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2收藏

病因辨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 41 风证 42 寒证 43 暑证 44 湿证 45 燥证 46 火证 5 疫疠 6 七情 61 喜 62 怒 63 忧 64 思 65 悲 66 恐 67 惊 7 外伤 8 其他 81 气滞证 82 血瘀证 83 痰饮证 84 食滞证 85 虫积证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病因辨证 1 拼音

bìng yīn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categorical identification in terms of causes of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tiolog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病因辨证为辨证方法之一[1]。指以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分析推求致病原因及机体反应性的辨证方法[2]。即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来推求病因,从而给治疗提供依据[1]。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发热、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火等[3]。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3]。病因辨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六*、疫疠、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1]。病因辨证是辨证学中带根本性的部分,是辨证准确与否的关键[1]。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记载的病机十九条,是将多种病症用病因、病机予以概括归纳,是研究病因辨证的范例[3]。

4 六*

六*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2][4]。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其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功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六*[5][4]。六*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病和传染病)的病因[5][4]。六*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5][4]。《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41 风证

①发病急,变化快,病变部位多在头面或肌表。②症状有游走性,瘙痒,恶风,动摇歪斜(如抽搐、震颤、眩晕、口眼斜,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特点,临床常有其他兼证。③外风多在外感病中出现,可见风寒、风热、风湿、风水等。内风在内伤病或热性病过程中出现,可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或血虚动风等,应注意鉴别。

42 寒证

①症状及舌脉同八纲辨证中寒证。②外寒通常在外感病中出现,内寒多在内伤病过程中出现(相当于阳虚),应注意鉴别,并须注意寒证化热,及有无其他兼证。

43 暑证

①夏季发病,起病急骤。②症状有热、渴、烦、汗的特点,甚则昏迷。③伴见气虚,津亏的症状。

44 湿证

①湿盛季节,潮湿环境及脾虚者多发。②有头身酸麻沉重,胸闷痞胀,泄泻,水肿,分泌物、排泄物污浊及缠绵难愈等特点,舌苔多腻。③湿可从热化(湿热证)或从寒化(寒湿证)。

45 燥证

①多发于秋季,或热病、汗、吐、下、失血后。②症状有干燥、阴亏的特点。见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③外燥多在感受秋季燥邪后发病,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内燥多在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中出现,应注意鉴别。

46 火证

①有各种热的症状,并有伤津、动血、面红目赤、舌红、脉数等特点。②虚火多在阴虚、血少、津亏证中出现,实火多在实热证中出现,临床应注意鉴别。③风、寒、暑、湿、燥均可化火。

5 疫疠

疫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6]。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又名瘟疫、时气[6]。《医学入门》卷四:“疫疾如有鬼疠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温疫是感受疫疠之气,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7]。《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

后世常见者为:

1暑热疫毒,伏邪于胃。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癍、神志昏迷,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见《疫疹一得》)。[7]

2疠气疫毒,伏于募原。初起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治宜疏利透达(见《瘟疫论》)。[7]

6 七情

七情是人的情志活动的统称,具体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是人类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2][8]。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感 ,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包括某些内脏病变而继发的病态情志活动。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9]

61 喜

喜为七情之一。属正常的情志活动[10]。《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心在志为喜。”《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但暴喜无度,则可成为致病因素。《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喜怒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黄帝内经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暴喜伤阳,暴怒伤阴。”

62 怒

怒为七情之一。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1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间·四时刺逆从论》:  “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63 忧

忧为七情之一。忧虑过度可引起内脏病变[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忧伤肺。”《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肝则忧。”《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愁忧恐惧则伤心。”

64 思

思为七情之一。即思虑。《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虑过度可致气机郁结,甚而伤及脾的运化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13]

65 悲

悲为七情之一。悲哀过度可伤脏气。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内脏病变亦可致易悲之症。《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 《素问,宣明五气》,“(精气)并于肺则悲。”[14]

66 恐

恐为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肝气虚则恐。”[15]

67 惊

惊为生理名词。七情之一[16]。

7 外伤

出《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

1损伤病证分类之一。一般指扑击跌仆所致皮肤、肌肉、筋骨的损伤。[17]

2与七情内伤相对而言。可指六*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湿、伤暑等。[17]

8 其他 81 气滞证

①发病与情志变化有密切关系,亦可发生于湿痰中阻或食滞中焦时。②症状以窜痛、胀痛、嗳气、矢气或活动后减轻,以及痞块聚散无常为特点。

82 血瘀证

①多发生于气滞、寒凝、热结及外伤后。②以刺痛、刀割样痛,痛处不移,痞块固定,或经血紫暗有块等为特点。③唇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涩或结代。

83 痰饮证

①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②症状以咳吐痰涎,喉中痰鸣(痰证),或胸胁满闷,喘息咳唾不得卧,或腹中肠鸣漉漉有声(饮证)等为特点。③舌苔多腻,脉多滑。痰饮停留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痰停留于皮下则为“瘰疬”,饮停胁下则为“悬饮”等。④痰饮多具有湿证特点。

