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吟诗作对的文人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附庸风雅?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很多著名的诗词都出自于古人的手。当我们沉浸在古人的诗词中,也能进一步的体会到他们情绪的起伏和所描绘的大千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不禁会想到这些吟诗作对的文人是不是没有自己的主业,而是只会写诗这种绣花功夫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附庸风雅一词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附庸风雅这个词的来历。早期,“附庸”和“风雅”两个是完全无关的词汇,前者表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附属的几个小国,而后者是指《诗经》中的风雅,后面也指代文化。清朝康熙时期,这个词语是一个褒义词,被形容为很有文化和特征的事物和人们。但是如今,这一词语便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只会用一点点文化来抬高自己的学问的人。
二、古人的附庸风雅其实,我们从诗词中所了解到的古人,只是片面和不完整的。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就不能说他们是只会诗词。宋代王安石在诗词中极高的造诣,同时自己也位列宰相之位。可见,诗词只是古人的一个爱好而已,并不是他们的主业。那么,古人除了吟诗作赋之外,还有什么“附庸风雅”的爱好吗?在古人的世界中,下棋、喝茶、饮酒都是一些常规的行为操作,他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深刻的感受着这个世界发生的变化。
看完古人这么多的爱好,相信每天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我们,也是时候放下了。古人的吟诗作对,仅仅是反映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感受,并非把这个爱好当做是自己的事业,也没有用它来提高自己的逼格。因此,用附庸风雅这个词来形容,是完全不准确的。
八大是这八大:
一琴
知音一曲百年经,荡尽红尘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鱼樵山水问心宁。
轻弹旋律三分醉,揉断琴弦几处醒?
纵是真情千万缕,子期不在有谁听?
二棋
无声无息起硝烟,黑白参差云雨颠。
凝目搜囊巧谋略,全神贯注暗周旋。
山穷水尽无舟舸,路转峰回别样天。
方寸之间人世梦,三思落子亦欣然。
三书
无芳无草也飘香,石砚研飞墨染塘。
笔走龙蛇盘九曲,鸾翔凤翥舞三江。
庐山峻岭隐深处,人面桃花映满墙。
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四画
云雨山川素纸装,晓风残月入华章。
一毫漫卷千秋韵,七彩融开几度芳。
山路松声和涧响,雪溪阁畔画船徉。
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五诗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爱诗魂已近癫。
朝赋别离悲又怨,暮吟相聚笑还怜。
春花秋雨尽成韵,晓月寒霜皆入联。
偶得佳词忘所以,唐风一揽不知年。
六酒
淡淡馨香微透光,杏花村外送芬芳。
别君执手情无限,会友斟杯醉亦狂。
常伴骚人对月饮,又随墨客绕诗徉。
天涯万里情归路,唯我金樽最爱乡。
七花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
红颊含羞窥蝶舞,朱唇轻启唱蜂忙。
邀来春色满园秀,撷取清风一地香。
流落尘埃无怨悔,新生由此看兴昌。
八茶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
日月精华叶底藏,静心洗浴不张扬。
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润千年四季香。
窗外闲风随冷暖,壶中清友自芬芳。
摘 要:袁宏道可说是明朝中后期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以摇曳多彩的游记和不拘格套的诗文冲破了当时的复古牢笼。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多是自在潇洒的,然而当他失势的时候,显露出的某些精神面貌却是少为人所知的。以下研究从他人生处于最低谷时创作的《广陵集》入手,并借以分析传统士子遭遇现实困境时的作为。
关键词:袁宏道 广陵集 现实困境 传统士子
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观,并在作品中实践了这一思想,创作了大量摇曳生姿、鲜活灵动的诗文,是以在后世人心中留下了一个自由洒脱的形象。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尽管出入佛道、看似潇洒旷达,但作为骨子里流着儒家血液的士子[1],袁宏道不可能真正舍弃世俗功名,去追求宗教超世俗的生命境界。这一点,在薄薄一卷《广陵集》中即可得到证明。
一、诗中流露的迹象
1597年夏,中郎携家寓居仪征(属扬州治下),至次年二月方离去,此时此地所做大部收入《广陵集》。侨寓仪征的这大半年时间,可说是中郎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时期,寄人篱下,缺吃少穿,颇为狼狈。作为一位诗人,他此时的诗作必会对现实有所反映,而从中又可看出传统儒家价值观下读书人的一些共性。
第一个方面,是整体诗风诗格的下滑。《解脱集》中,中郎颇为潇洒自在,盖孤身游历,暂无家眷拖累,又常有友人招待,所以纵去吴时“贷而后装”,亦得一时逍遥山水之间。《广陵集》与《解脱集》作于同一年,然其中格调却颇有不及,至有“青霜一寸冰皮老,冻楚荒荒落饥鸟”、“冻鹤僵孤影,穷霜益老颜”、“饥鹤窥冰涧,穷鸦话夕城”、“冻网悬枯木,荒崖依病枫”等许多气格低沉、大近晚唐“寒瘦”风格的诗句。无法确定这和后来兴起的竟陵派有无传承关系,但和之前诸集相比,这种突然的风格变化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个方面,是对于生活状况的描写。他在仪征遇到的现实困境,几乎是每位侨居者都要经历的。试选数例分类如下:
1、衣食困难:
百钱买看双丫女,一日刺投数主人。白酒澄来如雪水,青袍当去得霜鳞。(《即事,时京使至》)
盖膝衣三补,充脾饭一匙。长贫商贾贵,久客保佣知。(《雪中》)
2、知音稀少:
客中无旧识,远望却依稀。(《闲行》)
闲适鱼归水,孤羁鸟怯飞。寒江黏戍艘,贾俗厌儒衣。失路干人左,贪生学道非。无才甘自苦,不是怨知希。(《感怀作》,末尾两句为反语)
3、年华老去
鬓发如油霜镜里,等闲拔出几茎丝。(《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其三)
贫色杯中减,衰音镜里知。(《偶成》)
开帖临黄字,关门变黑髭。(《雪中》)
4、缺乏认可
世人眼塞开元钱,那能读得贞观字。百万抛来李白穷,十千唾手袁羊戏。沟水至清河至浊,汉宫不重东方朔。天池老尽垂天翼,斥鷃公然承羊角。(《步小修韵,怀景升》)
穷骨耽书傲,寒毛看剑生。东方唇自腐,执戟竟何成?(《无题》)
消日总多无义语,安心唯有耐输棋。(《放言,效元体》,此两句为反语。)
5、宦情未灭
客里关心辽左书,梦中失路京华道。(《冬尽偶成》)
霸业虚孟尺,贫策付丘鞭。(《偶成》,此句有深意。用《论语》中“富贵若可得而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已有暗向现实低头的意思)
乡书寄去求鹅炙,闽客新来送荔枝。(《放言,效元体》。鹅炙典见于《太平御览》、《晋书》等,为英雄未遇而终必有所遇的象征。荔枝却有“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远离权力中心的不善预兆,故非寓客所喜。)
从上述六条可以看出,传统落魄士子的困窘,在《广陵集》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可证明,虽然中郎之前有辞吴令的风雅之举,但面对现实的困境,仕宦的想法又重新抬头了。
二、再次出仕的原因
为什麽中郎会重新出仕?虽然此刻袁宏道是“入补官”,也就是等待官位空缺,但并非一定可以做官。一来明朝后期冗员杂吏极多,难有空缺;二来即便有所空缺也会有一些人托关系、走门路抢占;三来当时政府效率低下,即便份内该当入仕,也可能过很久才通知到本人;四来中郎既然有托病辞官的先例,他自然可以故伎重演。但事实是中郎寓居仪征不到一年便重新出仕,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
1、家道不振
据袁中道《中郎先生行状》载,公安袁氏一门自江右(即江西)迁至蓟黄之间,并发展成当地望族。然而“明嘉靖年间,公安发生大饥荒,大化(袁氏兄弟祖父)以二千石粮食、千两银子赈借灾民,并焚烧了全部借券。这次慷慨仁义之举,赈济了数千灾民,但袁家也因此家道中落。”[2]而袁宏道又出手阔绰,“百钱买看双丫女”、“花前沃雪呼家妓”、“强起持杯酒,长歌命小鬟”等在诗歌中多有体现。以此时袁家的条件和父兄的严格,是不允许他这般消费的。他需要一份收入——于是不得不继续做官。
2、主人离开
从《解脱集》卷四末尾《李季宣》一牍中可以看出,中郎曾寻求过李柷(字季宣)的托庇。而季宣想必很爽快地答应了,并把此事办得颇合中郎心意。中郎在接下来与好友江进之的尺牍中说:“弟暂栖真州城中,房子宽阔可住。弟平生好楼居,今所居房,有楼三间,高爽而净,东西南北,风皆可至,亦快事也。”可得一证。中郎到达仪征后,颇过了一段快活日子。如在《解脱集》数篇尺牍中言道:
真州有友人李季宣,快士也,颇消客子岑寂。黄山诗侠潘髯,以季子婚至古亭;浪子丘大,买居桃叶,亦以次将至。子公与仆同形影,相聚不必言。近日维扬亦有几隽人可与语者,以兹袁生颇过快活日子,不致落寞。(《钱象先》,《袁宏道集笺校》五一三页)
……又得季宣为友,江上柳下,时时纳凉赋诗。(《江进之》,《袁宏道集笺校》五一五页)
然而李柷不久之后即调任北上,这一事件给中郎带来了较深的影响。自《送李季宣北上》(《笺校》五三〇页)之后,诗格陡然一变,遂有《日暮》之感伤、《望乡》之殷思、《偶成》之苍凉。《广陵集》中诗风之变,自此三诗起。另有迹象表明,李柷离开后不久,中郎便携家从居停主人张白榆处搬出。可以想象,这与李季宣的离开也是有某种关系的。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扩展资料:
《诗经》传统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1、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2、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3、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4、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
《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
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扩展资料:
《小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为先秦时代中国诗歌,共有七十四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
《小雅》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
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可以说《诗经·小雅》是中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诗经
古代吟诗作对的文人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附庸风雅?
本文2023-11-01 18:43: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