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的医学研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3收藏

廖平的医学研究,第1张

廖平曾著《伤寒杂病论古本》

廖平不但是近代经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曾辑评医书二十余种,总题为《六译馆医学丛书》 ,所辑多为唐以前重要的医学著作,并采后世阐释之作附入,并详加评述。廖氏校勘古医籍颇精详,对脉学、伤寒有新见。 廖平所著《伤寒杂病论古本》是据《诸病源侯论》、《外台秘要》、《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等医书辑补而成,并详加考证,力求恢复《伤寒论》的原貌,且阐述了他的独到见解,并对前人辑录《伤寒论》的工作进行了评价:

考证唐初《伤寒论》古本原貌

廖平通过比较《外台》、 《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的有关“伤寒”的内容,认为唐初《伤寒论》的古本原貌共十八卷,即:《千金要方》第九卷的内容应是唐古本《伤寒论》的首一二卷;《千金翼方》第九、第十两卷应为唐古本的第三至第十卷;《千金要方》第十卷为唐古本的第十一至第十八卷,包括《金匮》在内。

考证“要方”即“膏、散、园方”

由于唐初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时未能见到《伤寒论》古本的原貌全书,而仅仅见到的是零散条文,所以孙氏才在书中感概不矣:“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引以为憾。而后代学者却据这十余字断章取义地认为,孙思邈当时撰书时并未曾见到张仲景《伤寒论》的原文,进而推断出《伤寒论》原文在唐代就已经佚亡了。持这种观点有宋代学者、日本丹皮元简等。

廖平对此做了详细考证,他认为:“这十余字乃记识语,上下不承”,即从《千金要方》中这句话的前后文来看,并不能确定这里的“要方”究竟指代的是什么,即“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一句具有歧义,“要方”既可能是指张仲景所著的方书即《伤寒论》,也可能具体指的是张仲景所创制的“秘方”,廖氏分析后认为是后者的可能性要大,并考证出“要方”者乃“膏、散、圆”、“摩膏”等药方。由于江南的医师秘这些药方而不传之于后人,孙氏也不得见,致使这些药方的内容从《伤寒论》原文中脱失了,因此,现在流传于世的宋代赵开美翻刻的《伤寒论》中就没有这些药方的内容,但这些药方却又被其它方书中所收载,如《小品方》 、《医心方》、《医门方》中。廖平对此论述甚详,他提出了多种证据。

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工作的评价

廖平研究《伤寒论》

成无己辑注《伤寒论》有过失。廖平认为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时由于不知古人著书体例,征引旧说不出姓名,使后人对《伤寒论》原文的理解出现了许多错误,即将别人的著述笼统地均归为张仲景《伤寒论》的原文,从而使人不得窥见《伤寒论》唐古本的原貌。如,他在《伤寒杂病论古本》首卷“论四首”条下的案语说:“成本伤寒序例原本抄《千金》、《外台》说论而成,考《外台》注有仲景原文二条,其引“阴阳大论”、华佗、叔和、陈廪邱、《范汪》、《小品》、《千金》、《医心》共八家一十六首,作者姓名甚明,成本于所有姓氏俱从删削,使尊之者认为各条全出仲景,不信者则谓全出叔和,皆由成未悉著书体例,征引旧说不出姓名,致读者从兹迷惘也。”

考证“五运六气”学说不出于《伤寒论》原文

由于近代学者言《伤寒论》喜欢附会于“运气”学说,以解释六经传变并以此视其运气而指导用药。廖平经考证后,对此予以批驳。他说:“运气”学说起于隋以后,但当王冰将运气采入《内经·素问》篇中后,其说始显,但竟唐代犹未闻有言之者。后来到了宋代,刘温舒、沈括、杨子建等人深信不疑,并各有所发明。而成注本《伤寒论》卷首所载的运气诸图,均见于刘温舒的《运气论奥》、浦云的《运气精华》和刘河间的《原病式》,是后人好事者采附于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伤寒论》原文中并无有“五运六气”说。他并且指出今所传宋版《伤寒论》乃系于赵开美翻镂,其中并没有运气诸图,且廖氏家藏的元板成无己注解本也不载此诸图也可以证明《伤寒论》原文中无“五运六气”说。故用“运气”来穿凿附会六经为无稽之谈。 综上所述,廖平对《伤寒论》唐古本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伤寒论》的版本流传情况,对研究张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尤其是廖氏对《伤寒论》原貌的考证(他基本上持“错简重订”派的观点,但又有新见)对今天的古籍整理工作有着较大的借鉴价值,理应受到中医学术界的重视。

