们更多的是偏向那些出离道德之外,置道德不顾的人们。至于在道德底线和仁义礼信中苦苦挣扎的项羽,最后在乌江畔为了保全过度急剧的自尊,信誉,“吾为若德”,死于自手。我们只能说他的死是可悲的,至于他究竟是有真道德的殉道主义者还是个崇力无德者,无需过多考虑。

台湾学者柯庆明这样指出悲剧英雄的性情,“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绝对强烈的自我塑造,自我完成的渴求与意志”〔21〕。无论是从时代角度,项羽自身的性格矛盾或者在道德中的挣扎,项羽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兴之暴”,美好而风光的,他终身所追求的美好名气和信誉在他的冥顽不灵,近乎固执和狂妄自我为尊的性格中也并为丧失,他执著于自己所选择的人生和生活方式,即使这种人生和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他甘愿且付出努力。只是当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为此要遭受名誉或者心理上折磨和损失时,他才会匆匆选择死亡而不是苟活人世。

三、乌江自刎的千年回响

千百年来,项羽的故事仍在流传回响,并不断被演绎开去。在这个昔日威武英雄最后哀歌低泣,辞别美人,这个让人心目中跌宕起伏的经典画面在那一刻被定格,项羽的悲剧也达到最高点。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我们今天赋予这些词语更广阔的含义,是因为司马迁刻画的淋漓尽致和多情多思,精彩而悲壮。

我们看到项羽离别了佳人,麾下从者百余人,溃围南出,误陷大泽,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我们从项羽的语气和话语内容中看到的是他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近乎迷恋,充满了霸者骄傲的神采和雄姿,也是对于败北穷途的蔑视与不以为然,可谓快人,快语,快心,只求快战以解心中郁闷。在这里,项羽还并未抱定去死的决心,他仍希望能突围出去,但是舣船而待的乌江亭长的一番话,竟令他不知所从,只求一死无愧于心。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无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无从考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对白是为真实还是太史公尚奇心理下的虚托之作,但是,可以看出的是无论是诚心的亭长还是心中复杂不安的楚霸王,二者神情自然,语言符合自身身份。

但是这些仍旧留给了后世人无尽的猜测遐想和费劲心机的推测求证。《史记菁华录》中就这样评析项羽的“我何为渡”:“项王之意必不欲以七尺躯坠他手坑堑。观其溃脱?岂不欲脱?迨闻亭长之言又不肯上其一叶之舟,既又赐以爱马慰遗之,粗糙爽直,良可爱也”〔22〕。评析中除点明了项羽性格上直爽憨厚可爱外,最重要的是指明了项羽自杀原因是毫无生机,并非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 之战中一举击溃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决定了秦王朝灭亡的命运。

巨鹿之战司马迁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本文写项羽救援赵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的故事。当时秦军声势强大,赵国危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