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帝王,为何被人评价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唐文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帝王,为何被人评价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第1张

唐文宗在位期间,励精求治,勤于政事,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所以称他为“有帝王之道”。但是他作为皇帝,缺乏精密的谋划,用人识人有误,所以又称他为“无帝王之才”。他想要拔除和消灭掉宦官们的势力,以正朝风,但是他却没有制定好详密周全的计划,导致歼灭宦官势力的计划失败。

首先,在经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几任皇帝似乎都不再雄谋勇断,而是都用柔和的方式和手段,扶植一方势力来架空当前的势力,导致宦官权利空前转换膨胀,越来越大,甚至到了可以称之为实际上的大唐天子的地步。想要一次性地解决宦官专权的问题,需要十分周密的计划和绝对果断的手段。

其次,唐文宗性格宽和柔雅,这样的性格不足以支撑他来游刃有余地面对中唐时期混乱黑暗的局势。他的性格只适合在太平盛世做一代贤能之主,但在这个黑暗的中唐时期,他只能成为宦官手中的傀儡皇帝,就算是有心作为却也无能为力。

除此之外,在唐文宗登基之前,宦官们就已经掌握了很大的权利,想除掉他们必须做到百密而无一疏。而“甘露之变”从头到尾疏漏太多,金吾将军韩约的表情让仇士良看出了端倪,更被他轻易发现隐藏在庭院之内的士兵,这样的情况,虽然是臣子的失误,但这正是唐文宗“无帝王之才”的表现。

导读: 春秋战国,是一个分外辉煌的时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时代。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改革家”1管仲

管仲(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后人将其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共24卷,85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2李悝

李悝(kuī)(前455年―前395年),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是战国前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在魏文侯时期任相国,在列国中率先进行变法,颁布《法经》,在社会上宣传《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提倡法制。李悝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使魏国很快富起来,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据说,商鞅入秦时,随身携带的就有这本书。商鞅受李悝变法的影响很深。他在秦国的变法,有很多都是借鉴了李悝。

3商鞅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以国为姓,商鞅之“商”即以封地为姓或以官职为姓)。公元前361年,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霸道得到秦孝公的赞许,强国之道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商鞅徙木立信坚决推行变法,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军功爵制。推行县制,实行连坐。迁都咸阳,制定秦律。统一度量衡。焚诗书,禁游学。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死后被车裂。商鞅在秦执政约二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申不害

申不害(前385~前337) ,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著称,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史记》在《老子韩非列传》后面写他是“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不害的学说尽管被韩非指出有许多不足,但他主持的韩国变法,确实是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所以,在韩国历史上,申不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政治改革家。

子虚问道于

子曰:“何谓王道?”

子曰:“不遵王化者,尽戮之。”

子虚曰:“然何谓霸道?”

子曰:“遵王化者,亦戮之。”

复问曰:“然则天道为何?”

子曰:“且戮且呼‘天诛之!’‘天诛之!’”

所以,中国自古有屠城的习惯,就是从孔子这句话里来的,要彰显王化,就必须“尽戮之”!

总结一句话,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现在衍生

何谓王道?对手不乖,便从他身上碾过去。

何谓霸道?就算乖的,也碾过去。

何谓天道?亲,今天该你被碾了。

何谓帝道?你不想被碾,也不得不被碾!

何谓儒家之道?碾过去之前跟他说一声。

何为墨家之道?用器械从不乖的身上碾过。

何谓墨者之道? 用自己造的大轮子碾过去!

何谓兵家之道?简单高效的碾过去。

何谓道家之道?一边打酱油,一边淡定的看着你被碾!

何为佛家之道?碾完你告诉你其实碾等于没碾没碾等于碾,你被碾是因为以前碾过别人;

何谓法家之道?我依律严厉地将你碾过;

何谓纵横家之道?我喊上一帮人来碾你!

何为阴阳家之道?”我算出你今儿晚上要被碾过!”

