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过哪些关于苗族的神话故事么?
苗族出自三苗,三苗跟炎帝、黄帝、蚩尤有关,而炎帝、黄帝、蚩尤跟华人起源有关;因此,探讨苗族神话,有助于研究华人起源。中华创世神话是华人的族源神话,三皇五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主角。族源神话是讲述部族起源的创世神话,苗族神话是中华族源神话的缩影。西方民族理论,有分裂祖国之虞;因此,笔者重新定义“民族”,引出一个概念,即中华民族的前身——昆仑三族。炎帝、黄帝、蚩尤,便是昆仑三族的代表和象征。三苗,则是昆仑三族的战后孑遗。
苗族是蚩尤的后裔。
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论。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
蚩尤(读作:chīyóu,公元前2730年∽公元前2689年),姜姓,名蚩尤。神农氏炎帝姜姓的部落分支首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
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蚩尤也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苗族尊称为榜香尤、姜尤、姜公。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同时。
蚩尤部落于涿鹿之战中败于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部落族人四散。其中一部分族人归附炎黄部落的华夏族,一部分南迁。与黄帝、炎帝榆罔合称为“中华三祖”。
扩展资料:
苗族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
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榜香尤)的故事。
云南马关、武定苗族有“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传说此风俗与蚩尤关系密切。当时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之后退入深山。
为召集四方苗人,蚩尤在山上树起树杆,系上腰带,令男女年围绕花杆歌舞,吹奏芦笙。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并重整旗鼓,重新投入战斗。此俗后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成为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还有崇拜枫木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此俗也可能与蚩尤有关。苗族史诗中的《枫木歌》更把苗族乃至人类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
——苗族
——蚩尤
苗族是古代迁居文山地区的少数民族。据载:明朝初年就有二千余户苗族从贵州省迁入今文山丘北县定居。1796年丘北县的腻脚出现了小平地等苗族村寨。苗族按自称和他称支系很多,仅文山州境的苗族,自称有蒙豆、蒙沙、蒙颛、蒙斯、蒙邶等。他称有白苗、汉苗、花苗、青苗、素苗等。苗语属汉藏语系苗语支,文山州苗族的语言为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今本州有苗族人口419855人,分布在州境的八县。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苗族是历史最古远的成员之一。由于文山地区的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苗族的心态等因素,他们比较完整地保留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今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俗、服饰、音乐和舞蹈,承传着自己的伦理道德、审美思想、思维习惯,但先民没有自己的文字记录文化发展史,多以口碑流传,口碑古籍蕴藏丰富。苗族的“芦笙文化”是古籍文化的精典之一。
苗族传统节日以花山节最为隆重,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初三、初四这几天举行。节日期间,开展到爬杆传统体育活动,热闹异常;青年男女以对歌择偶,歌声起伏。花山节,是一个充满着爱情、幸福、欢乐、吉祥的节日。
苗族的人生礼仪,仍保留传统仪式。“苗族说亲”、“苗族跪拜礼”、“苗族娶亲过五关”等民俗,独具地方、民族特色。
我州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主食一般为包谷和大米,其次还有荞、薯等杂粮。苗族的原始宗教是多神信仰,表现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有少数苗族群众信奉天主教。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全球化,国内外的苗族不断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山苗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楚国的楚人有一部分是苗族的事情是真的。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楚人当时也是楚族,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
