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将西游记列为什么类的代表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鲁迅将西游记列为什么类的代表作?,第1张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

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作者简介之二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他亲眼看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寂寞和苦闷的心情中抄写碑帖,整理古籍;同时考察中国的历史,思索中国的前途。《唐宋传奇集》和《嵇康集》等大多是这个时期辑录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

1920年秋天开始,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教课讲义整理成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1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25年,围绕“女师大风潮”,鲁迅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尖锐的斗争。1926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声中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彻底革命的口号。在“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同年八月,因受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执教,著有《汉文学史纲要》和优秀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这些散文笔调优美、含蓄,感情深沉、激宕,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了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热烈赞颂革命,发出“永远进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营救中山大学学生无效,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思想,认识到“青年必胜于老人”的偏颇,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在1928年文学论争中,鲁迅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进行自我解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长期阶级斗争的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英勇、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丑恶嘴脸。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解放后,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主席亲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出版了《鲁迅全集》二十卷,《鲁迅书信集》和《鲁迅日记》各两卷。鲁迅著作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为传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悟空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开始还沾沾自喜,后来得知此官为末等职,一气之下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

结果被悟空打败了。太白金星再次招安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扩展资料

“弼马温”由来

“弼马温”这个官名查《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均无记载。但据小说家吴承恩借武曲星君之口认为“弼马温”就是御马监正堂管事,手下还有监丞、监副、典簿、力士等大小官员不少人,管辖天马千匹。

据《西游记》注释者黄肃秋注:“弼马温,民间传说,猴子可以避免马瘟,这里的官名是作者采用了这个传说,改换了弼(辟)、温(瘟)两个同音字而成的。”

上述传说最早见于唐代宰相房玄龄所著之《晋书·郭璞传》。有一天,郭璞外出拜会将军赵固,适逢赵固心爱乘马突然死去,心情不佳,闭门谢客。郭璞告诉门吏“你去通报一声,说我郭璞能将死马救活”。

赵固一听,喜出望外,并问郭璞有什么好办法能把马救活。郭璞献出良策说:“可派遣健夫二、三十人,手拿竹竿,向东行三十里,有山林陵树的地方,便用竹竿打拍,见有一物出来,将它捉住带回来”于是便按其说去做,果然抓到一物,好像是猿猴。

那猿猴一进马厩,便跳梁走往死马头处,“嘘吸其鼻”(类似“人工呼吸”)。倾刻间,马即能站立起来。

吴承恩就是根据古籍上所述猕猴能辟马瘟疫的原型,巧妙地运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将“辟马瘟”三字的谐音化成“弼马温”这一官职的。

参考资料

-西游记

-弼马温

唐僧的愚昧无能和固执

1 第24回: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

2 第27回: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你快回去!”

3 第27回: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唐僧闻说,倒也信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4 第40回:长老大惊道:“徒弟呀,这半山中,是那里甚么人叫?”……长老道:“徒弟,这个叫声,不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声,无有回声。你听他叫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之人,我们可去救他一救。”……长老又怀怒道:“这个泼猴,十分弄我!正当有妖魔处,却说无事;似这般清平之所,却又恐吓我,不时的嚷道有甚妖精。虚多实少,不管轻重,将我搊着脚,捽下马来,如今却解说甚么过路的妖精。假若跌伤了我,却也过意不去!这等,这等!”……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 还未曾坐得稳,只听又叫“师父救人啊!”长老抬头看时,原来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兜住缰,便骂行者道:“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他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

5 第65回: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三藏闻言即便下拜……原来是三藏声音,哭道:“悟空啊!我—— 自恨当时不听伊,致令今日受灾危。金铙之内伤了你,麻绳捆我有谁知。四人遭逢缘命苦,三千功行尽倾颓。何由解得哈屮难,坦荡西方去复归!

