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注重文明礼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注重文明礼仪?,第1张

唐朝最注重文明礼仪

晋,南北,周都是四分五裂,礼乐崩坏的时代,以下犯上比比皆是,谈什么礼仪。

1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

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

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

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

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3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

朝见天子为“朝”。

4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

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5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

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6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7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

载:“子路拱而立。”

8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

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

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

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9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

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

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

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10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

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

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

仪。

11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

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12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

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

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13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

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

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

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

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

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14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

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

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15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

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

、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

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

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6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

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

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17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

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

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18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

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

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

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

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19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

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

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20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21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

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

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22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

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

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23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24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25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26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

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

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27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

老、故、逝、终等。

、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2、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3、一拜礼(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4、两拜礼(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一个,叫“拜”。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三拜礼(再拜额手礼)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6、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7、执手礼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长辈可以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结婚时夫妻礼仪。

  

8、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下面我就为大家准备了古代书信中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古代书信中的礼仪

  书信格式

 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 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结尾。信写好以后,加 上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 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 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 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 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 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 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

  启事 用语 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气的。用于较庄重和尊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 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 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祝福语 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 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 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 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和指教。务请没法。

 访谒语 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 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

 馈赠语 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 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语 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 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用语 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

 称谓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

 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红袖。

 男子称须眉。

 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学校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已旧时的称愚、鄙人、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不见面的礼仪:书信

 发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 文化 。

 一、书信格式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 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 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 等都有《书仪》传世。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 仪、杜友晋书仪等。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礼。这套语言相当复杂,本文只能略述其梗概。

 二、敬称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要体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 方法 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称。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宜 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指诸侯。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 《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 用作敬称。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 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 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

 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 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 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作尊 称。古代台与台是两个字,后来将台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台甫, 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 也。"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 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犹深 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来表示阖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对不 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可以称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赐宴 等。

 书信中一般不要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 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国志-吴 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谦称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当 时的贵族都有特定的谦称,如《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谷"是善的意思, 不谷犹言不善。《礼记-曲礼》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古人每每 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臣妾"的本义,犹后世言奴才。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 思,日本人至今还"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象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与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对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用谦称,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 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要加一"家" 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对他人 称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或者用平称"爱人"、"太太"。常常听到有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妻子时说:"这是我夫 人。"这是非常失礼的说法,如前所说,诸侯的元配才能称为"夫人"。普通人相交,称对方配偶为夫人,略有恭维的意思。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得自大,或 者是无知。

 如果向对方有所馈赠,则要用谦语,如菲仪、芹献、寸志等,意识是说自己的东西微雹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四、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五、思慕语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辩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 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暄,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 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倍感亲切。

 四、书信中的平和阙

 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谨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顺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

 廑念。惟思

 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

 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王阿姨家已去看望过,家中老幼平

 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请

 福安。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

 信的开头"父母亲大人膝下"顶格书写,下文大多没有写到头就另起一行再写,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但凡在书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 及他们的行为时,在书写方式上一定要有所变化,以表示尊敬。书信的第一行要顶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称为"双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 双亲等字样,或者慈颜、尊体、起居、桑梓、坟垄等与之相关的字样时,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与上一行的开头齐平着再书写;另 一种叫"挪抬",就是空两格或一格书写。在上面所例举的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亲的词语如廑念(犹言挂念)、双亲、训令、福安等,都采取平抬的方式。

 这种方式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敦煌文书中将"平抬"称为"平","挪抬"称为"阙"。近代以后,传统书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渐减少,"挪抬"则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韩国、日本文人写信时还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六、师生之间的称谓

 学生称呼老师,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以"夫子"称呼老师可以追溯到孔子,故后世用来作为对老师的通称。"函丈" 一词源于《礼记-曲礼上》:"席间函丈。"函是容纳的意思,学生与老师讲问,彼此之间应该留有一丈左右的距离,以便尊者有所指画,故可以作为对老师的尊 称。

 学生自称自称生、受业。《诗经》中就有把读书人称为"生"的,《小雅-常棣》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史记-儒林传》:"言礼自 鲁高堂生。"司马贞《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可见西汉以后,"生"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在实际使用上,老师称呼弟子 为"张生"、"李生";学生也自称"生"、"小生"。

 "业"字的本义是木版,古时老师授课,将要讲的篇章写在"业"上,《礼记-曲礼》说"请业则起",意思是说向老师请教问题要起身,因此,学生称老师为"业师"而自称"受业"。

 一般来说,只要同一时期、在同在一学校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有师生的名分。老师如何称呼学生,要看彼此在学问上有无直接的授受关系。如果对方是自 己正式的学生,并向他传授过学业,可以称之为"弟"。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与兄弟之弟无关,古代师生称"师弟",学生如若见到老师的这种称呼, 千万不要误解。如果彼此虽有师生名分,但没有授过课,则老师一般称学生为"兄",例如,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顾颉刚是北大的学生,彼此有师生的情谊,所 以,胡适在给顾颉刚的书信中称之为"兄";再如大家都熟知的,鲁迅给许广平的第一封信中称"广平兄",许广平不解其意,回信表示不敢与鲁迅兄弟相称,其实 鲁迅并没有称兄道弟的意思,"兄"不过是老师对学生辈的最普通的称呼罢了。

 老师给学生的书信,落款一般只写自己的名字。

 同学之间的称呼,则可以视进入师门的先后,以学长、学弟、学妹,或者师兄、师弟、师妹相称。书信往还时,也有用比较雅气的叫法,称"砚兄"之类的。

礼仪具有的4个特征: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

一、尊老敬贤:

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二、仪尚适宜:

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扩展资料

礼仪起源:

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师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

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注重文明礼仪?

唐朝最注重文明礼仪晋,南北,周都是四分五裂,礼乐崩坏的时代,以下犯上比比皆是,谈什么礼仪。1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