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强马战重兵器
古代最强马战重兵器
槊,是我国古代一种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枪、矛。其由槊柄和槊头两部分组成,槊柄往往由硬度很高的木材制成,长约6尺;槊头由精铁制成,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十分锋利。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泰斗杨泓老先生考究,槊起源于汉朝,兴起于骑兵为主的战争朝代,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重装骑兵对决促进了装甲与武器的发展,这个造就了槊这种骑兵重武器的诞生与兴盛。
槊的主要形态是马槊。相比于步槊,杂槊,马槊尺寸更大,主要用于马战,威力也更大一些。马槊这种重骑兵武器,与古代的矛极为相似,其与矛的唯一区别就是长度,马槊的长度可以达到一丈六(4米以上),锋刃则可以长达60cm(比越王勾践剑还要长),相比之下,矛的长度可能要短一些。
马槊的威力极大,兼有刺、扫、砸的效果,破甲能力也很出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两军对阵,对方军队冲过来一群全副武装的重骑兵,个个携着一柄4米多长的马槊,呼喊斥喝,尘土飞扬中槊锋寒光闪闪,此等场面吓不吓人?若是不幸,被那长达60cm的槊头刺穿,那可真的是透心凉了。
正是由于马槊极大的威力,古代有很多战将都将它作为兵器。《北史·高敖曹传》记载道:“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资治通鉴》记载道:(李)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旧唐书》记载道:“程知节(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叔宝(秦琼)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记载道:“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北朝名将高敖曹、唐初名将尉迟敬德、程咬金、秦琼、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皆将威力极大的马槊作为自己常用兵器,以成万夫不当之勇。
虽然马槊威力很大,但它并非没有缺点。马槊的一个致命缺点,就是造价极其昂贵,这也直接导致了它的没落。
具记载,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时期,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的武将才配得起。因此槊这种威力强大但造价昂贵的武器,往往只能世家武士装配。
而在宋朝时,由于宋朝失去产马的地区,没有成规模的骑兵部队,马槊这种强大的骑士武器,失去历史作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用作最高级别的依仗使用,宋《大驾卤簿图》里的持槊武士,是我们可以瞻仰的最后景象。
唐末五代之时,在枪已经成为全军制式装备的情况下,一些不差钱的将门子弟以及世家大族出身的将领们仍然愿意选择马槊作为自己的个人兵器,这只能说明同等情况下槊的实战价值还是要高于枪的。拿今天的一个例子做类比,就是你不能因为军队中普通士兵装备的是普通步枪而认为狙击步枪不值一提,就是这么个道理。
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之战时,当时王世充侄子王琬骑着隋炀帝的青骢马,在两军阵前炫耀。李世民刚刚羡慕地说:王琬的坐骑不错。唐军的一位大将听后,立刻只身杀入敌营,砍掉王琬的脑袋,夺取了战马,献给李世民。
