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少年英雄事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1浏览:4收藏

古代少年英雄事迹,第1张

十二岁的使臣甘罗

战国时代,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

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

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河间的土地。

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

最好能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不动刀兵,避免劳师靡饷。

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因自己进攻过赵国,怕报复。

吕不韦很不高兴。

甘罗闻讯找到吕不韦,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

吕不韦见他小小年纪很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同意甘罗前去劝说张唐。

甘罗让张唐与白起比战功,再让张唐比较范雎与吕不韦的权势,最后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赵被范雎逐出咸阳死于杜邮的故事,威胁张唐,使之如梦初醒答应下来,但他终因惧怕赵王报复而没去。

吕不韦准备奏请秦王派别人去,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秦王见眼前的这个小孩儿这么有胆量,这么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

便任命做使臣。

给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

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

经过一番舌战,赵王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非常佩服。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

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

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 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

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

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为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

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

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袋。

此巨毒蛇比鹅蛋还粗,好几尺长。

孙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听乡里人传说人见双头蛇要被毒死。

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

此双头毒蛇依然存在,乡里人再上山来,遇见此祸害岂不是也要死掉吗?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拼死一搏,为乡里人除此祸害。

孙叔敖砍了一根双杈树枝,迈步登上山来寻找双头蛇。

那双头蛇听得脚步声,双头坚立恶视来人,张开大嘴形似吞食,探头猛扑过来。

孙叔敖跨步往上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举着双杈树枝引逗双头蛇大嘴,右手高举砍柴板斧,猛剁双头蛇。

左腿离蛇太近被蛇尾紧紧缠住,疼痛难忍。

经过一场人与双头蛇的搏头,终于将双头蛇砍死在山坡上。

孙叔敖挖了一个坑,将剁死的双头蛇深深的葬理了。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

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浪子回头的周处

西晋时期,大兴清谈之风。

但周处比较正直肯干实事。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

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

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

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

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

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知道了人们闷闷不乐的原故。

便跟人们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射死了老虎。

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杀死了蛟。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又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

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

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

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

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

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

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

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

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

到了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突围搬兵的荀灌

这是晋朝时的故事。

襄阳城被敌军包围了。

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箭也快用光了。

主将荀崧几次叫人突围出去请救兵,都被敌军堵了回来。

眼看城就要被攻破,荀崧焦急万分。

当时荀灌只十三岁,问道:“爸爸,您有啥难事,能告诉我吗?”

荀崧叹了口气,说你是女孩子,告诉你有什么用呢?

您不说我也知道,荀灌眨着聪明的眼睛,说:“为突围求救的事着急。

爸爸,您快写信,让我去送吧。

“你去”?荀崧摇摇头,“那怎么行啊!”

荀灌见爸爸不同意,她抽出宝剑,舞了一回。

其实,她虽年纪小,但平日苦练武艺、锻炼身体,早已把各种兵器耍得娴熟。

而且又爱动脑筋。

她舞完剑,又把突围的办法说了一遍。

荀崧见女儿身体结实、武艺不凡、办法周到,终于答应了。

在一个月暗星稀的深夜,荀灌穿了黑衣,沿绳子爬下城墙,直到快过敌人的兵营时,敌人才发现有人突围。

荀灌命令几个士兵故意大声嚷叫,引开敌人,她自己飞快地跑到一条偏僻的山路上走了。

突出重围后,荀灌凭她结实的身体,翻山越岭,日夜赶路,送到了信,请来了救兵。

敌人怕前后受敌,急忙撤退了,襄阳就解了围。

满城的人都夸荀灌是个勇敢的姑娘。

斩蛇除害的李寄

李寄是战国时代的人,她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李寄,秦国将乐人,生卒年不详。

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经常危害百姓。

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宁。

当时,有人做梦说蛇精每年要吃十二三岁童女,才能无事。

官吏搜求穷人家的女儿每年八月用来祭祀,女孩被送到蛇 ,蛇出来吞噬后回洞。

每年如此,已有九个女孩被蛇吞食。

那一年,官吏搜寻女子去祭蛇,但没有找到人。

李寄家中有六个姐妹,李寄最小,且无男孩。

她虽年幼,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

父母见她年幼,不肯让她去。

李寄为民除害之心已决,她偷偷离开家,求得一把好剑和一只猎犬。

到八月时,先将数石米麦用蜜糖拌好,放在蛇的洞 。

不久,蛇闻到香味出洞来吃,只见其头大如斗,目大如镜。

李寄全然不惧,先放狗去咬蛇,自己从背后挥剑猛砍大蛇。

蛇痛得从洞里窜到洞外,李寄仍挥剑斩杀,终于杀死大蛇。

李寄入蛇穴察看,发现九女的髑髅,全部搬出。

李寄痛心地责备她们说:“你们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怜。

”然后慢步回到家中。

李寄斩蛇为民除害的事传到越王那里,越王十分惊奇,聘李寄为王后,拜她的父亲为将乐令。

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

有大志的宗悫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符干。

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

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

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

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智杀强盗的区寄

这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个少儿故事。

一个儿童名叫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

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要到集市上把他卖掉。

区寄装着哭哭啼啼很害怕的样子。

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开始喝酒,不久就喝醉了。

其中一个强盗前去集市上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

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断,便拿起刀杀死了强盗。

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打算要杀掉他。

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

”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

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

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

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

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

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

州官又报告给府官。

府官召见了区寄,一看他不过是个幼稚老实的孩子。

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

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从此,强盗们都委害怕他。

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

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的儿子岳云自幼习文练武,岳云的母亲岳夫人一见儿子习文就高兴,一见他练武就不高兴,生怕他早早离家出征。

