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第1张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故事一:划粥断齑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历史人物的故事》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dauy

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尧——大禹

  盘古: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盘古张开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盘古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还变成以前的样子,他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随着他的身体增长,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伏羲:

  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一、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 在天水麦积区(原叫做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 后来,那个跃出龙马的山洞被人们称为龙马洞,渭水河中的那块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现在去卦台山,你还能看到这些地方。而且,龙马洞里还有石槽和石床的残迹。 至于八卦的功绩,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现在仍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在探索、研究。而且,当代的许多学科也都深受其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 有这种可能: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称 “伏羲”(因为都出自伏羲氏的部落)。

  女娲:

  补天传说:

  共工氏与女娲争帝,女娲命祝融氏领兵攻打共工氏。标准的说法是某个复姓女娲的女皇命令祝融氏攻打共工氏,祝融又名正火,是古代的官职,共工也是古代的治水官职,那个倒霉的共工的父亲也当过正火官职,也是祝融,结果人首蛇身的女娲大神跑出来补的天。 共工氏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凶猛的野兽和大鸟杀害,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女娲补天是三晋大地影响最广泛的神话。 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我们伟大的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经过这场浩劫,人类幸存者已经很少。为了使人类能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

  还有一个造人传说: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黄帝: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其他传说

  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周),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黄帝出生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姓公孙。为上古时帝王。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有蚩尤兄弟81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含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开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于是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如此又有时空观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七、四川盐城民间传中轩辕黄帝与嫘祖的故事 轩辕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识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过占卜从广西地区找来准备作为首领的候选人,但西陵氏族的人,嫌他是一跛子,坚决不同意他竞选新首领。只有嫘祖看上了他的聪明才智,与他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西陵氏族中来了以为能人的消息被北边一个氏族知道了,于是,他们趁西陵氏族不备时把他抢虏走了。跛足青年因腿脚不便,发明了以为代步的车。后将车改制为战车,氏族自有了大车后就不用害怕其他部落剽悍的骑兵了,使部族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此便被部落推为领袖,称为轩辕黄帝。轩辕黄帝领导部族着力改革,改变游牧民族杀伐好战的习性,力主养性爱民,以仁德服天下,不好战伐,只对些残害百姓,不服王化的部落进行讨伐,因此,远近有80多个部落闻风归顺。黄帝得了天下后,便娶了贤德能干的西陵嫘祖为妻,二人巡视天下,教民农桑,嫘祖不幸死于途中。于是嫘祖便被后人当做“先蚕”与“道路之神”祭祀。

  炎帝:

  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河南新郑)成,炎帝以姜水(今河南新郑)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河南省中部黄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位于黄河中游陕西渭河地区。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的传说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是以羊为的氏族首领,就是现在的羌族。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洛水流域,另说活动于泗水流域(黄河下游),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 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或者今河南巩义旧浊水边陆地)。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 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史学界日趋支持另一种说法,炎帝同黄帝一样是一种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后期神农氏部落执掌炎帝之位,而黄帝族部落,公孙姓,兴起于泰山西侧,而此时的神农氏部落已经无力征讨号令天下,黄帝开始征讨诸侯,积蓄实力,在阪泉也即逐鹿(泰山周围)与炎帝神农氏决战,炎帝神农氏一战被击溃,黄帝得以号令天下诸侯,流放炎帝神农氏于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从黄帝号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农的部属,扬言为炎帝报仇,纠集部众与黄帝战,数次击败黄帝,最后被黄帝利用计谋击败并杀,黄帝其后又先后平定蚩尤余部--刑天氏叛乱,最终一统天下,同时考虑到炎帝众望所归,民望犹盛,后来将其召回辅政,合并炎帝神农氏部落,后称炎黄部落另一说法是,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后期炎帝一位由神农氏掌权,而最后一代神农氏炎帝即是号称烈山氏,阪泉氏的蚩尤,姜姓(东方的大姓,多聚集在今山东临淄一带,东海姜尚姜子牙是其后裔之一),当时天下混乱,诸侯并起,神农氏难以继续掌控天下,黄帝崛起,意欲争夺帝

  尧:

  帝尧出世

  传说上古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的闺女。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两口带着庆都,坐上小船游览观光。于三河之上,正午时分,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迎面天上卷来一朵红云,在小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这旋风里有一条赤龙在飞舞。老两口惊恐万状,可看女儿庆都却若无其事的样儿,还冲着那条赤龙笑呢。傍晚时,风住云散,赤龙也不见了。第二天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大风,卷来红云又出现了那条赤龙,不过形体小了些,长约一丈左右。因为它并未肆虐加害于人,老两口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晚上,老两口睡了,可庆都却睡不着。她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上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她迷糊了。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上书:亦受天佑。她将这图画藏了起来,从此以后,庆都就怀孕了。她住在丹陵,过了十四个月,生卜一个儿子。庆都拿出赤龙留下的图文一看,儿子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帝喾闻报庆都为他生了儿子,本该高兴,岂料他的母亲恰在这个儿子降生的时候去世了。帝喾是个孝子,为母亲的去世哭得成了泪人儿,哪里还会有高兴的心情呢。他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也顾不下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

  大禹: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籽,教他们种水稻。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万县)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 功劳太大了!”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往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帝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 “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帝禹在位十五年后逝世,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年一百岁。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他与两个弟弟比干和箕子商量王位继承人的事,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儿子微子,比干则主张让小儿子帝辛继承王位。比干说,微子虽是长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最终帝乙采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帝辛继承了王位。其实比干力争帝辛继承王位,并非完全为了维护商朝的继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爱这个侄子。据太史公的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无论是头脑还是四肢,都很发达。有一次王宫的一根顶梁柱坏了,工匠要搭一个架子,把梁顶住,再换上新柱子。帝辛说,你们别麻烦了,我用手托着房梁,你们换吧!

纣王即位之初的表现,能称得上英明君主,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反绑着双手、口衔国宝玉璧、穿着孝服、拉着棺材向纣王投降。纣王率领军队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地区,东夷部落纷纷臣服。当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的民谣甚至唱道:纣王江山,铁桶一般……

●剖心

但很快纣王就“腐化堕落”了,他大兴土木,强迫奴隶为他修建宫殿,还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整天在上面与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从此商朝的国都就改名为朝歌(今淇县)了。

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读者忘记他曾经的功劳,而且每一桩都少不了坏女人妲己。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坦率地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用茅草盖屋,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过3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愈加荒*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纣王的爱妃妲己喜欢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比干看到纣王和妲己害人取乐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一边自言自语“我是皇伯,强谏于王”,一边疾步走到纣王面前,直言他的错误,并且请求将妲己斩首,全门赐死!纣王愤愤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比干继续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纣王听完气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请来箕子和微子商议,让他们向纣王进谏。第二天,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却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大臣辛甲进谏了75次,纣王丝毫不改,于是投奔了周文王。许多大臣看到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纷纷弃商投周。纣王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而此时,周武王率军东征已经打到了孟津,背叛殷商来和周会盟的大小诸侯有800多个,商王朝已是风中残烛了。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样说走就走,就是杀头挖心也得据理力争。“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巨鹿曲城(今河北晋阳西)人。他出身名门。曾祖魏显义在北魏时做过义阳太守和陵江将军;祖父魏彦在北魏当过骠骑和史和光州刺史;父亲魏长贤在北齐也曾官授著作郎,编纂国史,后尽管被贬谪为上党屯留县令,其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仍在世人中留有声望。魏氏家族,三世为官,三代书香。曾祖通晓儒家经典,祖父长于修文,父亲更是博通经史。及至魏征,虽家境已趋丰落,但却学得满腹经纶,多所通涉,属意天下纵横。

隋末,炀帝暴虐,穷兵黩武,民不聊生。于是各地义军揭竿而起,纷纷打出反隋的旗号。进入而立之年的魏征,不甘寂寞和无所作为,遂投奔武阳郡丞元宝藏做幕僚。后元宝藏举兵归附瓦岗起义军,魏征便成了他的书记,经常草拟和书写种公文信函。这就是魏征文秘生涯的开端。