吓得敌人目瞪口呆,竟然不敢追赶,竟被这位战将的神勇给吓住了。此人便是尉迟恭。尉迟恭“门神”的身份已被家喻户晓,但他身上有七个秘密您一定不知道。
第一:名字被叫错千年
据《新唐书》记载,“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人”。且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也同样有记载为尉迟恭字敬德,被人称为“尉迟敬德”。
其名字按照史书记载,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但在1971年,我国考古队对尉迟恭墓进行挖掘的时候,在其墓志铭上写着:“公讳融,字敬德”,也就是说他真名叫尉迟融而并不是尉迟恭。尉迟恭距今已有1300多年,名字从未叫对过。
第二:征战使用的兵器
在尉迟敬德的门神画像上,手执大刀、铁鞭。但是在战场上,其所用的兵器并不是这两种。玄武门之变中,射杀李元吉,“射”字已经说明了其用的辅助兵器乃是弓。
据《资治通鉴》记载,其使用的正式兵器名叫“马槊”,他与响马头子单雄信使用的是同样的兵器。槊,貌似长枪,但有一些差距。槊,分槊头和槊杆两部分,其锋长50-60cm,比普通长枪长,适用于当时的重装骑兵。
第三:对付刺客有妙招
李建成、李元吉欲收买尉迟敬德,但尉迟恭忠贞不二,拒绝了二人的收买,二人心生怨恨,便买通刺客前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得知二人阴谋后,大开房门,倒在床上闷头睡觉,刺客多次进入尉迟敬德的家里,但害怕其卧室有诈,都不敢进去,尉迟敬德成功的演绎了一场“空城计”。
第四:敢对李世民发脾气
贞观十三年,尉迟敬德任鄜州都督。李世民对他说:有人告你谋反。此言一出,惹得尉迟敬德大怒,当场扒掉自己的外衣。在古代,当人面脱衣服是大不敬,在皇帝面前脱衣服自然要被砍头。
但尉迟敬德脱掉衣服后,指着伤疤说,这是我多年陪皇帝征战留下的,如今天下安定,皇帝要诬陷我谋反吗?李世民见其身上伤疤,痛哭流涕,忙说:“错怪你了,错怪你了。”
第五:变身音乐爱好者
尉迟敬德随李世民出征高丽句回朝后,便回家养老,不问朝中之事,过上了闲居野鹤般的生活,而尉迟敬德在养老时,并不与外人来往,一代勇将却学起了乐器。
据记载,尉迟敬德晚年时,为了消磨时间,以学习清商乐自娱自乐,清商乐主要以箜篌、琵琶或笙、筝合奏。这种音乐风格主要是纤柔绮丽,具有自然清新之美。这种音乐在养老时学习,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但让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尉迟敬德学习音乐,真有一种让屠夫学绣花的“搞笑”感觉。
第六:食用“长生不老药”
自秦始皇开始,就有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的典故,不幸的是,晚年的尉迟敬德也列入其中,他曾听从妖道之言,研磨金属矿石,食用云母矿粉。云母形成于酸性岩浆岩和云母岩中,其中含有元素铊,这种元素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硫酸,可想而知,食用云母与每天食用微量硫酸的害处是相同的,尉迟敬德最终深受其害,被其毒死。
第七:飞白书和敬德墓
飞白书又名“草篆”,出自汉朝大书法家蔡邕,因笔画中鸟头凤尾,飞笔断白,故称飞白书。在尉迟敬德的墓志盖上,专家们惊奇地发现“飞白体”。
这不得不令专家们和书法爱好者称奇。在其墓除飞白书外,皇帝赐给他的班剑、鼓吹、羽葆等物品,都已经被盗墓贼给窃走了,班剑是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一种剑,其剑无刃上有花纹,而鼓吹、羽葆是帝王仪仗专用,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敬重。
尉迟敬德,忠心耿耿,有勇有谋,为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令人可敬可佩。黄道周曾评价其说:“唐将英雄,将军为冠!”