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胡厚宣在《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楚之始祖为祝融”。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楚人属于苗蛮族。周谷城在其《中国通史》指出,楚人之自称“蛮夷”。
扩展资料:
苗族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楚国
民族传统节日不仅本身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苗族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服饰文化信息。节日正是考察苗族服饰文化的最佳时机。 彭雪芳告诉记者,她计划对苗族一年中重要节日里的服饰文化进行系统考察,以此来研究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变迁。
穿在身上的史书 正在消亡
苗族服饰在不断的历史迁徙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着装方式,体现了苗族不同支系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它是苗族文化的载体,被称为 穿在身上的史书 。 彭雪芳表示。
然而,从贵州到海南,彭雪芳目睹了一幕幕苗族传统服饰文化衰微的景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海南苗族的传统服饰正逐渐汉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受到当地黎族的影响。
在贵州调研期间,彭雪芳曾拜访不少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 非遗 项目的传承状况、保护措施、成效及存在的困难。在台江苗族 破线绣 技艺传承人刘秀华家里,彭雪芳只见到50多岁的刘秀华和一台老旧的织绣机,刘秀华的女儿则常年在外地做服装买卖。 这个手艺不好学,也挣不到多少钱,我女儿出去打工一年挣的比我做这个多得多,她不愿接我的班啊。现在只要有人愿学,我就愿教。 刘秀华向彭雪芳感叹。
一路调研下来,彭雪芳对苗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困难,有了更深感受。 影响苗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因素,一是机绣代替了手绣,服饰的差异性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苗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少穿或不穿作为支系标志的民族服饰,而从市场上购买大众化的成衣,苗族服饰仅出现在节庆、婚礼、祭祀、丧葬、社交等场合。二是后继乏人。现在苗寨中多数女孩都外出打工,少有年轻人学习苗族服饰技艺;懂得制作苗族服饰的基本上是在家务农的妇女,但她们的制作工艺已普遍不如老一辈。 彭雪芳说。
寻找苗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之路
从贵州到海南,彭雪芳一边调研,一边思考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可能出路。
在考察台江县最具特色的苗族刺绣时,彭雪芳发现,刺绣作为一项民族文化产业,近年来在台江得到了大力发展。 据台江县产业办2012年统计,全县银饰刺绣企业有50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当年全县银饰和刺绣产业实现产值13亿元以上。银饰刺绣工艺品远销中国的许多城市及东南亚、欧美各国。在2012年意大利米兰的国际旅游商品展览会上,台江苗族工艺品在9天之内销售收入达20多万元人民币,并签下了1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订单。 彭雪芳表示,台江苗族服饰开发的成功,不仅为当地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门路,同时也为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充满生机的途径。
相比之下,海南苗族服饰的发展现状则稍显落后。 海南苗族服饰处于自制自给的状况,开发程度不及贵州。它只在旅游点或节日期间才对外展示,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竞争,在宣传力度上也远不及其他地方。 彭雪芳认为,贵州的成功经验无疑为海南苗族服饰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当然,在苗族传统文化商业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还需进一步增强保留民族文化内涵的意识。
春节过后,彭雪芳的脚步又将继续深入到海南的五指山、保亭,以及贵州的黔西北地区等苗族集聚地,继续她的苗族服饰文化调查。