何为国际主义之道?我碾你是为了你好。

何谓强国之道?众小弟拿号排队找关系走后门双膝跪地至诚膜拜:大哥啊求碾压!否则我就跪地不起!

何为中华之道?自古以来,你就是被我们碾大的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坐在轮子上大喊:“历史的车轮碾过来啦!

第九集: 卫鞅自解棋道 势为上

“世间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民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造物最终又被芸芸众生围。此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所以,棋以围命名,正合天地万物之法则。

棋道,虽以围地为归宿,但必以取势为根本。势高则围广,势卑则围小……”

第十二集:卫鞅孟子论战 人性本善vs人性本恶

馆长:本次大论战,是稷下迎接孟夫子入齐大典 学无止境,士无贵贱,诸位皆可向孟夫子挑战争鸣

众人:请孟夫子开讲

馆长:孟夫子,请!

孟轲:诸位,儒家创立百余年,大致主张,尽为天下所知,

一一重申,似无必要,就请列位就相异处辩驳发问,老夫做答,方能切中要害。

杨朱:在下杨朱,敢问夫子,天下万物何为贵,何为轻?

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众人:万岁,民贵君轻!

申不害:在下申不害,敢问夫子,天下动荡大争,要害何在?

孟轲:不师周礼,不行仁政,以杀戮征战为快事,是为要害。

申不害:仁政,周礼,井田制,夫子果真以为可行?

孟轲:国有圣君良将,仁政可行,周礼可行,井田制更可行。

申不害:邦国兴亡,夫子寄望于圣王复古,实则人治啊。

孟轲:人治侍德,至少强过先生权术治国。

申不害:在下正告夫子,术治乃法家之学,不是权术之学。

孟轲: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

卫鞅:大谬! 孟夫子如此断言,大谬!

孟子:立论当有理有据,足下无端指斥,何其浅薄哉!

卫鞅:夫子大谬,凭据有三。天下学派皆有分支,夫子断章取义,以术治派为法家全貌,此其一;法家三派,其根同一,皆以认同法治为根本,而在推行中各有侧重。夫子无视法家根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此其二;法家术治派,是在行法根基之上着重整肃吏治,强化查勘官吏,与搬弄权谋有天壤之别。夫子有意抹煞根本,其论断之轻率无以复加,此其三。

孟子:你是何人,法家何派?

慎道:哈哈哈!天下士子听了!此人卫鞅,我法家法治派名士。

孟子:法治成家成派,老夫未尝闻也苛政猛于虎而已,何足论之!

卫鞅:夫子论学先定罪,不足道也。卫鞅唯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潮流而强国富民,谁便是正道!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贻误天下,必将为大争之世所遗弃。

众人:卫鞅,彩!……

孟子:人性本善 自有法、墨、兵三家而沦丧。不亦悲乎!

卫鞅:夫子立论无据,人性本恶!

众人:愿闻卫鞅之论。对。卫鞅说

馆长 :稷下学宫言无不尽,人人可论

孟子:老夫愿闻足下性恶之说,以为世人鉴戒

卫鞅:恶,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人性之恶 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范恶意;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无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与复古之论,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伪之言!

第十六集:卫鞅向秦君阐述强秦之策

卫鞅:“关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为天下列强所无,何以在秦数百年,却荒芜薄收,人烟稀少?渭水滔滔,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何以秦据渭水数百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见空空?老秦人朴实厚重,尚武之风深植朝野。可为何秦国却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新军?”

景监:“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

卫鞅:“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何谓综合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有此五者,堪称强国。而目下之秦国,五无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国库空空、甲兵老旧、私斗成风!”

秦君:“然而如何啊?王道?仁政?还是无为?”

卫鞅:“君上洞若观火。三道玄谈,俱往矣!”