伤寒论》在我国中医药学术史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医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著作之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揭示出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伤寒论》是中医学的主体内容,一直指导著中医学的各个学科,是中医界深入学习,执著探索与潜心研究的主题。纵观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是其中最丰富的内容之一,亦是中医领域里研究最活跃的学科。历经1800多年的实践研究,《伤寒论》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发展,突出了《伤寒论》的重大成就与实用价值,更彰显出《伤寒论》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研究《伤寒论》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医学术水平。因此,研究《伤寒论》,弘扬仲景学说,是当前首要课题,任重道远。《伤寒论》学术体系的理论核心内容分为三大主干线,一为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二为理法方药运用规律;三为开奠临床医学基础。

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1、承传前人医学成就

张仲景系统总结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发展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经典中医理论,并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完成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经典医籍《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中医药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创立辨证理论体系

《伤寒论》创立了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外感热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外感热病的论治建立辨证规律和纲领。《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同时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营卫气血及三焦辨证等多种不同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3、确立「辨证论治」法则

《伤寒论》这部中医经典巨著,构成了仲景学说的主体,仲景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学术理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六*、内伤等三因为病的病理变化,判明病位所在、病性所属、病势进退、正邪盛衰、预后吉凶等,提出科学实用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措施,确立辨证论治的原则,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独有的学术特色和优势,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前贤赞曰「辨证论治是伟大的发明」,这正是张仲景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

理法方药运用规律

1、确立理法方药基础理论与运用规律

《伤寒论》以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著称,而「辨证论治」必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掌握理法方药运用规律。论其辨证,是以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营卫气血、真假证候、主证兼证,从而判明脏腑经络病变所在及其相互转化,这充分体现了辨证的对立统一法则与整体观、恒动观的特长。论其施治,必在辨证前提下,因证立法,因法定方,因方选药,严守法度,选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治则与治法,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确立了科学实用的论治措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树立了理法方药一贯性的学术体系,为后世学习与临床掌握辨证论治理论与理、法、方、药运用规律树立了圭臬。

2、承创研制效验名方

《伤寒论》创载了诸多经典方剂。《伤寒论》之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应用得当,疗效甚佳,故称为「经方」。经方概括为三大特长。

经方为母,化裁多端:经方为「医方之祖」,后世医家赞《伤寒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誉仲景为「医圣」。如晋代医家皇甫谧称仲景之论「用之多验」,唐代孙思邈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说明仲景医术的高明及其效验,引起历代世医的高度重视和珍爱。如清代陈修园曰:「经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可见经方的效力之大,影响之深,受益之广。总结了前人经验,发挥特长,有所创见,是后世「医方之源」,更是后世「医方之母」。突显经方承前启后之圣功,更加丰富了方剂学内容,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故宋之大医成无己称赞经方「最为医方之祖」。

经方之长,效价佳良:经方的效价可概括为:「普、简、廉、效」,正是张仲景组方用药的四大特点,即采用经济实惠、效果佳优的常用药品,以精简的药味,科学的方法,组成方剂,用于治疗外感病与杂病。仲景之方,精明简练,学之有规,用之有矩,融会贯通,则收桴鼓之效。仅就现代经方用于治疗与研究来看,其研究领域之宽,应用范围之广,适应病证之多,治疗效果之佳,均有长足的发展。经方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疑难杂病,经久不衰,效价优良。

首立合方,创新法则:张仲景首创「合方」之用,记载于《伤寒论》第23、25、27条原文。「合方」之词,始见于林亿等校注《伤寒论》的按语中。从此「合方」法则便应用于临床,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仲景合方论治堪称创举,是其组方原则的一大特色,蕴含着极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3、研发药物多种剂型

仲景对药物的应用,采取依病证所需,注重炮制并选择相应的剂型,以取得最佳疗效。如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含咽剂、煎膏剂、醋剂、洗剂、浴剂、熏洗剂、外用散剂、 栓剂、 剂等。上述仲景用药剂型的丰富经验,经实验证明,皆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为医药界所采纳,并取得优良效果,为药物制剂学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答案是A王叔和是太医令,有那个条件,而且他推崇仲景之术,算是内外因都具备。

B、成无己是金代的,他不是校正,而是第一个注释;

CD都是明清医家,也都是注家而已;

E 林亿实际上对今天《伤寒论》的流传影响很大,宋版伤寒论实际上与其相关。但不是第一个!