采访行将结束,彭雪芳再次向记者提及她在台江亲历的姊妹节与独木龙舟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官方与民间的举办方式并存,后者主要由民间举办。官方的介入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民间的努力则让人看到了苗族保护自身民族文化的强烈意识,以及文化主体所发挥的巨大能量
苗族蜡染在图案题材卜独具特色,并将内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体。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可分为七大类。
1.蝴蝶纹
蝴蝶纹来源于苗族神话古歌中的《妹榜妹留》与《十二个蛋》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苗族起源:枫树化为蝴蝶,蝴蝶妈妈同水泡谈情说爱,生下12个蛋,由鹤宇鸟孵化,生出万物——雷公、水龙、蛇、虎、羊,大象、野猪等,其中一个蛋孵化出人类,即苗族的祖先姜央。这就是传说中的苗族始祖姜央为“妹榜妹留”所生的故事,苗语“妹榜妹留”意译为汉语就是“蝴蝶妈妈”。在苗族神话里,蝴蝶妈妈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包括神、鬼、人、动植物和雷电的产生都源于蝴蝶妈妈。因此,蝴蝶被认为是生殖和美的化身,最受尊崇,成为蜡染重要的、特别流行的纹样。蜡染中的蝴蝶千姿百态,既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既有抽象化的,也有变形复合的。可以看到飞舞的、爬动的、正面的、侧面的、仰面的、背面的一系列姿态各异、千变万化的蝴蝶纹样。蝴蝶轻盈秀美的形象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这个传说影响深远,不仅形成苗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意识,即对蝴蝶的热爱和崇拜就是对祖先的热爱和崇拜,而且使蜡染艺术表现紧密地与其崇拜相融合。可见,苗族蜡染中的蝴蝶图案,积淀着祖先崇拜的原始意识。
2.鱼鸟纹
苗族蜡染图案中的鱼鸟纹和蝴蝶纹相近,也是歌颂生命力的美的纹样。苗族人民认为,鸟是男性,鱼是女性。鱼鸟同图组成比喻夫妻恩爱的图案。这种图案的鱼和鸟一样也有翅膀,鸟也多为可入水畅游的“水鸟”。有学者认为这是反映男女平等共同负起传宗接代繁衍后代的使命,没有男尊女卑之分,内涵着生殖崇拜,造型上是很有特色的图案。
蜡染中大量使用鱼的图案,更多是出于心理的期盼与生命繁衍的需求。由于鱼产子多,其腹内多子,因此鱼纹的原始寓意便是象征生殖,对鱼的崇拜就是对鱼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来历经演变,又出现了其他的吉祥寓意。汉族的“鲤鱼跳龙门”图案象征显达高升,“鱼莲”图案象征“年年有余”。而贵州少数民族对鱼纹的理解却更多地保留了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识。如“子孙像鱼崽一样多”的比喻,在苗族民歌中屡有出现。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鱼是不可缺少的供品,其寓意均在祈求子孙繁衍。蜡染中出现的鱼纹大都躯体肥硕,有的鱼腹内有小鱼,有的鱼腹内有鱼子似的繁密斑点,有的索性将鱼鳞画作鱼子,这些都传达出原始生殖崇拜的信息。
蜡染中出现的许多鸟纹,同样也是出于追求吉祥美好的愿望。鸟,是山居的少数民族姑娘快乐的生活伴侣,鸟纹寄托着她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苗族中,鸟纹也含有祖先崇拜的意蕴。与蝴蝶传说相连的是古歌中蝴蝶妈妈生出的12个蛋,是由鹤宇鸟孵化的。孵化出的万物中就有苗族的祖先姜央。因此,鸟对于苗族是有恩的。岛还町能是苗族先民中某些氏族的图腾。《山海经-神异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人,名欢头……敢头人面鸟喙,有冀,食海中鱼,杖冀而行。”类似的记述在古籍中还有一些。“欢头“叉怍“欢兜”,相传为苗族先民的首领。这些鸟纹有的如实摹拟,有的想象变形。如锦鸡、喜鹊、麻雀、燕子、斑鸠、鹦鹉、孔雀、鹭鸶等,能确认其名;有的则只具有鸟形.分不清是什么鸟。它们多有花草环绕,大都张开嘴,或昂首啼啭,或窃窃私语,或比嚣而飞,或背靠背像吵架的样子,生动极了,类似人粪生活的写照。
3龙纹
龙在苗族意识里,向来就是造福人类的吉祥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龙纹极有特色,其外形和内涵与汉族地区的龙纹截然不同。龙是中国的原始圈腾。汉族白秦、汉以来便以龙为尊,龙成为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龙纹逐渐演变为头角峥嵘、尖爪利牙的威武形象。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龙纹却大异其趣,表现为稚拙天真,憨态可掬,与人和自然万物十分亲近,苗族对龙敬而不畏,苗族的龙丝毫不像汉族的龙那么神气十足,张牙舞爪。苗族蜡染的龙没有固定的模式,千变万化,有鸟头蛇身、牛头鱼身、蜈蚣形等,因此,苗族就有水牛龙、鱼龙、蚕龙、叶龙、盘龙、鱼尾龙、水龙等,榕江苗族蜡染中的龙纹既像蛇,又像蚕。龙的形态或飞,或曲、或伸,变化自如。有专家认为龙纹的内涵除了龙图腾崇拜的原始意识外,还有祈求纳福迎祥、消灾免祸之意。
4.旋涡纹