秦君:“渠梁愿闻先生新论。”

卫鞅:“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三道天壤之别。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秦君:“渠梁愿闻强国之道。”

卫鞅:“强国范式不同,魏齐楚三强范式,君上有何评判”

秦君:“强国范式不同?尚未想过,请先生指教”

卫鞅:“魏国范式 甲兵财货之强,齐国范式 明君吏治之强,楚国范式 山河广袤之强。而这三强,皆非根本之强,不足效法。”

秦君:“魏齐楚三国之强,还不足效法?!”

卫鞅:“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在于只强一时,不强永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制,实为人治。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秦国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秦君:“先生终显大才本色啊!”

第十九至二十集:卫鞅与秦君争论私斗刑杀事宜

秦君:不能变了?

卫鞅:法立如山!

秦君:不能缓?

卫鞅:法贵时效!

秦君:不能减

卫鞅:减刑溃法!

秦君:不能特赦

卫鞅:法外无恩!

卫鞅:“国治,断民王;断官强;断君亡…… ”

卫鞅:“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大道之行,根在民心,世族非议,不足道哉!”

卫鞅:“法贵正义,法贵公平;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唯此,法治可立。”

第三十三集:收复河西前卫鞅与秦君议国力

秦君:“单说军力,秦国似乎没有必胜的把握。”

卫鞅:“可战场之道,不全在军力。”

秦君:“秦国富强了,但是也很难说国力超过了魏国。”

卫鞅:“君上所言,仅仅指财货国力,而不是全部国力。”

秦君:“全部国力”

卫鞅:“民心民气,军心战力,君臣聚合,庙堂运筹,尽皆国力。”

秦君:“大良造的意思是说,秦国的整体国力已经强过魏国?”

卫鞅:“正是,财货丰厚,历来不是国力之魂。”

秦君:“那国力之魂在哪?”

卫鞅:“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

其他

孝公:鸟!!

玄奇:唉呀,粗粗粗。

秦公与卫秧生死誓言:

变法强秦,生死相扶

君为青山 我为松柏

粉身碎骨 永不相负

最多的一句话,一曲歌:纠纠老秦 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 死不休战

商鞅曰:今日就再来一局大盘灭国!

秦公与玄奇爱情誓言“不离,不弃,不移,不易”

最让人动心的一句话 如果真有那个女子对我这样说 我肯定会被融化-----------" 我比你更懂你 ” 白雪对商鞅说的 。

老甘龙:飓风过岗,伏草唯存!

天明之前,其黑尤烈!(恰似当今金融风暴,股市危局!)

秦公叹秦国图变求强:穷国绝境,拼命而已!

墨家总坛:

黑卡:何为一

玄奇:一为圆 一中同长也

黑卡:何为二

玄奇:两物相异 为二

黑卡:两物相异 何能一道

玄奇:相异不相左 是为一道

凛冽寒雪,秦公嬴渠梁血书国耻碑:写在国耻日

世间还有另一种人 他们从不盘算 个人的生死归宿

更不会以此作为进退依据

国家要强大就是要付出血的代价

民众的血 贵族的血

战场的血 刑场的血

壮烈的血 冤屈的血

国家就是一颗大树

国人要敢于用鲜血浇灌

方能茁壮参天延绵相续

商鞅:大仁为不仁

对商君人品之评价:“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

玄奇: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商君:可与不可不重要,想与不想才是关键!

魏王名句:大争之世,实力说话!(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我为什么敢接秦国割地,实力使然! 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白雪对卫秧:

你的内心涌动着有为之士的无尽激情,你的血液里奔流着强烈的权力欲望。

你是天生的铁腕执政家。

你的意志,你的灵魂,你的秉性,你的智慧,都是为政、为治、为法而生的。

为了自己的治国信念,你可以去做牺牲,无怨无悔,你的品性,你的才华,注定了你更适合创造烈烈伟业要你舍弃为政生涯,而去谱写生生死死的情爱奇迹,是将栋梁化作柴火。

纵然有一片光焰,也只是燃烧自己而已。

你追求用法令创造国家秩序,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运用权力改变天下的地位,你的生命价值就会失去最绚烂的光彩。