经魏征处理的信件公函,有相当一部分是替元宝藏草就的致李密(瓦岗起义军首领)的上疏。这些条陈,见解独特,文采飞扬。李密阅后,十分赞赏。后来听说此乃出自魏征之手,李密当即召见魏征,并授以瓦岗军元帅府文学参军之职,执掌文翰。魏征对李密也寄予很大希望,他曾向李密进十策,以期拓展宠图。可惜,李密虽虽觉这些建议很不寻常,却未能采纳实施。

魏征文韬武略均颇精通。在反隋斗争中,瓦岗军连连胜利:洛北这战,给隋军主力王世充部以重创;童山之战,又全歼隋军精锐定文化及部。然而,瓦岗军也伤亡惨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诸多将领,无视这一现实,硬要跟卷土重来的王世充大军决战。魏征预感到危险,赶紧去劝说李密心腹长史:魏公(指李密)虽然很快取得了胜利,但将士死伤也很多,况且我军计库空虚,对有功者尚未奖赏,战士心情怠惰,因此,难以急于迎敌。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不过十天半月,敌人粮尽,可不战自退。那时再出兵追击,定能取胜。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决策,可郑颋却认为是“老生之常谈”,不予采纳。结果,邙山之战,瓦岗军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密仅带残兵万余人逃出了度口。预感到败局已定,李密被迫归附李渊(参见《旧唐书·魏征传》)。

唐高祖李渊,原系隋朝太原留守,曾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隋帝国土崩瓦解之际,李渊也举兵反隋。隋军主力被瓦岗军死拖在东部,李渊趁关中空虚,率军西进,很快攻入长安,凭借关中之地,自立为帝,国号唐。

魏征随李密来到长安。李渊授以秘书丞之职,继续做文秘工作。同时又授命他出使山东,招�吒诰�刹俊

自李密归唐,瓦岗军著名将领徐世仍在坚持斗争,收拾残局。由于他的苦心经营,重又夺回了瓦岗军的失地,控制了东抵海滨、南临江淮、西至汝州、北达魏郡的广大地区,只是实力远不如过去了。魏征来到梨阳,首先致书徐世,帮助他分析了形势,指出瓦岗军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东略”之心不死,窦建德“南谋”之力待举,倘若孤立无援,必不能持久。徐世得书,决计归唐。他派长史郭孝恪上表长安,又调拨粮草接济被窦建德逼得处境艰难的唐军李神通部。唐高祖李渊因赐徐世姓李,使其经略虎牢以东地区。

招抚了徐世,魏征又前往魏州,劝说魏州总管元宝藏投顺大唐。时值宇文化及攻打魏州,元宝藏处境困难。元宝藏平素极为器重魏征,经其指点,遂举州归唐。

魏征的山东之行,使李渊未动兵戈便取得齐鲁大部州县。更重要的,还使李渊由此获得一支忠诚于唐的劲旅,沉重地打击了王世充、窦建德和宇文化及等部的军事力量。徐世等人后来皆为大唐开国名将,为唐王朝统一北方建立了功勋。

619年,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于聊城一举歼灭宇文化及所率军队,随后又大败唐军,攻陷梨阳,俘获魏征。窦建德十分赏识魏征的才干,任用他为起居舍人,专司记载夏王言语行迹。两年之后,秦王李世民率军与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合军团决战,先大败窦建德于虎牢关,后又迫使王世充投降,占领洛阳,取得东方战场的决定胜利。魏征趁机劝说窦建德洛州守将唐旦,一同归附唐朝。