然而,演义毕竟不是正史,很多情节都是虚构或夸张的,正史中真实的程咬金半路杀出来时,手里拿的兵器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板斧,而是十八般兵器中的另一种。
程咬金三板斧
人们知道程咬金这个人多是从演义
小说 中认知的,俗话“程咬金三板斧”也同样出自小说。他成人后贩过私盐,蹲过监狱,卖过柴扒,会友楼义结响马尤俊达,后梦中高人传授了“三板斧”,他醒来演练时,被尤俊达喝破,因程咬金是一个健忘症患者,所以他只记住三招,这就是“程咬金三板斧”来由。演义小说中的程咬金,只学会了三板斧,面对一切对手也都是用这三板斧,第一斧:劈脑袋,用板斧从上往下猛砍。第二斧:小鬼剔牙,对方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的脸。第三斧:掏耳朵,二马错蹬,回身横扫,因为对方前招的铁板桥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到用第三板斧时,一般就能将对方斩杀。这三斧子一用完,马上收家伙,功夫简洁, 奏效,屡建奇功。
程咬金(593-665),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济州东阿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卒于唐麟德二年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从演义中说他活了一百多岁看,其中就有很多臆造之嫌,他的板斧更是让人不敢相信。真实的程咬金打仗时究竟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只能从新旧《唐书》中寻找答案,这才是最可信的。
后晋・刘d《旧唐书》卷七十二程知节列传记载:“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卷一三程知节列传记载:“善马槊”。至于程咬金是如何使用马槊这种兵器的,史料中没有什么细节,倒是记载了他在战斗中受伤挂彩、“刺槊洞过”、折断其槊、救人危难的过程。不过,《旧唐书》和《新唐书》均对程咬金使用斧子一事,只字未提。新旧《唐书》寥寥数语足以证明,程咬金战场上得心应手的兵器其实是马槊,而不是斧头。
那么,马槊到底是古代的一种什么样的
兵器 呢?汉代刘熙《释名・释兵》称:“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杀也”。汉代的马槊一丈八尺,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丈八蛇矛”。南朝梁简文帝《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
说到马槊有的人肯定以为是一位名人了,但是其实并不是的,这个玩意其实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古代冷兵器了,话说这把武器真的超级厉害的,因为它好像制作一把需要三年时间,而且作用十分的给力,那么具体有什么作用其实还需要仔细的研究,但是很多人说这个东西好像在历史上不存在的,那么到底存在不存在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揭秘马槊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槊外观和用法在诸兵器中,特别把一丈八尺长,骑兵用的长枪成为槊。当然,一丈八尺这个长度,因时代不同而有些差异。但是,却都是超过4m的畅达兵器。甚至还有长达6m的长枪。槊又有马槊之称。长度不一定足一丈八尺,只要是骑兵所用的枪,即称之为槊。由于槊很长,自然也很重(最重的达9kg左右),所以不便挥舞,只能用一只手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利用马的冲击力来攻击敌人。
在宋代骑兵使用的长枪重,也有带绳的长枪,是用来挂在骑兵肩上,以固定枪位。还有在枪头上带倒刺(钩)的骑兵用的长枪。技能钩拉敌人,又可以用来防止因刺的太深而拔不出枪。
历史与发展中,槊这种作为骑兵冲锋用的骑兵长枪,最早出现在装甲骑兵盛行的三世纪。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兵器,但是,在南北朝称作《马槊谱》这本专门技术书中,还有很详细的记述。直到火器的出现,槊这种兵器,才随着装甲骑兵的小时而退出了古战场。
骑兵用的长枪(槊),有时也用于步兵,称之为步槊。用槊组成密集了阵形,可有效的阻止敌军的冲锋。
在有关槊的使用技法中,有一种称作空手夺槊(即赤手空拳夺取敌人长枪)的技术。唐代猛将尉迟敬德就是这样的高手。他单骑冲入敌阵,巧妙躲过敌人的攻击,徒手从敌人手中夺过长枪,刺敌人于马下,而身未受伤,冲出了敌军包围圈。
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吉也是使用马槊的一名高手。他不服尉迟敬德,向他挑战,比试高低。李元吉想只用没有锋刃的槊柄和他比武,尉迟敬德不允。双方大战三个回合,尉迟敬德夺下李元吉手中的槊而大胜。这种空手夺X的技法,多见于比武场上。但是,这种技法,在战场上也是用的上的有用技法。古典小说《说唐演绎》中的单雄信,以擅长是槊而扬名天下,甚至对武术界也颇有影响。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和所用兵器,有许多是被艺术加工,甚至是虚构的。但是单雄却真有其人,且是一名使槊的高手。他是隋末的一员武将,虽有通敌叛国之嫌,但是由于他作战武勇过人,而每每得到重用。
所以历史关于马槊的记载真的是很多,所以这个东西当然也是存在,其实他就是骑马的时候拿的长枪了。
马槊兵器实物大全
其实从上面的我们看出,各个时代的关于这个武器的样式都是不一样的,其实这都没有错,因为只要是在马上使用的那种长柄类似冲锋的武器都叫马槊。
古代最强马战重兵器
本文2023-11-01 17:34: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