84 食滞证

①发病与饮食不节有关。②症状以腹痛、嗳腐、吐泻酸臭、恶食、脘腹痞满等为特点。

85 虫积证

①发病与饮食不洁、生食习惯有关。②症状以腹中阵痛、便虫、吐虫、嗜食异物、鼻孔或 瘙痒为特点。③有些患者有面生白斑,巩膜有蓝黑斑点,或有面黄肌瘦等体征。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苍柏散 1 拼音

cāng bǎi sǎn

2 处方

苍术、黄柏、牛膝、杜仲、防己、木瓜、川芎。

3 功能主治

腰痛,湿热注足。

4 摘录

《金鉴》卷四十三

古籍中的苍柏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长夏暑湿相搏,或因膏粱成湿热者亦同。实者,二炒苍柏散加柴胡、防风煎服;虚者,七味苍柏散;溺赤者,五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威灵仙尤妙;凡腔子里气,须用些木香行气。七味苍柏散苍术、黄柏、杜仲、故纸、川芎、当归、白术各一钱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寒湿热成痹,臂髀腰脚骨热肿痛,行步艰难者,二妙苍柏散等分,加虎胫骨减半,为末,水调服。暑热烦疼寒掣

《杂病心法要诀》:[卷五]腰痛总括

南星、地龙、乳香、没药也。加五灵脂、麝香尤效。苍柏散煨肾散湿热热注足苍柏,二妙牛杜己瓜芎,腰如物覆

《医宗金鉴》:[卷四杂病心法要诀]脚气死证

目录 1 拼音 2 《症因脉治》卷一:瓜蒌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传信适用方》卷三引周子明方:瓜蒌汤 31 瓜蒌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产科发蒙》卷四引《赤水医案》:瓜蒌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妇人良方》卷五 51 瓜蒌汤的别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55 附注 6 《伤寒总病论》卷三 61 瓜蒌汤的别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65 附注 7 《济阳纲目》卷三十三 71 组成 72 主治 73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瓜蒌汤 1 拼音

guā lóu tāng

2 《症因脉治》卷一:瓜蒌汤

21 处方

瓜蒌仁、枳壳、青皮、苏梗、桔梗。

22 功能主治

感冒胁痛,表已散,里气不和作痛,审知是燥痰结饮,胁痛。

23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一

3 《传信适用方》卷三引周子明方:瓜蒌汤

31 瓜蒌汤的别名

栝楼汤

32 处方

瓜蒌1个(去皮,将瓤与子锉碎),没药1钱(研),甘草半两(生,锉)。

33 功能主治

五发:发脑、发须、发眉、发颐、发背;痈疽;瘭、痼、癌。

34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栝楼汤(《普济方》卷二八八)。

35 摘录

《传信适用方》卷三引周子明方

4 《产科发蒙》卷四引《赤水医案》:瓜蒌汤

41 处方

瓜蒌仁6两,桑白皮1钱,杏仁1钱,半夏1钱,桔梗1钱,紫苏子1钱,枳壳1钱。

42 功能主治

产后咳嗽,痰不易出,左胁疼痛,内热气壅,不能伏枕。

43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44 摘录

《产科发蒙》卷四引《赤水医案》

5 《妇人良方》卷五 51 瓜蒌汤的别名

栝楼汤

52 组成

枳壳4个,厚朴1两,薤白1两,瓜蒌1个,桂枝1两(有热除此1味)。

53 主治

胸痹疼痛,痰迷,心膈不利。

54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7升,煎取4升,去滓温服。

55 附注

栝楼汤(《普济方》卷一八七)。《普济方》有生姜半两。

6 《伤寒总病论》卷三 61 瓜蒌汤的别名

青竹茹汤、瓜竹汤

62 组成

瓜蒌根4两(无黄脉者),淡竹茹半斤。

63 主治

病未平复后劳动,致热气攻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瘥后劳复,阴阳易病,卵肿疼痛,手足不能动。

64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水3升,煮1升3合,去滓,1日23服。温与之。

65 附注

青竹茹汤(《活人书》卷十七引《百问方》)、瓜竹汤(《医学入门》卷四)。

7 《济阳纲目》卷三十三 71 组成

瓜蒌根(薄切,炙)5两。

72 主治

消渴,小便多。

73 瓜蒌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4升,随意饮。

古籍中的瓜蒌汤 《药征续编》:[卷上栝楼根]辨误

加根字。不然,与子相混,不可不改焉。又小陷胸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方内,

《严氏济生方》:[五脏门肺大肠虚实论治]泻白散

(炙)桔梗(去芦,锉,炒骨皮(去木)半夏(汤泡七次)瓜蒌子升麻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各等分)上咀