回到长安,太子建成引其为洗马。太子洗马一职,乃为东宫属官,一般负责掌管四库图籍以及缮写刊辑等事务。而实际上,魏征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他很受太子器重,一直被视为谋臣。魏征感其恩,也尽心辅佐太子。他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在争夺最高权力上的明争暗斗,特别是看到秦王的勋业一天比一天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因此很为太子担心。此时恰逢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拥兵南下,魏征感到太子建成建立功勋的机会已经来临。他对建成说:秦王功高,朝廷内外都倾心于他。有人说殿下只以年长而位居东宫,无大功而要四海臣服。现刘黑闼残兵散众,此时击之,势必有如摧枯拉朽。故殿下应亲率大军讨伐,获取功名,并以此结识山东豪杰,这才能稳居东宫之位。李建成接受了魏征的建议,随即奏请率军出征。李渊准奏,并决定派齐王李元吉(李渊第四子)与之同往。于是建成率军北上,于昌乐与刘黑闼军对垒。当时黑闼军士气甚锐,如立即交战决难取胜。魏征建议建成,不要急一同黑闼军正面交锋,而先发动政治攻势。魏征说:上次击败刘黑闼,其被俘获的将领皆被处死,他们的妻子儿女也都成了阶下囚。后来,虽有诏书赦其余党之罪,却无人再敢相信我们。现在应释放全部被囚禁的俘虏,安抚宣赦后遣送回去,我们就可以坐视敌军之离散了。李建成采纳了魏生睥建议。果然不出魏征所料,黑闼军粮草用尽,军心大乱,士卒多有逃亡,或者捆缚首领而降唐军。黑闼年到形势不妙,怕建成乘机出击,遂连夜率军逃往馆聊。齐王李元吉率大军追击,大败黑闼。后来,刘黑闼本人也被俘牺牲。由此,唐朝稳固了在山东、河北的统治。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魏征的政治军事才能。

建成得胜回长安,与李世民的矛盾更趋激化。魏征从维护太子的角度出发,每每劝建成早做准备。后来,建成见秦府多骁将,预感到对自己的威胁,这才与元吉合谋,私自四处召募武士二千余人为东宫卫士,号称长林兵。又秘遣左右从幽州选调三百精骑置东宫。并与外臣杨文干相串联,冀图里应外合。李渊发现东宫此举,责其兄弟不睦。然而建成与世世的纷争并未就此止息。怕万一朝中有变,秦王派人去洛阳,暗地结交山东豪杰,以作退路,建成则乘元吉出征讨伐突劂入侵这机,将秦王所辖部队及其能征惯战的骁将一同调上战场,借以削弱秦王兵权,砍去秦王羽翼,一箭双雕。李世民及其部下识破定企图,遂先发制人,伏兵于玄武门内,用突龚的方式射杀了建成和元吉,从而继承了太子之位。继而又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

玄武门之变,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李世民怒责魏征: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骨肉之情?魏征毫无惧色,率直地回答说:皇太子倘若早听我的话,决无今日之祸!这种刚直的态度自然令李世民恼火,但他毕竟是一位开明君主,非但未降罪于魏征,反而任命他为太子詹事府主簿,做了自己的近臣,掌管东宫印检、勾稽等文秘工作。

李世民对魏生睥才干早有了解。通过这次面对面的思想交锋,李世民更看到了魏征的坦率、刚烈和忠贞。因此,大胆地对他委以重任。当时太宗虽已即位,然而“玄武门之变”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波动还未完全消失。考虑到建成、元吉在山东地区影响较在,他们的余党双多 亡在那里,李世民遂任命魏征为特使,专程前往山东,全权处理安抚事宜。途经磁州,路遇州县差官押送前太子千牛(侍卫官)李志安和齐王府护军李思行进京。魏征甚觉不妥,他对副使李桐客说:我等在受命出使之时,上面已有诏令赦免东宫和齐王府旧人,现在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思行等人押送京城,谁能不生疑心呢?我等若视而不救,此番出使安抚就会往返徒劳,人们一定不再相信我们了。这真是“差之毫厘失,失之千里”呀!魏征感到,作为朝廷命臣,应出以公心,敢作敢为。不能由于这两人是死去的建成太子和齐王元吉的近臣,就生怕惹恼当今圣上而采取回避态度。于是,他大胆主持公道,当即释放了李志安等二人。当魏征的奏书传递到朝廷,李世民阅后非常高兴。

李世民由此愈发信任魏征,封他为巨鹿县男,并任用他为谏议大夫,经常召他“入卧内”,谈论国家大事,请魏征评论自己执政的得失。魏征也“喜逢知已”,知无不言,竭尽其全力。

唐代官制,皇帝之下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凡皇帝诏诰和国家大政方针,均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谏议大夫属门下省谏宫,参与议政,并可直接向皇帝进谏,陈述意见。

