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的历史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崆峒山的历史文化,第1张

崆峒山,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观。

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

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其以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

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

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

《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

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

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

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

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

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

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说,崆峒山应当是北斗星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个区域,这就难怪历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

值得注意的是,六盘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崆峒。

崆峒山为六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代的领导者。

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察马政。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

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需要强调的是,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

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宋人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关于黄帝和司马迁登临崆峒舆地考: 清张元方《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崆峒山在州西南,汉司马迁尝西游至此。

相传崆峒山有三:一在安定,一在临洮。

庄周述黄帝问道崆峒山,遂游襄城,登新郑之具茨而访大隗诸山,皆于此山相接壤,禹州之崆峒当为近。”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崆峒山在汝、禹二州境,上有大仙观,盘旋以上,悬崖有瀑布,水正下石涧,淙淙振林木。

崖巅有石洞,中有白犬,常游洞外,因号其冢为玉狗。

峰上有广成子庙及崆峒观,下有广成墓及城,即黄帝问道处。

平凉、临洮各有崆峒山,各云广成子隐地。

庄子言黄帝问道崆峒,遂言见大隗,迷于襄城之野,其为此山无疑。

民国钱穆 童书业 等关于崆峒问道亦有定论,黄帝登临之崆峒在河南禹州境内,非甘肃平凉之崆峒,黄帝氏族行动非能超神,所到洞庭等地名河南古代亦有同名者,非今之洞庭。

1.C

2.C

3.D

4.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5.①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②现在到了虞山,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

施耐庵(1296-1370),兴化白驹场(今大丰市白驹镇)人,祖籍苏州。先祖曾居扬属兴化,后迁海陵白驹(近大丰县白驹镇)。元末明初人,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耐庵是他的别号。父长卿,字元德,母卞氏。妻季氏,申氏。子让,字以谦。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他出身船家,家境贫寒。童年时随父至苏州。他自幼聪明好学,擅长能诗擅文,才华出众。十三岁时在苏州附近的浒墅关读书。二十九岁时中举人,三十岁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经友人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在山东他遍搜梁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熟悉了山东的风土人情。 公元1331年(元明宗至顺二年),施耐庵三十五岁考中进士,到钱塘(今杭州)任县尹。但只当了两年,便因与当道权贵不合,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愤然悬印回到苏州。张士诚农民起义队伍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投笔从戎,为张士诚的幕僚,这使他熟悉了农民起义军的军营生活和许多起义军首领。后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料日后必败,随后离开张士诚部,随居在常熟河阳山和江阴祝塘一带以教书为生,并潜心创作《水浒传》。 公元1366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冬,朱元璋与张士诚交战,张士诚失败,朱元璋在苏州搜捕有关人员,施耐庵为避战乱,迁到白驹场西18里的海陵县白驹场隐居不出,现属大丰市的白驹镇。 公元 1369 年(明洪武二年) ,施耐庵七十四岁。 这年,常遇春克开平,元帝奔和林。 公元 1370 年(明洪武三年,岁次庚戌) ,施耐庵七十五岁,逃奔淮安,寄寓小方壶斋,病卒。 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先生家淮安,与余隔一墙,惜余生太晚,未亲教益,每引为恨事。”又说,“公殁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 王道生与王肇庆该为同宗,否则怎会有“与余隔一墙”之说?但,王道生未必见过施耐庵,因为其墓志中有“惜余生太晚”之语。 施耐庵死后,临时葬在淮安,直至 1421 年长孙施文昱才迁葬至兴化,并请王道生写墓志。 据淮安包百皊说:“施耐庵是借住在王肇庆典当里的‘小方壶斋’中。清光绪年间,王氏后裔王寿萱曾刻一部《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施耐庵墓在兴化施家桥村东一处高墩上。 这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设科取士。 元帝崩于应昌,明谥顺帝。

你说的应该是泸定桥吧。

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守敌将桥板大部拆去,并在东桥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通过大渡河。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为铁索悬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横亘的铁索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铺桥板,其余4根均分两边作扶手。桥长10167米,宽3米。东桥头台枯水位高147米。东西桥头台内各有一口落井,内埋与桥身平行的铁制地龙桩(东落井7根,西落井8根),其下各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铁索通过东西桥头台,用锣锅绊固定在卧龙桩上。东西桥头台上各建有木结构桥亭1座。桥东立有清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述建桥始末。泸定桥以铁构件为主,13根铁索由12164个铁制扣环连结而成,重约21吨。

泸定桥建成以来,曾遭到数次严重破坏。每次损坏后,均得到较快修复。1976~1979年对泸定桥进行彻底维修。现设有泸定桥文物管理所和革命文物陈列馆。

我觉得在当时的社会还是会有一些能工巧匠来对泸定桥进行修建,再加上当时的人们很有智慧,这就体现在泸定桥上的那13根巨大的铁链,这些铁链重达40吨这40吨放在现在都一个非常重的东西,更不要说在当时那个时代是有多重了,但是当时的人们却可以将这些非常重的铁环放在了江上并且将泸定桥修建的非常完美,这种种的做法都让现在的人们很是怀疑三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壮举的。

按照当时人们的建造速度以及当时的冶炼技术就可以推测出这个泸定桥在当时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才将这座泸定桥修建好的,但是这就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了,我们都知道泸定桥在当时可以说是底下是湍流不息的江河,他们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修建的这座桥,这就很让人费解毕竟在现在这种事情都是很轻松就能够完成的,再加上现在的技术手段比当时还要强,那么当时的人是用什么方法将桥修建好的都是个未解之谜。

这在当时建造手艺人来说这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连一些能工巧匠也为这个问题烦恼的不行,直到后来有一个人向大家提出了个办法,就是先在桥的两边修建两个桥墩,然后两个桥墩里面设置一些转盘,然后通过绳子来让铁环连接在一起,当时的人们就在绳子上套了许多的竹筒。紧接着他们把铁环一个一个地穿过这些竹筒,等到穿好之后就开始转动桥墩里的转盘,这样就能够慢慢地将绳子拉到对面去,那么竹简和铁环也会跟着绳子过去,这样就能够将铁环放在桥上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还是非常有头脑的,运用这种原理来对桥梁进行建造,要不然他们一堆人也不会将这个泸定桥建好。

崆峒山的历史文化

崆峒山,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观。 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