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把古代理论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起来,内容明确系统,理法方药完备,确立了临床辨证论治的方法,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王叔和整理编辑 《伤寒论》

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馀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辨证论治原则的普遍意义

《伤寒论》主论外感伤寒热病,但它揭示和建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具有普遍意义。

方剂组织严密,临床作用显著,不仅可运用于伤寒病,而且还可运用于多种内伤杂病。

《伤寒论》的研究过程

晋唐时期,为《伤寒论》研究之收集整理阶段

宋至金元时期,为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

明清两代,为《伤寒论》学术发展,学派形成争鸣时期

晋唐时期,为《伤寒论》研究之收集整理阶段

王叔和 “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孙思邈 “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仓卒易知。”

宋至金元时期,为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

韩祇和《伤寒微旨》,强调以脉为先,脉证分辨。

庞安常《伤寒总病论》,重病因发病,倡“寒毒、疫气”之说。

朱肱《南阳活人书》,倡经络说,提出三阴三阳的本质问题。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重临床验证。

郭壅《伤寒补亡论》,搜采世说,补入论中,以丰富伤寒内容。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首次全面注解《伤寒论》,用以经注论,经论结合 。

关于《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籍贯乡里,大抵上对其为东汉末南阳郡人的说法都比较认同,虽然存在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不出南阳郡范围。因此《伤寒论》的语言环境当以南阳方言作为参考,其中涉及的某些煎药溶剂和饮食的词汇,则需进一步澄清其范围及概念。

强几几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说明筋脉拘急,而筋脉拘急多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体,寒主收引,汗孔也将随之闭阻,应该是无汗的,在出现「项背强几几」的同时,又有汗出恶风,从表面现象上看拘急与汗出似乎不太吻合,所以说「反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的「强几几」读作qīang jīji,是南阳一带的方言,当地人们对身体上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拘急不舒,难以准确形容的情况,在名词的后面加一个「几几」来描述,譬如「疼几几」「麻几几」「酸几几」「痒几几」等等,也有说成「麻唧唧」「痒唧唧」的,总之是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罢了。宋金时期的医家成无己在他的《注解伤寒论》中,将「几几」注解为:「几几,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大意是说:几几,就是伸脖颈的样子,像小鸟一样走动时候伸缩脖颈,摇动身子,项背强的病人,活动时也是这个样子。成无己对「几几」的注释,其来源大概是《释音》对「几(无挑钩)」的解释:「几(无挑钩),音殊,短羽鸟飞也。」自此后世其他医家大多将「几几」读作「殊殊(shūshū)」了。

成无己之所以如此解释「几几」,首先从读音而言,大概因为他是山东聊摄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那里的方言中,将「束束」或者「酥酥」作为形容词词尾,由于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习惯不同,经常会出现譬如说「强束束」「麻酥酥」等口语;其二是古代的竹简、木简或者刻板印刷都不很规范,或者年久磨损,「几几」的挑钩不够明显,致使成无己将「几几」误认为「几(无挑钩)」,但所表达的意思则与项背强几几的病人表现比较相符,通常有项背强急不舒的病人,总想伸伸脖颈或者扭转脖颈几下,来缓解症状。虽然成无己的注解意思也符合该证的临床表现,但若从原意来看,读作几几更符合仲景所处的语言环境,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不妨两种读法并存。

懊

《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懊」一词,在南阳方言中,应读作wā nong,读作ao nǎo或者ǎo nong都不合适。「懊」(wā nong)既是心理症状,又是生理症状,即心烦与恶心的合并表现,想呕吐又不能呕吐的说不出的一个症状,南阳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触到肮脏的东西时的一种反应。另外如果吃了过量或者过凉东西,胃中满闷,恶心欲吐不吐,也会以「懊」来形容。所以这里的「懊」是无形邪热扰动心神,伤及胃气的双重表现,既有生理上的恶心欲吐的表现,又有心理上的厌烦不舒的心态,单纯解释为「心烦」的心理症状或者是「恶心」的生理症状都不够贴切。正因为是无形余热上扰胸膈,所以治疗时,采用轻清宣散的栀子豉汤,发越胸胃之间的邪热。