魏征任谏官之职,敢直言,每每“犯颜苦谏”,有时竟在朝廷群臣面前弄得李世很难堪。有一次,李世世轩朝归来,愤恨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明缘由,遂穿上朝服,郑重地向太宗拜贺。李世民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听说主上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是由于陛下开明的缘故,我怎敢不贺!李世民这才转怒为喜。

魏征谏诤,涉及方方面面。

事关国计民生,魏征敢于直谏。贞观三年,李世世派人征兵。右仆射封德彝提出,中男(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其身体魁梧者,也在应征之列。李世民准奏,命令下诏书。按唐制,诏书要由中书舍人署发。此时,魏征虽是谏议大夫,却仍兼中书舍人之职。魏征以为这样做没道理,就固执地不肯署发诏书。多次催促,魏征还安然不动。李世民大怒,召魏征和侍中王进见,愤然责问他们。魏征据理力争道:竭泽而取鱼,以后永远也没有鱼了;焚林而败(打猎),以后永远也没有野兽了。如果中男也都尽数征其入伍,租赋杂徭将如何提供?陛下常说您接人待物要贯之以诚信二字,要让臣民都没有伪诈之心。可是自您登基以来,在许多大事上都不守信用。又凭什么再取信于人?李世民听后愕然,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失信于民的地方。魏征一是又列举出国家在税法上存在的几个大问题,致使李世民心服口服,高兴地说:我原来看你这样固执,还怀疑你不晓政事,现在听你的一番议论,诚然说一了精要之处。就这样,征中男入伍的诏令,终于撤销了,李世民因而奖赏了魏征。

在人才任用方面,魏征认为择官必须考察其德行,德才兼备,方可任用。他主张君主对德才兼备的臣子须大胆信任,不可轻信谗言。贞观三年,房玄龄、王负责考察朝廷内外官员政绩。这时,一贯以告发别人阴私而求宠的权万纪等人向李世民奏了一本,说房、王“挟私滥考”不主持公道。李世民命人推究此事。魏征进谏说:房、王皆朝廷旧臣,素来忠直,这次考察工作,涉及面广,其中可能会有不当之处,但终究不是有意徇私。如果草率推究,就是表地泽他们都不信任,这样岂能让其再当重任?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遂不再追问。事实证明,魏征的进谏是正确的。魏征对那些朝中小人深恶痛绝,对官员的腐败现象更是毫不留情。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而被押到京城判罪。庞对李世民陈述过去曾在秦王府做过幕僚,希望能从轻发落。李世民因此产生了怜悯之情,想要恢复他的官职。魏征说:从前秦王府的人,现在朝廷内外为官的甚多,恐怕人人皆恃恩私,干了坏事而逃避惩罚,这样,足使为善者惧啊。李世民这才考虑到后果严重,遂对相寿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贞观二年,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恰值妙龄,“容色绝姝”,李世民准备聘为“充华(唐女官名,九嫔之一),诏书已经发出,只是册封的使臣还未出发。实际郑氏之女早已许嫁陆氏,而陆氏此时慑于皇帝的权威,非但不敢力争,反而上表含混其词,回避与郑女有婚约一事。这时,包括房玄龄在内的一批大臣,都认为太宗纳郑氏之女的事无妨,魏征却力排众议,马上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梁,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并说:“君举必书”,提醒太宗不要因此而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话柄。“太宗闻之大惊,手诏答之,深自克责,遂停策使,乃令女还旧夫”。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秘书省属于唐朝中央一级行政机关,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平行。秘书省下设著作局和太史局,一统国家图书收藏、文献典籍修订及编纂国家历史等工作。秘书省长官为秘书监,从三品,可直接与宰相共同参与朝政。

魏征任秘书监之职,贡献之一是广泛征集、整理了大量图书文献。由于隋末战乱,唐初国家藏书,典章纷杂,许多重要典籍流散到民间。魏征任职期间,派人深入民间,搜寻失散的文献书籍,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同时组织人力缮写和抄录一些重要文献。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空前丰富。我国古典文献能够流传至今,应该看到是有魏征一份贡献的。