一个生机勃勃的政坛巨子,就会消失陨落在平凡琐细的消磨中。

而你生命中最坚实的根基,已经化成了流沙,你的灵魂就会不由自主地沉沦。

而我,也只会更加痛苦,我所深爱的那个强者,已经不复存在。

我寄托在他身上的人生情怀,也化成了泡影。

我们的田园生活,我们今日所能想想的诗情画意,甚至我们的爱,到头来也会化作索然无味的相互折磨。

而这一切,都会因为我们今天的轻率与冲动消散净尽。

大秦帝国之裂变

第十六集:卫鞅向秦君阐述强秦之策

卫鞅:“关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为天下列强所无,何以在秦数百年,却荒芜薄收,人烟稀少?渭水滔滔,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何以秦据渭水数百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见空空?老秦人朴实厚重,尚武之风深植朝野。可为何秦国却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新军?”

景监:“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

卫鞅:“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何谓综合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有此五者,堪称强国。而目下之秦国,五无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国库空空、甲兵老旧、私斗成风!”

秦君:“然而如何啊?王道?仁政?还是无为?”

卫鞅:“君上洞若观火。三道玄谈,俱往矣!”

秦君:“渠梁愿闻先生新论。”

卫鞅:“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三道天壤之别。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秦君:“渠梁愿闻强国之道。”

卫鞅:“强国范式不同,魏齐楚三强范式,君上有何评判”

秦君:“强国范式不同?尚未想过,请先生指教”

卫鞅:“魏国范式 甲兵财货之强,齐国范式 明君吏治之强,楚国范式 山河广袤之强。而这三强,皆非根本之强,不足效法。”

秦君:“魏齐楚三国之强,还不足效法?!”

卫鞅:“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在于只强一时,不强永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制,实为人治。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秦国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秦君:“先生终显大才本色啊!”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意思——(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作品出处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出自《过秦论》上篇。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作品原文

过秦论-上篇

[ 两汉 ] 贾谊

秦孝公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mò),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zhěn)、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yùe)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lù)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l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jì)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wèng)牖(yǒu)绳枢之子,甿(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jī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shā)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shèng)之势,序八州而朝(cháo)同列,百有(yòu)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品译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于是,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创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下篇)。《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作品赏析

《过秦论》是一篇史论,其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仍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

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收录了《过秦论》(上篇),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一篇气"盛"的文章。

从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历史人物,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势磅礴。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增强文章气势的因素之一,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该篇之所以气盛而传诵不朽,之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议论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议论,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个特点为什么能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呢关键在于:

1、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内容丰富,自然觉得它饱满充沛,思路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作者的笔锋,因此会显得气"盛";

2、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条理清晰,他抓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的;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于是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作者不中断,读者便不能中断,作者不节外生枝,读者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这也给人带来了气盛的感觉。

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原因,亦即该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议论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这篇文章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三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不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便不难理解了。

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第1段着重写秦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全篇的铺排和对比都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具体史实贯穿进去,用概括的语言勾画出大的轮廓来,使叙述的内容有了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和第3段结束处写"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等,都是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其得天下并不难。与此同时,作者也写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愈写对方强大也就愈衬托秦之强大,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们却感到: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昧;愈写秦之过度自信 ,就愈见秦之主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愈见秦之眼光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了。

第2段结尾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件都没有。然而,作者不准备在这里多费笔墨,只把那一条贯穿于秦各个时期的纵线画出来便止。从行文方面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毫不喘息。第3段开头的十几个字,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就说过,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评点史记》)。我们固然不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硬要在一气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个"气口";但文章写到这里,自然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如人吐气"还是有必要的。

第3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与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然而,作者笔锋一转 ,又改从陈涉写起,却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体现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论"和"断",仍用对比手法把几个方面综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结论,即所谓"断"。为了使结论下得郑重,便又把秦重新提起总说一遍,才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尾。文章须能放能收,能开能合,始见本领。

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起了积极的影响。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有了贾谊这一番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