一次岳云和姐姐、众少年在庙前练武,适逢下雨,他们跑入庙中,岳云睡着了,他练武心切,梦中还念念不忘上阵杀敌。

天色已晚,岳云回家后见母亲生气,就跟母亲讲起为报效国家的历代英豪。

此时金兵偷袭岳家庄,危急关头,岳云请求出战,祖母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带领村民、家将杀退金兵,保卫家园。

村外,岳云带着众少年和金兵交手,金兵见是些少年,不免轻视,但岳云和众少年英勇、机智,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胜回庄。

祖母见岳云已长大成人,决定让他到牛头山投奔父帅。

途中,岳云和关胜的后代关铃相遇,两人比武后结拜为兄弟。

岳云上了牛头山,看到高悬着"免战牌",不明白为何如此,难道是战不过金兵!一气之下,挥捶砸碎了"免战牌",又敲起了军鼓。

岳飞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破环军纪,打乱了他的整个部署,立即升帐问罪。

不料破环军纪的却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他十分痛心,但为了整肃军纪,岳飞下令将岳云推出斩首。

在众将的劝阻下,又听了岳云的慷慨陈词后,岳飞决定让岳云出马,大战金兀术的儿子金弹子,戴罪立功。

岳云虽刚满15岁,在战场上他却像一个真正的武将一样,挥舞银锤,大战金兵,获得全胜。

岳飞因岳云立功免罪。

岳云这一仗的得胜,为牛头山更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从此他跟从父亲岳飞转战疆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风波亭上,他与父亲一起被秦桧害死。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

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

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

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

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

我钦佩他的忠烈。

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

”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

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

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

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

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

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自故英雄出少年,他那报国驱虏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以身相践留名节的豪情,虽有免死之机,但依然慷慨赴死的大义,都将辉映千古!

1,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岛,法国军事家与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在位前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与热爱1815年,在滑铁卢大战中被击败,拿破仑·波拿巴被再次流放这次他被远远地流放到大西洋一个孤岛上,5年后的1821年在岛上孤独地死去 2,岳飞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据传,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四个字“尽忠报国”,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岳飞立志收复北方,可惜被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临安风波亭 3,荆轲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被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4,文天祥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刘胡兰: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黄继光: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吕世龙

  钢铁战士 右腿骨折坚持行军百公里

  5月21日,吕世龙随团队从北川县擂鼓镇出发,冒着余震、塌方,脚踏碎石、陡岩,向茂县挺进。突然,余震发生,吕世龙见一块石头正砸向战友葛增学,猛推小葛一把,岂料另一排球大的石块砸中他的右腿。顿时,鲜血浸透了鞋袜,小腿肿了起来。吕世龙一声不吭,咬牙坚持。走到禹里乡时,带队的团政委曾刚得知小吕受伤,来到他面前,查看伤情,并让他先留在当地老乡家休息,之后再来接他。吕世龙态度坚决:“全团都在走,我不能掉队!”

  小吕的坚持打动了指导员,由于任务紧急,大部队先走,他搀着吕世龙沿部队画出的路标,走在后面,并折来树棍让小吕当拐杖。

  沿途不断有群众给他们塞鸡蛋、递水果。“当时腿疼得钻心,但老百姓的目光让我坚持了下来。”走到23日,在用坏了4根树棍,拖着伤腿行进100多公里后,小吕和指导员已经离茂县县城不远。借着就要落山的夕阳,吕世龙看见连长带着战友接他们来了。

  当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队给小吕做了检查,由于没有透视仪,只打了一个石膏托。6月5日,长海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范群铭带医护人员到部队送医送药,把小吕接到队里进行透视,结果令他吃惊,小吕右腿骨折,若不及时治疗,会留下终身残疾。“骨折是非常疼的,他竟走了100多公里!”