《六因条辨》:[伤暑条辨二十六条]伤暑条辨第十二

感暑浊,交相互结,胸间因而作痛。宜用甘遂,半夏,瓜蒌以涤浊痰,佐入黄连,枳,桔,泄热开胸。《六因条辨

《六因条辨》:[伤暑条辨二十六条]伤暑条辨第十三

瘀热不解、胸肋板痛,此血结胸也。宜用桂枝、红花、瓜蒌,郁金、桃仁、赤芍、海蛤等味,消而且散。若少腹硬

《六因条辨》:[秋燥条辨十一条]秋燥条辨第十一

目录 1 拼音 2 《医林纂要》卷九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四物加曲汤 1 拼音

sì wù jiā qǔ tāng

2 《医林纂要》卷九 21 组成

四物汤加神曲(炒)8分,砂仁8分。

22 主治

麻疹愈后,脾胃虚热不能食者。

23 各家论述

四物以养阴,而平其虚热;神曲、砂仁以化气,而复其元阳。

古籍中的四物加曲汤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呕吐,欲闭户牖。轻者,小柴胡汤倍半夏;重者,合四物汤。厥阴疟,发于寅申巳亥四旁之日,小腹痛引阴如淋

《丹溪治法心要》:[卷七·妇人科]经病(第一)

期而作疼者,亦气滞也。过而作疼者,虚中有热也。四物加芩、连。一云气血虚也,八物汤加减。过期而作疼者

《伤寒论辑义》:[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医方考曰。四物皆渗利。则又有下多亡阴之惧。故用阿胶佐之。以存津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调经通治方

如疟,宜治风六合,或伤损气血,乘虚而晕者,宜四物汤(四两)防风羌活(各一两)若血气上冲心腹,肋下满

《外科理例》:[卷七]疮疥一百四十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 5 湿温有强烈传染者 6 大头痛,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者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疫疠的方剂 2 治疗疫疠的穴位 3 治疗疫疠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疫疠 1 拼音

yì lì

2 英文参考

infectious damp h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疫疠为病名[1]。

4 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

疫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1]。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又名瘟疫、时气[1]。《医学入门》卷四:“疫疾如有鬼疠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温疫是感受疫疠之气,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2]。《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

后世常见者为:

1暑热疫毒,伏邪于胃。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癍、神志昏迷,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见《疫疹一得》)。[2]

2疠气疫毒,伏于募原。初起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治宜疏利透达(见《瘟疫论》)。[2]

5 湿温有强烈传染者

疫疠指湿温有强烈传染者[1]。《六气感证要义·湿温》:“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

6 大头痛,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者

疫疠指大头痛、大头瘟,指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者[1]。《医碥》卷三:“大头痛,头肿如斗,俗云大头瘟。天行疫气所发。”《此事难知》卷下:“大头痛者,虽为在身在上,热邪伏于己,又感天地四时非节,瘟疫之气所著,所以成此疾。至于溃烈脓出,而又染他人,所以谓之疫疠也。”大头瘟为瘟疫的一种[3]。见《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3]。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3]。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3]。《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大头瘟,……其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皆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初则憎寒壮热,肢体重,头面俱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食饮,舌干口燥,或恍惚不宁。不速治,十死八九。”治宜分清病变所在经络用药。《伤寒括要》卷下:“大头瘟,天行疫毒邪犯高巅,分别三阳经而施治。”可用普济消毒饮、通圣消毒散、升降散等[3]。外用三黄二香散,马齿苋,麦面并醋调敷[3]。因病患部位及病情重危的不同,又有瓜瓤瘟、鸬鹚瘟等名[3]。

7

目录 1 拼音 2 《活人方》卷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香连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香连枳术丸 1 拼音

xiāng lián zhǐ shù wán

2 《活人方》卷五 21 方名

香连枳术丸

22 组成

白术4两,枳实2两(麸炒),广橘红1两,半夏1两,麦芽粉1两,神曲1两,陈黄米2合(炒焦),木香5钱,川连5钱(姜炒)。

23 主治

湿热之气郁于胃腑阳明,热毒久伏不清,以致痞满嘈杂,吞酸吐酸,恶心呕吐。

24 香连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空心,白滚汤吞服。

25 制备方法

荷叶汤为丸。

古籍中的香连枳术丸 《本经逢原》:[卷四虫部]蜂蜜

霜,枳术丸用荷叶裹饭,佐金丸用米饮,牛黄丸用蒸饼,黑锡丹用酒曲,磁朱丸用神曲,虎潜丸用酒,香连丸用

《症因脉治》:[卷四痢疾论]外感休息痢

泼火散治火伤血痢之方。川黄连赤芍药地榆青皮甘草枳术丸合保和丸,可治休息痢。陈枳实白术保和丸治食积痢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

酒,或伤灰酒成积,腹痛,大便窘迫者,酒蒸黄连丸、香连丸。如伤酒呕逆,眩晕,头痛如破者,补中益气去白术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寒一二二)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星苏散(小二四)香连丸(寒百十三)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比金丸(小百

《明医指掌》:[卷四]痢疾三

病因辨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 41 风证 42 寒证 43 暑证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