后世评价

唐朝诗人张九龄在《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写道:"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清人金圣叹在《才子古文》卷二中批语:"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之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清朝散文家方苞说:"此篇论秦取天下之势,守天下之道。其取之也虽不以仁义,而势则可凭,且谋武实过于六国,此所以幸而得也。乃既得而因用此以守之,则断无可久之道矣。此所以失之易也。秦始终仁义不施,而成败异势者,以攻守之势异也。"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其为"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指出:"贾生此文,犯了'词肥意瘠'之病。"

作者简介

贾谊画像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汉文帝,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当时长沙王不受文帝宠爱,故有被贬之意)。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贾谊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其中《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贾谊的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七篇,被贬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喻。谪居长沙三年,作《鵩鸟赋》,假辞赋之要,抒忧国之情。其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

春秋战国时代, 是一个诸侯争雄、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形成了多元化的政治文化格局。儒、道、法、墨、阴阳、纵横等各派思想的代表人物,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家的学说。各诸侯国亦从实际出发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接纳贤士,委以治国重任,实行变法强国。

但他们的变法却或多或少的都夹杂着除变法主派之外的其它各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混合的变法。而唯独地处关中西部的秦国却只接受了法家的主张,走上变法图强之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答案是:秦国的现实状况决定了秦人需要一种务实有效的治国之术。而且必须是法家才能完成秦国崛起的使命。

1、秦国变法前的现实状况

可以说,秦人真正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是西周末年到东周初的时候。当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下,各个诸侯共同把周幽王的太子立为天子,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继位以后,猖獗于周王畿和关中地区的戎、狄势力有增无减,面的这种状况,周平王无奈决定将国都迁往雒邑。

当周平王仓皇逃走时,秦襄公率领秦兵也参加了护送队伍。因此,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把岐以西之地赐给秦,并准许与其它诸侯通聘享之礼。这样,秦就由大夫上升为与齐、晋等国地位平等的诸侯。从此,建立了秦国。也开启了秦人发展的新篇章。

外部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工具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有迅速发展,结果就使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生产的发展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也是在这种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和劳动人民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已经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

那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里,都先后程度不同地进行政治改革,建立了封建国家。直接推动各国不断前进。

当时的东方齐、鲁、晋及南方的楚国等重视文化发,培养出了许多学者。齐国有晏婴, 孙武、孙膑等;鲁国有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历史学家左丘明等;韩国有申不害、韩非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与秦国无缘。在东方各国眼中, 秦人是野蛮落后的, 与夷狄无异。不但秦国没有一个文化名人。而且文化名人的足迹也很少印在秦地。

内部环境:

然而,在这样的打好形势之下,秦国却远远地落在其它诸侯国的后面。当各诸侯国内封建制已经确立、开始进行封建改革的时候,秦国国内却仍旧维持着奴隶制的旧制度。尽管从秦穆公以后奴隶制就在秦国开始衰落,但一直到战国之时,秦国的国和“野”的界限却依旧还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显得它确实是落后了。

由于奴隶社会的旧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使得在战国诸侯争霸以及戎、狄的斗争中,显得愈来愈弱,最后形成被动挨打的局势。尤其是当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慢慢变强大以后,对秦的威胁就更大了。

从公元前四一三年(秦简公二年)起,秦国就受到魏的攻击。而且每一次基本都是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虽然此间秦也有过小的胜利,但是都是微不足道的)

与外部斗争失败的同时,秦国内部的矛盾斗争也加剧起来。尤其是新旧两种势力一直进行着的明争暗斗。 最终在不秦献公即位之前,终于以废立国君的形式爆发出来了。这就使秦国出现动荡的政治局面。

虽然在秦献公即位以后,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但是,秦国的旧制度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于封建制的发展。必须对奴隶社会的旧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才能使封建制确立下来。于是由献公开始,秦国就正式开启了变法的序幕。