……

分析:

唐僧,千个人对于他就有千种看法。有人认为他有胆识,认为他有才华,认为他很勇敢,认为他很虔诚;也有人认为他很胆小,很怯弱,很愚蠢。但是现在,我要说的只是我心目中的唐朝圣僧唐三藏。

他固然有着他的优点:他懂礼仪,有才华,存慈心,明目标……可是,他也有着不能掩饰的缺陷:不识人才、愚昧无知、固执耳软……

在第24回中明月清风为他献上了观内异宝人参果,但固执的唐僧不论明月和清风如何解释,坚持认为树上是接不出“人”的,这个是不满三天的小儿,出于出家人的“不杀生”和“慈悲”,他坚持不去食用。他又是不识珍宝又是愚昧可笑。

第27回,他肉眼凡胎,不辨妖怪。明显是孙悟空救了他,他却愚蠢的认为行者是滥杀无辜。看见那妖怪的假尸首,他又被吓的战战兢兢。好容易相信了悟空的话,却被八戒的蠢话唬的耳软,念起了紧箍咒。最后,他还固执的说什么我要死就一定会死,你要救也救不得。明明从话中已经听出来他知道悟空救了他,还顽固的这么说。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俗话说过一过二不过三,你说唐僧被白骨精唬了三次了,看见那尸体吓了三次,他该相信孙悟空了吧?可不!第三次,他看见了那堆白骨,被行者一说总算是确信那是妖怪,又经不得八戒的一派胡言,再顽固地念起了紧箍咒。他还给自己的愚昧无知愚蠢的加上了“帽子”,说悟空是无心向善。最后,他索性舍弃了悟空。后来,在介绍自己的徒弟是悟能成了大徒弟,悟净成了二徒弟。而悟空呢?一直保护三藏的行者被固执的唐僧愚蠢的舍弃了。

再后来,他遇红孩儿,遇后来的等等想要吃了他的变换过的妖怪时,那次不是愚蠢的善心大发,好心的悟空去除妖还被他固执的想法所训斥。这,难道不能令人看出他的愚昧和固执么?

还有,在阅读西游记的许多时候,我们都发现唐僧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人是奈何不了的。特别是孙悟空,唐僧除了使用紧箍咒以外很难使他听从自己的话。或者说惩罚行者唐僧除了用紧箍咒之外救没有别的办法了。虽然悟空的确是不服管教,但是这也看出了唐僧的无能:他除了依靠外力完全没有办法使得他的徒弟服从。况且在遭遇灾难的时候他除了怪罪他的徒弟就是在那里哭诉,完全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不也说明了他的无能吗?

然而,我们并不能就这样给唐三藏定义为愚昧固执无能。毕竟,所有人都不是一面的。纵观全书,关于他的种种优点也是不可磨灭的。他对佛家的虔诚对世人的慈悲和对于取经的目标还不动摇也是我们所称赞的。于是乎,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唐僧便从纸上跃然而起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西游记中的描写环境诗词

第20回:三藏道:“你看这风:巍巍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出碧霄。过岭只闻千树吼,入林但见万竿摇。岸边摆柳连根动,园内吹花带叶飘。收网渔舟皆紧缆,落篷客艇尽抛锚。途半征夫迷失路,山中樵子担难挑。仙果林间猴子散,奇花丛内鹿儿逃。崖前桧柏颗颗倒,涧下松篁叶叶凋。播土扬尘沙迸迸,翻江搅海浪涛涛。”

第21回:他两个也不管有路无路,漫草而行,直至那家门首,但见:紫芝翳翳,白石苍苍。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

第28回:这大圣倍加凄惨,有一篇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古风云: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当时只道山无损,今日方知地有亏。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满天霞雾皆消荡,遍地风云尽散稀。东岭不闻斑虎啸,西山那见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豝没影遗。青石烧成千块土,碧砂化作一堆泥。洞外乔松皆倚倒,崖前翠柏尽稀少。椿杉槐桧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枣了。柘绝桑无怎养蚕?柳稀竹少难栖鸟。峰头巧石化为尘,涧底泉干都是草。崖前土黑没芝兰,路畔泥红藤薜攀。往日飞禽飞那处?当时走兽走何山?豹嫌蟒恶倾颓所,鹤避蛇回败坏间。想是日前行恶念,致令目下受艰难。

第32回:巍巍峻岭,削削尖峰。湾环深涧下,孤峻陡崖边。湾环深涧下,蕊只听得唿喇喇戏水蟒翻身;孤峻陡崖边,但见那�蕊蕊出林虎剪尾。往上看,峦头突兀透青霄;回眼观,壑下深沉邻碧落。上高来,似梯似凳;下低行,如堑如坑。真个是古怪巅峰岭,果然是连尖削壁崖。巅峰岭上,采药人寻思怕走;削壁崖前,打柴夫寸步难行。胡羊野马乱撺梭,狡兔山牛如布阵。山高蔽日遮星斗,时逢妖兽与苍狼。草径迷漫难进马,怎得雷音见佛王?