魏征任秘书监视之职,贡献之二是考订和整理了儒家经典。魏征当时荐举许多知名学者,如虞世南、颜师古、孔颖达、陆德明等人,考订五经,校定经、史、集四部图书。

魏征任秘书监这职,贡献之三是考订了梁、陈、周、齐、隋五代史。他组织岑文本、孔颖达、许敬宗、姚思廉、李百药等颇有才气的历史学者,将梁、陈、周、齐、隋这五个历史朝代分别进行编修。他负责总编,进和审定,并亲自为每部史书撰写序论或总论。经他最后审订,终于完成了《梁史》五十六卷、《陈史》三十六卷、《周史》五十卷、《齐史》五十卷、《隋史》五十五卷的编修任务。这是我国断代史籍中考订较为严谨的著作。

魏征博通经史,一生著述很多。可惜大多都已散失。留传下来的除了上述九部史书,还有《群书治要》一书。全书共分五十卷,是从大量儒家经典中精选出来的有关安邦治国论述的专题文集。其中有至理明言,也有经验教训。这部书主要是为李世民及其皇子们编纂的,深为李世民所赞赏。

贞观六年(632),魏征以秘书监身分检校侍中,等于临时代理侍中职务,负责门下省工作,晋爵为巨鹿公。第二年又被任命为门下省侍中,正式成为门下省长官。在唐代,门下省和中书省、尚书省均为最高国务机构。国家政令,中书决策后,由门下审议发出,付尚书执行。故门下省承上启下,掌出纳诏令,魏征此时,既是最高行政长官,从另一意义上讲,他又是高级秘书长官。

魏征官居门下省,其敢于直谏的谏官本色依然如故。门下省涉及到权衡国家政令得失,审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令。魏征都能出以公心,大胆驳正,仔细认定。魏征面对唐初的各种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几乎经常和李世民在一起探讨治国之道。“贞观群臣论政”,魏征是最活跃的分子,他的思想和主张,始终占居着主导地位,是“论政”的灵魂和基础。

魏征出身于儒学世家,又是隋朝儒学大师五通的学生。饱读诗书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儒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升华。

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他主张施行儒家的所谓“仁政”。施行“仁政”,开明的君主就得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也就得远不人,近贤臣,以洁正视听。

他主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说国君好比小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要想长治久安,就不可过分盘剥百姓,滥用民力。

他还主张居安思危,治不忘乱。他认为在封建统治大业上,“守成”比“草创”更难。他说: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消灭那些敌对势力,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各地纷纷归附,草创大业并不困难。然而,得天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百姓希望安静而徭役征调不止,社会残破不堪而奢侈浪费不减。国家衰弱和一切弊端,往往是从这里开始,如此说来“守成”是困难的。

基于这样的治国之道,在魏征的直接参与下,唐初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以解决农民为土地的渴望;同时推行“租庸调制”,旱天灾则减免一定赋税,如此轻徭薄赋,遂使农民减轻了负担;又兼奖励婚配,兴修水利,就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上,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修订法令典章制度,选贤任能,惩治贪官污吏,提倡廉洁奉公。在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唐代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形成了人口增加,生活不断改进,政治清明,人民精神振奋的历史局面。这也是唐代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作为一个大唐帝国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魏征的头脑始终十分清醒。人卫直怀着忧郁的心情注视着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注视着社会上的各种重大问题。他看到李世民虽然一再标榜要做一个开明的君主,然而在实际上又常常很矛盾,贪图安逸、讲究奢华,不愿听忠言直谏,一系列的问题都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了使李世民能够清醒,始终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开明君主,他不但经常面谏杨世民,还两年时间里连上四道奏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各种问题的年法和主张。在他的晚年,辞去宰相之职后,还给李世民上一奏疏,就是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从十个方面论述了贞观中期以来的唐朝政局,指出李世民统治日益懈怠的危险性。这篇奏疏根据儒家治国安邦的道理,结合实际,有理有据,感情充沛。对十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得十分深刻透彻,而又十分动人心魄。李世民看后,很受感动,竟至于将《十渐不克终疏》写在屏风上,以便朝夕阅读,天天警惕自己。

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