清浆水

《伤寒论》第393条「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栀子豉汤方以炙枳实三枚、 栀子十四个、绵裹豉一升,以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关于方中的溶媒「清浆水」,具有「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的作用。然而清浆水究系何物?有多种说法:如酢浆水说、米泔水说、米浆水说、菜浆水说、食用浆澄清液说、浆线水等。

要了解「清浆水」究竟是什么?先了解南阳大众食品「浆面条」,它是用发酵的酸浆水下面条,里面再放些豆芽、芹菜、韭菜或其他青菜,就是浆面条了。浆面条放到嘴里,首先的感觉是酸,这和醋的酸味截然不同,是一种淡淡的、绵绵的酸味。浆面条属发酵食品,像酸奶一样有营养,容易被消化吸收,里面的芹菜或其他蔬菜,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做浆面条的主料,是将用水泡过的绿豆加入适量的水粉碎后,经放置发酵而成酸浆水。未经发酵的、上部比较澄清的、不带绿豆淀粉的就是「清浆水」,在炎热的夏天,南阳农村至今还有磨绿豆浆水喝的习惯,用来清火解热,其实就是取绿豆能够去火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国是绿豆的原产地,古代叫它菉(lu)豆,西汉司马相如的赋里就提过菉豆。

本证是伤寒病后劳复,虚热(非阴虚有热)再生,故以清浆水煎药,增加药物的清热除烦作用,至于为什么长时间煎煮,大概是担心过于寒凉,遏阻内热外散。

白饮

《伤寒论》中明确称为散剂有7个,除了文蛤散以沸汤冲服、瓜蒂散以热汤煮香豉成糜和服外,其他散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蛎泽泻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关于「白饮」,也有不同的说法,考「白饮」有三种解释:

这里的「白饮」是在做大米干饭的过程中涳出的米汤。南阳民间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流质的,质地较稀,称作「熬米汤」;一种是半流质的,质地较稠,称作「馇米饭」;一种是固体的,称作「焖干饭」。在焖干饭的过程中,首先将米煮熟,然后用蒸笼布滤出或者直接倒出多余的米汤,再上火蒸成干饭,而这滤出的米汤就是「白饮」,也叫「白汤」,有如牛奶一般细腻,且有很浓的米香,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在过去奶粉、牛奶奇缺的时代,是育儿最好的代乳品。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汤养胃的目的,和白饮和服散剂有异曲同工之妙。

索饼

《伤寒论》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其中提到「索饼」一词,「索饼」究系何种食物?

《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王先谦补证引成蓉镜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索饼,乃今面条之专名。」从南阳地方的饮食习惯考证,「索饼」大约有两种指向,其一即是前面所说的「面条」,分为汤面条,即连汤带面条一起的一种吃法;捞面条,即将面条煮熟后捞出,加上炒菜或者蒜茸搅拌后食用,是中原尤其南阳一带人们的最爱。其二是「加汤煎饼」,具体做法是将适量的面和水一起搅匀,成流质糊糊状,有条件的还可掺入鸡蛋,锅加热后放少量食用油,倒入面糊,摊成尽可能薄的软饼,称作「煎饼」,成熟后在锅中用铲子切成细条状,旋即加入适量水,水沸即成,是一种既方便、简单又快捷的饮食,可以称作中式「快餐」。

不论是汤面条或者是加汤煎饼,都是一种流质、柔软、易于消化的面食,对于作为是否患有「除中」证病人的诊断性饮食,都是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的,但加汤煎饼制作比面条容易、方便、快捷。根据《释名·释饮食》所载名称,结合南阳地区饮食习惯,以及两者的制作程序,个人以为,《伤寒论》中的「索饼」所指,应是「汤面条」,至今仍有以蒜茸捞面治疗泄泻的用法。如果在不方便制作汤面条的条件下,「加汤煎饼」也可同样用于是否「除中」证的诊断中。

廖平的医学研究

廖平曾著《伤寒杂病论古本》廖平不但是近代经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曾辑评医书二十余种,总题为《六译馆医学丛书》 ,所辑多为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