第52回:好行者,说声去,就纵筋斗云,早至灵山,落下祥光,四方观看,好去处: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峦盘绕重重顾,古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

第100回:你看那: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翠柏修篁。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千果千花争秀,一天瑞霭纷纭。

……

分析:

贯穿整部《西游记》的是诗词。每一回里面,都有数十个“有诗为证”。无数的诗词,或清新,或雅丽,或悲凉,或颓废,或诡秘。但,无论什么风格的诗词,在全书中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一些人或物或事就活生生的站立在了我们的面前。

例如第20回,那股“巍巍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出碧霄”的风,从诗句中就读出了一些邪乎。这样的风,怎么不会引出黄风怪呢?寥寥数句,就勾勒出了一种危险的气氛。

再说第21回,“紫芝翳翳,白石苍苍。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弥漫全诗。却又从其中品得几句道骨仙风,真是令人不能自已。这么清新的环境,里面想不住着仙人都难。

又看悟空被唐僧抛弃后回到花果山,看见那幅颓废的花果山的景象,不但行者要垂泪腮边,连我们这些读者差点都要落下眼泪。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圣怎不倍加凄惨?但仔细想想,这些诗词中,还隐藏着吴承恩的智慧。这么百余字的诗词,令行者愈发悲伤,使得读者也受到感染,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写到孙悟空去请如来,笔风一转,一个充满佛家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好地方从纸上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峦盘绕重重顾,古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怎么看怎么觉得这里静谧,悠然,还有一种在字里行间舞动的仙灵气。

而到了书末,唐僧终于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可以得道。看诗中当时的场景,到处荡漾着一种喜气。特别是那“瑞霭”二字,一下子把那种吉祥和睦的场景描述的一览无余。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整本西游记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描写人、事、物的,或是悲哀、愉悦、空灵的,都在书中起到了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句一句诗词,一点一滴的就融汇成了一本栩栩如生的《西游记》。

《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我认为有四个观点。第一 ,《西游记》的创作之早,在那个年代里很难创造出具有神话特色的小说, 所以一经发布必定大火。 第二,《西游记》的人物塑造形象堪称一绝, 主人公和各路的神仙妖魔鬼怪十分养眼。 第三,《西游记》的内容故事上环环相扣,使人 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四,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游记》的故事带给我们一些许多的道理,比如有志者事竟成,不怕艰难向前冲等等。

西游记是一本修炼内丹,成仙成佛的书。初看是故事,再看故事里夹杂着一些功法。孙悟空的大品天仙决,猪八戒的九转大还丹,在古籍里都可以寻找到蛛丝马迹。单纯的把西游记当成故事看,也可以登上四大名著的位置。

其实我觉得能成为名著的,肯定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观所在的,并且能传达出一些正能量或者时代背景人物特色的东西的。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小说,更是会含蓄折射出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人类,我们对那些没有接触过或者遥不可及的事物是很好奇并且感兴趣的,比如神灵鬼魂玄学之类的,《西游记》正是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更让我们会有一种真实的错觉,天庭上就有这些神仙,所以我们一方面是向往的,一方面也是崇拜的,并且里面的角色刻画的惟妙惟肖,传达出一种就连神仙他们也会一路有坎坷和磨难的观念,他们也有过徘徊和放弃的念头,甚至暂停,但是最终都会勇往直前坚持不懈一路奋战到底,他们是有法力,但是所有的神仙妖魔鬼怪都有神力,在他们那个时空里也会有竞争,也会有困难,所以更何况我们我们人呢,人也不例外 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坚定,坚强,坚持不懈。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诗曰:

龙集贞观正十三,王宣大众把经谈。

道场开演无量法,云雾光乘大愿龛。

御敕垂恩修上刹,金蝉脱壳化西涵。

普施善果超沉没,秉教宣扬前后三。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

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

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怎见那銮驾真个是:

一天瑞气,万道祥光。仁风轻淡荡,化日丽非常。千官环佩分前后,五卫旌旗

列两旁。执金瓜,擎斧钺,双双对对;绛纱烛,御炉香,霭霭堂堂。龙飞凤舞,鹗

荐鹰扬。圣明天子正,忠义大臣良。介福千年过舜禹,升平万代赛尧汤。又见那曲

柄伞,滚龙袍,辉光相射;玉连环,彩凤扇,瑞霭飘扬。珠冠玉带,紫绶金章。护

驾军千队,扶舆将两行。这皇帝沐浴虔诚尊敬佛,皈依善果喜拈香。

唐王大驾,早到寺前。吩咐住了音乐响器。下了车辇,引着多官,拜佛拈香。三匝

已毕,抬头观看,果然好座道场。但见:

幢幡飘舞,宝盖飞辉:幢幡飘舞,凝空道道彩霞摇;宝盖飞辉,映日翩翩红电

彻。世尊金像貌臻臻,罗汉玉容威烈烈。瓶插仙花,炉焚檀降:瓶插仙花,锦树辉

辉漫宝刹;炉焚檀降,香云霭霭透清霄。时新果品砌朱盘,奇样糖酥堆彩案。高僧

罗列诵真经,愿拔孤魂离苦难。

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又见那大阐都纲陈玄奘法师引众僧

罗拜唐王。礼毕,分班各安禅位。法师献上济孤榜文与太宗看。榜曰:

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阴阳。体用真常,

无穷极矣。观彼孤魂,深宜哀愍。此奉太宗圣命,选集诸僧,参禅讲法。大开方便

门庭,广运慈悲舟楫,普济苦海群生,脱免沉疴六趣。引归真路,普玩鸿蒙;动止

无为,混成纯素。仗此良因,邀赏清都绛阙;乘吾胜会,脱离地狱凡笼,早登极乐

任逍遥,来往西方随自在。

诗曰:

一炉永寿香,几卷超生�。

无边妙法宣,无际天恩沐。

冤孽尽消除,孤魂皆出狱。

愿保我邦家,清平万咸福。

太宗看了,满心欢喜。对众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

各各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空劳。”那一千二百僧,一齐顿首称谢。当日三斋

已毕,唐王驾回。待七日正会,复请拈香。时天色将晚,各官俱退。怎见得好晚

你看那:

万里长空淡落辉,归鸦数点下栖迟。

满城灯火人烟静,正是禅僧入定时。

一宿晚景题过。次早,法师又升坐,聚众诵经不题。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

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

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

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叉货卖。你道他是何宝贝有一件锦�

异宝袈裟、九环锡杖。还有那金、紧、禁三个箍儿,密密藏收,以俟后用。只将袈

裟、锡杖出卖。长安城里,有那选不中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见菩萨变化个疥癞

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他上前问道:“那癞和尚,

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那愚僧

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

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那菩萨更不

争吵,与木叉往前又走。行勾多时,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散朝而回,众

头踏喝开街道。那菩萨公然不避,当街上拿着袈裟,径迎着宰相。宰相勒马观看,

见袈裟艳艳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

杖要二千两。”萧�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

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萧�道:“何为好何为不好?”菩萨道:“着了我袈

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便是好处;若贪*乐祸

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又问道:“何为要钱,不要钱?”菩萨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

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

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萧�闻言,倍添春色,

知他是个好人。即便下马,与菩萨以礼相见。口称“大法长老,恕我萧�之罪。我

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

与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入朝见驾去来。”

菩萨欣然从之,拽转步,径进东华门里。黄门官转奏,蒙旨宣至宝殿。见萧�

引着两个疥癞僧人,立于阶下,唐王问曰:“萧�来奏何事?”萧�俯伏阶前道:“臣

出了东华门前,偶遇二僧,乃卖袈裟与锡杖者。臣思法师玄奘可着此服,故领僧人

启见。”太宗大喜,便问那袈裟价值几何。菩萨与木叉侍立阶下,更不行礼,因问

袈裟之价,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太宗道:“那袈裟有何好处,就值

许多?”菩萨道:

“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

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

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

缝,片片相帮堆锦�。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

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

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

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

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

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

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

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诗曰:

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

明心解养人天法,见性能传智慧灯。

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

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唐王在那宝殿上闻言,十分欢喜。又问:“那和尚,九环杖有甚好处?”菩萨

道:“我这锡杖,是那:

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

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

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

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唐王闻言,即命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件好物。道:“大法长老,实不瞒你。

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见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经法。内中有一个大有德

行者,法名玄奘。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你端的要价几何?”菩萨闻言,

与木叉合掌皈依,道声佛号,躬身上启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

说罢,抽身便走。唐王急着萧�扯住,欠身立于殿上,问曰:“你原说袈裟五千两,

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敢是说朕心倚恃君位,强要你的物件——

更无此理。朕照你原价奉偿,却不可推避。”菩萨起手道:“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

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

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

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随命光禄寺,大排素宴酬谢。菩萨又坚辞不受,畅然而

去。依旧望都土地庙中,隐避不题。

却说太宗设午朝,着魏征赍旨,宣玄奘入朝。那法师正聚众登坛,讽经诵偈,

一闻有旨,随下坛整衣,与魏征同往见驾。太宗道:“求证善事,有劳法师,无物

酬谢。早间萧�迎着二僧,愿送锦�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今特召法师领

去受用。”玄奘叩头谢恩。太宗道:“法师如不弃,可穿上与朕看看。”长老遂将袈

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你看他:

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

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八宝妆花缚钮

丝,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玄奘法师大有缘,现前

此物堪承受。浑如极乐活阿罗,赛过西方真觉秀。锡杖叮当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

厚。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

当时文武阶前喝采,太宗喜之不胜。即着法师穿了袈裟,持了宝杖;又赐两队

仪从,着多官送出朝门,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状元夸官的一般。这

去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

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

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

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礼佛,又对众感述圣恩

已毕,各归禅座。又不觉红轮西坠。正是那:

日落烟迷草树,帝都钟鼓初鸣。叮叮三响断人行,前后街前寂静。

上刹辉煌灯火,孤村冷落无声。禅僧入定理残经,正好炼魔养性。

光阴拈指,却当七日正会。玄奘又具表,请唐王拈香。此时善声遍满天下。太

宗即排驾,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早赴寺里。那一城人,无论大小尊卑,俱诣寺

听讲。当有菩萨与木叉道:“今日是水陆正会,以一七继七七,可矣了。我和你杂

在众人丛中,一则看他那会何如,二则看金蝉子可有福穿我的宝贝,三则也听他讲

的是那一门经法。”两人随投寺里。正是有缘得遇旧相识,般若还归本道场。入到

寺里观看,真个是天朝大国,果胜裟婆;赛过�园舍卫,也不亚上刹招提。那一派

仙音响亮,佛号喧哗,这菩萨直至多宝台边,果然是明智金蝉之相。诗曰:

万象澄明绝点埃,大典玄奘坐高台。

超生孤魂暗中到,听法高流市上来。

施物应机心路远,出生随意藏门开。

对看讲出无量法,老幼人人放喜怀。

又诗曰:

因游法界讲堂中,逢见相知不俗同。

尽说目前千万事,又谈尘劫许多功。

法云容曳舒群岳,教网张罗满太空。

检点人生归善念,纷纷天雨落花红。

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

卷》。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

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

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

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

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

扯下来乱说胡话。”王令擒来,只见许多人将二僧推拥进后法堂。见了太宗,那僧

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问我何事?”唐王却认得他,道:“你是前

日送袈裟的和尚?”菩萨道:“正是。”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

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

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

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

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道:“你可记得么?”菩萨道:“我

记得。”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那菩萨带了木叉,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

杨柳。左边是木叉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喜的个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

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有调为证。

但见那:

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

—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

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

砌香环�;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面前又

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

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

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喜的个唐太宗,忘了江山;爱的那文武官,失却朝礼;盖众多人,都念“南无