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编制户籍、迁国都、推广县制等等,很快就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在军事上慢慢取得一些重大胜利。然而军事上取得的初步胜利,并不足以表明秦国真正强大起来了。因为在秦国最根本的社会制度还没有得到改革。因此有必要再来一次变法,而且是彻底的。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继承人秦孝公的身上。

法家,秦国崛起之推手

上面我们讲到了秦国选择法家进行变法前环境,面对上面的这些困境,秦孝公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秦国的强大,那怎么办呢?由于当时的秦国地处西部边陲,缺乏治国之能才。于是秦孝公最终下招募令,希望各国人才入秦,来帮助他实现秦国强大的目的。

最终,很多的人才也都进入了秦国,他们有儒家、法家、墨家等等学派的人。但是最终秦孝公却选择了法家。原因就如上面一开始提到的那样。

先说法家:

法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的。其核心在于它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而是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 。毁弃诗书 ,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

而这些观点和主张,对当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地主阶级批判旧式贵族来说无疑是起到了理论武器的指导作用,也对新兴的封建制度起到了推动发展的作用。由于法家重视。’法治”,反对“人治”。特别重视发挥法律的作用和强调加强法制的重要性,这对分裂割据和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无疑有着很大的成效,最终对秦的强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商鞅作为秦孝公时,变法的设计者,在其观点中,首先驳斥了”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认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沿用旧的法度。将变法的锋芒直接指向旧礼的改革。他指出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社会现实和民情风俗来更礼变法。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是“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时代的要求不同不能恪守旧规。商鞅将法律看作是称轻重的权衡,量长短的尺度,是判断是非功过和行使奖罚的公平标准。

再说必然会选择法家的条件:

在秦国,尤其是下层老百姓,由于从建国一开始就为生存做着与周人、西戎等做着斗争,因而其传下来一种很重农尚武的风气。在《诗经·秦风》中写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秦人慷慨激昂的战歌。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这首诗时说:

“秦人之俗, 大抵尚气概, 先勇力, 忘生轻死, 故其见于诗如此。⋯⋯ 其民厚重质直, 无郑卫骄堕浮靡之习”⋯⋯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 非山东诸国所及也。”

这足以见得,厚重质直的秦人是非常重耕战的。而重耕战的传统与法家的主张却不谋而合。经过商鞅变法更加强化了这一传统,并加以制度化。并且以利益驱动、法律制衡为主要手段的治国思路恰合他们的需要。非常适合来解决彼时秦国的困境。

其次,法家教化百姓的准则是:

“民之欲利者, 非耕不得; 避害者, 非战不免。境内之民, 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

而且他们的信条是, 以法治国, 不能把民众想得太好。因而强调:

“以良民治, 必乱至削; 以奸民治, 必治至强。”制定法律的时候, 要设想人人都有犯罪的可能。执法要严, 处罚要重,即所谓的“严刑峻法”。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实践证明,这种民众观指导下的改革措施,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这也是秦的统治者所愿意看到的和希望的那样。

再者,作为秦国的上层统治者,很是希望落后的秦国尽快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达到富国强兵,抵御外来的侵略,最终统一天下的目的。

而儒家的仁义,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 都被秦的统治者视为远水不解近渴的迂阔之谈,独有法家的学说正中下怀。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商鞅初见求贤若渴的秦孝公时,先对他讲王道, 孝公昏昏欲睡, 听不进去。最后讲到霸道、强国之术时孝公就特别有兴致,连续几天都听不够。

按照秦国要想由一个落后的诸侯国很快成为强大的国家,当然首先是抓经济。而在当时,法家重耕战无疑是一套非常行而有效的方式。这无疑深深打动了孝公。法家还有另外的一种理论,即:

“民愚则知可以王, 世知则力可以王。”“故神农教耕而王天下, 师其知也;汤武致强而征诸侯, 服其力也。”

唐文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帝王,为何被人评价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唐文宗在位期间,励精求治,勤于政事,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所以称他为“有帝王之道”。但是他作为皇帝,缺乏精密的谋划,用人识人有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