  6月9日,又是吕世龙终身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火线入党,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张金垠

  1996年8月上旬,河北地区发生特大洪灾。总参装甲兵指挥学院军务处副处长张金垠,奉命带领突击队赴赞皇县城东侧的槐河岸边,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他不顾身体有病,身先士卒,带头跳人洪水中探路,不幸被激流冲倒吞没,英勇牺牲。张金垠平时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先后多次立功受奖;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现了一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优秀品质。为表彰其英雄事迹,中央决定给张金垠追记一等功。

七战匈奴——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

匈奴末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籍贯河东平阳(属今山西临汾)。霍去病少年时生活在奴婢群中,贫贱艰苦。但他随舅父卫青习武,骑射、击刺技艺超群,体魄健壮,寡言守信,智勇兼备。霍去病18岁即为天子侍中(皇帝身边保卫安全的官),同年便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号“票姚校尉”。他率领800精骑,距大军数百里之遥,乘匈奴不备,选择便于进攻的目标,出奇制胜,斩杀敌兵1028人,首战告捷,被封为冠军候。公元前119年,汉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5万,步兵几十万人合围漠北。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分兵越过沙漠,寻求与单于决战。根据沙漠作战的特点,霍去病大胆选用部分降汉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时间较长的汉人为军校,造成熟知匈奴军情和漠北物候的优势。率领有向导的轻骑兵,离开基地,深入敌后,“取食于敌”,“追奔逐北”两千多里,寻找单于。由于单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部翻离候山(今何地不详),渡弓卢水(今蒙古克鲁伦河),与匈奴左贤王(辖匈奴东部地方的最高长官)部酣战,结果获匈奴顿头等3小王将军、相国、都尉等83人,共斩俘7万余人,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卫两军终于胜利会师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为庆战功,在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德尔山)立祭天高坛,在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开祭地广场,后班师凯旋。此役收复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筑垒防御匈奴,“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霍去病也晋升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两年后,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柩护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东,葬于外形仿祁连山状的高大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而立的14件大型圆雕石刻。上书其座右铭:“匈奴末灭,何以家为!”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满门忠烈——杨业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人。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曾对同伴说:“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国驸马萧多罗率军十万进犯雁门,杨业派遣少数士兵固守关城,自己率军几百绕道辽军背后发起进攻。他刀斩萧多罗,生擒辽将领李重海,使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旌旗即引去”。太平兴国七年,契丹三万骑兵分三路攻宋。中路袭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杀死辽军三千人,俘虏一万多,牛马五万多,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战果辉煌由于杨业屡立战功,人们称他为“杨无敌”。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二次征辽,在辽大军压境地的情况下,杨业奉命掩护新收复的四州百姓迁入关内。在与辽军激战中,由于孤立无援,被困在陈家谷口。杨业身负重伤后仍奋力杀敌数百人,后因战马受重伤,无法前行被擒。受俘后,誓死不降,绝食而亡。其英勇事迹被传为佳话,随即辽代就有人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以祀奠杨业。北宋苏颂《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云:“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来,至今遗祠。”

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颖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邢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抗清英雄——袁崇焕

袁崇焕(1584428-1630816),明末杰出军事家,抵抗后金英雄、爱国将领。字元素,号自如。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人。祖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平南。曾任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等。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福建邵武知县。喜欢研究兵法,常向退伍老卒了解东北边塞情况。天启二年(1622)入京朝觐,升任兵部主事。单骑赴山海关考察关内外形势,自请守辽抗金,擢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组织修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地城堡,招练兵马。天启四年再迁山东布政司右参政。督率军民修缮边镇,开疆拓土。天启五年十月,抵制辽东经略高第之命,拒绝将军队撤译关内,率部留守宁远。升山东按察使。次年挫败努尔哈赤所率后金劲旅,获宁远大捷。改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兼兵部侍郎,收复高第所弃关外故土。天启七年苦战宁远、锦州,击退皇态极所率后金大连。因受宦官魏忠贤党徒诬陷,辞官归。崇祯元年(1628)起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次年斩杀皮岛守将毛文龙。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阻止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问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但崇祯帝听信谗言,崇祯帝误中皇太极反间计,以为袁勾结后金,引敌胁和被逮下诏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以谋逆罪磔死。其尸身被百姓所食。其部下佘义士夜窃其尸葬于今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即原广东义园,并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清初设馆修《明史》时,冤情方大白。袁崇焕被后代史学家誉为“明朝第一将军”。

吾头可断,身不可辱——史可法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崇祯进士,累迁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灭明朝,福王(弘光帝朱由崧)立,史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马士英等共主朝政,但受马排挤。诏令史督师,出镇淮、扬,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开府扬州。史可法驻守扬州时,在四方无援的情况下,整饬军队,修筑城垣,晓以民族存亡大义,激励4000军民固守孤城。清摄政王多尔衮5次致书诱降,他誓死不从。城陷前几天他给母亲、妻子写下遗书,表示要以死殉城。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十八日,清军抵达扬州城西北郊斑竹园,清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史不理会,令将士登城分守各门,自守险要的西门。清军强攻不破,伤亡甚众,遂乔装明军,得计入城。史见大势已去,欲拔刀自刎,被一参将护持而行。至小东门,见军民遭屠戮,即挺身而出,大呼:“吾史督师也!万事一人当之,不累满城百姓。”于是被执。多铎劝降,史说:“吾朝廷大臣,安肯苟活?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吾头可断,身不可辱。”遂从容就义。后人于扬州城北梅花岭畔建“史公祠”及其衣冠冢,以为纪念。

收复新疆--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时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防务均告危急;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驻肃州指挥多路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古代少年英雄事迹

十二岁的使臣甘罗 战国时代,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 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