观世音菩萨”。太宗即传旨,教巧手丹青,描下菩萨真象。旨意一声,选出个图神

写圣远见高明的吴道子。此人即后图功臣于凌烟阁者,当时展开妙笔,图写真形。

那菩萨祥云渐远,霎时间不见了金光。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有

几句颂子,写得明白。颂曰: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

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宗见了颂子,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

重修善果。”众官无不遵依。

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

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

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

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

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

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

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

銮,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

“发誓愿上西天,实否?”玄奘道:“是实。”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

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

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

渺茫茫,吉凶难定。”又道:“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

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众徒将此言切切而记。

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

“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唐王大喜。又见黄门官奏道:“御弟法师朝门

外候旨。”随即宣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

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的马一匹,送为远行

脚力。你可就此行程。”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唐王

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

相等。唐王见了,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太宗举爵,又问曰:

“御弟雅号甚称?”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太宗道:“当时菩萨说,

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

“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

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

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

“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太宗

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唐王驾回。

《西游记》唐僧的人物形象研究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篇名著,其中唐僧人物性格复杂多样。他时而善良,时而胆小懦弱。他勇于招纳贤才、却又单纯老实,他的性格是多重的。但他的坚强毅力是令人叹服的,对于他来说既是严明律己的典型人物也是一被现实淘汰的人物,在当今的社会中他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层面,也许并不被所有人接受。

 (1)对唐僧形象在传统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田广林在1999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写出了唐僧的性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唐僧身上,汇聚儒、道、佛三家思想境界,幻化出神仙、凡人和鬼妖的三种不同世界。至大、至高、至远,是集聚传统文化精髓于唐僧一身的最好概括。唐僧的儒雅博学和接人待物,无不吸收于儒家文化,唐僧骨子里有刚毅木讷的君子作风。唐僧身上的道风淳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唐僧身上的佛法高深,虔心修炼都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也有学者从儒释道的两个或单个角度来分析唐僧的形象和人格。乐云在《内敛与张扬——对唐僧人格心理的双重阐释》(2004)中把唐僧的人格心理分析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他是取经事业的***,取经大业的重担要求他性格内敛,但他又经常不堪重负,故而其人格心理多表现为怯懦与恐惧。“儒”的层面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个层面,唐僧从骨子里是一个诗人气质很重的人,具有很强的名士风流情结,其最为突出的表现为临风而泣、对月伤怀的多愁善感,时时刻刻想着国家、皇帝给予他的重任,以及对深情与真率的不懈追求。

 (2)唐僧形象的新探讨

 唐僧取经的故事自唐代以来流传甚广,而唐僧这一人物在流传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演化,从《三藏法师传》中的超凡入圣的唐三藏,到宋元《取经诗话》中亦圣亦凡的圣僧,再到小说《西游记》中的肉眼凡胎的唐僧,随着故事神魔色彩的强化,唐僧最终在故事中失去了主角的地位,而成了他的徒弟尤其是大徒弟孙悟空的配角和对立人物。在新时期对于唐僧形象的探讨上,学者多关注唐僧的凡人形象。

 胡光舟 1980年1月出版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吴承恩与西游记》 中说道:“他(唐僧) 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自私可鄙,优柔寡断,昏庸糊涂。几乎是屡教不改,在取经集团中,他既不是精神力量,也不是实际的战斗者,竟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累赘,至于他在取经事业中的作用,说得不客气些,应当是个负数,他的眼泪多于行动,没有白龙马就寸步难行,没有孙悟空将万劫不复。如果一定要说唐僧也有作用,那么,他的作用是一个傀儡、一尊偶像、一块招牌,只因他是如来的犯错误的大弟子金蝉子转世,要靠他这块招牌才能取到经”。一语道出了小说中唐僧这一人物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人们几乎是用厌恶的心态来对待唐僧的。对唐僧的评价,往往也是负面多于正面,因而,鉴于唐僧的种种愚昧的行为和幼稚的言语,免不了大家会以“愚氓” 和“乡愿”来形容他。

