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李斯与韩非子的故事简介:
李斯此人,知识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术。李斯当初在上蔡的时候,做着小官并不能满足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是从荀卿学王之术,学成之后便来到了秦国,投奔到秦相国吕不韦门下,很快就凭借出色的能力得到赏识,三千多舍人中被吕不韦选中,虽然只是做 了秦国的小官,但终于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为秦国出谋划策,建议秦王离间各国君臣。对于六国,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和重用,随后升任为客卿,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秦王果然采纳。
随后李斯一路升任到丞相,秦统一之后,李斯又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而当时跟李斯一起在荀子那里学习的还有一个叫韩非的人,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公子,战国后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木“、”势“ 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极力提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讲求以法治国,替代了国君专制的制度。
李斯和韩非是同学,后世多认为是李斯害死了韩非,其实李斯早就说过: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李斯杀韩非的出发点不是妒忌韩非,而是韩非是韩国人,当时秦国正在攻韩,韩非身份太特殊必然会阻止秦国攻韩,而韩非回国也会帮助自己的国家,像韩非这么厉害的人,不管是让他回去还是不回去,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韩非是早晚要除掉的。于是,李斯出于种种利益考量 就把韩非逼死了。
人物生平:
战国末年,李斯生于汝南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阳办事处李斯楼社区 )。其字号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元人吾丘衍《学古编》等书则称其“字通古”,可靠度存疑。
年轻时,李斯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韩非子》中著名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
韩非,又称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写文字语言大胆幽默,所写的语言文字收录在《韩非子》中。通过寓言讲明白一个道理,举例十分生动,通俗易懂,至今对后世产生影响,有些寓言故事变成了成语,以警醒世人。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子创立的法律也为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韩非子一生写了许多寓言。他们还传递了什么?韩非子还写过什么书?
韩非子的寓言是什么?
韩非子的文章描写语言幽默大胆,说明韩非子的思想很活跃,他的文章也有警示世人的意图。《韩非子》收录了他所有的寓言文章。他通过寓言解释了一个道理。例子非常生动,容易理解。他们影响了后世。有些寓言变成了提醒世人的成语。
韩非子浮雕
韩非子成语的矛盾。矛和盾是古代的战争武器,一个用来进攻,一个用来抵抗。楚国有个商人,他不仅卖矛,还卖盾。当时他对路人说:“我的盾坚不可摧。即使是最锋利的盾牌也无法穿透它。然后他说他的矛足够锋利,可以刺穿一切。结果人家说他用你的矛捅了你的盾。这位商人立刻失声了。
还有医学禁忌,讲的是蔡桓侯和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医生,他能够阻止病情的轻微恶化。在身患绝症之前,他告诉蔡桓侯,他的病需要早期治疗,但蔡桓侯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嘲笑扁鹊。直到疾病无法治愈,扁鹊才开始寻求治疗。
另外三个变成了老虎,等着兔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都出自韩非子。可见,韩非子寓言蕴含着深刻的治道思想,并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流传后世。
韩非子写了什么书?
韩非子写过很多书,但都收录在《韩非子》这本书里。现存有55本书。最重要的是韩非子的法治理论,是当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画像
其中《古芬》论述韩非子自身的悲愤。是对君主心理的分析,可见说服君主的难度。前半部分论述惩治贪官的具体措施,后半部分反对儒家提倡的法家思想。是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代表作。它也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主要历史来源。还有“五甲虫”,指扰乱王法的五种人。韩非子认为他们应该被淘汰。韩非子认为学者、批评家、剑士、帝王将相、商人等。蛾子是五种甲虫之一。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天才。他对历史和未来有自己的看法。韩非子在认识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时,提出了“民富而货少”的思想。这说明韩非子的思想是超越的,他生前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然而不幸的是,他生在韩国,死在秦国。
韩非子简介
本文2023-11-01 18:18: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