苗族蜡染中的旋涡纹,主要绘制在蜡染衣背、衣袖、被面卜,这是苗族象征团结和占祥的传统纹样。苗族人民热爱人自然,他们看到激流中的旋涡,圆满急转,感到很美并有一种兴旺吉利的感觉,于是公认为是.一种吉祥的美的纹样。旋涡纹在中国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就已出现,那是先民们对自然水纹的摹拟。这种图案后来在汉族工艺品中鲜有出现,却在贵州的民间蜡染中较为常见。在视觉形式上,这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蜡染几何形纹样,在内容含义上,也是一种说法最多样的纹样。第一种说法是为了缅怀苗族祖先长途迁徙,跋山涉水,历经无数险滩恶浪留下的旋涡印记,第二种说法是,杀牛祭祖时记录牛头上的旋涡纹,因为它是祖先的象征。第三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姑娘生了病,母亲从山上采回一些郎蕨革的嫩苔,将这种草药给姑娘吃后,其病便好了。为了永不忘记这棵救命草,就按照它的样子画在服装上作装饰。
5.花草植物纹
苗族蜡染中表现植物的图案不仅很多,而且与汉人植物图案有很大的区别。其植物图案,不像汉族取材于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莲花、桃子、石榴之类(在蜡染巾也时有出现),更多见的是山问田野常见的花草植物,如养花、蕨花、梅花、桃花、杏花、棉花等,有一些已经演变、提炼为几何形纹。这些植物题材在少数民族妇女劳作时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她们从中获得美感,通过想象加工,在蜡染中描绘出极富生命活力和山野情趣的画面。如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梨花纹,全世界没有像丹寨苗族这么丰富而多彩的。相传苗族的先祖在迁徙途中,曾经到过一处梨花坳的地方,正逢梨花盛开。在长期迁徙中的先祖耗尽精血,差一点儿就被奔波不定的生活拖垮,忽然看见满山遍野生气勃勃盛开的梨花,感到世界是如此的美丽,于是又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因此,梨花留给苗族深深美惑。另一个传说是,在古代发生的由中原向西南的大迂徙中,妇女们为牢记跋涉的艰辛,便将沿途所见的花草植物都描绘在衣裙匕,后来便作为传统纹样保留下来。还有一种传说,小孩穿梨花纹的蜡染衣装,就可平安地健康成长,梨花纹也是苗娃的吉祥图案。相传蕨草曾治愈过苗族妇女的病,故蕨草也成为蜡染纹样。
6.铜鼓纹
铜鼓是苗族文化特征之一,因此铜鼓上的古老图案往往是苗族蜡染传统图案的来源,铜鼓也是一些少数民族极为尊崇的重器。古时在祭祀、娱乐和征战中经常使用铜鼓,对铜鼓的尊重,对铜鼓图案的再现意味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宋代的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记载:“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因此,苗族蜡染取材于铜鼓上的图案,也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清代张澍在《黔中纪闻》中的记载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缂僚有斜纹布,名顺水纹,盖模取铜鼓纹以蜡刻板印布。”苗族蜡染‘的铜鼓图案,在传承延续中虽有变化,但铜鼓的中心花纹在蜡染中还是非常典型、突出的。中心花纹,实际上就是辐射光芒的太阳纹。
7.星辰山川纹
这里所说的星辰山川图案,已经不是客观的天上的星辰云彩、地上的山岭江河丁,而是一种经过高度抽象化后图案与形象的组合。这些图案既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还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据史料记载,苗族在古代曾经历过背井离乡的大迁徙,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壮经历,苗族人民不仅刻骨铭心,传说还用图案记录与反映了历史上的迁徙事件。如九曲江河纹是由大小不等的菱形套结而成,象征江河纵横,曲折交叉,城界花纹以方形为框架,表示城墙,四边的小方形表示角楼,中间的十字纹表示街道。长久传承这类图案的苗族地区有这样的说法:这种图案与组织,表现的是故七的风光和祖先迁徙的经历,如百褶裙上**横线表示黄河,绿色横线表示长江,中间空白表示田野。他们称这种裙为“迁徙裙”、“母江裙”。
不是。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三苗和当代的苗族无关。
扩展资料
蚩尤与炎、黄两帝是中华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在上古时代,蚩尤是九黎族部落的首领,生活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交界地带。逐鹿大战中,蚩尤战败,被黄帝杀死,相传其首级葬在阳谷。经过考证,阳谷作为古之“穷桑”,曾经是蚩尤九黎族活动的中心区域。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民间传说等关于农耕、冶金术、兵器、宗教均肇始于蚩尤九黎部落的说法,可以把蚩尤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农耕文化、金属器物文化和宗教文化。蚩尤当年在阳谷一带所创造的这些文化,后来被炎帝、黄帝部落所吸收和发扬,为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蚩尤
你听到过哪些关于苗族的神话故事么?
本文2023-11-01 20:51: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