 周先慎在2006年林庚先生与《西游记》中讲到,《西游记》中的唐僧,名义上还是取经的领导者,但从整个情节所展现的形象看,真正组织者和领导者已逐步变成孙悟空。在《西游记》里,作者既把唐僧写成一个虔诚的好和尚,肯定他“诚重劳轻”的艰苦奇行,还保持了历史上玄奘取经的积极的一面;但又批判他的无原则的“慈忍”,是一个庸弱无能的“氓僧”。作者把艰苦虔诚取经与人妖颠倒、是非不清两个方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形象完整、个性鲜明的唐僧。

 (3)比较文学中的唐僧形象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学者们常把唐僧跟以下人物放在一起比较研究。首先是同作品中的人物孙悟空,马继铭在《略论“孙悟空”与“唐僧”形象的强与弱》中认为孙悟空的“强”主要表现在他的智慧和勇敢,而唐僧虽然很“弱”,但他的内在的精神品格却非常高昂,这就是表现在唐僧身上的对佛的赤诚、坚贞和百折不挠,其内核是深深包含了儒家思想观念的,其强弱是有其相对性的。

 如周辉、曾亮《冷于冰与唐僧形象比较论》认为《绿野仙踪》在艺术创作上借鉴、模仿了《西游记》,是比较有价值的神魔小说。《绿野仙踪》中的主人公冷于冰和《西游记》中的唐僧,都具有“内儒”的性格特征,他们是深谙儒家思想且付诸以行动的现实人,两者“人”的地位与身份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

;

《西游记》问世之初,未题撰人,由于元代道士长春真人邱处机亦确有一本《西游记》(实为其弟子李志常记述邱处机西行大漠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所以大约自《辍耕录》始,《西游记》便被误植于邱处机名下。有清一代,翻刻、评点《西游记》者大抵与道教有关,这一说遂一直沿袭下来。

清中叶起,有学人开始怀疑《西游记》为明人所作,如纪昀。他认定书中不少官制为明代始有,邱处机撰书说实不可信。钱大昕还专门从道藏中抄出《长春真人西游记》,以证传说之谬。淮安籍学人阮葵生则据明代《淮安府志·淮贤文目》所载,明确认定作者乃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淮安人吴承思,其后同为淮安籍的学人丁晏又再次重申。至晚清,在学人的著述中,吴承思作《西游记》基本上已成定论。只是由于刻书者并无学识的关系,在各种坊本上仍可见到邱处机的名字。

本世纪20年代,鲁迅根据前辈学人的记载和有关文献,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研究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了《西游记》作者为淮安人吴承恩的观点;同时,胡适、董作宾及稍后的郑振铎、赵景深等人也开始了对吴承恩的研究,赵景深还于1936年首次撰成《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至此,原本在清代学人笔下尚且模糊的吴承恩的轮廓逐渐被勾勒出来。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主要仍在吴承恩其人其事,大约是因为资料的积累还不足以支撑更多的扩展。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修业先生从故宫馆藏中抄出了《射阳先生存稿》,这份珍贵的资料50年代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定名为《吴承恩诗文集》,这为后来的吴承恩与《西游记》的研究留下了极重要的伏笔。

80年代初,吴承恩研究有了明显的飞跃。苏兴先生的《吴承恩年谱》、《吴承恩小传》相继出版,加之发现了很多有关吴承恩的重要资料,终于促成1982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时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的召开。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仅使得吴承恩的形象被描绘得更为清楚,而且吴承恩与《西游记)的关系开始占据重要位置,诸如吴承恩何时何地写成《西游记》,吴承恩身世、经历以及性格、思想与《西游记》的关系、《西游记》题材来源与地域文化氛围等重要问题都有了初步成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者对资料越来越精细的剖析,作为吴承恩与《西游记》之间联系桥梁的一些重要资料,尚有一定模糊性的缺陷开始暴露出来。1983年,章培恒先生撰文提出怀疑,认为明清史料著录的吴承恩的《西游记》,并不能指实为是一本通俗小说,而很可能属于地理游记,写定通俗小说亦即百回本《西游记》的也许另有其人。这一说虽然出现在章先生的笔下,但却代表了一批研究者郁结在心中的疑虑,所以一经提出,即刻便引起广泛关注;其后,有杨秉祺先生的附议,也有苏兴、谢巍等先生的反诘,争论陆续延续到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言是”与“言否”两种鲜明的观点②。以我个人之见,“言是”者从讨论中得到的似乎更多一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